专题02 七大诗歌类型(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_第1页
专题02 七大诗歌类型(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_第2页
专题02 七大诗歌类型(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_第3页
专题02 七大诗歌类型(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_第4页
专题02 七大诗歌类型(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大诗歌类型对于古代诗歌来说,该考点主要指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体裁、题材集中(1)既会考查一些“顶级诗人”的非著名作品,也会考查一些非“顶级诗人”的作品。(2)要重点关注唐代和宋代的作品,而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元曲的可能性不大。(3)文本体裁将百花齐放。近三年来高考选用的体裁中,“词”“七绝”“七律”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五律”占比略少。(4)文本主题类型较为集中,写景类是重中之重。高考试题题材体裁涉及考点2022新高考卷Ⅰ山水田园宋词15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6题:诗句的理解与概括2022新高考卷Ⅱ赠友送别唐诗15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6题:诗歌的表达技巧2022全国甲卷咏物言志宋诗14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5题:物象的作用2022全国乙卷赠友送别唐诗14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5题:诗句的理解与概括七大热点诗歌题材特征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分以下七类: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爱情闺怨诗

题材特征:山水田园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加以品析。山水田园诗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树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2.思想情感(1)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2)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的心情。(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4)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水田园诗

1.题材特征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都写过大量的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有对边塞风景的描写,展现边塞独有的自然风貌,更为抒发将士边塞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烘托;也有对征战的描写,不过,它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或边塞的风光。边塞征战诗

2、常见意象这些景象(意象),从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翔、箭飞、马走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抓住这些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塞征战诗

3、思想情感

(1)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等。(4)征人思乡的情愁。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期望,等等。(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边塞征战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从表达的方式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

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比如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怀古咏史诗大多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引发思古之情,一定有现实的因素。此类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判历史,发表观点。诗人只是旁观者,不置身其中。如杜牧《题乌江亭》。另一种是把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怀古咏史诗1、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怀古咏史诗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怀古咏史诗

咏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能直接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这类诗歌从题目上看,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咏物言志诗1、思想感情

(1)单纯咏物。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2)托物言志。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5)以物比兴(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借孤灯、月亮、美人等以物寓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君王不能任用贤臣的悲哀,寄托诗人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恼。咏物言志诗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咏物言志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诗篇。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常见意象有月亮(见月怀人,望月思乡)、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杜鹃(叫声“不如归去”,常与哀怨、思归有关)、猿啼(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沙鸥(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孤雁、鸿雁(鸿雁传书而思乡怀亲)、浮云(漂泊之意)、梧桐叶落(飘零、孤苦凄凉)、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等。还有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渐起、日暮时分,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羁旅行役诗2.思想情感(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3)羁旅他乡幽怨愤。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羁旅行役诗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羁旅行役诗

1、这类诗常用如下意象:

①柳、酒、月、水四大意象。柳(柳枝、柳条、柳丝、柳叶、柳絮等):以“柳”寓“留”,以“青”托“情”,以“缕”谐“旅”,以“丝”代“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飞絮零落喻人生飘沦。酒:把酒壮行,借酒浇愁,以酒劝慰。月:一方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另一方面月光普照大地,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所以送别诗中的月总有一种寒冷孤寂的色彩。水:以水之纤柔象征离情的缠绵,以水之深淼象征离情的悠长,以水之清寂象征离情的凄切,以水之空漾象征离情无边。

②草(离情之漫长)、(孤飞之)雁、清泪、骊歌(离别之歌)、灞桥、南浦、兰舟、长亭、孤舟(帆)、古道、冷雨、清猿等意象。赠友送别诗

2、送别怀人诗表达的情感很丰富复杂,一般的情感有: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赠友送别诗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友送别诗1、题材特征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和闺怨诗(包括宫怨诗)。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彩或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爱情闺怨诗2.内容情感纵观古代爱情闺怨诗,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与元稹的《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爱情闺怨诗

3、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或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或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念,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或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主要表现幽居宫中的凄凉与孤独,宫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和对命运的哀痛与怨恨,对自由、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这类诗或写思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