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概念①以“人”的视角看待世界、思考问题;②重视、肯定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③突出人的决定作用,独立性、批判性、理性、情感;人文主义—以“人”为核心趁热打铁(2018年·全国Ⅰ卷)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解析:题干信息—梭伦重视道德,强调人应该拥有道德,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这体现了梭伦的价值追求,故指向D思考:如果一个人喜欢追求财富,那么,这个人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呢?趁热打铁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第一章西方古典时期人文主义蒙昧中的觉醒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的绝对崇拜,所以“神”是万物的中心和尺度泰勒斯
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七贤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水。通过观察他发现,“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标志着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普罗泰格拉观点:否认神的绝对权威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积极:①肯定人的价值,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重要标志;②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③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消极:①具有主观随意性;②易造成极端个人主义;③导致社会道德秩序混乱;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1)道德哲学的观点:“美德即知识”①重视道德;(与智者学派的区别)②美德是知识的本质,知识涵养美德;人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美德的本质才被引入歧途的。”③重视教育的作用;“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美德即知识。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2)哲学方面:发现“自我”
一天,苏格拉底拿出一个假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然后说,“我什么味道也没闻到”。苏格拉底笑着说,“学生们,你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过于信任我,没有选择相信真理。而且这么多人都跟着错,说明你们人云亦云,这是你们没有主见、放弃自我的表现。”理性精神;思想自由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诗经·文王》1.天命观。①天命转移,周取代商;②强调德治,相对理性地看待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2.敬天保民。①人文主义精神;(统治者角度)②民本思想;(爱惜百姓、体察民情)第二章西方近代人文主义01上帝人伟大、完美和万能“原罪”→卑微、丑陋、软弱放弃追求,克制欲望,绝对服从上帝的既定安排,……赎罪教会鼓吹的人对神的从属关系实际上是封建依附关系的反映。教会中世纪“神本主义”观念文艺复兴——近代人文主义兴起1500年14世纪1300年17世纪初期1600年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1760年早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1517年1368年1644年时间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阅读经典“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总体认知:不管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还是五百年代,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文化运动,都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趁热打铁(2017年·全国卷)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文艺复兴的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我们在深入、具体的思考,它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什么呢?人文主义精神为什么要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名?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文艺复兴——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拓展关于人的价值如何体现?以阿尔伯蒂为代表的“公民人文主义”,主张通过积极参与现世生活,创造丰功伟业来体现;费奇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主张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来体现。关于“追求财富是否有罪”?14世纪“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观点与教会一致,认为追求财富是有罪的;15世纪第三代人文主义的领袖布鲁尼认为追求财富是无罪的。文艺复兴时代是天主教的理想与生活的现实发生激烈冲突的时代,新的观念开始形成的同时,旧的生活准则仍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于是人文主义者本身也会时常陷入混乱、矛盾的困境。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冲击教会的禁欲主义,树立人的尊严,推动社会的进步。拓展思考的出发点是从每个人自己,所以一定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共识,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的过程。这种思维倾向和准则对于中世纪的宗教哲学权威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意义重大,虽然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些人文主义者自己也时常陷入到一种矛盾的状态,但这也恰恰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历史的发展永远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可能有横空出世的事物。——【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的成就——文学艺术领域时间领域、国别代表人物代表成就14世纪文学领域文艺复兴前三杰(意大利)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十四行诗》薄伽丘《十日谈》15世纪艺术领域文艺复兴后三杰(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画圣”16世纪文学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的成就——文学艺术领域◆初期薄伽丘与晚期莎士比亚的比较?
(《十日谈》与《哈姆雷特》)共同:差异:反映了什么?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精致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趁热打铁(2018年·海南)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宗教改革——近代人文主义发展拓展14、15世纪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以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其特色,并且出现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趋势。德意志虽然尚未统一为一个民族国家,尽管他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是一些大诸侯国也都建立了君主专制。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时的罗马教皇的权力在经历了“阿维农的囚禁”(在1307-1378年期间,教皇均为法国人,受法王控制,教廷被迫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和“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1471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就在教皇权衰落的同时,西欧各国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①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②各国民族意识的加强;③各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①教皇权力开始衰落;②教会的民族化趋势;宗教改革——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内容:主张君主权力高于教皇,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后,一部分诸侯国已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另一些诸侯国仍坚持旧教。1546年终于爆发了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1555年,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合约,合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的原则。实质上,路德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宗教改革——德国拓展思考在我看来,假如那些罗马人如此疯狂,剩下来的唯一办法似乎是由皇帝,诸王,和诸亲王,都武装起来,去进攻这些危害全世界的害物,并与他们战斗,不是用言语,而是用钢铁。——马丁·路德(1520年)马丁·路德选择谁作为宗教改革的主要力量?为什么?世俗王权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资产阶级和王权都渴望加强王权,实现统一。马丁·路德反对农民起义,主张镇压农民“暴动”宗教改革——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的遗产就宗教改革的直接遗产而言,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会——有些是国家级的,有些是王侯级的,有些是省级的,有些则局限在一个城市。所有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会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直接的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全球通史·下册》①教会的民族化,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形成;②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③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民族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悟;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前者可以等于民族认同,后者则包括极广泛的内容。……总之,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既包含着基本的物质生存权益,又包括着精神方面价值、尊严的追求。族属的认同和对自身利益的感悟都是民族意识不可或缺的构成。一个民族群体,彼此之间很容易从语言、外貌、信仰、习俗等方面辨认出他们是“一类人”,产生认同。——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趁热打铁(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解析:这道题的大背景就是宗教改革,对应的就是“主张君主权力高于教皇,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那么,这一内容的改革自然是强化君主专制的,这是政治制度上的考量。而从民族的角度讲,推动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A选项,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新贵族妥协以登上王位,因此宣布宗教自由只是手段而已,并非目的,故A错误。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提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力,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因此,B和D可以排除。拓展评价: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力量对比的产物;资产阶级虽有发展,但力量不足以战胜封建势力,双方的妥协助长君主权力的增强;②资产阶级与君主利益具有一致性;中世纪的封建割据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君主加强中央集权,所有资产阶级支持君主战胜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同时,封建君主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会推行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商主义、殖民扩张等;③资产阶级与封建君主本质上是矛盾的,当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时,必然会同专制王权决裂,两者的斗争是历史的必然。综上所述:16世纪以来,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具有矛盾性与落后性,要辩证的看待这一历史现象。解析:资本主义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本质上是矛盾的,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出现了这种状况。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同时,又具有落后性。评价:合理在什么地方,落后在什么地方。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已经转变为法国大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掠夺的战争,从而激起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也深深的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这些原来歌颂法国革命的资产阶级和贵族中的一些人士们转而开始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的兴起…
——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1935年田汉作词、聂尔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文化界名人曹聚仁曾经这样描述:“从敌人进攻沈阳的那天起,中国民众心里,就燃起了一种不可遏的抵抗暴力的情绪;这情绪也就寄托在这样一首流行歌曲上。一个英国人在北戴河初闻此歌,为之感动流泪;一个日本的文化人,在上海街头听了不觉心神震动;这歌曲曾流传于印度河上,也曾洋溢于旧金山的一角;有着中国人的踪迹,就流行着这首悲愤的歌曲"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的悲愤歌声,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悟;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前者可以等于民族认同,后者则包括极广泛的内容。……总之,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既包含着基本的物质生存权益,又包括着精神方面价值、尊严的追求。族属的认同和对自身利益的感悟都是民族意识不可或缺的构成。一个民族群体,彼此之间很容易从语言、外貌、信仰、习俗等方面辨认出他们是“一类人”,产生认同。——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高峰17世纪1600年18世纪1800年1760年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1760年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在法国达到高潮,思想传播欧洲诸国乃至世界。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1660—1720英国启蒙运动1720—1789法国启蒙运动1760—1820德国启蒙运动历史概念
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他们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他们关注社会,希望用理性的关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必修三P109》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一、启蒙运动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英法等国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世界史·近代史篇》路易十四(1638—1715)“朕即国家!”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一、启蒙运动的背景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这样一来,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多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法则。——《世界史·近代史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插图3.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一、启蒙运动的背景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笛卡尔(1596—1650)“我思故我存”5.前人的哲学思想奠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斯宾诺莎(1632—1667)6.启蒙思想家个人的奋斗;趁热打铁(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英国霍布斯
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是处于“自然状态”中的,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自然赋予全体人类以一切物品”,所以一切物品是共有的。人们意识到有缔订契约及成立国家以确保和平的必要,于是才在理性的指导下,彼此订立协约,并且成立国家。1.人的权利观:2.社会观:①自然权利说/天赋人权;②国家有权干涉个人财产和权利;社会契约论霍布斯的观点不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侧重于私有财产权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英国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人在自然状态中你争我夺,彼此仇杀。为摆脱这种恐怖的状态,人订立契约,交出每个人全部的自然权利,让一个绝对主权的“利维坦”
来统治。这个利维坦可以是一个人,或者是全体人,也可是一部分人。——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3.政治观:主张君主专制制度;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英国洛克(1632—1704)
他认为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类,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及私有财产的权利,他认为这些是人类的自然权利。霍布斯也承认在“自然状态”下人类享有自然权利,但是他所说的自然权利只是指人们享有“自然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物品”的权利。而洛克心目中的自然权利则不但包括私有财产权,而且包括自由、平等的权利。——《世界史·近代史编》1.人的权利观:①自然权利说(财产权、自由、平等);②国家保护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英国洛克(1632—1704)
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而如果执行权和对外权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使公共的力量处在不同的支配之下,迟早总会导致纷乱和灾祸。——洛克2.政治观:①主张议会君主制;1689年,发表《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②提出分权制约的思想;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伏尔泰(1694—1778)如果有人能够证明不平等是合乎正义的,除非他能证明: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旧带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就带着踢马刺。——伏尔泰平等人有思想、出版、信仰自由自然权利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1.人的权利观: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平等。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伏尔泰(1694—1778)
“自由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伏尔泰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保障自由,自由受法律的约束2.政治观:主张开明君主制;(希望“开明”君主通过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度)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伏尔泰(1694—1778)他对天主教会作了大胆的攻击……他揭穿了《圣经》里面的各种荒诞不经的迷信记载。他认为现存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来源于无知,而无知就是教会造成的。伏尔泰虽然以反对天主教会为己任,但是他又承认有必要保留宗教,因为他认为宗教可以维系人心,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他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一个来。”3.宗教观:①批判天主教会以及宗教迷信;②肯定教会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③宗教(上帝)伦理化;拓展“在我们多灾多难的世界上,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由选举权吗?”伏尔泰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思想颂扬备至,他服膺孔孟的仁义学说。伏尔泰的另一面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卢梭(1712—1778)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波斯人通信集》《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孟德斯鸠(1689—1755)(孟德斯鸠认为)在实行专制政体的国家中,既无法律,又无规章,君主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在实行君主政体的国家里,虽也有国王,但他得通过议会来治理国家;在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里,由全体人民自行治理。基于“道德”的共和政体虽好,但难做到;专制政体基于“恐怖”,必须坚决反对。——吕一民《法国通史》孟德斯鸠认为政体有哪几种?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论法的精神》立法权(代议)行政权(君主)司法权(独立)分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拓展你是否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可避免地为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特别是政治制度等因素所制约。但是,在他看来,其中,亦即政治制度。他认为政治制度决定了法律的精神及立法的内容,它甚至可以抵消地理因素的作用。
——《论法的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因素不同意。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经济;②孟德斯鸠强调影响法律的因素是多样的,比起神学观点解释社会,有了很大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启蒙运动——近代人文主义的高峰二、启蒙运动的内容——法国卢梭(1712—1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课件
- 《多层厂房设计》课件
- 《GIS程序设计》课件
- 天津市 二手房合同范本
- 2025年许昌道路货运输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黄冈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 2025年马鞍山货运从业资格模拟考
- 2025年三门峡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牡丹江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业从业资格资格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日喀则货运模拟考试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水泵维护保养方案
- 库存管理中的供应与需求平衡
- 空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工序附图
- 信息化作战平台
- 有机硅合成革行业报告
-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培训课件
- 城市营销方案书
- 9205-2015版铁路工程试验报告表
- 《森林病虫害防治》课件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