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1.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2.论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有学者指出:“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表现出对近代文化精神——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该学者评及的是(

)A.开眼看世界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民主科学3.戊戌变法时期,在中西学关系问题上,严复认为中西学为相异的“二”,中西学各有体用,“中国之不兴,宗法之旧为之梗也”;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则认为中西学是相通的“一”,欲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这两种观点主要体现了(

)A.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 B.救国思想主张的差异C.对待西学的态度迥异 D.宣传变法方式的分歧4.1861年以后,清政府的关税征收主要由户部、工部管理的常关和总税务司控制的洋关组成。1901年《辛丑条约》后,列强以常关税抵还赔款,规定洋关口岸五十里以内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管理。晚清关税征收体制变化的结果是(

)A.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政府彻底地失去了税收的管理权C.关税征收极大提高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财政的控制5.甲午战争以后,在西学冲击下《四书》地位受到动摇。梁启超及其同门在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中独重《孟子》,借《孟子》的民本思想引申民权学说,以西学代替理学,走向完全破除程朱义理的道路。这反映了当时(

)A.救亡图存促使了各阶层觉醒 B.部分士人价值观念发生异变C.理学与西学具有内在一致性 D.宣扬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6.1900年9月,上海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的被发现,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这一观点(

)A.深刻地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B.全面评价了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C.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而否定其近代转型D.片面宣扬西方的文明而掩盖了其侵略的实质7.19世纪八九十年代,梁启超主张对孔子进行宗教化塑造,认同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教主;而1902年他在《新民》上发表的《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认为孔子是哲学家、教育家,而非宗教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近代教育的进步 B.封建迷信思想逐步瓦解C.对孔子评价标准转变 D.时代变迁影响历史解释8.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C.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10.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的《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章程由梁启超起草,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学堂培养“非常之才”,教学内容应“中西并重”。该学堂的建立(

)A.反映出维新变法的有序推行 B.有利于传播维新思想C.说明当时旧式学堂普遍衰落 D.旨在变革旧政治体制11.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其文章中提到,他欣赏西方学校教育中“注重于德育体育,锻炼强民体魄”的做法,主张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是多彩的,少年儿童在学习之余,“或游苑圃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其观点意在(

)A.推动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化 B.宣扬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性C.以人的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 D.兴办学校以普及全民教育12.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13.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A.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4.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在《直报》上相继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重要政论文章,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批判封建传统观念。据此可知,严复(

)A.认识到西方政治的进步性 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改良思想C.明确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 D.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15.《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材料二

近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次数达154次,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单独上书达31次,人数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上书7次,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八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材料三

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材料一、二、三对于“公车上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公车上书”的看法,分别具有什么史料价值?17.近代知识界对中西方学说的认识几经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法实窃取于中国,前人论之已详。地圆之说,本乎曾子。九重之论,见于《楚辞》。凡彼所谓至精极妙者,皆如借根方之本为东来法,特翻译算书时不肯质言之耳。近来工算之士,每据今人之密而追咎古人,见西术之精而薄视中法,不亦异乎?——摘编自(清)阮元《畴人传》材料二

西人所言化学、光学、重学,盖由格物而至于尽物之性也。惟古之圣人皆以人道为重,故曰圣人人伦之至也。自尧舜三代以来,吾人皆奉圣人之教以为教,专致力于人道,而于物或不屑措意焉,是以礼乐文章高出乎万国之上,而技巧则稍逊矣。——摘编自(清)俞樾材料三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之,斯其文义违舛,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摘编自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人对中西方学说态度的差异及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三,概括严复的主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思想界对中西方学说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1.C2.C3.B4.D5.B6.D7.D8.D9.B10.B11.C12.C13.D14.A15.C16.(1)材料一认为,都察院以光绪帝已经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所以上书未达光绪之手材料二认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材料三兼采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说法,一方面承认了联名上书和上书未达光绪之手的事实,另一方面,对未达光绪之手的原因未作深究。(2)两者都是研究“公车上书”的重要史料。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可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离。材料二属于史学研究,综合性比较强;作者运用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一可作为研究回忆者自身意图的第一手资料,价值很高。17.(1)差异:阮元认为西方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