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教案_第4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不求甚解》教学设计课题《不求甚解》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下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词的读音、词义。2.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点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难点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读书有千般乐趣,万种读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那么这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带着思考来学习《不求甚解》这篇课文。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2.知识链接(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2).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3).议论文的分类::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5).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4.文体链接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5.听读课文,注音蒸馏(liú)劝诫(jiè)滞(zhì)碍咀嚼(jué)味同嚼蜡(jiáo)好读书(hào)读好书(hǎo)6.解释词语(1).豁然贯通: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2).开卷有益:读书有好处。(3).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4).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或者“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3.《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论倒敌论。三.文本深探究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2.作者所选的事例有什么特点?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从态度上说明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从方法上说明引陆家山的话:进一步证明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今或古,或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选例典型,论说周到。3.《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4.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然,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可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其结果仍然要读懂才行。5.《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四.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找出文中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1).运用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五.课堂练习1.“不求甚解”一语,出自——(朝代)————的《》。原意,属褒义。今指含贬义。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论述,提倡读书要—————.答案: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死抠字眼儿学习或工作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多次反复,虚心领会2.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我说:“答案:书是解药——我说:“书籍是一切痛苦的解药六.拓展提高结合语境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这样吗?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答案示例:

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七.布置作业1.积累词义、识记文学常识。2.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课堂小结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