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_第1页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_第2页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_第3页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_第4页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年度:_____________

备课本检查记录表

检查日期检查范围

检查人等级备注

(年月日)(起讫章节、单元、课)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起讫年月曰教学内容(课题)教时执行情况

1

2

3

4

5

6

7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起讫年月曰教学内容(课题)教时执行情况

8

9

10

11

12

13

14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起讫年月曰教学内容(课题)教时执行情况

15

16

17

18

19

20

21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1认识平面图形例1.................................................................................................................................1

1.2平面图形的拼组例2............................................................................................................................6

1.3七巧板拼组图形例3..........................................................................................................................12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

2.1十几减9例1.....................................................................................................................................15

2.2十几减8例2....................................................................................................................................19

2.3十儿减7.6例3................................................................................................................................24

2.4十儿减5.4.3.2例4............................................................................................................................3()

2.5解决问题例5.....................................................................................................................................35

2.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例6................................................................40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3.1分类与整理例1.................................................................................................................................44

3.2分类与整理例2................................................................................................................................48

第四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4.1数数例1..............................................................................................................................................52

4.2数的组成例2...................................................................................................................................56

4.3读数、写数例3...............................................................................................................................60

4.4数的顺序例4.....................................................................................................................................64

4.5比较大小例5.....................................................................................................................................68

4.6比多少例6..........................................................................................................................................72

4.7解决问题例7.....................................................................................................................................77

4.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例6..............................................................................................81

摆一摆想一想

摆一摆想一想.................................................................85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5.1认识人民币例1、例2.......................................................................................................................89

5.2认识人民币例3、例4......................................................................................................................93

5.3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例5、例6...........................................................................................................98

5.4解决问题例7.....................................................................................................................................102

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6.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06

6.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1.........................................................................................................11()

6.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2....................................................................................................114

6.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1.........................................................................................................117

6.5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2.........................................................................................................120

6.6小括号例3..........................................................................................................................................125

6.7解决问题1例4.................................................................130

6.8解决问题2例5.................................................................134

第七单元找规律

7.1找规律(1)例1、例2.........................................................138

7.2找规律(2)例3、例4.........................................................142

7.3解决问题例5..................................................................147

砚山县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1课

使用教材人教版第几单元、第几课时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面从体上来”,直观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2.通过分类,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

学习目标

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

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旌点: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验不同平面图

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

备批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学过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今天老师

给你们带来了这首歌曲,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播放视频《雪

地里的小画家》)

2.师:除了小动物,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朋友也来到雪地上。

看,这是它们留下的脚印,你能猜到这些脚印是哪个立体图形留下的吗?

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再跟身边的伙伴“说一说”。

师:猜出来了吗?那,我们猜的对不对?请你拿出课前准备的

立体图形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看视频,用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歌:下雪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

脚印。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还拓宽的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不同动物留下的脚印

各不相同,顺利成章地暗示出立体图形留下的脚印也不尽相同,为

下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了伏笔U1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师:下面,请同学们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先摸一

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它的每个面都是平

平的。)

2.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

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立体图形上的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

除了圆柱的侧面以外,其余的立体图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构建了

平面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义。】

(二)拓、描,体脸面从体生。

1.师:现在就开始你的尝试。(“拓”“描一描”的办法)

要求:尝试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

形留下的脚印。

2.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3.展示汇报、交流。

师:大家已经尝试完了,你用的什么方法?验证的是谁的脚

印?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播放微视频)

4.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现在,所有的脚印都找到了它的主人,这些小脚印,它

们都有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板书:图形)同学们都发现

这些平面图形是藏在立体图形上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

系可紧密了。

(三)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

师:找到了平面图形这些新朋友,下面我们一起去熟悉它们。

1.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

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

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

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

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2.游戏:心有灵犀,体验特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自己

最喜欢的一类图形,其他小朋友说说这类图形都长什么样子,让老

师来猜,看谁和老师心有灵犀。

指名学生.上台指图形,其他学生描述,教师猜图形。(课件超

链接,相机展示各图形的特征。)

预设:(1)这个图形长长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有

两条边长长的,有两条边短短的。(板书:长方形)

/1解由承

(2)这个图形一个角都没有、它长得圆溜溜的、它没有直直

的边圆)

JDOOO

(3)这个图形长得四四方方的、它有四条边、它有四个角。

(板书:正方形)

・件出不

口口口I

(4)这个弓形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板书:三角形)

「谡件111示....Z..........1rFL—

(5)这个图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它跟长方形有点相似,

两条边长长的,两条边短短的。它有两条边斜斜的。(板书:平行

四边形)

揭题,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生打开书,阅读例题1。

(四)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1.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平

面图形。你能找•找、说一说吗?

2.学生汇报,分别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图形。

3.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数一数。(教材P5练习一第3题)

这幅图里的平面图形分别有几个呢?请你拿出自己的作业纸数

一数。(生数图形,汇报“)

2.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面的图形?(教材P7练习一笫6题)

3.游戏:猜一猜。

老师从信封里面抽出平面图形的一角,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老师抽出平面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继续猜。

四、创意图案、延伸创造。(教材P3“做一做”)。

1.师:用立体图形卜的不同图形,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课

件出示图案)

请同学们用立体图形上不同图形,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展示同学的作品。

五、回顾全课。(视频总结)

师:今天认识了这么多平面图形,有长长方方的长方形,

有四四方方的正方形,有长得圆溜溜的圆,有三个角、三条边

的三角形,还有两条边斜斜的平行四边形,小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它

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哦!

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设计图

口。面

O□4图

美方电正方册平行网边彬m前明ri

1.完成教科书P5“练习一”第1题。

作业布置

2.完成教科书P5“练习一”第2题。

使用教材人教版第几单元、第几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

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知识与技能: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五种基木平

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实践、拼摆图形、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枳累对数

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同时培养与同学之间交往、合作的意

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拼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

教孽黄展昌难点的特征,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美图案、平面图形若干、红纸、股棒等。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纸若干及前置作业。

集体备课、个人复

教学过程备批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3分钟)

师:小朋友们,上次课的平面图形大家学习得很棒!回去后老师

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召集在一

起开了个会。会议决定,赠送给小朋友们几幅精美的图画,我们现

在就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期待,这时在大屏幕上依次点出青蛙,房子,轮船这三幅图

画。

国31门、

/\pooooo\

\\7

师:谁知道这是一些什

么图形呢?看谁反应最快!

学生抢答:青蛙,房子,轮船(只要说得靠谱,就给予肯定)。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恭喜你们答对了。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

下,看每幅图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说说这些图是怎么拼出来的,再

汇报。

设计意图:先交流再汇报,这样能给还没有一眼看出来的同学

一个很好的提示,再汇报时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胆

量,从而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从中体会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

学生汇报预设:

生1:青蛙是由好多个图形拼起来的,这些图形有正方形、三角

形,还有圆形。

生2:房子是由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四个正方形和几个

圆组成的。

生3:轮船是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看看这些平面图形多了不起呀!它们

往一块聚聚,就会组成这么多有趣的事物,你们想不想也来拼一拼

呢?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平面图形来拼图。(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

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平

面图形的美,同时复习了上节课所学习的几种平面图形,激发学

生用平面图形拼图案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征(17分钟)

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拼组。

课件出示两组两个一样的长方形(一组是两个一样的一般长方

形,另一组是长是宽的2倍的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教学提示:要想拼成一个正方形,不仅要求是两个一样的长方

形,还要求长是宽的2倍。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

应该提前准备好学具,不必要向学生解释那么清楚。

(1)师:想一想,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长方形或正方形。对说平行四边形或不

知道的学生加以引导。

(2)拼一拼。

师: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两个长方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一拼,教师巡视。

(3)展示学生拼的作品。

学情预设:学生会拼出如下两种图形。

B

师:你们现在知道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了吗?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

形,也有的学生说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拼

图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能拼成一个正方形。(教师板

书以上两个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拼组长方形的活动,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

形之间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的拼组活动打下基础。

2.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师: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图形,那用几个同样的

三角形会拼成怎样的图形呢?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组。

学习提示:

①想一想:你准备用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大约需要几

个三角形?

②拼一拼:拿出三角形来拼一拼,看看拼出来的图形和你想象

的是否一样。

③说一说: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图

形。

(2)交流展不。

师:谁来说说用了几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怎

么拼的?(指定几名学生上台展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拼法。

预设1:用2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以下图形。

小结: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可以

拼成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

预设2:用3个样的三角形拼成右边的图形。

AZV

预设3:用4

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以下图形。

预设4:用6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以下图形。

A/VV

识正

三角形,课件展示三个、四个、六个正三角拼组,拓展引出:梯形、

大的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等。

小结:用多个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学过的、或没学过的平

面图形。拼一拼时,它的小技巧还是用同样的边拼起来。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都给予肯定和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用二角形拼图形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

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从数学

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三、创意拼组,相互欣赏(6分钟)

师:请每个小组利用手中的平面图形拼出一些美丽的图案。

1.学生拼组,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相互欣赏,

3.展示学生拼出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学习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之美;同时培养与同学之间交往、合作的意识,在动手动

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升(12分钟)

1.完成教科书P3下面“做一做”。

学生拼一拼后,集中交流展示。先观察三角形的特征,再利用

特征举例。(出示题U:4个橙色三角形和4个绿色三角形拼一拼。

先观察三角形的特征:“两条边一样长”借助这个特征,展示举例:

拼出一个新的正方形和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教师举例有规律的

拼出新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用两种颜色不同、形状大小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拼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增强

想象力。

2.想一想,数一数。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3.判断对错,对的在后面的()里画“,错的画“X”。

(1)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3)用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最少要6根。()

(5)一个长方形不能剪成4个同样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应用数学的思维能力。

4.拓展练习。(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5题)

(1)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完成。

(2)交流解答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让学生根据每排空白的长度和一块砖的长度估

计出缺了几块砖;也可以让他们先画一画,在画的过程口发现方

法:对照隔层砖的长度和块数会更简单;对于使用以上两种方法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建议用学具摆一摆。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训练,将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很

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5.课外作业。

五、课堂小结内化知识(2分钟)

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平面图形拼成学过的、没有学过的其

他平面图形,感受到了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并且知道在用图形

拼一拼时,同样的边要拼在一起。大家学会了吗?

平面图形的拼组

板书设计

mNZ

用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者其他的平面图

形。

课后作业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

1.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4题的第(1)(2)小题。

要求:用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将正方形纸对折后沿折线剪开,

作业布置

让学生用几张正方形纸剪一剪,贴一贴,再涂上色。

2.完成教科书P7“练习一”思考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你能想出哪些剪法?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3课

使用教材人教版第几单元、第几课时

课题七巧板拼组图形

1、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

学习目标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的拼摆、转化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特征,

建立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攵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感受转化、想象的过程,通过分割感受互逆的过程,

建立空间观念,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具:课件、一套七巧板

教分(具)准备

学具:一套七巧板一张A4纸

集体备课、个人复

教学过程备批注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一)看图激趣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认识七巧板

1.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

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大三角形.、一个中三

角形、.两个小三角形)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

来试试,好吗?

(一)用两个图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怎样拼?

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用两个图形拼成一

个三角形,真棒!

(二)用三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

想一想,用哪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想好了

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三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三)用四、五、六个拼

1.谈话:刚才我们拼三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来用

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来拼三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4、5、6)

2.要求:(1)小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别用4、5.6、7个图形

拼⑶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三、发挥想象自主创新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三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

种芍趣的图形呢!

1.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2.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3.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

4.游戏:

(1)、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二角形"(一第

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学生

投影仪演示,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投

影仪演示,同学们一起做。)

5.介绍七巧板的一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

洲人称之为“唐图”。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

“唐”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四、作业设计

七巧板拼图,比比谁拼得多。

七巧板拼组图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七块

利用七巧板拼组图形,看看谁拼组的多,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一果

使用教材人教版第几单元、第几课时

课题十几减9

1.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学习目标

掌握计算方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十几减9”供计

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片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圆片。

集体备课、个人复

教学过程备批注

一、复习旧知识,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算式15-4,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课件山示小棒图。

慢.也累

册史册imi-tm

师:谁能结合小棒图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引入问题,初步探讨算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I。

II

师:谁能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原来有15个气球,送出9个,还剩几个气球?

师:怎样列式?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板书课题:

十几减9)

3.探讨算法。

师:你能算出15-9的得数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圆片代替气球,动手摆一摆。

师:摆圆片时,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15呢?

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算一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并跟

同桌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1.组织讨论,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破十法”。

师:15-9,个位的5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计

算15-9o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

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回忆15-9操作

过程中“破十”的过程。

师: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

(2)“平十法”。

引导学生用“平十法”计算。

(3)“想加算减法”。

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

OOOOO000

OOOOOOP___

2.小结算法。

师: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算出了正确

的结果,那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四、实践应用,巩固算法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1)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2)摆一摆后交流结果和算法。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1)师:请你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汇报。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4.完成教科书PU“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结合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5.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

十几减9

15-9=6

破十法10-9=11+5=6

板书设计

平十法15-5=1010-4=6

想加算减法9+6=1515-9=6

qudny\qudn43nyixudn

一、圈一圈,算一算。

②⑤由⑥多>t13.9=

作业布置ood?&&>&

6666665616_9_

△八"八八八八69一

ybngnIx1huandefdngf0J)sudn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4-9=13-9=9+7=9+9=

19-10=12-9=11-9=19-9=

zhdoydngz1xi*y\xi*suanytsuhn

三、照样子,写一写,算一算。

13-9=13-合一舍=合

14-9=14—合一合=☆

17-9=,7-合-0=0

18-9=18-弋?-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单元第2课

使用教材第几单元、第几课时

数学下册时

课题十几减8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十几减8”的算理和算法,能

正确计算十几减8。

学习目标

2.经历操作探究活动,体会算法多样化并逐步优化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解次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

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片、口算卡片

集体备课、个人复

教学过程备批注

一、游戏引入,孕伏基础

1.游戏。快速抢答转盘指针所对算式

14-916-917-918-912-915-9

任意指出其中1至2道说一说算法

2.填一填。

8+()=1384()=168+()=12

()+8=148+()=17()+8=11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2。

国-----------jQ♦一共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要8个”很容易提出问

题“还剩几个”。(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

孩子。)

2.列出算式,大胆猜测。

师:要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2—8。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8”。(板书课题:十几

减8)

三、自主计算,内化算理、算法

1.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1)用圆片代替风车摆一摆,独立探索。

师:“12—8”该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用圆片代替风车,摆

一摆、算一算吗?一边摆,一边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12个圆片图

000000

ooooo0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并发现有代表性的算法。

(2)汇报交流,展示多种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选择性地按照如下顺序

汇农)

依次展示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

先算

再算

法”

“破十

一:

方法

几。

等于

减8

说12

摆边

程,边

的过

圆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