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完整版课件_第1页
【新教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完整版课件_第2页
【新教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完整版课件_第3页
【新教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完整版课件_第4页
【新教材】《齐桓晋文之事》-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制作人:郭洪杰一、理想的世界材料1:

姜卫国、韩济民; 赵建国、李援朝; 周向阳、郑跃进; 冯红卫、陈立新。问题1: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以上四组姓名最可能是哪四段时期的新生儿姓名,原因是什么?问题2:齐宣王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辟疆开辟疆土问题3:齐宣王有没有开疆拓土的想法?何以见得?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问题4:齐宣王想要听孟子讲述什么?何以见得?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列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开疆拓土,成为一代霸主。材料2: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记载:春秋时期有记录的战争次数395次,平均每1.34年爆发一次;战国时期有记录的战争次数230次,平均每0.91年爆发一次。根据《西周春秋与战国军事战争比较研究》论证: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晋楚双方投入兵力约七万人,其他战争双方投入战场兵力总和不超过十万;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空前扩大,伊阙之战秦军斩杀韩魏二十四万,城父之战秦国投入二十万攻楚。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投入超百万人。问题5: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民众幸福吗?问题7:联系文章,孟子为何有如此判断?问题6:孟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可以让民众获得幸福感?生活富足,不受饥寒之苦;获得礼义教化。“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问题8:对比孟子和齐宣王的理念,两者根本差异在何处?“民“的位置。霸道王道以民为本行仁政材料3:1.截止2021年1月29日,全球新冠肺炎累积确诊病例1014万余例,累积死亡人数219万余人;中国大陆确认病例为8万余例,累积四万人数0.4万余人。2.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于2020年10月份发布《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将有2.5亿人遭遇粮食危机,比2019增多1亿3000万人。未来3个月内,全球每天会有30万人可能因饥饿而死。讨论:面对疫情,政府决策时应该保持怎么样的态度?课后作业

孟子理想的社会中,人民生活不饥不寒,可以接受礼仪的教化。这是孟子理想的世界,你是否有一个理想的世界?请以“理想的世界”为主题,谈谈设想中的理想世界。字数不少于200字。二、论述的艺术问题1:孟子与齐宣王理念有何区别?齐宣王主张“霸道”,这是国家本位的理念,重视对外扩张而忽视民生;孟子主张“王道”,认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人民富足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民的态度。材料1: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并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推行于天下。由此,孟子游说于诸侯之间。问题2:孟子是否打动了齐宣王?何以见得?“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问题3:孟子对齐宣王说了哪些内容?概括一下。

1.行王道的可能性(仁心); 2.行王道的必要性(何异于邹敌楚;孰能御之); 3.行王道的具体方法。材料1: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问题4:上面两段话是一个人说的吗?为什么要分成两段?问题5:全文孟子一共说了那些事例,这些例子都有什么特点?“以羊易牛”“挟太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例子或贴近生活;或属军国大事;或夸张叙事,引人瞩目。材料2: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问题4:观察上述两则材料,其句式有何特点?问题8: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具有这样的特征?问题7:这样的表达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增强文章的流畅性,充盈情感,使表达气势充沛。、内容逻辑联系强,富有思辨性;、善于设譬取喻,调动听众注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