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完整定稿_第1页
雨霖铃完整定稿_第2页
雨霖铃完整定稿_第3页
雨霖铃完整定稿_第4页
雨霖铃完整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的有关知识: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苏轼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婉约派有四大旗帜: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qí)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婉约派重要代表词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乐章集》传词将近两百首。柳永慢词之祖,婉约之宗倡导长调(慢词)创作,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雅俗共赏。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的特点。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1、写都市生活和风光;2、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3、写羁旅行役之苦。

作品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屡考不中,忍不住写那首著名牢骚词《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宫里,宋仁宗大为恼火。三年后,柳永考取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于是,柳永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并不无解嘲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改名后,方于景佑元年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只是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想而知,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江淹回忆你所知道的送别诗: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壮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死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象征:离愁别恨词牌介绍

柳永创作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是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反映了他当时的这种复杂的心情。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教学目标1、体会词中情感2、把握两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3、学习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整体感知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怎样?明确:哀怨缠绵

翻译: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词的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词的下片写离别后的设想。(虚写)本词抒发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概括的上下片的内容

.说说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1、借景抒情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有密切联系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2)咏史抒怀(借历史或典故):借景抒情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4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1、点染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2、曲直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3、隐显“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4、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①触景生情(景→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③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鉴赏诗歌“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1、(手法)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情与景”的关系即表现手法。【步骤一】2、(依据:绘图景)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景物展现了什么样的气氛。【步骤二】3、(作用:说效果)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步骤三】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直接抒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请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感情的句子,并概括词中感情。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借景抒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请找出词中写景抒情的诗句出来,并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

名句赏析

1、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分)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1分),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1分),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1分)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1分)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名句赏析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1分)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1分)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同意。(观点1分)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分),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1分),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2分)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小结1分)杨树岸晨风淡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虚实结合1、实写:2、虚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游天姥吟留别》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虚实实虚虚虚实虚虚实虚虚作业:请分析鉴赏本词虚实结合的手法。(6分)4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手法+依据2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手法+依据2分)。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效果作用2分)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离别前凄清寂寥的环境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实写离别后迷蒙辽阔的景物离别后凄清孤寂的生活虚写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1、边城:唐代边境城镇,与吐蕃对峙.2、安西:安史之乱后陷落,作者写此诗时安西已被吐蕃辖管三十多年。3、碛:qì,沙漠。4练:白绢,泛指丝绸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诗中前两句暮雨、低雁、芦、笋为实写(1分),营造了春天阴沉昏暗的意境(1分),表达了诗人对紧张恐怖边境的担忧之情(1分);诗中后两句遥远的驮铃声为实写,驼队应该穿过沙漠后到安西为虚写,(1分)

是想象的繁华的丝绸商运之景,诗歌通过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作者盼望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