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界性心动过速
新乡市中心医院心电网络中心郝建华交界性心动过速
1一、房室交接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四、临床意义一、房室交接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2一、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1.房室交界区含有1)起搏细胞2)浦肯野纤维细胞:●当窦房结功能不良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被动地发放冲动,形成逸搏或逸搏心律;●当心脏受缺血、炎症等因素影响时,亦可主动地发放冲动,形成房室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动过速。3)移行细胞:移行细胞具有传导功能一、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1.房室交界区含有32.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房-结区:位于房室结和结间束之间,又称为房室结上部,属快反应细胞,含有起搏细胞,具有传导性和潜在的自律性。2.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房-结区:位于房4(2)结区:属慢反应细胞,以移行细胞为主,夹有少量的P细胞和浦肯野纤维细胞,这些细胞交织成迷宫状形成迷路样结构,导致室上性冲动下传时出现生理性传导延搁0.05~0.10s,又称为房室交接区的“闸门作用”,它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2)结区:属慢反应细胞,以移行细胞为主,夹有少量的P细胞和5●一方面使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后,心室充盈量增加,提高心室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发生心房扑动、颤动时,过快的心房冲动绝大多数受阻于房室结,避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由于结区存在迷路样结构、不应期最长,最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一方面使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后,心室充盈量增加,提高心室的6(3)结-希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之间,又称为房室结下部,属快反应细胞,含有起搏细胞,主要是浦肯野纤维细胞,具有传导性和潜在的自律性。(3)结-希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之间,又称为房73.起源于房室交接区的异位冲动具有双向传导特性●前向传导产生QRS波群●逆向传导产生逆行P-波可表现为:①呈P--QRS-T序列,其中P--<0.12s;②呈QRS-P--T序列,R-P-间期<0.16s;③P-波重叠在QRS波群中;④始终不出现P-波。QRS波形正常或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后者有时与室性早搏难以鉴别。3.起源于房室交接区的异位冲动具有双向传导特性84.房室交接区异位冲动有无P-波及P-波出现位置与下列因素有关(图14-6):(1)双向传导功能:●若逆传受阻,而前传正常,则无P-波出现,仅有QRS波群;●若逆传正常,而前传受阻,则仅有P-波出现,而无QRS波群跟随;●若逆传、前传均受阻,则形成隐匿性早搏,它所产生的不应期可影响下一个室上性冲动的下传,会出现假性一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若逆传、前传均正常,则P-波、QRS波群均会出现,有时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而难以辨认。4.房室交接区异位冲动有无P-波及P-波出现位置与下列因素9(2)异位起搏点位置:●若前传与逆传速度一致,则P-波出现位置取决于起搏点位置;●若起源于房-结区,则出现P--QRS-T序列;●若起源于结-希区,则出现QRS-P--T序列。(2)异位起搏点位置:10(3)前传与逆传速度差:●若起搏点位置固定,则P-波出现位置取决于前传与逆传速度的快慢,●若前传的速度快,先传至心室,则出现QRS-P--T序列;若逆传速度快,先传至心房,则出现P--QRS-T序列;●若前传与逆传分别同时到达心室与心房,则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3)前传与逆传速度差:11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房室结的传导纤维在结的中下部形成纵行分隔的两条功能性传导径路,即房室结双径路。两条径路彼此有着不同的的电生理特性(如图所示)。●快径路(β径路)的电生理特性为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如为400ms;●慢径路(α径路)的电生理特性为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如为350ms(图6-8-1)。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房室结的传导纤维在结的中下部形125.P--R间期、R-P-间期的长短并不代表房室、室房的传导时间,而是该异位搏动在房室交接区内前传与逆传的时间差。5.P--R间期、R-P-间期的长短并不代表房室、13窦性心律时●快径路优先发挥房室间激动的传导作用,P-R间期0.12~0.20s(图6-8-2)。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380ms(图6-8-3),到达房室结是恰逢快径路仍处于不应期(400-380=20),则径路(β侧)前传单相阻滞。●而慢径路的不应期350ms已过(350-380=-30),期前的激动即可沿慢径路(α侧)传入心室,当激动传至房室结远端时,β径路已恢复了应激性,激动可沿β径路逆传至房室结近端逆行激动心房,同时在房室结近端激动继续沿α径路折返再前传心室。折返激动连续发生则形成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6-8-4)。窦性心律时14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课件15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房室结内连续折返≥3次,便形成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有2种类型。1、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14-1114-13)●多见,约见90%,心动过速多由室上性早搏、窦性夺获等激动所诱发,诱发心搏的P′(P)-R间期突然延长。●心动过速QRS波形正常或呈束支阻滞图形。●R-R间期绝对规则,频率160~250次/min。●大多数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难以辨认,少数P-波落在ST段起始处或QRS波群终末部,在V1导联形成假性r波,R-P-间期<0.08s,R-P-间期<P--R间期。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房室结内连续折返≥3次,16●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房传导阻滞,但不会终止心动过速。●呈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征,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食道调搏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房传导阻滞,但不会终17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课件18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课件192、快-慢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14-1214-14)(1)少见,约占10%,心动过速可有各种早搏诱发,心率加快时也可发生,诱发心搏的P-R间期正常。(2)心动过速QRS波形正常或呈束支阻滞图形。(3)R-R间期绝对规则,频率100~150次/min.(4)P-波位于QRS波群之间,R-P-间期>P-
-R间期。(5)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房传导阻滞,但不会终止心动过速。2、快-慢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14-1214-20(6)呈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征,持续时间较短,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7)食道调搏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6)呈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征,持续时间较21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课件22四、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正常人,少见于病理情况,若偶然发作,无需特殊处理,若频繁发作,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则需要采用药物预防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采用射频消融术。控制急性发作可采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或腺苷静注,有效率>85%,预防复发可采用地高辛、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有效率<50%。四、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正常23
谢谢!
24交界性心动过速
新乡市中心医院心电网络中心郝建华交界性心动过速
25一、房室交接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四、临床意义一、房室交接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26一、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1.房室交界区含有1)起搏细胞2)浦肯野纤维细胞:●当窦房结功能不良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被动地发放冲动,形成逸搏或逸搏心律;●当心脏受缺血、炎症等因素影响时,亦可主动地发放冲动,形成房室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动过速。3)移行细胞:移行细胞具有传导功能一、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及电生理特性1.房室交界区含有272.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房-结区:位于房室结和结间束之间,又称为房室结上部,属快反应细胞,含有起搏细胞,具有传导性和潜在的自律性。2.房室交界区解剖特点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房-结区:位于房28(2)结区:属慢反应细胞,以移行细胞为主,夹有少量的P细胞和浦肯野纤维细胞,这些细胞交织成迷宫状形成迷路样结构,导致室上性冲动下传时出现生理性传导延搁0.05~0.10s,又称为房室交接区的“闸门作用”,它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2)结区:属慢反应细胞,以移行细胞为主,夹有少量的P细胞和29●一方面使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后,心室充盈量增加,提高心室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发生心房扑动、颤动时,过快的心房冲动绝大多数受阻于房室结,避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由于结区存在迷路样结构、不应期最长,最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一方面使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后,心室充盈量增加,提高心室的30(3)结-希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之间,又称为房室结下部,属快反应细胞,含有起搏细胞,主要是浦肯野纤维细胞,具有传导性和潜在的自律性。(3)结-希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之间,又称为房313.起源于房室交接区的异位冲动具有双向传导特性●前向传导产生QRS波群●逆向传导产生逆行P-波可表现为:①呈P--QRS-T序列,其中P--<0.12s;②呈QRS-P--T序列,R-P-间期<0.16s;③P-波重叠在QRS波群中;④始终不出现P-波。QRS波形正常或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后者有时与室性早搏难以鉴别。3.起源于房室交接区的异位冲动具有双向传导特性324.房室交接区异位冲动有无P-波及P-波出现位置与下列因素有关(图14-6):(1)双向传导功能:●若逆传受阻,而前传正常,则无P-波出现,仅有QRS波群;●若逆传正常,而前传受阻,则仅有P-波出现,而无QRS波群跟随;●若逆传、前传均受阻,则形成隐匿性早搏,它所产生的不应期可影响下一个室上性冲动的下传,会出现假性一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若逆传、前传均正常,则P-波、QRS波群均会出现,有时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而难以辨认。4.房室交接区异位冲动有无P-波及P-波出现位置与下列因素33(2)异位起搏点位置:●若前传与逆传速度一致,则P-波出现位置取决于起搏点位置;●若起源于房-结区,则出现P--QRS-T序列;●若起源于结-希区,则出现QRS-P--T序列。(2)异位起搏点位置:34(3)前传与逆传速度差:●若起搏点位置固定,则P-波出现位置取决于前传与逆传速度的快慢,●若前传的速度快,先传至心室,则出现QRS-P--T序列;若逆传速度快,先传至心房,则出现P--QRS-T序列;●若前传与逆传分别同时到达心室与心房,则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3)前传与逆传速度差:35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房室结的传导纤维在结的中下部形成纵行分隔的两条功能性传导径路,即房室结双径路。两条径路彼此有着不同的的电生理特性(如图所示)。●快径路(β径路)的电生理特性为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如为400ms;●慢径路(α径路)的电生理特性为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如为350ms(图6-8-1)。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房室结的传导纤维在结的中下部形365.P--R间期、R-P-间期的长短并不代表房室、室房的传导时间,而是该异位搏动在房室交接区内前传与逆传的时间差。5.P--R间期、R-P-间期的长短并不代表房室、37窦性心律时●快径路优先发挥房室间激动的传导作用,P-R间期0.12~0.20s(图6-8-2)。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380ms(图6-8-3),到达房室结是恰逢快径路仍处于不应期(400-380=20),则径路(β侧)前传单相阻滞。●而慢径路的不应期350ms已过(350-380=-30),期前的激动即可沿慢径路(α侧)传入心室,当激动传至房室结远端时,β径路已恢复了应激性,激动可沿β径路逆传至房室结近端逆行激动心房,同时在房室结近端激动继续沿α径路折返再前传心室。折返激动连续发生则形成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6-8-4)。窦性心律时38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课件39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房室结内连续折返≥3次,便形成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有2种类型。1、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14-1114-13)●多见,约见90%,心动过速多由室上性早搏、窦性夺获等激动所诱发,诱发心搏的P′(P)-R间期突然延长。●心动过速QRS波形正常或呈束支阻滞图形。●R-R间期绝对规则,频率160~250次/min。●大多数P-波重叠在QRS波群之中,难以辨认,少数P-波落在ST段起始处或QRS波群终末部,在V1导联形成假性r波,R-P-间期<0.08s,R-P-间期<P--R间期。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房室结内连续折返≥3次,40●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房传导阻滞,但不会终止心动过速。●呈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征,刺激迷走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司机安全教育
- 2025年中国弯通护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密胺口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及时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图书销售居间合同协议
- 地下室土方开挖合同协议
- 英文出版合同协议
- 工程款定金合同协议
- it企业顾问合同协议
- 私人山场转让合同协议
- 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