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陶渊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碑记
游记
杂记
笔记
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描写旅行途中见闻的散文体裁。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作者简介
陶渊明,一名,字
,谥“”,自号。(朝代)著名、,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其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代表作有《陶渊明集》,散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诗作《归园田居》《饮酒》等。元亮潜靖节五柳先生诗人文学家东晋朗读文本夹岸数百步jiā便舍船shě初极狭xiá豁然开朗huò屋舍
shè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其中往来种作zhòng男女衣着
zhuó黄发垂髫
tiáo便要还家yāo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yì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皆叹惋
wǎn此中人语云yù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wèi及郡下jùn诣太守yì太守即遣人随其往qiǎn南阳刘子骥jì正音明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文本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作为沿着,顺着溪水的两岸别的新鲜美好惊异,诧异,对……感到惊异尽遇到再,又想要落花繁多的样子的花代词,它,所看到的景象花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代词,那在两旁几很,非常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把打鱼作为生计。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尽
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舍掉开始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完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像,好像仅仅、只最,非常时间副词,相当于“就”自,由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看不真切,好像有点光亮。渔人就舍掉了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非常狭窄,仅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整齐的样子好,肥沃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全,都老人和小孩平坦宽阔都,一起欢乐愉快自得其乐这可以互相听到代词,桃花源平,平坦;旷,广大,宽阔。房舍肥沃的土地劳作,劳动像,如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怡:和悦、愉快(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沼泽、桑树、竹林这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桃花源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欢乐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详细同“邀”,邀请全,都说祖先同乡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于是,就妻子儿女率领于是、就打听消息自己隔绝、不通音讯听说再,又语气词问题陈列,设置制作音信,消息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竟然,居然不要说,更不必说都,全邀请离开不值得,不必什么朝代现在对,向详细地说出感叹到告诉说代词,他们的停止,停留说告别够得上,值得对,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说出,他们都很感叹。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中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顺着做记号到拜访派遣寻找做的记号先前的这番经历代词,他的,渔人的代词,渔人音节助词,无实意已经,……之后立即,马上最终,终于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先前的路划回去,处处做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高兴的样子随即,不久打算,计划没有实现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代词,这件事于是、就志向高洁的隐士渡口表判断……的人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文言知识便要还家
①处处志之②复前行③渔人甚异之名词作动词,做记号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1.通假字2.词类活用要,通“邀”,邀请①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
(名词,做的记号)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3.一词多义舍志寻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一起,一同)(作为)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③不足为外人道也①忘路之远近②渔人甚异之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结构助词,的)(代词,它,所看到的景象)(代词,这件事)①武陵人捕鱼为业并为之④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实意)(对,向)副词,于是,就副词,最终代词,那代词,指桃花源代词,他们的代词,渔人代词,他的,渔人的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迷,不复得路①既出,得其船②欲穷其林③其中往来种作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遂4.古今异义芳草鲜美: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得其船,便扶向路寻向所志交错相通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儿女已婚男子的配偶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要说,更不必说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新鲜美好食物味道好古义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沿、顺着不值得,不必先前的向着,朝向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1.判断句:
5.文言句式“……也”,表判断省略主语省略主语和宾语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林(于)水源尽”省略宾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林尽(于)水源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此人一一为(渔人)具言所闻林尽(于)水源2.省略句:3.倒装句:6.成语积累(1)世外桃源: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在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2)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开阔敞亮。比喻突然顿悟了一个道理。(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4)鸡犬相鸣: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5)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且满足。(6)无人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来探问、尝试或购买6.成语积累(7)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古代常见的年龄称谓:①襁褓:婴儿。②孩提:二三岁的儿童③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④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⑤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⑥及笄:指十五六岁的女子⑦束发:男子十五岁⑧冠、加冠、弱冠:二十岁男子)(8)与世隔绝:不与外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一、填空:
《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是
,
时著名诗人。二、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成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A、渔人B、桃花源人《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AAAAABBB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整体感知
1.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以下图片的提示,简要复述故事。研读文本
1.作者为什么要先描写桃花林呢?
环境描写,描绘了桃林的美丽、纯净和神奇;渲染了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渔人发现进入桃花源做铺垫。研读文本2.请同学们研读文本,思考,渔人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呢?3.陶渊明为何要虚构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社会背景: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作者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个人原因:有“大济苍生之志”,却“不为五斗米折腰”。世外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纷扰;人们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
本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动乱、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课堂小结1.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一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拓展延伸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2.找出本文当中至今仍用的成语,并理解其意思。拓展延伸(1)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豁然开朗:比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3)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的样子。(4)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去探求、尝试或购买。(5)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当堂检测1.《桃花源记》中“
,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2.《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3.《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
”。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更新项目立项报告
- 学校领导的辞职报告范文合集9篇
- 广东xx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蔬菜供货协议
- 2024喷漆设备租赁与操作人员培训合同范本3篇
- 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与进度安排
- 供气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标准项目承揽合同范本版
- 2024年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与授权合同
- 2024年版塔吊购买合同3篇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议题思辨:无讼之“讼”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 水利水电移民安置验收资料目录、工作报告、验收报告、有关表格
- 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2024
- Unit 1 - Unit 6 知识点(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 AI专题:从模型视角看端侧AI模型技术持续演进交互体验有望升级
- 地质勘探合同书范例
- 特种设备每月安全调度会议纪要
- MCN达人主播合同协议书
- 机电样板实施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 2023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人培方案(普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