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1页
《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2页
《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憧憬,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盼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受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学问与力量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把握诗歌中“假如……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情愿…谁不情愿……”的确定式,与“假如…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情愿……谁情愿”的否定式相结合的结构,能够进行初级的诗歌写作。

3.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尝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3.仿照诗歌结构,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尝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

教学设计思路

1.能够结合同学的生活,恰当运用联想和类比,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2.结合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等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引导同学体会艺术中意境的塑造。

教学预备

老师1.教材配套朗读带,或者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音乐带。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同学1.能够读一到两遍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预习,标示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3.能够查找有关描写星星的诗句等资料,也可在课前了解朦胧诗派。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补充资料

朦胧诗派简介:20世纪70年月末期,在中国诗坛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诗人,这群青年诗人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的叛逆和挑战。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今日》。《今日》在当时集中推出了“新诗潮”的最初一批诗人,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阎月君、高岩、梁云和顾芳编选的《朦胧诗选》为“朦胧诗”的命名、正名和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xx年1月再版这本《朦胧诗选》时,又增补了两位诗人:食指和多多。

教学程序

一、阅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播放朗读带,或亲自范读,提示同学做标示。

2.提问:通过预习和听范读,能否体会到诗歌中的感情基调?

3.提示同学:除了温情和向往的感情基调,诗中还有一种不同的情感线索,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

二、分析诗歌,把握结构和意象

1.提问:诗歌中是否有相像或反复的诗句?提示同学,这些反复的诗句就是结构标志,并引导同学思索这些诗句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

2.分析:“假如……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情愿……谁不情愿……”是确定句,而“假如……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情愿……谁情愿”是否定句。准时复习反问句的概念。

3.请同学划出诗歌中消失的物象,提示同学留意这些物象的不同。

4.分析前一诗节中的意象,在讲解过程中留意引导同学体会这种情感,并进而推动到下一诗节,让同学来分析后一诗节中的意象。

三、比较阅读,体会诗歌主旨

四.结合资料,把握语言特色

本课总结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课后练习作业

1.诗歌中消失几次“星星”?请你详细说说这些意象的含义。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3.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

板书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光明主题+结构

意象对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调动同学集体合作的精神。新诗,尤其是朦胧诗的学习,对于初三的同学相对困难,因此老师要恰当设置问题,启发同学,引导同学透过诗歌外在意象理解内在意蕴。

问题的设计要偏重对整体感知的引导,比如从诗歌的题目、主旨、语言和结构入手,避开细节的简洁描述和重复分析。

朗读对于诗歌的学习是特别重要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朗读训练,以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

《星星变奏曲》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方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妙生活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闻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喧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今日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头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自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争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妙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假如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情愿”和“谁情愿”)

四、问题讨论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情愿”和“谁情愿”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犹如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消失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方,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依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松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静、安静、严厉、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顺如梦的美妙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布满生气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憧憬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模糊、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沉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妙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板书设计:

理想

光明星星美妙

星星变奏曲

温馨美妙寒冷严酷

憧憬光明否定现实

《星星变奏曲》教案篇三

1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同学45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6人。本班同学的年龄大部分在16岁左右,也有少数偏大的同学,年龄结构比较正常。本班同学多都来自周边地区,其中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本人于20xx年9月1日接手该班的班主任工作兼任教该班的语文课程,就二年半的观看和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了一点素材,现逐一分析如下:

一、道德品质方面

我班同学就总体来说,大部分同学活泼、机智,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大事发生,也不任凭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且知错就改。

二、纪律方面

我班整体纪律较好,课堂上能用心听讲,上课讲话做小动作的同学较少。也有个别同学坐不住,就是趴在桌子上。作为老师,在教学时要留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示,让他们渐渐养成用心的习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想方设法创设有效情境,让课堂更生动,更好玩,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留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制造一个宁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业成果方面

我班同学学习热忱高,但留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够得当,勤奋度不够高,且有部分同学比较懒散,作业不能准时完成。

四、身体状况方面

整体来看,本班同学大部分好动,身体素养普遍很好。只有个别同学反抗力较差,爱生点小毛病,在今后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是在体育熬炼方面对同学进行急躁开导,坚持正面教育,让同学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均衡养分。平常加强熬炼,仔细乐观的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

五、家庭背景方面

我班同学家庭背景比较单纯,同学均来自农村,父母在外打工或经商,由爷爷奶奶在家照管。此种类型的同学,由于家长在外忙于挣钱,对于子女的学业过问极少,更谈不上辅导、督促了,导致这部分同学的成果消失明显滑坡。

通过把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今后工作有效深化地开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字词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星星变奏曲

解析课题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转变时值或节奏、转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转变和声或调性颜色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消失,谓之变奏。

一积累有关描写星星的词语

二概括这两节诗的大意。

1节诗:黑暗覆盖大地,憧憬光明世界。

2节诗:否定现实世界,决心追求光明。

三同学再读全诗,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思索其含义:

夏夜——松软得像一片湖

鸟——像星星一样,落满枝头。

四理解这些意象的含义:

1松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静、安静、严厉、温馨和自由拘束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馨如梦的美妙感觉。

2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四周的环境肯定是无人搅扰,非常安静的。“星星落满枝头”的情景必定消失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喧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安静,闲适、拘束,这两种情景在形态上有相像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安静时才能观看体会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得生气,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和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的表现了“光明”的美妙

3。苦难的诗;冻僵的夜晚;被风吹落的星星

理解: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独。星星的颤抖,是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暖和

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方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盼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颗又一颗的吹落,可见“夜”的黑暗肤浅,猖獗肆虐的冷酷无情。

5、“孤独地燃烧”又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