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高三历史练习题第3分册第6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2一、选择题1、右表是小李归纳的某时期中国内政情形。该时期是不设丞相,政务归皇帝控制重视文化事业,编《四库全书》推行文化专制,屡兴文字狱A、元朝初期B、明朝前期C、明朝后期D、清朝前期2、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围绕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皇权与外戚、宦官的矛盾D、中央政权与边地民族的矛盾3、纵观整个满清王朝,中央核心权力机构的演变直接反映了皇权的一步步强化。下列中央决策机构的演变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南书房B、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C、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军机处4、清朝入关后,在政治制度方面有继承也有创新。下列属于继承明朝管理机构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内阁C、南书房D、军机处5、明清史学家谈迁(1593-1657年)在《北游录》中写道:“清朝大事,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六部事俱议政王口定。”这表明A、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由满族王公贵族构成B、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C、皇帝可随时否决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皇权6、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南书房,挑选亲信满汉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由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康熙设南书房的目的是①摆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控制②争取汉族文人地主的支持③适应对中国各族人民的统治④加强和扩大内阁的权力A、①B、①②③C、①③D、①②7、清朝前期,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六部B、大兴文字狱C、设军机处D、八股取士8、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健全科举制B、宋朝创文官体制C、明朝设置内阁制D、清朝设立军机处9、“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10、清人对军机处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可见,雍正设置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A、政治原因B、军事原因C、地理原因D、用人原因11、对于清代军机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制约的需要12、清朝设军机处,“地近宫廷”,“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这主要反映了A、强化专制B、任人唯亲C、防止政变D、控制官吏13、秉承皇帝旨意,“跪承笔录”起草诏旨,不经内阁就可以直发各地的大臣是A、内阁大学士B、御史大夫C、议政王大臣D、军机大臣1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5、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样做的结果是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六部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D、保障了皇帝更加专制独断16、右图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信。这在清朝文书中称作A、票拟B、廷寄C、交片D、奏折17、右图为某历史档案馆珍藏的一封“廷寄”。该文物可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哪一历史问题的重要史料A、书法风格突变B、丞相制度变革C、民间邮驿发展D、君主权力变化18、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专制主义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19、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20、能较为准确表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趋势的是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ABCD21、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唯一条件B.分裂动荡后专制权力不断被强化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2、明代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制“弗能改”的主要原因是A、古今上下皆安B、二千年惯性使然C、符合地方发展需要D、符合中央集权需要23、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以宰相为例,唐朝时宰相和皇帝讲话可以坐着,宋朝时宰相和皇帝讲话只能站着,明清时大臣们只能跪着和皇帝讲话了。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封建君臣之间关系逐渐疏远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封建君主变得越来越不开明24、下列图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是平定准噶尔图卷平定准噶尔图卷《尼布楚条约》文本①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②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③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④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观察右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26、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主要障碍是①地方割据势力②西方宗教势力③外国侵略势力④民族分裂势力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27、清军入关后,经过了20多年的斗争平定了明朝残余势力之后,又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东征西讨。究其性质而言,康雍乾时期的这些战争属于A、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战争B、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C、维护封建国家统一的斗争D、少数民族贵族之间的争霸28、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号举兵反清,在衡阳登基称帝,立国大周,建元昭武,铸行“昭武通宝”钱。从当时中国大局看,吴三桂之举实际上是A、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内讧B、满汉之间的民族冲突的产物C、抗衡中央分裂国家的叛乱D、反抗清朝的野蛮统治的义举29、清朝前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反对分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此类措施A、平定三藩之乱B、设置台湾府C、平定准部内乱D、反击沙俄进犯30、康雍乾时期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回部、③派驻藏大臣、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③西③西②南④东①北②西③南④东①北②西④南③东①北①西③南④东②北31、“未几,罗刹重至雅克萨筑城盘踞……会其主遣使乞和,皇上即……令大臣以义理晓譬之。”文中的“罗刹”和“皇上”分别指A、沙俄侵略者/康熙B、荷兰殖民者/康熙C、蒙古分裂势力/乾隆D、沙俄侵略者/乾隆32、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性质是A、不平等条约B、卖国条约C、割地赔款条约D、平等条约3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是A、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C、平定三藩之乱
D、颁布《钦定西藏章程》35、康熙在1696年的《瀚海》中写道:“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该诗句记述的是与下列哪一势力之间的斗争?A.“三藩”势力B.台湾郑氏政权C.准噶尔部
D.沙俄侵略者36、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37、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38、乾隆帝派兵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时,得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积极支持。这最能说明A、叛军凶残无比B、人民明辨是非C、融合是大势所趋D、政府颇具人心39、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不断加强。中央政府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是在下列哪个皇帝执政时期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0、“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真正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在《钦定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条首先立下金瓶掣签制度的“大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1、我国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曾在厦门鼓浪屿写下过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大英雄。”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康熙帝B、郑成功C、施琅D、戚继光42、郑成功在信中写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若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的言论A、应该否定,是分裂割据行为 B、值得肯定,统一国家壮举C、应该否定,是通敌叛国行为 D、值得肯定,爱国主义行为43、康熙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隔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这首诗所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郑成功收复台湾B、施琅率清军进入台湾C、康熙帝设台湾府D、光绪帝设台湾行省44、康熙巡游南京时,曾经去过明孝陵拜祭,并写下“治隆唐宋”御笔以歌颂朱元璋功绩。康熙帝此举的主要出发点是A、弘扬中华文化B、缓和满汉矛盾C、推崇明初专制D、预警农民革命45、中国民间流传:“明修长城清修庙。”清初统治者在承德修建了大量的喇嘛教庙宇,其目的是A、出于对宗教的狂热B、与其他民族修好C、为王室避暑D、祭告天地俄罗斯46、右图所示是中国某王朝的盛世疆域。该疆域是俄罗斯A.西汉武帝时代B.唐朝开元盛世C.元朝一统全国D.清朝康乾盛世47、苏州吴江县的梅堰,明代时只是一小村,有居民五百余家。到乾隆年间,“居民货物日盛,俗遂称为镇云。”(乾隆《震泽县志》)对此,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商品生产发展,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兴起B、乾隆时期,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过了明朝D、梅堰已成为当时著名的商品集散地①③②④48、据右图,清朝前期被称为“①③②④A、①B、②C、③D、④49、清朝前期的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①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②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③桑、茶、棉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④粮食产量提高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50、乾隆时期,清政府曾组织实施了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并美誉为“文治之极隆而儒生之殊荣”。这项工程是指A、编撰了《四库全书》B、兴修圆明园C、编撰《古今图书集成》D、修建避暑山庄51、明史专家吴晗说:“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对此理解较正确的是:修《四库全书》A、可以代替所有的古书B、包含了所有编撰方法C、保存了几乎所有古书D、也是对古代文化摧残52、清朝建立初期,知识分子由“经世”到“避世”,由要求社会改革转入“为考据而考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A、教育制度B、政府政策C、考据需要D、选官要求53、乾隆年间,已故礼部尚书沈德潜生前咏黑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被人告发有大逆不道之罪,死后也遭戮尸。告发者的臆测应该是A、诬蔑蛮族非法问鼎中原B、攻击异族取代明朝正统C、不满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企图篡夺乾隆皇帝帝位54、“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清史稿·洪亮吉传》356卷)形成此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清朝大兴文字狱C、科举考试的影响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55、“九州生气恃风霄,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这首诗反映的现象主要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B、清政府渴望人才辈出C、清初崇实学风的消失D、清初禁锢文化的恶果落日下的辉煌实施计划:利用话剧方式呈现清朝前期主要统治者文治武功。落日下的辉煌实施计划:利用话剧方式呈现清朝前期主要统治者文治武功。舞台监督:唐太史剧情介绍:话说康熙登基以后……A、自本朝开始,议政于政事堂B、崇祯帝已死,即日改国号“大清”C、凡“悖逆”和“违碍”书籍,应烧毁D、今后阁臣有涉外事宜可与总署协商办理二、非选择题1、康乾盛世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材料二: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啸亭杂录·军机大臣》材料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皆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一一《枢桓记略》卷一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薝曝杂记》卷一问题:(10分)(1)雍正朝以前,清朝有哪三个重要的中央政治机构?(3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和“军机处”设置的原因。(7分)2、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10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3、恩格斯提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请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秦朝、隋唐、元朝在中央设立了哪些官职或机构?(5分)(2)明、清两朝的中央机构有哪些变化?(4分)(3)从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实行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它们的中央政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役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役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的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1)根据材料,“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役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请举2个例子说明(朝代,机构)。(3分)(2)“每一次的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结合史实陈述你的理由。(5分)5、有人说:“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结构,从秦汉历经隋唐,而及于明清这三个历史阶段,几乎系于一根脉络,它是破除了先秦封建制而建立起来的。”问题:(9分)(1)“先秦封建制”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2)简要概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3分)(3)隋唐时期,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什么改革?其用意何在?(2分)(4)明清时期,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又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其结果如何?(3分)6、中国的“帝国时代”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问题:(10分)(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等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7、读图,回答问题。(12分)清朝疆域图(1)结合地图,写出清朝疆域的四至。(4分)(2)清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斗争?(8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清史稿·志四十六》材料二: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参互制之。——《清史稿·志一百二十》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北巡边境,筹划抗击沙俄的画卷(局部)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画卷(局部)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北巡边境,筹划抗击沙俄的画卷(局部)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画卷(局部)问题:(1)材料一中“讨平之”的“之”指的是哪个政权?(1分)(2)史学界认为:《清史稿》“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一个错误并予以改正。(2分)(3)材料三中的两幅绘画,能否作为证明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证据?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分)(4)上述三项材料均是围绕哪一个共同主题所收集的素材?(2分)9、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史记》材料二:“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又汉以来未之有也。”——《新唐书·太宗本纪》材料三:“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ɡòu)。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清史稿·圣祖本纪》问题:(14分)(1)材料一“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3分)你如何理解“自古功德兼隆,又汉以来未之有也”的评价。(2分)(3)康熙帝通过哪些举措使国家达到了“寰宇一统”?(3分)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2分)(4)由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征。(2分)10、主题研究某中学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的某一主题研究时,查找到以下一组图片。图二图二图一《步辇图》图三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问题:(9分)(1)写出这组图片的研究主题:(2分)(2)结合图片叙述中央政府与该地区的关系及演变趋势。(5分)(3)说明这一主题研究的意义。(2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地区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合计
北方40628061181110120
河南1501600122137
河北111004523329
山东33901414530
山西41200030010
陕西4110000219
甘肃3000000003
黑龙江0000010001
辽宁0000100001
南方181024370027769237
江苏7144000172760
浙江00211001202054
福建0271100010333
江西213300018229
安徽12220016721
四川41510001113
广东0110000316
广西2100000025
湖南1101000014
湖北10040002310
贵州0000000022
共计58165237611108879357(注: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摘自《中国科举史话》问题:(11分)(1)分析表格中都反映了哪些主要的历史现象?数据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5分)(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表格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12、人口变动始终是我们历史研究关注的重大问题。以下这幅《18世纪中国人口迁移范围及方向表》,统计了当时上报备案的311件迁移流动的个案。其中纵轴坐标所见省份为迁出地,横轴坐标所见省份为迁入地。观察小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省际迁移流动方向地区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奉天吉林京师口外台湾合计直隶168311332山东324121431452河南513615山西33711132140陕西03137甘肃121116安徽12653118江苏111115江西1122325218浙江0112福建01211014湖北12014127湖南1171191140四川111214贵州1348广东145212奉天11合计92150705414460235251063632844912311资料来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1)统计数据所涉及的18世纪中国正处在什么时期?(1分)(2)如上表所示,当时人口迁出最多的省份是哪两个?人口迁入最多的省份是哪两个?你能说出迁移的大概方向吗?试分析当时迁移的原因。(6分)(3)从中长时段看,导致人类较大规模的迁移活动,总有其内在的深刻原因的。除了以上第(2)题所分析的原因及自然灾害等偶然的突发因素,你还能举出其他原因并以史实来说明影响吗?(3分)高三历史练习题第3分册第6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DBCBBDCDDBC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CDBDACDCDC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AACCDBADCBCC373839404142434445464748ACCDBDCBBDAB4950515253545556DADBBBDC二、非选择题1、(1)主要机构有: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3分)(2)议政王大臣皆为满族王公贵族,“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军机处的设置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政可议,成为空衔;(2分)更为重要的是皇权受到由“世胄世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的限制。(2分)军机处的设置最初是为了西北战事,后设定为国家中枢机构。(1分)它体现了皇权的空前加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草拟诏令,不经内阁“廷寄”各地。(2分)2、(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0分)•三公九卿制•丞相(中朝)(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其他答案。(0分)3、(1)秦朝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隋唐中央沿用三省六部制,分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参决政事,均为宰相,尚书省为行政中枢,下设吏、礼、兵、型、户、工六部;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2)明朝废除中书省,改设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内阁。(明太祖把相权分给六部,又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度)清代设立军机处,重大军政事务完全由皇帝通过军机处处理。(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3)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任免(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央机构实行分权制)4、(1)如各部尚书,锦衣卫、军机大臣等。(3分)(2)赞成。理由:秦汉以来,中枢机构经历了大规模的循环:秦朝:三公九卿;隋唐:设三省六部,分宰相之权;;明朝:废除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后又形成内阁制度;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每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结果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5、(1)封邦建国体制(1分)(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监察事务,(1分)地方设郡县制。(1分)从中央到地方均听命于皇帝。(1分)(3)实行三省六部制。(1分)分散相权,强化皇权。(1分)(4)明代废中书省、废丞相,设立内阁;(1分)清代设军机处。(1分)专制主义空前强化。(1分)6、(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推举)向科举制转变。(6分)
(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特务统治等;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4分)7、(1)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4分)(2)东北:康熙时,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西北:历经康雍乾三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时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管辖当地军政;西南: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形观测成果整》课件
- 汽车维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幼儿园保育员幼儿心理健康维护聘用协议3篇
- 2024施工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中国音乐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岩土工程勘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学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检测与医疗器械包装规范协议3篇
- 2025年GRC构件生产及环保涂装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2024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作协议
- 湖南省娄底市名校学术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汉江水利水电(集团)限责任公司丹江口水力发电厂招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疆兖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南大理州工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商业招商运营培训
- 品牌授权使用合同范例
- 2025年春节工厂放假通知范文
- 道路隐患排查整治
- MOOC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改造一体化项目年产12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