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印度_第1页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印度_第2页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印度_第3页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印度_第4页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印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主要河流和地形分布。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印度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2、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先给大家看一个爱情故事:《泰姬陵的故事》截取2—3分钟的短片。师:再驰骋于世的帝王也有束手无力的时候,留不住身边心爱的妻子的生命,便倾举国之力,耗费巨资建成了这座象征爱情的丰碑,写下了自己对妻子无尽的思念。所有亲眼目睹过泰姬陵的人没有不为之动容的。如今泰姬陵已经成了印度的代名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所在的国家——印度。观看视频,了解泰姬陵的来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泰姬陵之美。视频播放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目标展现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2、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明确,有目的的进入学习任务。衔接过度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印度的自然环境,学习印度的位置地形河流等。读图竞答小组竞答,读印度地形图完成下面的题目:在图上描绘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在下图中找出印度河、恒河,看看它们主要流经哪些国家。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补充印度的母亲河是恒河注入孟加拉湾。根据回答的正确率评选出最优小组。认真读图完成读图题,小组内探讨。1描画出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大概在10°N—3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因此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2在图中指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位置,总结印度的海陆位置:北到喜马拉雅山脉,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3读地形图,找出三大地形区自北向南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4在图中找到印度河和恒河,并指出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读图并归纳总结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培养读图能力,并形成学习地理的技能,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以致用。白图定位给出空白图让学生将地理事物: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填到空白图中。学生独立在空白图中填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等地理事物的名称。同位互相矫正答案。利用填空白图让学生将地理事物准确定位,并加深印象。衔接过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印度的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对印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我们来学习印度的人文环境,印度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展示提前布置任务: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课下收集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数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并展示。教师补充灿烂的文化:印度舞蹈文化:印度风俗:印度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印度人用点头表示否定,用摇头表示肯定。当你与印度人谈话时,你会发现对方频频地摇头,这表示他赞同你的观点。饮食文化:印度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为主,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由于各种宗教的不同禁忌,有些肉类在印度不能吃,渐渐地演化成了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体系。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鸡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因为牛在印度被供奉为神服饰文化:印度女性的钟爱——纱丽。教师总结帮资料归类:(评价同学们收集到了很多资料,很用心。)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肥沃富饶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印度文化。古印度在饮食、服饰、舞蹈等各种文化以及艺术、建筑、宗教、自然科学等方面成就卓著。教师强调:1.泰姬陵是印度最知名的古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占比重最多的是印度斯坦族,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同时印度还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课下收集资料。展示成果:自然科学数学: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数字1、2、3、4、5、6、7、8、9、0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阿拉伯数字)他很快引起了计算艺术的革命。印度数学家还研究了分数,并且能象我们今天这样书写它们.到公元五百年,伏拉罕密希拉能通过计算,预告行星的位置;阿耶波多论述了确定平方根的法则,给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艺术:阿旃陀石窟壁画建筑:泰姬陵宗教: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泰国,缅甸等。是印度教、佛教、耆拿教和锡克教四大宗教的发源地。恒河沐浴:恒河被印度人称为“母亲河”,印度教教徒更是将其尊为“圣河”,每天前来沐浴的教徒川流不息,遇有重大节日,更是人头攒动,蔚为壮观,他们深信在恒河沐浴能洗涤罪恶,纯洁灵魂。让学生课下广泛收集资料,培养善于收集资料的习惯以及对资料进行分类整合的能力,并在收集的过程中感受印度灿烂的古文化,并萌生赞叹之情衔接过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创造了灿烂文化,而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印度的人口问题。资料分析一、读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1、1941~2023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2、1941~2023年,每个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3、总结印度的人口特点。二、读资料分析广州日报3月16日报道::印度国家人口委员会近日承认,截至2023年的国家人口控制计划已经接近于失败。联合国报告指出,估计到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达亿人,超过中国同年的亿人,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下面一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水稻、小麦产量居世界前3位水资源总量2万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耕地总面积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水稻、小麦产量居世界前3位水资源总量2万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耕地总面积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2﹪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人均钢铁占有量居世界第149位拥挤的印度列车拥挤的住房结合资料思考:印度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读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问题:印度人口由1941年亿人到2023年亿人,增加了接近3倍。每个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分别是亿、亿、亿、亿、亿、亿、亿,所以应该是越来越多。3、印度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学生总结:印度人口有可能超过中国,我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可能要让位了。学生思考回答:印度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较少,说明印度的人口太多。学生根据图文资料总结: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资料分析是地理学习中也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并由此得出结论,培养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与中国对比,对印度的人口增长加深印象。数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沉重压力。收获平台先让学生谈收获。再出示本节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识记。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畅所欲言。识记多媒体中展现的知识网络并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学生先总结及时回顾,也便于教师发现不足。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架知识框架。【当堂检测】1.关于印度地形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地势最低B印度河是印度的母亲河C恒河发源于印度高原D恒河注入孟加拉湾2.下列关于印度居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人口的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快B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C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所受压力并不大D印度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3.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80%以上的居民信奉()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4.印度著名的古建筑是()A长城B古罗马竞技场C泰姬陵D狮身人面像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海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