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作文之情节起伏的作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1.gif)
![起伏作文之情节起伏的作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2.gif)
![起伏作文之情节起伏的作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3.gif)
![起伏作文之情节起伏的作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4.gif)
![起伏作文之情节起伏的作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a0f5ab22d9d15b4fd2ff893d1682d2b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节起伏的作文谈谈作文的结构与情节起伏作文的结构要完整。情节则要像波浪,也要像山势。经营一篇文章的情节,或者安排文章的结构,就像厨师煮饭做菜的时侯,必须注意每一道菜的调味,同时,他也要注意整体的搭配,为食客烹调口味各异的菜肴。结构r结构就好像你要宴请客人前,预先安排好的菜单;什么菜先上桌、哪一道菜必须在哪一道菜之后、最后的甜品是冷食或热汤,都要策划安排一番。情节就像每一道吃起来的感觉,如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以酸辣为主,吃起来难免单调。同样的,一篇文章也要避免以一种口吻,写一种情绪。、结构完整的结构使文章条理分明,有清楚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如果写的是事件,从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什么人等,都要一样一样交代,最后事情怎么解决、感受如何,也要清楚表明。这才算有头有尾有交代,道理和做人处事一样。厨师在安排菜肴时也讲究顺序,从开胃菜、汤、主菜,到甜点等,都精心调配,考虑到食客的感觉与要求,一顿晚餐吃起来才算完整。、味道一篇文章,离不开喜怒哀乐悲愤怨恨这几种情绪。虽然我们常说: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而人与人之间又的确产生错综杂乱的情绪,但是,在短短数百字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交代过于独特复细腻的情感。好的处理方式不会只取其中一种情绪,也不可能贪心地让所有情绪列队出场,而是悲喜交集,或是以德报怨,或者乐极生悲 ...反正写文章的人决定了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了角色的生死情仇。你一定到过海边,见过一波复一波,生生不息的浪潮。作文的情节推展也要像波浪,层层推进,把读者带入阅读的美妙之中,让读者时不时会产生欲知下文的感觉。、决定作文的情节像山,有最高峻险恶的顶峰,也有深层见底的峡谷,情节的起伏要安排得像山峦的绵延,高低有致。厨师煮菜,也喜欢加入不同的元素,综合各种原料的味道,煮出来的菜肴才美味。记得海南鸡饭吗?单单用鸡肉和白米是无法煮出我们熟悉的鸡饭的味道的,厨师必须加入葱、蒜、姜、醋、酱油、胡椒、麻油等调味料,煮熟的鸡饭才会泛着诱惑食欲的香气,在吃鸡饭的同时,我们可能还会沾蒜泥、辣椒酱,以满足各人的不同口感。在这个部分,决定很重要。写文章也一样,有了人物、故事题材,我们要决定故事发展的方向,运用不同的情绪赋予人物及事件不同程度的效果。一篇好文章不会老套;一个好厨师不会一成不变。一个题材就好象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当,做了错误的决定,成果就大受影响,一块肉可以煮成卤肉、 *烧、酸甜咕噜肉、糖醋肉等各式菜色。同样的,一个题目如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也可以处理成快乐、悲伤、痛苦、温馨、遗憾、懊悔、失败等不同的结果。如果快乐是意想不到的、悲伤是措手不及的、遗憾是不经意造成的、失败是骄傲导致的、温馨是努力经营的、懊悔是可以避免的 一切,有了起伏、波动,会显得格外吸引人。、总结我们以看电视连续剧的经验来衡量,就知道怎么样的作文才好看。有头没尾巴或者粤语残片式的连续剧,都令人不忍卒睹。多方尝试,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失败,才能成就一位好厨师 开篇之前先立提纲作家们各人有各人的写作习惯,有的作家写作品,从人物、故事、开头、高潮、结尾,都写有详细的提纲;有的作家不是正经八经地写提纲,只是不时记下一些思索过程中的要点,一个名字,一句很妙的对话,极富特征的形象以及很有色彩的服装、场景等等。他把这些暂时是杂乱无章的点滴所得,备忘录似的记在纸上,框住,用线条标示它们的内在联系有的则只记下备用。这样的要点记得多了,作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它搭配,组合。比如茅盾写作,喜欢先写好一个详细的几乎等于全部小说的 “缩本”那样的“大纲”,或者是一篇记录着那小说 “人物性格 ”和“故事发展 ”的详细的 “提要”。而实际的写作,就是把这 “缩本”似的“大纲”或“提要”加以大大的扩充和细描;而鲁迅写作,却是不写提纲,甚至写一些较长的文章也不写提纲。他习惯于打腹稿,先 “烂熟于心 ”,然后“一挥然就 ”。当他拿起笔来的时候,文章已有大体成熟了。【篇二:情节的波澜起伏】《武松打虎》这篇小说是被公认的《水浒传》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武松在景阳冈酒店吃酒的豪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徒手打虎的神勇,被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英雄就此诞生!我们在分析这篇小说时,往往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分析,却忽略了作者在情节设计上的巧妙手法 ——一波三折。《武松打虎》一文共三个主要情节:吃酒 ——上冈——打虎。每个情节的设计都一波三折。第一个情节,酒店吃酒。吃了三碗酒后,店家三次劝武松不要再喝,武松三次坚持要酒。这个情节写得很长很详细,二人的几次对话都一一写出。正是在这样几次三番 “劝阻——坚持”的叙述中,武松性格中豪爽、粗野、倔强的特点,展露无遗;而且暗示了异人必有异能,为下文打虎做好铺垫,英雄人物已经初露端倪。 第二个情节,听说有虎,坚持上冈。武松听店家说冈上有虎,他不信;见到树上的警告,他不信;直到看了盖有官府大印的榜文,方才相信。作者这样不厌其烦地叙述武松从不相信到相信的心理过程,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武松江湖经验丰富,艺高人胆大的特点。同时,造成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紧张效果。第三个情节,打虎。小说写了 “躲避——棒折——徒手打虎 ”三个回合,扣人心弦。老虎袭来,武松一躲,避过老虎三招攻击,看出武松反应迅速;举棒打虎,结果打在树枝上,棒折,一显武松慌乱,更让读者心头一沉:武松休矣!情节急转直下。山穷水尽之际,徒手打虎,尽显武松英雄本色!正是一波三折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武松打虎的情节波澜迭起,跌宕起伏,层层蓄势,扣人心弦,与人物描写相辅相成,方才成就了武松光辉的英雄形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绝品》四篇文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 “三戏”“三拳”、《绝品》的 “买画——鉴画——赎画——赠画”、《小公务员之死》中的五次道歉、《变色龙》中的五次 “变色”,都体现了一波三折的手法。掌握了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可以尺水兴波,使本来不曲折的事件在笔下生出曲折,本来没有波澜的生出烟波,这样会使得文章之中产生内在的律动和勃勃生气。习作:五元钱引发的故事太阳格外大,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远处,一个女孩目光游离着,艰难地挪动着双脚,身上有些许灰尘,当走到我和小月的面前时,小声地对我说: “姐姐,求你借我五元钱好吗?”这是谁?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小月也不知道。面对一个陌生人向我借钱,我该怎么办? “不能借! ”小月在一旁阻止我: “你又不认识她,凭什么借给她。 ”“可她好像真有难处。 ”说着,我把五元钱递给了她。她接过钱,满口道谢: “明天中午我就还你钱,请在这儿等我。”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你还真信呀! ”小月在一旁说。五元钱对我来说,数额不大,但我也不会随意借人,只因为她诚信的目光。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约定地点, “滴答滴答 ”,我盯着秒针有规律的转动着,并没有那个女孩的身影。 “别耗费体力了,那个人不会来了,下午还有音乐课呢。 ”小月说。本身没有音乐天赋的我并不在意,许多歌曲在我耳中无异于运足丹田之气,然后开始放声狂吼。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如此,或许,她真的是那种借钱不还的人。又一天的中午,小月告诉我,那个女孩在找我。站在教室的走廊里,她从口袋里摸出了满是褶皱的五元钱塞到我手中,这正是原来的那张。我吃惊地问她。她说:“那天母亲节,我本想给妈妈买礼物,让她开心一下,可身上没带钱,才向你借的。可是生活拮据,当母亲知道我要给她买礼物时,坚持不让。”母亲节,我忽然想起来,那个周日,那个被我遗忘的节日。这时,妈妈对我的好都一下子涌上心头,充满我的脑海。每年,妈妈总会在我的生日时送上最温馨的祝福,但她的节日,我居然忘了。我用力地把五元钱塞回她的手中,可她坚持不要。五元钱的礼物算不得什么,但它充满了温馨的祝福。母亲节、五元钱、小女孩、礼物,多少年后,这一系列的名词仍在我的心中闪现,它教会我很多 ??评语: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借钱又还钱,但是作者设计了 “借钱——失约——还钱”这充满曲折的情节,颇有波澜。尤其可贵的,是在第一个借钱的情节中另设波澜: “小女孩借钱——朋友劝阻 ——我决定借钱 ”。短短几百字,能写出两层波折,难能可贵。《只借一美元》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 ”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我想借点钱! ”富豪回答。TOC\o"1-5"\h\z“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 ”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 ”经理彬彬有礼地说。“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 “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 “先生,总共 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 ??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 6%,只要您付出 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 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 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 “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篇三: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一、写作知识问题化、请分析《鸿门宴》故事情节的波澜之美。分析:、分析小说《猎狮》的情节特点。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尔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 “巴布尔猎狮身死 ——佛来特”。伊丽薇娜蜚不自胜,回电给弟弟: “运其尸回家。 ”三周后从非洲运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 “狮收到。弟误,请寄巴布尔尸。 ”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 “无误。巴布尔在狮腹内。 ”分析:二、点石成金1、《鸿门宴》情节特点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羽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赐壮士座情节三起三落,悬念乍解又生,意外险象迭出,极尽一波三折之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生动地展现刘邦、项羽、张良、范增、范哙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楚汉相争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2、这篇短文以电报为线索,将 “猎狮——身死狮腹——运狮——尸在狮腹”的奇特情节叙写得明明白白,一波三折。文章巧妙地使用了误会法,化平淡为奇特,而且情节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三、链接高考(2003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字。⑥不得抄袭。范文:抛妻弃子之迷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而飞出一两个金凤凰,箫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箫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往年,箫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箫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 ??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箫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箫顺端午节没回家!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 “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箫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老婆!箫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 ,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箫TOC\o"1-5"\h\z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 “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 “顺子不会的,不会的 !”话音未落,箫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原来,奋战在抗 “非”一线的箫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于是,女人们开始说: “箫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 “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 “他不会做那种事! ”思考:阅读《抛妻弃子之迷》分析文章是如何紧扣话题安排故事情节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文章通过写箫顺 ?抛妻弃子 ?的故事,颂扬了像他一样的 ?抗‘非’?先进人物。为了紧扣了话题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特意安排村民、妻子、母亲对箫顺有不同的认识,一些女人们传播流言;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谣言也使她将信将疑;只有箫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还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向人们说 ?顺子不会的,不会的! ?,使故事情节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一波三折。四、写作知识网络化如何使自己的文章 “不平”,使所叙故事 “一波三折 ”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 “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如何“曲说故事 ”?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与技巧的问题了。古人创造了许多技法技巧,应该说都很管用。比如:悬念法。在写复杂记叙文时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使读者产生一种对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紧张的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写作时可抓住读者的这种心理,在文章开头或情节展开的关键时刻运用各种手段造成神秘感,比如 “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先写结局后叙过程,先写问题 (事件 )暂后交代为什么 (背景介绍 ),或者借助间接描写,或 “犹抱琵琶半遮面 ”,等等,就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从而获得引人人胜的效果。再比如: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天下就有许多巧合的事,巧,要巧得出入意料;合,要合乎事理合乎人之常情,就是既要让读者感到意外吃惊,又要感觉结局本该如此。又如:误会法。就是利用人物间的一次或多次误会,并且又不急于解释,于是一波连一波,推进事件矛盾复杂变化,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最后误会解除。有时还可以是一个误会刚刚消除,一个新的误会又产生,而且误会之间都有前因后果的联系,形成连环误会。误会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如山上看山,一峰背后又耸一峰,美不胜收。还有抑扬法。 “抑扬”本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在写作中则指作者情调先低沉后高昂、观点先含蓄后显露、笔力由柔变健的控制和运用。可分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和抑扬交错三种。先抑后扬或欲抑先扬运用得体,就会造成如同平缓的水流突然跌人深岩,随即激起千朵浪花的效果。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首尾正反照应,而且曲折生姿。抑扬交错的写法更使行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生动感人。当然,还有倒叙法、补叙法、夸张法等等。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得体运用都能使事件或故事收到慑人心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记叙文起波澜的十种方法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 ”、“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 ”,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生动的叙述,使文章有波澜呢?一、倒叙法。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以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然后再细腻地叙写父亲的 “背影”,抒发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倒叙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还有《祝福》)二、插叙法。鲁迅在《故乡》中插叙了对少年闰土和 “豆腐西施 ”的描写,以形成与眼前的中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人民日趋贫困的旧中国农村的黑暗的社会现实。运用插叙,往往能使内容具体,形象丰富,主题深刻,情节曲折,是使文章能起波澜的重要手法。三、藏露法。就是作者把 “底”先藏起来,最后才出其不意地抖露出来,把文章推向高潮,造成文章的波澜。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画》,写张副市长爱画画,某日一酒楼老板要以两万五的高价买他快要画完的《奔马图》,市长妻子回来听说后说了一句话: “你前几天在市里参赛的《百竹图》,在一千多幅参赛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 ”市长一听大吃一惊:原来酒楼老板是想找借口贿赂我啊!便再也不提画 的事了。文章结尾才把 “底露出来:多年后市长才知道《百竹图》其实是一等奖,妻子说谎是怕自己犯错呀!文章不由不引人深思。运用藏露法要注意:如果只 “露”不“藏”,平铺直叙,读者失去了探索的乐趣,然而只 “藏 ”不 “露”,也会使人不知所云,产生误解。所以,要有藏有露, “藏 ”的自然合理, “露”的新颖别致,这样才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四、夸张法。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用的就是夸张法,以 “新装”的似有实无,辛辣地嘲弄了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用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不难看出,夸张法所追求的那种幽默、滑稽及言过其实的效果,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文出现起伏。五、抑扬法。通过文笔的褒贬造成文势起伏的方法,抑,即压抑,贬低;扬,即昂扬,抬高。或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使文章前后造成强列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波澜。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通过打电报、拟电文表现出范爱农简直像是一个不通人情、胆小如鼠的不革命的懦夫,对这样的人,作者甚至写道: “这范爱农 ??很可恶。 ??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这是“抑”。然而下文写出通过多次交往,才得知范爱农不是那样的人,他和鲁迅一样对反动派的残酷杀害革命者是极其愤恨,只是当时对发电报作用有看法。这是 “扬”。通过这一抑一扬,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再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写作者小时侯被蜜蜂蜇了一下,以后 “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就疙疙瘩瘩,总不怎么舒服 ”,这是抑。文章结尾感慨蜜蜂的可爱,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这是扬。欲扬先抑,使文章曲折有趣。(还有《都江堰》)运用抑扬法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作者感情变化的规律,这样才会真实感人。六、突转法。指情况突然剧变化,往往在顺、逆之间发生 180度的大转变,出人意料。这种大起大落,能对读者产生强烈刺激,引起读者急切关怀,亦使文章更具思想与情感张力。如莫泊桑的《项链》,当玛蒂尔德花十年工夫偿还女友的项链时,才知道,女友借给她的项链竟然是假的。不仅文中的主人公大吃一惊,就连广大的读者也感到意外,这突转的一笔,既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又引人深入思考。美国小说家欧 ?亨利专以 “突转”见长,《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都是渲染铺垫而形成一种翩翩欲动的氛围,使中心部分产生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运用此法要注意转的合乎情理,不能游离情节,为了突转而突转。七、悬念法。 “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这种方法用若干似离题实切题的材料腾挪跌宕,一开始就制造悬念,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监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健身教练雇佣合同范本
- 税法(第5版) 课件 曹越 第13章 印花税;第14章 耕地占用税
- Unit+1+Meeting+new+people+Part+A++How+do+we+get+to+know+people【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
- 《风险价值观念》课件
- 《AOPP诊治进展》课件
- 1开开心心上学去+第1课时+【知识精研】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吊式人形沙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科技改变生活》课件
- 2024中国妇科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儿科新生儿脐炎培训课件
- 202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09BD13建筑物防雷装置
- 医疗行业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改进方案三篇
- GB/T 44122-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机理模型开发指南
- 预应力空心方桩打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飞机仪电与飞控系统原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 数据分析应用项目化教程(Python) 课件 项目1 认识数据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