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留侯论》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匹夫见辱②慈父见背③而世不察,以为鬼物④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A.以为鬼物,亦已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且尔言过矣D.由也好勇过我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B.慈父见背C.是以见放 D.臣诚恐见欺于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此其所以为子房欤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B.而项籍之所以败者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其所挟持者甚大B.其君能下人C.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D.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B.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同“猝”,突然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只,仅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困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齐全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b\lc\{\rc\\a\vs4\al\co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lc\{\rc\\a\vs4\al\co1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b\lc\{\rc\\a\vs4\al\co1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lc\{\rc\\a\vs4\al\co1观夫高祖之所以胜,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B.其平居无罪夷灭者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D.勾践之困于会稽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能忍”的品性,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B.本文列举了张良阻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三件事,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只有“忍小忿”才能“就大谋”。C.作者以项刘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D.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译文: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译文:3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译文: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深虑论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幾,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B.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兵革:兵器C.其于治乱存亡之幾治乱:治理乱世D.笼络当世之务笼络:包揽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lc\{\rc\\a\vs4\al\co1祸常发于所忽之中,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b\lc\{\rc\\a\vs4\al\co1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使力弱而易制\b\lc\{\rc\\a\vs4\al\co1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b\lc\{\rc\\a\vs4\al\co1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14.下列全都表现出“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事情的一组是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②变封建而为郡县③而王莽卒移汉祚④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⑤大建庶孽而为诸侯⑥良医之子多死于病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⑤ D.③④⑤15.下列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秦代吸取周代的教训,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却因放弃了兵器而失去天下。B.汉代吸取秦的教训,镇压了王国叛乱后,又把郡县制恢复为封建制,从而稳定了政局,安定了天下。C.宋代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结果导致宋代军队战斗力很弱,为周边政权所困扰。D.魏代和晋代,因为能够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积极改进他们的统治策略,因而都有效避免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危害。16.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译文:2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译文:
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答案B解析见:①表被动,②表示对自己怎样。以为:认为。2、答案D解析D项“超过”,A、C项“错误”,B项“责备”。3、答案B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句。A、C、D三项都是被动句。4、答案A解析A项表凭借。B、C、D三项与例句表原因。5、答案C解析A项古义:抱负。今义:①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②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B项古义:屈居人下。今义:①旧时指仆人,也叫底下人;②指儿女或子孙等晚辈。D项古义:然而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6、答案B解析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A、C、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二、课内阅读7、答案D解析全:成全,成就。8、答案A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B项第一个“者”,“……的人”;第二个“者”,判断句中表停顿。C项第一个“为”,“作出,表现出”;第二个“为”表被动,“被”。D项第一个“所以”表原因,第二个“所以”表凭借。9、答案C解析其余三项为被动句。10、答案A解析“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错。11、答案1天下真正“大勇”的人,突然面对变故,一点儿也不惊慌,无缘无故遭受侮辱,一点儿也不激怒。2郑国的君王能向人低头,一定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拥戴。3考察高祖胜、项羽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耐和不能忍耐的差别而已。三、延伸阅读12、答案C解析治乱:安宁与动乱。13、答案D解析D项“所”字结构,所+动词,表示这个动词所涉及的对象。A项介词,从,在;介词,被。B项连词,却,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项介词,凭借;连词,来,表目的。14、答案B解析②④⑤都是智力所能及的事情。15、答案C解析A项“放弃了兵器”错。B项汉代发生王国叛乱是在封邦建国之后,政局也并非因此而稳定。D项“有效避免”文中并未提及。16、答案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2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参考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邦建国制为郡县制。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于是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 石河子大学《智能计算系统》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虚拟仪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婚外情检讨书(合集四篇)
- 石河子大学《外国刑法学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化工原理实验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现代控制理论》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第五节 错觉课件
- 2024-2030年陕西省煤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课件】Unit+3+SectionB+1a-2b+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期中阶段测试卷(六)-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政治 含答案
-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
- 烟草专卖食堂燃气泄露及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