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备课人:郭莉艳

学习目标

1.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事迹,积累生字词及重要词语的意思。

2.反复朗读,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中含蓄、精炼、富有诗意的语言。

3.体会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的作用。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作品。

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典籍(jí)赫然(hè)仰之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

慷慨(kǎi)淋漓(lí)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

无暇(xiá)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迥乎不同(jiǒng)

2.注意下面多音字读音。

校订(jiào)弹壳(ké)宝藏(zànɡ)行列(hánɡ)

校规(xiào)地壳(qiào)躲藏(cánɡ)行动(xínɡ)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4.作者链接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5.背景链接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对闻一多的大体了解,为后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做铺垫,并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字词,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作为学者方面主要围绕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方面主要写了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和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3.结合前面的分析,说说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以“说”和“做”为题,点明了写作内容,简洁明快。

副标题则起到了补充作用,明确了写作对象。

二.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qiào秩序(zhì) 伴侣(lǚ) 锲而不舍(qì)

B.赫然(hè) 弥高(mí)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ú)

C.小楷(kǎi) 硕果(shuò) 何妨(fáng) 群蚁排衙(yá)

D.校补(jiào) 澎湃(pài)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

(解析:A.“锲”应读作“qiè”;B.“兀”应读作“wù”;D.“斗”应读作“dǒu”。)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疏懒夜霄卓越警报叠起目不窥圆

独栽衰微典藉心不在焉沥尽心血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集通话、照相、支付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越来越慷慨淋漓。

(解析:D.“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此处应用“淋漓尽致”。)

三、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词语抄两遍。

2.预习: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板书

学者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说和做

革命家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五、反思:很多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很快把本篇文章分为两部分,互动较好。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的特点。

2.品析语言,分析闻一多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文章结构,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查看学生预习完成情况。

四、课堂新授

(一)研读第一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示例: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介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1.我认为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处写得好,因为他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钻研的精深。闻一多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闻一多先生治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药方,这让我们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想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选择。

2.我认为“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处写得好,因为此处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

3.我认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一处写得好,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深夜唯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先生却在这盏孤灯下畅游书海,他全力投身学术研究,乐此不疲,因而成就斐然。

4.我认为“不动声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一处写得好,“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写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写他的研究硕果累累,“群蚁排衙”足见先生治学的一丝不苟。

5.我认为“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一处写得好,“赫然而出”写闻一多《楚辞校补》的问世令人惊讶、引人注目,此处写出了人们对闻一多先生卓越成就的赞叹。

(二)小结: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他勤奋钻研的目的。他从没有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

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一

收集闻一多的诗歌《红烛》《死水》《静夜》《七子之歌》,读一读。

预习:读课文8-20段,分析闻一多的形象。

五、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治学严谨、

成就卓越的学者,

六、反思:这节课多学生来说,理解较难。学生对课文思路很好理解,但对课文里的很多句子理解较难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的特点。

2.品析语言,分析闻一多的性格特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气概。

一、新课导入

闻一多先生,这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作者臧克家先生把他的形象塑造得多么鲜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研读第二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1.我认为文中“一反既往”这个词用得好,“既”是已经的意思,译为“完全和过去(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词语使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表达简洁风趣,又领起了下文。

2.我认为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描写很好,因为他抓住了人物特征,用了两个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展现了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形象。

3.“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句话读了很让人动情,它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甘愿为祖国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的话鼓舞了人们“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志。

(二)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技巧,请你加以概括。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音乐美。

⑴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⑵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⑶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三、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这位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受到中华儿女的敬仰,中华儿女永远纪念他。读完本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两句墓志铭或写两句赞扬他的话。

1.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足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