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使用)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使用)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使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刘珂

一、导入

余秋雨在曾这样形容一个人“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冯志也评价他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贫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他的贫寒之境,品味诗人内心深处的济世情怀。

首先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

2、运用想象与联想,感知诗人的生活困境;

3、诵读诗歌,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读诗先读标题,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标题,看看标题,在这个标题中有没有什么是需要我们重点注意的信息?

师:歌行,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中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特点为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音节、格律自由,富于变化。

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1、在了解了诗歌体例之后,让我们以朗读的形式感受歌行体的韵味美。在读之前,注意以下字音:

俄顷(qǐng)丧乱(sāng)庇护(bì)突兀(wù)见此屋(xiàn)布衾(qīn)

2、除了字音以外,我们朗读古诗还需注意节奏的划分,来看五个例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明确:本诗句式自由,多为七言,也有九言,七言句可采用223或43的节奏划分,而九言句可采用243或423的节奏划分;除了基本的节奏划分以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变化音调以突出情感的不同,比如“归来倚杖自叹息”采取降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采取升调。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明节奏,尽量读出情感。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整齐,声音也很洪亮。

三、联想想象,品味诗人生活之态

(一)描绘画面

1、师:诗歌是通过简短的文字向人们展现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人生活状况,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配乐诵读,请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听读,想象画面

师:相信同学们的脑海中已经涌现出了一些有关杜甫当时生活状态的画面,现在请调动你的联想与想象,从多个角度(视觉、听觉、触觉等)去感知诗歌画面,任选其中一节,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呈现出来。

抽3个学生发言(教师点评1、胡,你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由此时哀叹不止的杜甫联想到了从前满怀抱负的杜甫,一前一后的鲜明对比让我更觉他的苦痛和无奈。2、黄,你的眼光很开阔,不局限于第三小节,将第一小节的内容也适当加入,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暗自神伤,非常棒!3、余,你紧紧抓住了这一小节诗歌中的两个人物,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将杜甫此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和群童的顽劣展现得淋漓尽致。4、周,紧扣住了关键意象茅草,将秋风中茅草的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想杜甫此时的心境也如这茅草一般,沉入了池塘底)

2、师:想象的翅膀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在描绘画面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描绘画面必须是依托于原诗句,不可凭空想象;第二,在发挥想象的过程中要抓住相关意象,以意象为基点,展开想象;第三,可适当加入作者的情感,让画面更生动,有感染力。

(二)品析诗句

1、师:联想到这里,我们基本还原了杜甫当时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可谓是“怎一个苦字了得!”那么诗人的苦具体体现在诗歌中的哪些地方呢?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谈谈,要有理有据。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预设:苦体现在物质条件之苦,生活环境之苦,颠沛流离之苦、长期失眠之苦(“自经丧乱少睡眠”为何会长期失眠?因为他经历了丧乱。丧乱最早出自于《诗经大雅》意为死亡祸乱,杜甫此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在四处逃难的过程中他还经历了丧子之痛,此时的杜甫不仅目睹着国家战乱连年,就连自己的小家也无法团圆)等。

四、诵读诗歌,理解诗圣情怀

师: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苦痛呢?(引背景材料)我想,所谓潦倒应该就是毫无人生价值的生活吧,而这样的生活杜甫却过了整整十年。

当他想重整旗鼓挥手干一番大事业时,现实又给了他当头一棒,直到后来辗转流浪到成都,盖起了一座茅屋。此时的茅屋对他来说就不再只是一间满足生存需要的房子,而是他在人生理想破灭之际为自己搭建的人生之窝,但终究还是破了。

但杜甫哪怕饱经苦难,却依旧发出了伟大而虔诚的誓愿(齐读诗歌最后一节)从这样的呼号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那么他的忧国忧民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预设:1:作者希望能够有千万间高大的房屋能够提供给天下的寒士居住,说明他心里有寒士,这里可以看出他忧民。那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忧国的呢?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广厦”(引广厦的材料)从此以后广厦就与天子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后世也经常将广厦与国家、人才等相联系。

2、诗人宁愿自己受冻而死,也希望天下寒士可以住进宽敞高大的房屋,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宁苦身以利人的人。

杜甫心怀天下苍生,他将自己的苦痛与社会、时代相联系,这也就是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这一点,在杜甫其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我们一起来看几个链接材料。

链接材料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链接材料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除了这两首诗,还有一些我们可能听说过的诗句,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记录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达官显贵荒淫无度的愤懑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再比如:“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不长用。”希望有壮士挽来天河之水,以洗净天下的兵甲,借此表达永无战争,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这就是诗圣情怀。正如链接材料三中别林斯基所言

链接材料三: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俄·别林斯基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从自身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战乱的穷苦百姓,从个人破败茅屋想到连年战乱的国家,彻夜难眠,忧心忡忡。进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即使过了千年,也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让我们带着对杜甫的理解和尊重再次朗读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