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_第1页
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_第2页
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_第3页
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_第4页
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8-二年级数学的教案怎么写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预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下面带来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7篇,盼望大家喜爱。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二班级同学经受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班级同学的观看、探究等学习活动,让二班级同学在亲身经受的制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二班级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二班级同学亲身经受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

培育二班级同学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学预备:

将二班级同学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二班级同学预备:二班级同学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究竟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二班级同学争论,想方法,小组沟通。

(2)汇报沟通,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许多方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

(3)小组沟通。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沟通测量结果。明显,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二班级同学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渐渐明白由于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长。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二班级同学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二班级同学分组争论,然后集体沟通。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由于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需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许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二班级同学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需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沟通)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二班级同学熟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就目标而言,二班级同学不难达到,但总体上感觉太匆忙。

让二班级同学在活动中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无疑是特别重要的,但活动课上,二班级同学学具的预备、课堂纪律的掌控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2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娴熟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洁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娴熟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

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洁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

视频展现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老师: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争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伴侣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同学独自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3

教学内容:

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熟悉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同学初步经受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同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同学初步熟悉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力量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同学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育同学的估测力量。

5、培育同学的观看比较力量、操作力量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

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念。

6、养成仔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使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同学初步熟悉线段。

教学难点: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支配: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同学经受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熟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和力量。

力量点:培育同学观看、动手操作的力量。

德育点:使同学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和力量。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同学汇报量的结果。

问:惊奇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假如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熟悉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观看,汇报。

A、数,按挨次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觉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熟悉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量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推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假如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便利,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爱好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同学在活动中,熟悉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依据实际状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同学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力量点: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动手操作的力量。

德育点:培育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同学在活动中,熟悉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同学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同学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同学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同学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同学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同学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觉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同学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便利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便利些?”

老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假如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便利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日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熟悉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老师拿出米尺告知同学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同学拿出预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同学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同学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同学拿出预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老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同学回答后,

老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同学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老师出示1盘卷尺,告知同学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100厘米=()米

5米=()厘米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同学: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精确     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创设情境,让同学自己观看、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力量点:培育同学的观看、想象、操作力量、合作意识以及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德育点:培育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看、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许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许多,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熟悉线段。同学拿出预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觉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知同学这就叫做线段。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推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相互沟通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头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始终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争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力量点:培育同学整理学问的力量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德育点:仔细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同学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量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沟通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同学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量,再量一量。

开放题:

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课后小结。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班级上册第一单元P6~P7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让同学初步运用乘法解决简洁问题,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2、力量目标:能依据详细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育同学的推理力量。

3、情感态度目标:让同学在情境中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预备:

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思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老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二、解决问题

1、同学各自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小组沟通: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3、汇报状况。

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5×7=35(人)

7+7+7+7+7=35(人)7×5=35(人)

4、你喜爱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同学会喜爱用乘法计算)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简便的多,由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5、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要求:

1、独自读题、列式计算;

2、同学沟通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

今日,我们学会了什么?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可交换性”、“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五、作业:

教科书P11“练一练”1、2、3题。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二班级上册其次单元P10-P1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把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同学经受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有条理地思索问题的习惯,培育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争论沟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

预备过冬,它们采了许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究竟采了多少?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是最聪慧能干的,你能关心他们数一数吗?

二、活动探究,猎取新知。

1.你准备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同学说出各自不同的数法。)

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④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个5个地数。

??

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爱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生:我喜爱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其次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小组沟通)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同学汇报,依据同学回答板书

2.这样看来简洁多了,可是还是不能很好的记住它,有什么能记住这些算式的好方法吗?

3.引导同学整理口诀。

当然是乘法口诀了,它可是特地用来记这些算式的,小伴侣,你能编出这些口诀吗?

(有的同学会想,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4个5是20这样记住的)

师:这是依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有的同学会说出乘法口诀来)

师:利用口诀来记又顺嘴,又便利。刚才有同学说1个5是5,假如把“个”字去掉,变成“一五得五”,把2个5是10变成二五一十就顺口了。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把编制好的口诀读给大家听。

熟记口决。(给2分钟时间看谁读得次数多。)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玩个对口令的嬉戏呢?我读上句,你接下句,看哪个同学接的快!

师:现在和你的同桌来玩这个嬉戏,男生先说,女生对。然后女生先说,男生对

(生生互动)

四、巩固应用。

练习一:

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嬉戏

练习二: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个嬉戏,我说一只手,你来告知老师用哪句口诀知道一只手有几个手指?那两只手呢?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同学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五、拓展练习。

师:有一天,学校乐队的同学预备到广场演出,一共有19个人,他们准备乘出租车去,每辆出租车能坐4个人,5辆车够吗?为什么?

二班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6

教学要求:

1、使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舞算法多样化。

2、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同学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通过沟通、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爱好,进展数学思索。

教学重点:使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舞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老师今日要考你们一班级的学问,有没有信念?

1、口算。8+5+16+7+39+8+26+5+39+7+3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口算出每个三角形上数的总和。

439

557581

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讨论怎样笔算三个数的连加。(板书:连加)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一、二、三班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你准备怎样列式?(指名说)老师板书:85+143+126

2)同桌说一说,你预备怎样算?(同桌说,再独自计算)指名说如何计算。

3)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小组争论。

4)指名说:还可以只列一个竖式:85

143

+126

354

5)你喜爱用什么方法计算?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同学体会到“只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2、教学试一试:四、五、六班级一共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指名说)

178+194+236

178

194

+236

□□□

个位上先加哪两个数比较便利?十位上呢?同桌争论。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同学自己完成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独自计算。提示:想做全对吗?那要特殊仔细、细心地计算哦!

53279586

316402117

+125+311+208

做完了想知道对不对怎么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