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课件1_第1页
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课件1_第2页
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课件1_第3页
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课件1_第4页
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坏疽--病变特点类型1、坏死+腐败菌感染2、病变局部呈黑色部位:A阻塞、V通的四肢末端病变:局部干燥、皱、黑、与正常组织界清,全身中毒症状轻部位:通外界的内脏器官,如肠、肺、子宫、兰尾、胆囊。病变:局部湿肿、黑或灰绿、恶臭、界不清、中毒症状重。部位: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病变:局部蜂窝状,大量气体,捻发感2022/10/211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干性坏疽坏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1)干性坏疽部位:A阻塞、V通的四肢末端病变:局部干燥、皱、黑、与正常组织界清,全身中毒症状轻。临床: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严重糖尿病3.重度动脉粥样硬化4.肢体冻伤的患者

2022/10/212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1)干性部位:通外界的内脏器官,如肠、肺、子宫、兰尾、胆囊。也继发于动、静脉均阻塞的体表组织坏死。

病变:局部湿肿、黑或灰绿、恶臭、界不清、有毒产物及细菌毒素吸收过多中毒症状重。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2)湿性坏疽2022/10/213部位: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2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3)气性坏疽部位: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病变:局部蜂窝状,大量气体,捻发感,病变发展迅速,中毒症状极严重。

机制:严重的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伴厌氧菌(如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腐败孤菌等)感染。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2022/10/214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3)气性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曾称纤维蛋白样变性。镜下见病变结缔组织或小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崩解为强嗜酸性的颗粒状、束状或丝状无结构红染物质,形似纤维蛋白。由不同原因引起,也可由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原渗出凝固所致。概念原因2022/10/215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1.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免疫性疾病如急性风湿病灶、系统性红斑狼疮。2.小血管壁的纤维蛋白样变:如急进型高血压病的小动脉壁、胃潰疡底部动脉等。类型2022/10/216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四)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包裹4.钙化皮肤、粘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内脏的坏死组织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2022/10/217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四)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皮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概念凋亡是基因调控下细胞自身的程序性死亡,表现为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固缩,但不伴有细胞自溶和急性炎症反应。概念2022/10/218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概念凋亡是基因调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单个细胞坏死,但细胞器仍能较好保存;形态上: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收缩;核膜邹缩,核内染色质在核膜下凝集,细胞质收缩并逐渐与周围细胞分离,称为凋亡小体。2022/10/219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特征比较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细胞器保持完整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膨胀细胞(胞质)体积减小

细胞体积增大形成凋亡小体

细胞破碎细胞内含物不外溢,小体被吞噬

细胞内含物外溢无炎症反应

有炎症反应DNA电泳呈梯状分布DNA碎片、无序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特征比较2022/10/2110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特征比较细胞凋亡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损伤造成部分细胞或组织缺损,机体对组织缺损进行修补和恢复的过程,称修复。修复可完全或部分地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修复通过细胞再生来实现。2022/10/21学习目标、概述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第二节变性第三节细胞死亡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概述2022/10/2111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损伤造成部分细胞或组织缺损,机体对组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概念概念:细胞和组织损伤后,周围存活细胞进行增殖,以实现修复的过程称再生。2022/10/2112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概念概念:细胞和组织损伤后,周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一)类型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类型生理性再生不完全性再生表皮再生;血细胞的更新;月经期子宫内膜。

2022/10/2113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一)类型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再生能力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再生力强的细胞(不稳定细胞如:表皮)再生力潜在强的细胞(稳定细胞如腺上皮)再生力弱或无的细胞(永久性细胞如:

中枢神经细胞、心细胞、平滑细胞)被覆上皮的再生腺上皮的再生血管的再生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方式2022/10/2114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再生能力各种细胞的再生能一.再生方式1.血管的再生2.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3.周围神经的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三)再生方式2022/10/2115一.再生方式1.血管的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三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概述: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浸润,眼观为颗粒状、鲜红色、湿润、柔嫩的组织,似肉芽,故称肉芽组织。2022/10/2116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概述: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成份:1.成纤维细胞,2.新生毛细血管,3.炎细胞(巨噬细胞、WBC、LC)。结构:1.细胞间疏松、水肿。2.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在创面互相吻合,形成弓状突起。3.肉芽表面颗粒状,鲜红、湿润、柔软、触之易出血。4.细胞间有炎细胞(巨噬细胞、WBC、LC)。5.肉芽组织早期无神经、故无痛觉。6.一周后,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发展为疤痕。2022/10/2117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成份:202(一)肉芽组织(结构)放大400倍镜下X100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2022/10/2118(一)肉芽组织(结构)放大400倍镜下X100第四节损伤的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瘢痕组织:最后,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发展为疤痕。2022/10/2119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瘢痕组织:最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二)功能①填补缺损:②抗感染保护创面: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肉芽组织在创伤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

2022/10/2120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二)功能①填补缺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三)肉芽组织的识别3.如何识别不良的肉芽组织:生长迟缓、苍白、水肿状,松弛无弹性。表面颗粒不匀,不易出血。分泌物多甚至有脓。肉芽组织量明显不足。

2022/10/2121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三)肉芽组织的识别3.如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三·创伤愈合(基本过程)(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急性炎症:2.创口收缩3.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2022/10/2122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三·创伤愈合(基本过程)(一)创伤愈合的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1·一期愈合1.见于无菌的手术创口,创缘整齐2.裂隙小.血凝块少.炎症轻.3.愈合期短.疤痕小.功能影响少.1.见于有感染.创缘不齐的伤口,2.缺损大.充满血凝块.炎症重,3.愈合期长.疤痕大.功能影响大.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在表面形成硬痂,在痂下进行一期或二期愈合过程。3.痂下愈合2.二期愈合2022/10/2123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1·一期愈合1·创伤一期愈合过程—模式图1.创缘整齐2.可严密缝合3.形成肉芽组织少4.形成疤痕小1·一期愈合1.见于无菌的手术创口,创缘整齐2.裂隙小.血凝块少.炎症轻.3.愈合期短.疤痕小.功能影响少.2022/10/21241·创伤一期愈合过程—模式图1.创缘整齐2.可严2.二期愈合—模式图1.见于有感染.创缘不齐的伤口,2.缺损大.充满血凝块.炎症重,3.愈合期长.疤痕大.功能影响大.2.二期愈合2022/10/21252.二期愈合—模式图1.见于有感染.创缘不齐的伤口,2.二期2.痂下愈合—模式图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在表面形成硬痂,在痂下进行一期或二期愈合过程。3.痂下愈合2022/10/21262.痂下愈合—模式图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3.痂下愈合20(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因素2.营养状况3.药物影响4.某些疾病影响1.局部血液循环影响2.感染3.异物神经支配2.局部因素2022/10/2127(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因素1.局部血液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坏疽--病变特点类型1、坏死+腐败菌感染2、病变局部呈黑色部位:A阻塞、V通的四肢末端病变:局部干燥、皱、黑、与正常组织界清,全身中毒症状轻部位:通外界的内脏器官,如肠、肺、子宫、兰尾、胆囊。病变:局部湿肿、黑或灰绿、恶臭、界不清、中毒症状重。部位: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病变:局部蜂窝状,大量气体,捻发感2022/10/2128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干性坏疽坏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1)干性坏疽部位:A阻塞、V通的四肢末端病变:局部干燥、皱、黑、与正常组织界清,全身中毒症状轻。临床: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严重糖尿病3.重度动脉粥样硬化4.肢体冻伤的患者

2022/10/2129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1)干性部位:通外界的内脏器官,如肠、肺、子宫、兰尾、胆囊。也继发于动、静脉均阻塞的体表组织坏死。

病变:局部湿肿、黑或灰绿、恶臭、界不清、有毒产物及细菌毒素吸收过多中毒症状重。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2)湿性坏疽2022/10/2130部位: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2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3)气性坏疽部位: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病变:局部蜂窝状,大量气体,捻发感,病变发展迅速,中毒症状极严重。

机制:严重的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伴厌氧菌(如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腐败孤菌等)感染。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2022/10/2131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3.坏疽(3)气性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曾称纤维蛋白样变性。镜下见病变结缔组织或小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崩解为强嗜酸性的颗粒状、束状或丝状无结构红染物质,形似纤维蛋白。由不同原因引起,也可由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原渗出凝固所致。概念原因2022/10/2132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1.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免疫性疾病如急性风湿病灶、系统性红斑狼疮。2.小血管壁的纤维蛋白样变:如急进型高血压病的小动脉壁、胃潰疡底部动脉等。类型2022/10/2133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三)类型

4.纤维蛋白样坏死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四)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包裹4.钙化皮肤、粘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内脏的坏死组织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2022/10/2134第三节细胞死亡

一.坏死

(四)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皮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概念凋亡是基因调控下细胞自身的程序性死亡,表现为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固缩,但不伴有细胞自溶和急性炎症反应。概念2022/10/2135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概念凋亡是基因调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单个细胞坏死,但细胞器仍能较好保存;形态上: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收缩;核膜邹缩,核内染色质在核膜下凝集,细胞质收缩并逐渐与周围细胞分离,称为凋亡小体。2022/10/2136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特征比较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细胞器保持完整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膨胀细胞(胞质)体积减小

细胞体积增大形成凋亡小体

细胞破碎细胞内含物不外溢,小体被吞噬

细胞内含物外溢无炎症反应

有炎症反应DNA电泳呈梯状分布DNA碎片、无序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特征比较2022/10/2137第三节细胞死亡

二.细胞凋亡

特征比较细胞凋亡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损伤造成部分细胞或组织缺损,机体对组织缺损进行修补和恢复的过程,称修复。修复可完全或部分地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修复通过细胞再生来实现。2022/10/21学习目标、概述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第二节变性第三节细胞死亡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概述2022/10/2138第四节损伤的修复损伤造成部分细胞或组织缺损,机体对组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概念概念:细胞和组织损伤后,周围存活细胞进行增殖,以实现修复的过程称再生。2022/10/2139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概念概念:细胞和组织损伤后,周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一)类型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类型生理性再生不完全性再生表皮再生;血细胞的更新;月经期子宫内膜。

2022/10/2140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一)类型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再生能力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再生力强的细胞(不稳定细胞如:表皮)再生力潜在强的细胞(稳定细胞如腺上皮)再生力弱或无的细胞(永久性细胞如:

中枢神经细胞、心细胞、平滑细胞)被覆上皮的再生腺上皮的再生血管的再生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方式2022/10/2141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再生能力各种细胞的再生能一.再生方式1.血管的再生2.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3.周围神经的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三)再生方式2022/10/2142一.再生方式1.血管的再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三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概述: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浸润,眼观为颗粒状、鲜红色、湿润、柔嫩的组织,似肉芽,故称肉芽组织。2022/10/2143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概述: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成份:1.成纤维细胞,2.新生毛细血管,3.炎细胞(巨噬细胞、WBC、LC)。结构:1.细胞间疏松、水肿。2.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在创面互相吻合,形成弓状突起。3.肉芽表面颗粒状,鲜红、湿润、柔软、触之易出血。4.细胞间有炎细胞(巨噬细胞、WBC、LC)。5.肉芽组织早期无神经、故无痛觉。6.一周后,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发展为疤痕。2022/10/2144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成份:202(一)肉芽组织(结构)放大400倍镜下X100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2022/10/2145(一)肉芽组织(结构)放大400倍镜下X100第四节损伤的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瘢痕组织:最后,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发展为疤痕。2022/10/2146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一)形态结构瘢痕组织:最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二)功能①填补缺损:②抗感染保护创面: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肉芽组织在创伤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

2022/10/2147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二)功能①填补缺损:第四节损伤的修复

二·肉芽组织

(三)肉芽组织的识别3.如何识别不良的肉芽组织:生长迟缓、苍白、水肿状,松弛无弹性。表面颗粒不匀,不易出血。分泌物多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