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O157课件_第1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O157课件_第2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O157课件_第3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O157课件_第4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O157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曾静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9.3.20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一、采标情况二、适用范围三、大肠肝菌O157:H7/NM四、操作过程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一、采标情况第一法:常规培养法修改采用美国FDA第4a章2002与FDA方法的区别:增菌培养基以mEC+n肉汤取代了EEB肉汤增加了CHROMagarO157显色培养基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一、采标情况

第二法:免疫磁珠捕获法修改采用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NMKL)No.164,1999与该标准的区别:增菌培养基以mEC+n肉汤取代了EEB肉汤增加了CHROMagarO157显色培养基增菌培养温度由41.5℃±0.5℃修改为36℃±1℃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一、采标情况第三法: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筛选法修改采用AOAC-RIPerformanceTestedMethodsVIDASE.coliO157(ECO)Test,No.010502与该方法的主要区别:增菌培养基以mEC+n肉汤取代了mTSB肉汤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和食品中毒样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O157:NM的检验。大肠肝菌O157:H7/NM介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泻和肠炎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以O157:H7血清型为代表菌株。大肠肝菌O157:H7/NM介绍生物学特征EHEC除其代表菌株O157:H7外,还包括O157:NM、O26:H11、O111:H8、O125:NM、O121:H19、O45:H2、O4:NM、O145:NM、O5:NM、O91:H21、O103:H2、O113:H2等血清型的部分菌株。血清学鉴定包括O抗原和H抗原的鉴定。前者可使用玻片凝集试验或胶乳凝集试验;后者则应先进行动力试验,动力活泼者再进行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

EHECO157:H7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VT),也称作类志贺氏毒素(SLT),是EHEC的主要致病因子。Vero毒素按免疫原性等方面的不同可分为VT1和VT2。该毒素有一个A亚单位和5~6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肠壁细胞糖脂受体结合,具有毒素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改变60s核糖体的组分,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编码VT的基因位于噬菌体上,可缺失而不产生VT。大肠肝菌O157:H7/NM介绍流行病学

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由EHEC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了该菌引起的感染,并有上升趋势。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EHECO157:H7的暴发流行,引起出血性腹泻,先后波及30多个都、府、县,感染近万人,并造成12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此外,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的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报道了EHEC的散发性感染和暴发流行。日本、加拿大及瑞士等国已将EHECO157:H7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于1988年首次分离到EHECO157:H7,从已有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来看,我国亦存在EHEC的散发病例,但尚未有暴发流行的报道。EHECO157:H7引起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两季,7-8月为发病高峰。在地区分布上,多发生于发达国家,主要以散发性感染为主。在年龄分布上,儿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最易分离到O157:H7的年龄为5-9岁(0.9%)和50-59岁(0.89%)。大肠肝菌O157:H7/NM介绍农场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构成EHECO157:H7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贮存宿主。

O157:H7在牛中的流行报告范围为0.1-16%;羊、猪、鸡、马、鹿、鸽子、海鸥等动物均可能为EHEC的携带者。

EHEC的感染可形成直接传播(动物→人,人→人),也可以通过间接传播(食物、水源→人)。食源性的EHEC感染中,牛肉、生奶、鸡肉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等均可能受其污染。其中,牛肉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

EHECO157:H7的感染剂量极低。潜伏期为3-10天,病程2-9天。通常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水样腹泻,数天后出现出血性腹泻,可发热或不发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四、操作过程5.1增菌25g样品于225mLmEC+n增菌液中,均质,于36℃±1℃,培养18-24h,同时加阳性和阴性对照;5.2分离划线接种CT-SMAC和CHROMagarO157弧菌显色培养基,36℃±1℃,培养18-24h

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2008四、操作过程5.2分离

CT-SMAC(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基础)显色培养基不发酵山梨醇的菌落为圆形、光滑、较小的无色菌落,中心呈现较暗的灰褐色;发酵山梨醇的菌落为红色CHROMagarO157弧菌显色培养基圆形、较小的菌落,中心呈淡紫色-紫红色,边缘为无色或浅灰色CHROMagarO157弧菌显色培养基O157CT-SMAC显色培养基bioMérieuxO157:H7IDAgar大肠肝菌O157:H7/NM检验

GB/T4789.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