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助营养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隔着代沟的交流(张子仪)_第1页
第四届全国助营养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隔着代沟的交流(张子仪)_第2页
第四届全国助营养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隔着代沟的交流(张子仪)_第3页
第四届全国助营养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隔着代沟的交流(张子仪)_第4页
第四届全国助营养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隔着代沟的交流(张子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着“代沟”的交流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张子仪2003.11.20---昆明序东西方世界观种种向未来看(轮回.来世.报应)向过去看(子曰.书云.“凡是”)看现在(务实.功利经济)现代化的客观指标现代化=GDP+人文+资源+环境。≠GDP孔孟之道§致知、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古代的“义”“利”观孔孟尚义,义利对立;墨子重利,义利统一;荀子尚义,但不非利;韩非重法,惜未尚制。一、价值观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之性恶,其善者为也。——荀子《性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雷锋——尚赠戒索。——个人——四化与社会主义“不能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发展的道路”。

——邓选,第三卷,204~206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选,第三卷,372~383三个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时

先秦诸子

BC200~550350

文景之治BC140~18040

贞观之治620~650

30

康乾之治

1600~1800200

改革开放1978~200350机遇与挑战二、人才论孔子的经验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自我设计鸡先蛋先之争§时事造英雄§英雄造时事“而”型人才观“一”型“Τ”型“Π”型“而”型

三、群论群论之一德智体美群群论之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七十二贤与三千子;§“半部《论语》治天下”;§子路子贡子张宰予;§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群论之三团队精神自我定位耐得寂寞马拉松赛群论之四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群论之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离娄章上句》——群论之六▲

爱迪生ThomasEdison(1847~1931)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两E之争群论之七贤亮与尽亮群论之八招贤纳士,

··礼贤下士。··群论之九逆向思维,

易位处事。四、素质与修养5R意识§Reduce(节耗)§Reuse(再利用)§Recycle(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Rescue(抢救物种,庄子语录)§Reconstruct(重建生态文明观与环保道德观)。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IQ)

情商

EmotionalQuotient(EQ)逆境教育共产党员修养

——刘少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章句下》(续上)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章句下》

§自讨苦吃;§严于己,宽于人;§忍与韧。P、N之争

(Positive)

(Negative)致学四境§好→乐→迷→狂

§顿悟(灵境)灵境学示例

(凯库勒苯环)FriedrichAugustKekule

(1829~1896)灵境学示例

阿基米德的联想

浴缸•水•比重Archimedes(BC267~212)五.知与行§不知不能行,非行者不能知。

——费孝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明)——§知难行易。

——孙中山——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一章》

戒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钻进去、跳出来戒贪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上》

新意与风险

§疏花疏果§删繁就简§立异标新§厚积薄发

敢破禁区“带着镣铐跳不好舞”创新≠作秀未完成的杰作

胜似

一律的千篇六.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艺术对象自然、宇宙思维、灵境方法跟踪→创新维护自我,耻临模地位奴隶、毫渺主宰、灵魂世界观

形式

强调客观

语法、工艺强调主观

诗歌、美术人的作用主观趋于无穷小主观趋于无穷大“代沟”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能解矣。”

——韩愈《师说》

师我非我齐白石

七.值得补的课老三论新三论浑沌学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古代信息传递手段§纪元前手势语言结绳文字

(仓颉、黄帝史官)§?-121年造纸蔡伦(东汉)§618-907刻版(唐)§1041-1048印刷术活字毕升(宋)信息与熵

whatwhyhowwho

噪音消息三害编码消息译码信号信宿上行信道下行信道信源信息论消息信息知识智能见识决策能力系统论▲“王子选妃”▲和平号空间站控制论▲智能控制论▲军事控制论▲自然控制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1973)首创。Synergentics源于希腊文,原义为协同工作,是研究各种不同系统通过其子系统的协同效应,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的机制和共同规律的一门新兴横断学科。如激光与能量,生物淘汰与突变,斑马的形成等。还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学科之间的协作、碰撞,进而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和概念。又称协和论、协同学等。突变论

由法国

R.Thom(1972)首创,是研究自然界中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非连续性的突然变化现象和规律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突变论通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可对系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胚胎的变化,水的沸腾,人的情绪,地震,灾害的发生等。耗散结构理论

比利时普利高津(I.Prigogine,1969)首创。其研究的对象是开放系统,主要讨论一个系统从浑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主要论点是:当一个开放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浑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时空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状态下形成的新的结构命名为“耗散结构”。是热力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后这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社会等学科。紊乱学(浑沌学)由康奈尔大学费根鲍(M.Fiegenbaum,1975)首倡。继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之后,为解开宇宙现象运动规律,揭示其紊乱格局的一种新的横断学科。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主要借助计算机模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问题,目前已发展到气象、地震等领域的应用。七日与七窍的反思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浑沌(Chaos)管理科学对管理科学的种种诠释§经济学家认为管理是一种经济资源。§政治学家认为管理是一种职权系统。§社会学家认为管理是一个阶级和地位系统。§心理学家认为管理是使人们适应于组织的过程。§管理学家认为管理是管理者在多变的客观环境下设法运用各种资源来达到既定目标的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既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又有艺术的运用之妙。

——成思危(1998)——管理学家与管理者的分工§管理科学家探寻管理的科学规律。§管理科学家帮助管理工作者更好的达到其目的。§管理科学家优秀管理者。§管理科学的三个基础:数学、经济学、心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