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_第1页
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_第2页
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_第3页
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_第4页
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囚绿记3囚绿记一颗敏感的心,会因一颗露珠的滚落而战栗,因一朵小花的凋零而沮丧,因一声凄婉的雁鸣而无眠;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被囚禁了的生命?于是,有着“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的青年文学家陆蠡,借一枝不屈的常春藤,表达了自己和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渴望及对光明的渴求。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一颗敏感的心,会因一颗露珠的滚落而战栗,因一朵小花的凋零而沮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作者处在上海成为“孤岛”的时期。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11月上海沦陷,当时陆蠡的内心是压抑而痛苦的,情感是复杂的。但是他并没有对前途失去信心。他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想起一年前暂住北平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当时,在古都北平,居住在阴暗潮湿房间里的陆蠡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曾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但是陆蠡发现,被囚在室内的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由此作者想到了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作者处在上海成为“新课助读自主梳理★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浙江天台人。“陆蠡”是其笔名。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孤岛文学:“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此时此地的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孤岛文学:“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了截:明了简单。缘引:攀缘,牵引。抑郁:心有怨愤,不能诉说而烦闷。攀缘:①抓着东西往上爬;②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1)固执

顽固①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味固执,是不行的。②他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很顽固,要想一下子改变他是不容易的。提示两者都有“坚持、不改变”的意思,但程度不同。“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词义较轻。“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不易制服或改变。词义较重,有贬义色彩。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装饰

点缀①这个房间比较宽敞,给人以空旷之感,稍微装饰一下,可能效果就不同了。②“你不妨在阳台上种些花草,”妈妈絮絮不休地说,“植物也可以点缀你的生活。”提示两者都有“装点”“使美化”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多指表面上的修饰。“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多指用少而精美的东西进行修饰。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装饰点缀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急不暇择

迫不及待①在报志愿的时候,许多人表现出急不暇择的焦灼,缺少深思熟虑,这也是目前专业与兴趣不一致的原因。②暖风吹走了细雨绵绵的春季,太阳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将积聚已久的热量像火山喷发似的一股脑儿喷放出来。提示两者都表示“心情急迫”,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急不暇择”,指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急不暇择迫不及待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点评: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句式,抒发了作者对“绿”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作者把绿色当作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的象征,高歌“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这正是作者当时焦渴心境的自然显露。下文“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中的“等焦”准确地表现了这种心情。作者生活在大都市北平,举目无亲,心情焦渴,正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另外,这句话还为后面写作者与绿枝条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用。2.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点评:这是一个饱含情感的拟人句,表现了作者和绿的心灵相通,也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只是“我”对绿一厢情愿的欢喜,而这种欢喜促成了“我”的自私心理,为下文写绿被囚蓄势。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点评:这是作者集中抒情的一个语段,“快活”“留恋”直接表明了绿色给“我”的感受和“我”对绿色的喜爱;“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写了时光之快,侧面表现了绿色给“我”带来的欢欣,使“我”不再疲累于都市灰暗的天空,让“我”快活地度过了两个月的美好时光。“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采用了类比的手法,把自己目前的生活类比为沙漠和无边的海洋,是绿色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的人的重要性。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点评:这是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怀念之情。“我”开释绿,是对生命的尊重;“我”怀念绿,则表明了“我”对自由的向往。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主宰者的关系转化为朋友关系。同时“北平”一词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为什么本文题目为《囚绿记》而不是《赏绿记》《常春藤》或者《喜绿记》?提示:课文虽然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但文章的脉络中唯有“囚绿”最能体现作者复杂的心情,因此,作者以此为题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的经过,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无比喜爱之情。另外,在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家运国运。这也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精神上坚决抗争的体现。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为什么本文题目为《囚绿记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怎样看待“我”的“囚绿”行为?提示:“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都有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从全文看,可以说,“绿”是“我”的精神寄托,是“我”的生命和灵魂,写“绿”就是在写“我”自己的渴望和追求,进而体现整个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我”的“囚绿”行为,正是缘于“我”对绿色的喜爱,是对生命与自由的追求的表现。这种行为,表面上违背了其生长的规律,但正是通过“囚绿”,“我”才发现和真正体会到生命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才发现绿的执着,因而爱绿、放绿、思念绿。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这篇散文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提示: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点。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按照“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来构思全文,形成了文章特有的结构。“寻绿”部分,表现了作者发现绿后喜悦、满足的心情。“观绿”部分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为“囚绿”做铺垫。接着用详细的语言来写“囚绿”,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恼之切。“放绿”部分是文章主旨所在,由前面的恣情描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地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停桨,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怀绿”部分虽短,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回味。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这篇散文在结构上具有怎样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意在言外

情蕴事间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文章没有生动的情节,只是记叙了作者旅居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实际上是含不尽之意在言外。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诉求的表现。他的这种内心诉求没有赤裸裸地直说,而是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对常春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深思。作者的眷恋、赞美和祝愿,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由衷赞美和深情怀念中,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叙中。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这种采用曲笔、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了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意在言外情蕴事间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示、喻指另一种事物。这篇文章就是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抗争精神寄寓在常春藤上,作者赋予“绿”以象征意义,赞美它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不屈服于黑暗、不安于被囚系的精神。因此,本文表面上写的是“绿”,实际上歌颂的是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的是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向往之情!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常春藤

林清玄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外形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常春藤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枝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到巷口去看那株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露珠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一株到家里来种,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木门咿呀一声,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房屋,把原来一片有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正了。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会长成一片。”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芽则是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有删改)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林清玄的散文于平淡中藏深刻,在常景中现深意。这篇写常春藤的散文就是这样:文章的前半部分写老人的居处——常春藤生长的环境,没有多少新奇的地方,直到“台风”之后,文章才陡然生变,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常春藤的生命力量,也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爱。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林清玄的散文于平淡中藏深刻,在常景中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陆蠡从一枝不屈的常春藤中看到了希望,朱自清从仙岩的绿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绿是生命的颜色,是顽强的象征,启示我们,要顽强生存,要追求自由与光明。本文的有关语句和下面的材料,可以用在以“顽强”“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等为立意的作文中。●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绿叶”: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史铁生,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治疗。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病后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成长为专业作家,影响了一代人。海伦·亚当斯·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致失明、失聪。后来借助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及自己的努力,她学会说话,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于哈佛大学毕业。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陆蠡从一枝不屈的常春藤中看到了希望,朱自清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诗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的诗歌;有鸿篇巨制,也有短章珍品。其中,《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以汉乐府为代表的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经》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创造了“赋、比、兴”的抒情手法,哺育了一代代诗人;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借“香草”“美人”比喻高洁品德,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最高成就,《离骚》则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诗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囚绿记省优获奖课件学习建议1.反复吟咏,理解诗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诗歌,首先要反复吟咏,吟咏的目的不仅是熟读背诵,更在于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只有反复吟咏,才能把握诗意。2.分析意象,把握形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学习古代诗歌,要把握作者选用的意象,理解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其中都有诗人的形象或主人公的形象。3.抓住技巧,辨明手法。本单元所选诗歌,其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都被后世的诗人继承,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这些诗歌应分析其技巧、鉴赏其手法。学习建议4.由此及彼,拓展阅读。对诗歌的学习,要善于由此及彼,拓展延伸。课本所学的诗歌有限,诗歌鉴赏能力仅靠读几首诗歌难以形成,因此,学习时不能局限于这几首诗歌,要结合有关资料,补充阅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鉴赏,整合积累。4.由此及彼,拓展阅读。对诗歌的学习,要善于由此及彼,拓展延4《诗经》两首4《诗经》两首这是一条时间的河流,从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流来,滋润了唐诗宋词明清文章;这是一条文字的河流,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传递着思妇的幽怨、游子的感伤……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这条河的支流,我们注定生活在她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条河流的名字叫“诗经”。学习《<诗经>两首》,重在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传达的思想与情感。这是一条时间的河流,从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流来,滋润了唐诗宋词明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爱情悲剧。《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毛诗》(西汉毛亨著)认为它是周文王时代的作品。周代北方的犭严狁(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汉民族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境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犭严狁的记载。《采薇》写的就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封建的生产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六义”:《诗经》从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合称“六义”。关于“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卷一)中解释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于“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2)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5)岁亦莫止(“莫”同“暮”,文中指年末)(6)彼尔维何(“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7)

犭严狁孔棘(“棘”通“急”,紧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分古今

5.明句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分古今5.明句式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积名句(1)(2014·山东高考)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2)(2013·北京高考)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3)(2013·四川高考)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4)(2013·湖南高考)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5)(2012·福建高考)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6)(2011·福建高考)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7)(2010·大纲全国高考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积名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2010·江苏高考)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2010·江苏高考)不见复关,泣涕涟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点评:这四句采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情形。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来换丝,实则是向女子求婚。一方面,男子的外表忠厚老实;另一方面,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打扮。这几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点评:这两处采用比兴手法引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缫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点评:(1)这是以景语写情思的千古名句。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更增加了诗句的含蓄美。(2)今昔对比,以虚衬实。凯旋之乐与内心之伤悲对比,以乐衬悲。昔日之“杨柳依依”与今日之“雨雪霏霏”对比,有今不胜昔之悲。(3)“雨雪霏霏”之景与后面的“载渴载饥”之情境相合,情景交融,更突出内心之伤悲、哀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点评:这四句诗是《采薇》一诗的结尾,也是诗人直抒胸臆的诗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中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中,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的心情非常悲苦,有谁知道呢!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人们对《氓》的主人公是谁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背信弃义的“氓”,有人认为是命运多舛的女子。你是怎样认为的?提示:诗歌以女子的口吻自述,主人公应是女子。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的现象。(也可以认为诗的主人公是男子。诗歌是女子对背信弃义的男子的揭露与控诉,诗歌通过女子之口,塑造了一个表面忠厚老实,其实好逸恶劳、不念旧情、“二三其德”的伪君子形象)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人们对《氓》的主人公是谁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氓》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试举几例加以分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氓》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从艺术手法上看,《采薇》一诗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首先,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耐,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象到战争的残酷。其次,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被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再次,这首诗旋律协调,音韵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从艺术手法上看,《采薇》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人物鲜活

情感真挚 ——《氓》的艺术特色《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诗,全诗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虽然这个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是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的人。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纯朴的少女,用谎言赢得了女主人公的信任,一旦骗娶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纯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切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伤,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欺凌。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人物鲜活情感真挚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氓》亦有着突出的特点。全诗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写成的,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边叙事边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感情的抒发中将人物的身世、遭遇徐徐道出,两者有机地融合,用于充分表现弃妇又怨又恨,要完全忘却又无法摆脱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一手法为后代许多类似题材的诗歌创作所继承,对我国叙事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氓》亦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同仇敌忾

保家卫国 ——《采薇》的爱国主题《采薇》这首诗体现的是爱国主题。犭严狁凶悍,周王室兵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边兵士的身份描述了守卫国家以及军旅严肃威武、生活紧张艰辛的情形。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犭严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这些景物描写烘托了军士们在“日戒”的生活中充满了思归的情愫。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特别是诗的最后一章,写出了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和凄苦。但忧伤的情调并没有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感染力。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雨雪霏霏”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这四句诗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学习。《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实不多,因而《采薇》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并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特别是诗的最后一章,写出了征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溯水而上

陈蔚文风,雅,颂。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里,嫔妃的后宫中,田野的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丰年”“泮水”“良耜”“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更加绮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麦垛,有卑微的士卒,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溯水而上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只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