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_第1页
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_第2页
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_第3页
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_第4页
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6由鸿门宴看张良之谋略读鸿门宴,项羽和刘邦必定是主角。但本文暂且不论鸿门宴中项羽、刘邦如何如何,我只想说,张良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一个人。张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他能旺汉四百年;苏轼在留侯论中对他的评价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刘邦对他的评价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人物,在鸿门宴中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人物。鸿门宴中情节起起落落,我认为都应归功于张良。文章一开头,就是剑拨弩张的形势。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定关中,并屯兵霸上,遣兵把守函谷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与项羽相见,刘邦的手下就对项羽告密:刘邦想称王!试

2、想项羽一路浴血奋战,辛辛苦苦消灭了秦军的主力,杀开一条血路,是真正的“劳苦而功高”,而刘邦居然轻轻松松就想称王上世纪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想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叫桃子该由谁摘,来与之论理。但项羽不是毛泽东,他没有这个雅情来写文章,本来就非常恼火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大怒:明天一早犒劳士兵,让他们替我打败刘邦!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刘邦兵十万,在霸上。很明显,兵力对比悬殊,照此形势发展,刘邦如与项羽抗争,就如螳臂当车,必败无疑。再加上范增在旁火上加油,说刘邦有“天子气”,应“急击勿失!”要项羽快点把刘邦杀掉,不要错过良机。眼看一场战争不可避免,眼看历史上的汉高祖

3、就要没了。令局势扭转的是张良。有人会说令局势改变的应是项伯,并非张良。是项伯无意之中做了内奸、做了叛徒告了密,刘邦才逃过一劫。但是,如果没有张良,项伯会告密吗两军对垒,各为其主,项伯也恨不得刘邦早死吧。是因为有张良在,才使项伯做出如此的举动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哪!“项伯杀人,臣活之”,不论张良是用何手段,反正他让杀了人本该偿命的项伯“活”了。况且项伯只是想让张良“毋从俱死”,可没想过要向刘邦告密,是张良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了刘邦。得知要与项羽对阵,刘邦大惊,曰:“为之奈何,”这“大惊”,以及后面的“固不如也”,证实了刘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若真要打来,刘邦命在旦夕矣。如果没有

4、张良,惊慌失措的刘邦肯定会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就算事前知道项羽要攻打自己,也难以想出妙计,要么坐以待毙,要么逃跑,但逃与不逃结果都差不多。是张良,得知消息后始终不曾见有半点异常的张良,询问情况后献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极为中肯的策略:既然交战不是对手,那就要避免交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项羽放弃消灭刘邦的打算唯一的理由是站在项羽一边,与项羽是“一伙人”。既是自己人,既然对自己忠心耿耿,又何必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呢!当然,刘邦也毕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真正当皇帝的料,“话头醒尾”,趁机与项伯约为婚姻,把本是敌对的项伯变作了自己人。既是自己人,项伯回到军营后当然不遗余

5、力地为刘邦说好话。于是,未等刘邦出面,项羽就已答应不再攻打刘邦。一场战争就这样在张良的牵引之下化解于无形,读者也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第二天,刘、项在鸿门会面。刘邦依照张良的计策,极表其与项羽同心同德之意及对项羽的忠贞之心。项羽不但息怒,而且非常高兴,得意忘形之中还把刘邦军中的告密者顺口说出。项羽高兴之余,还把刘邦留下来喝酒,项伯、范增、张良也在席上陪着。这个喝酒的宴席,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个宴会可不是宾主尽兴之宴,宴会上刀光剑影,杀机四伏,刘邦就如网中鱼、瓮中鳖,性命悬于一线。宴会上,范增因为不知一夜之间事情已有了变化,仍想按原计划除掉刘邦。况且如今刘邦送上门来,犹如肉到了虎口边,真是天

6、赐良机。无奈范增多次暗示项羽,项羽却已了无杀心,视若无睹。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范增,不得已只能叫项庄用舞剑助酒兴的方式,寻机杀掉刘邦。项庄拔剑起舞,项伯可不是笨人,一看就明白了。如今的刘邦已不是敌人,是他的儿女亲家呐,于是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结果是“庄不得击”。但是,虽然有项伯的掩护,刘邦就真的解除危险了吗须知项庄年富力强,而项伯年岁大,项伯怎是项庄的对手稍有一个不小心,刘邦只怕就毙在项庄的剑下。情况仍是极度危急,刘邦仍是性命悬于一线。许多人都认为,刘邦再次转危为安靠的是樊哙,但我认为,樊哙固然是功不可没,但更主要的,还应归功于张良。是张良,又救了刘邦一命。试想,如果不是张良危

7、急关头去找来樊哙,只怕刘邦被剁成肉酱,樊哙也不知道。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善于审时度势的张良知道单靠言辞已不能挽回局面,于是去找来了樊哙。刘邦带来的人有一百多,张良为什么不找其他人,而独独找樊哙这,就是张良的精明之处。一个好将领固然必须知人善用,一个好的谋士,也必须知己知彼,要有明察秋毫之心,什么情况下用什么人,什么局势该走哪一步棋,那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之所以找樊哙,是因为张良深知樊哙是一个“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不但血气方刚,而且智勇双全,在关键时刻能控制局面。如果他找的是另外一个人,敢闯帐吗未必。守卫的士兵早把他挡在门外了,那能闯得到宴席上。退一步说,即使能进到军中帐,见到项羽,

8、又能以勇以谋来控制局面甚至使到项羽无言以对吗更未必。如果找的是别人,刘邦脱身就没那么容易了,历史或许也要因此而改写了。樊哙闯帐,事出意外,两个舞剑的人自然停止了行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樊哙身上。惊出一身冷汗的刘邦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是,当项王赐酒、赐肉、赐坐之后,危机就解除了吗非也,如樊哙说的:“如今人为刀俎,我方为鱼肉”,仍然是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如坐针毡的刘邦毕竟是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人,在气氛稍稍缓和的情况下,借上厕所的机会溜了出来,然后趁机逃命。但既然是宴席,不告而别未免不礼貌,而且范增杀心未息,一旦察觉,急赶追杀,要提要杀刘邦就如老鹰抓小鸡般容易。不辞而别既要拖延时间,又要有圆满的

9、解释令项羽麻痹与信服,同样需要技巧,谁能担此重任“乃令张良留谢”。又是张良,担当这“殿后”的重任,实施刘邦的缓兵之计,确保刘邦虎口脱身。一方面,要拖延时间,让刘邦有足够的时间回到军中,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自己的脱身之计,张良,不愧为临危不乱之人,他冷静地问了一句:“大王来何操,”很显然,有礼物与没有礼物,对策又会有所不同,他自然要心中有底,有所准备。还好,刘邦备有礼物。刘邦临走前还吩咐他:“度我至军中,公乃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虽然走小路“不过二十里耳”,虽然是逃命,速度会比平常快出很多,但刘邦是“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既有四

10、人徒步走,至少也得走一个小时以上。张良,需在刘邦走了一个小时多的时间后,才进去辞谢。这任务,不是谁都能顺利完成的。在刘邦“如厕”的这一个小时多的时间里,项羽与范增到底在干什么,张良又在干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知道的是,“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才“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醉酒之人,谁还会责怪他的无礼张良此话,当之又当。“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这谦恭有礼的话再出,在项羽的心里,刘邦醉酒了也还心中有他,足见他对自己并无二心,所以,枯等了一个小时多的项羽,并无动怒、责怪之意,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沛公安在”张良回答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骑,已至军矣。”张良的回答,既十分卑恭,能满足项羽的自大心理:哈,他刘邦还是怕我骂他的!但另一方面,又告诉项羽,我的主帅已回到军营了,如果你想对他怎样,那为时已晚啦,就如赌牌的人一下子把稳操胜算的底牌亮了出来一样,张良这时应该也是心中暗笺吧!虚荣心得到满足的项羽大概也不打算把刘邦怎样,所以他“受璧,置之坐上”,一副享受之态。被张良哄得飘飘然的项羽,哪里还会追究刘邦的不是,张良自己,自然也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回看鸿门宴,推杯把盏的四个人中,唯一“醉”了的,大概只有项羽了,是张良的谋略,使他“醉”了。他这一“醉”,使刘邦这条“搁浅的蛟龙”游回了大海,却换来了他自己乌江自刎的最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