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中数学说课稿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小伙伴们。 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篇一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其次章第4.1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二次函数中参数a,b,c,h,k对其图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对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研究方法,能迁移到其他函数图像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感受到数学中数与形的辩证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 摸索平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平移变换规律求函数解析式,并能把平移变换规律迁移到其他函数。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探讨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擅长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
4、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摸索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将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1)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譬如y=x2、y=2x2,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对比这些函数图像的一致点和不同点,由此引入我的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开心体验。 (2)讲授新课 例1:画出函数y=2x2,y=2(x+1)2,y=2(x+1)2+3的
5、图像 让学生画出他们的图像并观测函数图像的特点,再让学生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先将其化成y=a(x+h)2+k的形式,从而判断出y=ax2+bx+c是如何由y=ax2变换得到的。 前面的练习和例题,基本涵盖了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各种状况,启发并引导了学生将实例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y=x2到y=ax2,y=ax2到y=a(x+h)2+k,y=ax2到y=ax2+bx+c(其中,a均不为0)的图像变化过程,即a0开口向上,a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 只要大家认真学习
6、,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其次章其次单元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资料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平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
7、向量等概念,明白向量能够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资料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经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确切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经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把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把握有特别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譬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
8、量、共终点向量等。 3、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才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一致,可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资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需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 2、探究:由力的
9、合成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测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经过图形,观测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表达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3、讲解与练习: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平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表达: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一致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探讨
10、,线索明了。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对比中看出两者的不一样,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环节: 学完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能够选用。 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 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特别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想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平移,且对向量加法
11、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景,所以要复习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习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可是并没有构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一致,可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一致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平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会: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需在一齐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齐
12、不能用。这时要经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能够经过平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近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简单理解,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一致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齐时,须把起点移到一齐,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依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
13、。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表达、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例如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能够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能够用。 设计意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能够很明了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并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对比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一致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齐,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
14、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其次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明白怎样做。可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一致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旧可用三角形法则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探讨,能够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平
15、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经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一样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特别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能够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加强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结合律:结合律是经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一致。 接下
16、来是对应的两个练习,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便利,从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能够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终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遇,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资料,使学生印象更深。 (1)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一致,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 篇
17、六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此刻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大量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才能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把握
18、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才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才能。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摸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才能,运算才能,思维才能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进取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
19、步设问、课堂探讨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重视调动学生进取思考、主动摸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对比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四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摸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经过试验画出函数图象、观测图象自满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景,找出未把握的资料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
20、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才能。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复,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资料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才能。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假如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明白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
21、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y=logax,见课件。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比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理解。由于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对比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经过对比充分表达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
22、生思考并回复,用描点法画图。教师确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能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研究一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复,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x)值的对应表,由于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所以可取x=,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
23、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能够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试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x的图象画出y=log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能够加深和稳定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便利,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把握对数函数的
24、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景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表达了从特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对比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有帮忙,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把握,并且利用表格,能够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
25、为了透露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经过对比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把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稳定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表达数形结合和分类探讨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情景。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想,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从
26、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比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78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一样,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明了,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把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七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条件语句,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其次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
27、前,学生已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规律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一节课主要的内容为条件语句表示方法、结构以及用法。条件语句与程序图中的条件结构相对应,它是五种基本算法语句中的一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算法语句,并能用更全面的眼光对待前面学过的语句,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本节课对学生算法语言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清楚地表达的能力,规律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条件语句表示算法。 难点:理解条件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
28、能目标: 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把握其结构。 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 通过模仿,操作、摸索、经历设计算法、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条件语句,感受算法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性,体验算法的有效性,增进对数学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加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感受和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威力,形成自觉地将数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思想。 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根据本节内容规律性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特点,本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测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系统(Hadoop)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果供销采购合同范例
- 村委雇佣合同范例
- 宣传版面制作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实施方案
- 保安临时劳务合同范例
- 双方购挖机合同范例
- 电梯维保公司劳动合同范例
- 小区库房交易合同范例
- GB 29216-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
- 柔弱的人课文课件
-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件
- 电梯曳引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 玛帕导条刀具课件
- 班会课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评分表
- 2022年学校寒假德育特色作业实践方案(详细版)
- 可爱卡通插画风读书分享通用PPT模板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五相交与平行《相交》课堂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