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21-T 001.2-2021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_第1页
DB331121-T 001.2-2021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_第2页
DB331121-T 001.2-2021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_第3页
DB331121-T 001.2-2021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_第4页
DB331121-T 001.2-2021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65.020.01B 05DB331121青田县地方标准规范DB 331121/T 001.2*青田御茶220*-*-*发布20*-*-*实施青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1121/T 001.2DB331121/T 001.220* PAGE * ROMAN PAGE * ROMAN II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 HYPERLINK l _bookmark1 范围1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_bookmark3 建园规划要求1 HYPERLINK l _bookmark4 区域要求1 H

2、YPERLINK l _bookmark5 土壤要求1 HYPERLINK l _bookmark6 山地要求1 HYPERLINK l _bookmark7 品种选择1 HYPERLINK l _bookmark8 新发展名茶基地1 HYPERLINK l _bookmark9 鸠坑群体种2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定植2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定植时间2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定植密度2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基肥2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栽种2 HYPERLIN

3、K l _bookmark15 树冠管理2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定型修剪2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轻修剪3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深修剪3重修剪3台刈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土壤改良与管理3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地力指标3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深翻改土3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中耕除草3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铺草3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间作套种4 HYP

4、ERLINK l _bookmark25 营养与施肥4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需肥诊断4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施肥时期4 HYPERLINK l _bookmark28 施肥量4 HYPERLINK l _bookmark29 施用方法5 HYPERLINK l _bookmark30 茶园水分管理5 HYPERLINK l _bookmark31 土壤要求5 HYPERLINK l _bookmark32 土壤水分诊断5 HYPERLINK l _bookmark33 土壤水分保持措施5 HYPERLINK l _bookmark34 湿

5、害预防5 HYPERLINK l _bookmark35 土壤水分测定5 HYPERLINK l _bookmark36 冻害防治5 HYPERLINK l _bookmark37 冻害防治5 HYPERLINK l _bookmark38 冻后护理6 HYPERLINK l _bookmark39 病虫综合防治6 HYPERLINK l _bookmark40 防治要求6 HYPERLINK l _bookmark41 防治方法6 HYPERLINK l _bookmark42 防治措施6 HYPERLINK l _bookmark43 茶叶采摘7 HYPERLINK l _bookmark

6、44 采摘标准7 HYPERLINK l _bookmark45 采摘时间7 HYPERLINK l _bookmark46 采摘要求7 PAGE * ROMAN PAGE * ROMAN III前言DB331121/T 001-2021青田御茶分以下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2部分:栽培技术;第3部分:鲜叶与加工技术。本部分为DB331121/T 001-2021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代替DB331121/T2DB331121/T001.12018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已废止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原3.3山地要求;增加了3.3坡度要求;调整

7、了表3相关内容;本标准由青田县农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青田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国平、邹秀琴、汤婧、夏娇娇、饶汉宗。 PAGE PAGE 6青田御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青田御茶茶园栽培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2土壤水分测定法建园规划要求区域要求茶园位于青田县行政区域内。土壤要求土壤呈酸性(红壤或黄壤),PH 值 4.56.0,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 0.2%以下。山地要求山垄田或者坡度 25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地。开垦1550cm。151.5m品种选择新发展名茶基地108鸠坑群体种鸠坑群体种等有性品种,抗逆性强,适

8、应性广,产量高,香高味浓,应采取老茶园更新改造措施。定植定植时间春季定植2 月中下旬3 月上旬。秋季定植10 月中旬11 月下旬。定植密度单条播行距 1.2m,丛距 2533cm,每丛植 12 株茶苗,每 667 (亩)苗数 3000-4000 株。双条播1.5m40cm33cm12667(亩4500-5500基肥30 45t100125kg3045kg,施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栽种(穴内土壤湿润。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设根颈处为适度。15 22.5t。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树

9、冠管理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通过修剪,促进侧枝形成,培养骨架,塑造树型,为形成广阔 的采摘面打下基础。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晚秋或早春)时进行。第二次在 223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20cm)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3040cm) (1015cm)(4550cm)轻修剪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刺激茶芽萌发,平整冠面,控制 树高,便于采摘。(5(1011) 进行,秋剪利于翌年春茶早发芽。方法:用篱剪剪树冠面(35cm)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深修剪每4年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的深度,为剪去树

10、冠上绿叶层的1/2,为10cm 15cm左右, 以剪尽结节、鸡爪枝为原则, 剪口平滑, 切忌撕裂。一般春茶结束后进行。茶行边缘修剪, 有利于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重修剪用整形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 1/2 至 1/3,重新培育树冠,一般春茶结束后进行, 5 月底结束。台刈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在离地面 5cm10cm 处砍去地上部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冠。使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冲洗树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土壤改良与管理地力指标有机质 1.0 以上,PH 值 4.06.5,有一定量的速磷、速钾营养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深翻改土每年或隔年一次,一般在(911)月秋茶结束后进

11、行。在茶行两侧深挖,深度(2030cm)。结合深挖,每公顷施(1520t)有机肥(桔杆、垃圾、堆肥、青草、猪牛栏粪等)、(1.5 2t)饼肥和(0.51.0t)磷肥。中耕除草春茶前(23)中耕,深度(510cm)。夏季前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5)进行深度(1015cm)。78(1520cm)。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锄铲除草,也可用除草剂除草,但注意不得喷洒在茶苗植株 上,幼龄茶园根周围杂草应用手工拔除。铺草在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每公顷(1520t),可抗旱防 冻,又可增进地力。间作套种已封行的茶园不宜间作套种。未封行的茶园,在行间可套种浅根性作物,如

12、豆类。不宜套种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或有相 同病虫害的作物。营养与施肥需肥诊断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必需元素中消耗量大而土壤常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三要素,缺素症状见表 1。表1缺素症状元素缺 素 症 状N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叶芽细少,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子提早脱薄,开花结实增多P黑褐色。K下部叶子早期变老,提前脱落,叶焦且不规划地伴以缺绿病,易感染病虫害。施肥时期春茶前催芽肥,25691011施肥量幼龄茶园以 N 为主,NPK 配合,每年用量见表 2。表2三要素用量单位为公斤/公顷树龄NPK1220452545715344590254541056901354565410成龄及衰老茶

13、园以 N 为主,辅 P.K,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确定,见表 3。表3施肥量单位为公斤/公顷干茶产量NPK40010030204007501503525751150020040301500250503530:7050:20:30。施用方法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开沟 10cm 深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根外追肥(0.51.0)%; 硫酸钾(0.51.0)%。茶园水分管理土壤要求茶树生长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90)%,空气相对温度应大于 70%。土壤水分诊断茶树喜水又怕湿,对土壤水分高低的反应见表 4。表4土壤水分对茶树影响土壤含水量指标茶树表现症状过低70%旱害绿,淡红干脆,自上而下枯

14、死。适中7090%正常生长旺盛过高90%湿害矮小多病,逐渐枯死。土壤水分保持措施成龄老茶园通过深翻改土、灌溉、浅耕、种植遮荫树等办法保持土壤水分。幼龄茶园应采取浅锄保水培土护蔸,追施粪肥、灌水,种植绿肥等措施,抗旱保苗。湿害预防低洼积水茶园,应完善排水沟系统。每隔(58)行茶树开一条排水沟,沟应狭而深,沟底宽(10 20)cm,沟深(6080)cm 排水沟应横纵连通,使积水易于排出。土壤水分测定土壤水分测定按 GB/T7172 的规定执行。冻害防治冻害防治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适地适栽,选择良好的地形地势。营造防护林带。冻害来临之前,茶地铺草,提升地表温度。冻后护理及时剪除受冻卷曲未落或冻害的枝梢和枯枝。春季萌发后受“倒春寒”冻害的茶树,进行根外追肥,补充树体营养。病虫综合防治防治要求防治方法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农业防治重施有机肥,注重磷钾肥,以满足茶树生长需要,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春、夏、秋每季茶结束后,浅耕除草一次,秋季结合深挖施基肥清除病虫害残枝。80 cm,减轻毒蛾、蚧类、黑刺粉虱的危害。物理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