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_第1页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_第2页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摘要】:正所谓评价,就是泛指用一切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查对象。课改以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评价结果往往简化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学习好成为老师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和人格发展等非 【关键词】: HYPERLINK /Search/Result?keyword=%E8%AF%BE%E7%A8%8B%E8%AF%84%E4%BB%B7%E4%BD%93%E7%B3%BB;%E8%80%83%E8%AF%95%E5%88%

2、86%E6%95%B0;%E6%80%9D%E6%83%B3%E5%93%81%E5%BE%B7;%E8%80%83%E8%AF%95%E8%AF%84%E4%BB%B7;%E4%BA%BA%E6%A0%BC%E5%8F%91%E5%B1%95;%E7%BB%88%E7%BB%93%E6%80%A7%E8%AF%84%E4%BB%B7;%E6%95%99%E5%AD%A6%E6%B5%8B%E8%AF%84;%E4%B8%AA%E4%BD%93%E5%B7%AE%E5%BC%82;%E7%A7%91%E5%AD%A6%E7%9A%84%E8%AF%84%E4%BB%B7;%E6%95%88%E

3、5%BA%A6; t _blank 课程评价体系;考试分数;思想品德;考试评价;人格发展;终结性评价;教学测评;个体差异;科学的评价;效度; 【正文】: 所谓评价,就是泛指用一切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查对象。课改以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评价结果往往简化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新课程的实施,将改变学生的 HYPERLINK / 学习生活,也将改变 HYPERLINK /81/ 教师的教学生活,这就必然要求对传统教师评价体制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常常仅以学生学业成绩

4、论定教师工作业绩,仅以一、两节的 HYPERLINK /132/ 公开课或一、两次的常规听课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评价者只限于检查者,教师本身完全处于被动挨查的状态。这种评价的过程中,偶然性和主观性的因素较多,难以对教师作出全面、系统和客观的真实评价,也从而难以发挥激励和改进的评价功能。这种评价还常常造成 HYPERLINK /peixunjigou/ 学校的人文气息淡薄,教师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主动,教师之间封闭保守,关系冷漠,甚至猜疑嫉妒,互不服气。新课程的教师评价,既要发挥评价对教师的甄别功能,更要发挥对教师的教育功能,激励与改进的功能,使每一位教师自身 HYPERLINK /150/

5、 素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教学能力)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如果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这样的教育正是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那么,教师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必须与这样的教育相适应。与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制,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的主体,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 HYPERLINK /9/ 管理者,而应建立以教师自

6、我评价为主,学校领导、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即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师能从多渠道、多角度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第一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教师本人也应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地对待。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整个教师评价过程提供充分信息,因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情况最熟悉;它的过程又是教师自我诊断的过程,也是自我整改的过程,因为评价不是目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工作。以自我评价为主,则改变了教师原来消极被动的被评价地位,将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从而增强教师内省的自觉性,促

7、进其反思能力的提高。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夸大、缩小、掩盖乃至“报喜不报忧”等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现象本身不也是同行和领导等对其再评价的一份很好的材料么? 一份关于其人格品质或认识水平的评价材料。正因为这样,同行、学生、家长等的评价,则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并且对教师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补充、纠正和监督作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并不排斥领导评价的权威性和最后鉴定权。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更加熟悉,对整个教育形势和学校总体状况,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一份经过教师自评和同行、家长乃至学生等他评后的材料,学校领导就有可能据以作出恰如其分的具有最后鉴定意义的权威性

8、评价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应该十分重视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活动的基本单位,每个教师的工作、教学、学习乃至个人的习惯、性格、家庭状况等,组内教师相互之间都了解得相当清楚。必须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基本的“教师集体”,一如学生的“班集体”那样,每个教研组必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必须培养起积极分子骨干,必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优良的风气。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自评和同行他评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加强教研组建设,关键是必须选配好教研组长并赋于其一定的责权。教研组长不仅应该是本学科的资深的教学骨干,还应在个人品质、职业道德、组织能力和爱校如家等方面,堪为表率的人。在学校分配给教研组的各项工作任务中

9、,教研组长负有组织实施、检查督促,以保证其落实的职责;同时,也应赋予教研组长相应的权力,如对具体工作的指挥分配等。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研组长在教师自评和组织全组互评的基础上,应该对本组每一位教师的评价材料作出初步分析,并就其对教研组工作的参与状况作出评价,最后签署“组长意见”。对于总结性的评价,教研组长还应该在小组投票的同时,提出奖惩等第的建议,供学校领导参考。在以奖惩为目的评价活动中,如发现有采用“轮流坐庄”或“抓阄”等不负责任手法以确定奖惩等第时,则应追究教研组长的责任。二、 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教师评价应集中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师评价内容往往只局限于对教师

10、的教学评价,忽略甚至缺乏对教师的素质评价。而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手断又往往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或公开课后听课者的主观印象。最后甚至简单化为:谁的班级学生成绩高,谁就是优秀教师,并以班级学生分数总评的名次决定教师奖惩的等第。这种评价的偏颇性,为广大教师所共知,长期以来大家习以为常而又无可奈何。新课程的教师评价内容必须广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各个方面。不仅评价其教学方面,还应评价其公民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团队精神等方面。即以教学而论,也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检查其课堂上的活动,还应评价其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评价其对课外工作的开展和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等等。为此,我认为

11、评价教师应该在全方位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似应更加注意以下几条内容:1、 是否具有一定的公民基本素质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公民。而新课程更对教师提出了全面要求,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与专业水平发展一样,受到了高度重视。公民基本素质包括诸如诚信正直、文明礼貌、生态环保、遵纪守法等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现代人所具有的有效地从事一定社会活动的内在条件,或者说一种从事任何一项社会职业的准备状态。教师如果缺乏公民基本素质,纵然有再好的势能、潜力和聪明才智,他也无法形 HYPERLINK /39/ 成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作为少年儿童的智慧的启蒙者和人格的奠基者的小学教师,不管从事哪一

12、学科的教学,他更首先是少年儿童道德形成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榜样。所以,小学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公民基本素质,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关系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决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问题。2、 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必然会献身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每一个学生,做到所谓“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积极向上,默默耕耘。很难设想那种一心捞足资本就跳槽、厌恶后进学生、败坏学校形象的教师会是一位真正的教师,能为教育事业做出什么切实的贡献。3、是否具有团队 HYPERLINK /126/ 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位从事任何职业者的基本要求,教师更不例外。团队合作精神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有

13、着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相应的积极行动,大到参与学校的建设,小到参与教研组的活动。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并能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校正个人目标,使它与学校的目标相一致;平时还应积极参与教研组、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等其他部门的活动,支持他们的工作。4、 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人际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是优化师生情感联系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自身内在的人格魅力,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

14、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又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总之,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是教师和教师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体制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互不合作,彼此孤立的,似乎有着敌意的竞争感觉。这种教师间的关系是不幸的。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摆脱职业的孤独处境。课程综合化也要求教师进行合作。加强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有着许多益处,如在心理上我们能相互获得巨大支持,触发出许多新的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从而无形中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还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等,都是教

15、师人际关系中应予考察的内容。总之,教师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谐融洽和健康纯洁的,教师应该是和他人善于 HYPERLINK /10/ 交往和乐于交往的,而不应该是孤僻冷漠、傲视群体的独善其身者。5、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必须热爱学习,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能够主动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吸收知识。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从而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教学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将知识点建立联系,以备教学时进行学科的结合。6、是否能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我们常听一些教师抱怨教学设备短缺、教学资料不足,真的是这样吗?若干教学资源有时就在你身边,有时需

16、要你的开发,更大程度的是利用。如果平时不注意收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等到常规考核或上公开课时,才匆忙来到资料室、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寻找资源,就会手忙脚乱,还很难如愿。所以,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应只是听课考核或公开教学时的点缀。7、是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最直接的体现是校园环境,其次应是教室环境。教室的环境整洁,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专用教室的教师提出了责无旁贷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如果教师有心去营造教室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他对教学的热情和一种敬业精神。8、是否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本学科的有关概念,其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去了解有关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

17、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科知识日益丰富,不会枯竭。此外,还应能够灵活运用最新、最好、最科学的方法进行本学科的教学,能善于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并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9、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在拥有所教学科的良好知识的基础上,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能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当然,教师还应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 HYPERLINK /5/ 技能,能够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纪律,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体验积极的情感,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敢于激励学生争辩乃至超越

18、自己。以上也可以说是几条评价标准,不仅注意了教学评价,更多的是素质评价。我认为,这是我校当前在教师评价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之所在。三、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具体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内容,也要求运用不同的具体评价方法。但是,在评价方法中,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最常见的结果评价,是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简便具体,最具权威性,是当前的一种主要评价方法。其中的因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起始水平和个性特征等就是一种重要因素。因此,还需要进行过程评价,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安排和活动是否符合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创新,是否最优化,等等。当然,过程再好,不出成果,也是枉然。如何使两者辨证统一,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心和探索,我们要继续这种关心和探索,不能为了图省事,只执一端,这样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2、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进行中的评价,具有激励和改进功能,而总结性评价常为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的评价,都应给予足够重视。现实情况是,往往只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就难以发挥评价的积极而又及时的促进效果。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适用范围,应实事求是的结合使用。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只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