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考古绪论课件_第1页
陶瓷考古绪论课件_第2页
陶瓷考古绪论课件_第3页
陶瓷考古绪论课件_第4页
陶瓷考古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陶瓷考古陶瓷考古绪论古代陶瓷研究古文献学考古学文物学绪论古代陶瓷研究古文献学考古学文物学陶瓷考古是以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现代考古学的主要门类之一。主要研究对象是陶瓷手工业遗存,涉及陶瓷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陶瓷考古与考古学、历史学、自然科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陶瓷考古是以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第一节 中国瓷器的起源一、瓷器的判断依据瓷器必须用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或者含有这些成分的的瓷石构成)作胎。瓷器一般要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焙烧。瓷器表面多施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即高温釉。瓷器烧成后胎

2、体结实坚硬,断面见有玻璃相,无吸水性或吸水性较弱,叩之可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第一节 中国瓷器的起源一、瓷器的判断依据二、瓷器源于何物( 一)陶瓷同源论(二)陶瓷异源论(三)陶瓷相互影响论参看:李辉柄:略谈瓷器的起源及陶与瓷的关系,文物,1978年第3期。二、瓷器源于何物( 一)陶瓷同源论三、瓷器源于何时魏晋说唐代说商代说三、瓷器源于何时第二节 古代陶瓷器研究简史一、古文献记载瓷器最先引起古人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不同釉色的瓷盏映显出的茶色也有区别,于是对不同釉色的瓷盏进行了相关文字记载。而后关于古代陶瓷的记载和研究逐渐增多,散见于正史、方志、政书和文人笔记等文献史料中。第二节 古代陶瓷器研究简史

3、一、古文献记载常用的文献史料1、唐陆羽茶经 2、北宋蔡襄茶录 3、元蒋祈陶记(有学者认为著书于南宋)4、元孔齐至正直记 5、明曹昭(明中期王佐增补)格古要论 6、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 7、清朱琰陶说 8、清唐英陶冶图说9、清南窑笔记 10、清陈浏陶雅 11、清蓝浦景德镇陶录12、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常用的文献史料1、唐陆羽茶经 陆羽茶经摘录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

4、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茶经摘录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摘录柴窑 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汝窑 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润薄亦甚难得官窑 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络董窑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摘录柴窑 柴窑出北地河南通观这个时期的古代陶瓷研究,依据的基本都是文

5、献资料和传世瓷器,主要涉及古瓷收藏鉴赏、工艺、陶瓷史及文献史料的考证等。但是,这些已经很难对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生产面貌作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古代陶瓷的研究需要新的资料和开辟新的研究途径。通观这个时期的古代陶瓷研究,依据的基本都是文献资料和传世瓷器二、陶瓷考古的发现与研究陶瓷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现代考古学中主要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主要是对古代瓷窑址的调查。这一阶段对古瓷窑址进行考古调查的学者很少,主要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二、陶瓷考古的发现与研究陶瓷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陈万里(18921969)是我国近代第一位走

6、出书斋,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的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陈万里(18921969)是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这个阶段的主要论著: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1930年出版)叶麟趾古今中外陶瓷汇编 (1934年出版)陈万里越器图录( 1937年出版)陈万里瓷器与浙江(1946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以田野考古资料为基础,将墓葬出土瓷器和古代文献史料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专著。这个阶段的主要论著: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1930年(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从调查到发掘,陶瓷考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7、(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从调查到发掘,陶瓷考古北京龙泉务窑;河北磁县观台窑,曲阳县定窑,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邢窑”;陕西铜川耀州窑;内蒙古赤峰缸瓦窑;山东淄博窑;江苏宜兴窑;浙江杭州乌龟山和老虎洞窑,龙泉大窑、金村、大白岸、安福等窑,上虞帐子山、小仙台,慈溪上林湖窑,金华婺州窑;福建南安石璧窑,建阳水吉窑,德化屈斗宫窑,晋江磁灶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龙珠阁御窑厂窑,吉安永和镇吉州窑,丰城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安徽繁昌窑,淮南寿州窑;河南临汝严和店窑,鹤壁集窑,禹县钧台窑,巩县黄冶窑,宝丰清凉寺窑,安阳相州窑;湖南湘阴岳州窑,长沙窑;广东潮州笔架山窑,广州西村窑;四川邛崃窑;宁夏灵武

8、磁窑堡窑发掘的主要瓷窑遗址北京龙泉务窑;发掘的主要瓷窑遗址对陕西铜川耀州窑进行了两次发掘。其中,1959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并于1965年出版的了考古报告陕西铜川耀州窑,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瓷窑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与此同时,在古代城址、墓葬、窖藏、塔基地宫和沉船等考古遗迹中也陆续出土了一大批陶瓷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考古研究的材料,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对陕西铜川耀州窑进行了两次发掘。其中,1959年进行了第一次景德镇瓷器的研究(1958年),是我国第一本用物理化学手段测试其胎釉成分的陶瓷专著,为陶瓷科技考古奠定了基础。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982年),是总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

9、古窑址调查和陶瓷史研究的阶段性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陶瓷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建立了中国陶瓷史的基本框架。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1998年),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1998年),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补充了陶瓷史。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008年),是以出土瓷器为内容的大型图录。该阶段比较重要的论著:景德镇瓷器的研究(1958年),是我国第一本用物理化学手第三节 基础知识(一)陶瓷器1、陶器陶器是人类用陶土(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质)做成所设计的形状、一般经800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的物品。陶器种类很多,依据陶色来分主要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

10、、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第三节 基础知识(一)陶瓷器(1)白陶用白粘土作胎的陶器,其胎中含铁量极低,仅1.6左右。白陶最早见于湖北大溪文化汤家岗遗址,西周以后各地几乎不见白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以坩子土为原料,坩子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制瓷原料。大汶口文化白陶鬶(1)白陶用白粘土作胎的陶器,其胎中含铁量极低,仅1.6左(2)印纹硬陶以含铁量高的粘土为原料,在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要高。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商周时期在南方出现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同时存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更是有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同在一个窑址生产的现象,这些发现

11、都说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2)印纹硬陶以含铁量高的粘土为原料,在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施有低温铅釉的陶器的总称。釉以钛、铜、钴的氧化物作着色剂,以氧化铅作助溶剂,烧成温度约700900,釉层透明,釉面光亮,但化学稳定性差,釉层易脱落,多用作明器。出现于西汉时期,经历了从汉代的单色釉陶,到北朝时期的双色釉陶,再发展成唐、宋、辽、金时期的三彩釉陶的过程。(3)釉陶施有低温铅釉的陶器的总称。(3)釉陶汉代单色釉陶唐三彩釉陶汉代单色釉陶唐三彩釉陶2、瓷器瓷器则是人类用瓷土(含瓷石)做成所设计的形状、表面施钙系釉、经1200以上高温焙烧而成。以瓷器的釉色为依据,可分为青瓷、黑瓷、白瓷

12、和彩瓷4大类。2、瓷器瓷器则是人类用瓷土(含瓷石)做成所设计的形状、表面施(1)青瓷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青瓷的胎和釉料中含氧化亚铁成分较多,一般都在2以上,烧成后期要烧还原焰。唐越窑秘色瓷商代原始青瓷宋钧窑瓷器(1)青瓷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青瓷的胎和釉料中含氧化(2)白瓷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白瓷要求胎、釉含杂质比青瓷更少,其中铁的氧化物只占1,或不含铁。以氧化焰烧成,胎体白,釉层纯净而透明。北朝白瓷唐邢窑白瓷北宋定窑白瓷(2)白瓷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白瓷要求胎、釉含杂质比青瓷更明德化窑白瓷明德化窑白瓷(3)黑瓷施黑色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明的,二者的呈色剂都是氧化

13、亚铁,黑瓷釉料中氧化亚铁含量一般在9以上。东汉晚期黑瓷唐代黑瓷宋代黑瓷(3)黑瓷施黑色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明的,二者的(4)彩瓷即带彩绘装饰的瓷器。关于彩瓷的分类,目前学术界还是有分歧的。主要可分为4大类,即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及釉上釉下相结合的斗彩(采用中国古陶瓷图典的分类方法)。(4)彩瓷即带彩绘装饰的瓷器。釉下彩元青花元釉里红唐釉下褐彩釉下彩元青花元釉里红唐釉下褐彩釉上彩清康熙五彩唐点彩清乾隆粉彩釉上彩清康熙五彩唐点彩清乾隆粉彩斗彩明成化斗彩斗彩明成化斗彩(二)制瓷原料1、制胎原料(1)瓷土(2)高岭土(3)坩子土(4)瓷石2、制釉原料(1)白垩(2)釉石(3)釉灰(二)制

14、瓷原料1、制胎原料1、制胎原料(1)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和氧化钠等。可塑性和结合性均较高,耐火度高,是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1、制胎原料(1)瓷土(2)高岭土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耐火度高,煅烧后颜色洁白,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2)高岭土(3)白坩土又称“坩子土”。粘土的一种,产于北方地区,矿物组成以高岭土为主,其次还有石英等,是北方常用的制瓷原料。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辽代宝山窑址白坩土露头(3)白坩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辽代宝山窑址白坩土露头(4)瓷石由石英、

15、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岩石状矿物。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4)瓷石陶瓷考古绪论课件2、制釉原料(1)白垩属于钙质类原料,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颜色为白色或乳白色,有玻璃光泽,质脆。在陶瓷生产中广泛用于配制釉料,主要起助熔作用,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促使釉层玻化,提高釉的光泽度和透明度。2、制釉原料(1)白垩(2)釉石俗称“釉果”。主要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常含有少量长石、方解石、高岭石和黄铁矿等杂质。为致密块状,外观多呈青绿、浅绿、微黄和浅黄色等。釉石和少量石灰质原料配合,可制成釉料,常作青釉或纹片釉的配料。(2)釉石(3)釉灰由石灰石和凤尾草(狼鸡草

16、)炼制,经陈腐、淘洗而成,化学成分主要是氧化钙,起到助熔作用。(3)釉灰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我国古代瓷器所用的釉主要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东晋青瓷(石灰釉)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起助熔作用。我国古代瓷器所用的釉主要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南宋龙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

17、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南宋龙泉窑青瓷(石灰碱釉)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金属(三)制作过程原料采取淘洗陈腐练泥成型干燥(胎体装饰)施釉入窑高温烧成(釉上装饰低温窑烧)成品(三)制作过程原料采取淘洗陈腐练泥成型干燥(胎体1、原料采取1、原料采取2、淘洗其过程是将开采、粉碎之后的原料放在水里簸动或加水搅动,以除去杂质,使其符合工艺的要求。禹州钧窑遗址澄泥池淘洗过程2、淘洗其过程是将开采、粉碎之后的原料放在水里簸动或加水搅动3、陈腐陶瓷坯料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将泥料放在不透光、不透气的室内储存一段时间,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陈腐时间多在一年以上。陈腐有利于坯料

18、的氧化和水解反应的进行,从而改善泥料的性能。3、陈腐4、练泥对泥料进一步加工的工序。把经过淘洗压滤的泥料反复翻打,或切成小块反复堆积敲打踏练。练泥可使泥料致密均匀,提高其致密性、可塑性,并改善其成型性能。练泥池4、练泥对泥料进一步加工的工序。把经过淘洗压滤的泥料反复翻打5、成型将制备好的坯料制成规定的尺寸和形状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生坯。古代多用手制(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模制及轮制拉坯等方法。5、成型将制备好的坯料制成规定的尺寸和形状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成型加工轮制拉坯成型搅动快轮拉坯初步成型成型加工轮制拉坯成型搅动快轮拉坯初步成型修坯修坯6、干燥室内自然阴干室外晾晒6、干燥室内自然阴干室外晾晒

19、7、胎体装饰是指在瓷胎坯体上进行的装饰工艺。有化妆土工艺、划花、刻花、印花、剔花、珍珠地划花、贴花、剪纸贴花、堆塑、锥拱、镂空、玲珑和釉下彩绘等等。隋施化妆土的瓷罐7、胎体装饰是指在瓷胎坯体上进行的装饰工艺。隋施化妆土的瓷8、施釉又称上釉、刮釉和罩釉。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其方法有蘸釉、荡釉、浇釉、吹釉、刷釉、喷釉和轮釉等。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8、施釉又称上釉、刮釉和罩釉。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又称“浸釉”,是最基本的施釉技法之一。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釉层厚度由坯体的吸水率、釉浆浓度和浸入时间决定

20、。一般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1)蘸釉又称“浸釉”,是最基本的施釉技法之一。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2)浇釉大型器物的施釉方法之一,也适用于一面施釉的坯体。(2)浇釉大型器物的施釉方法之一,也适用于一面施釉的坯体。(3)刷釉又叫“涂釉”。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涂在器体表面。刷釉法多用于方形有棱角的器物或局部上釉、补釉、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等情况。(3)刷釉又叫“涂釉”。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涂在器体表面。刷(4)吹釉用一节小竹管,一段蒙上细纱蘸取釉浆,对准器坯应施釉部位,用嘴吹竹管另一端,釉浆即通过细纱孔附着在器坯表面,如此反复进行,即可得到厚度适宜的釉层。适用于大型坯体、薄胎坯体、色

21、釉制品及需要上几种釉的坯体。(4)吹釉用一节小竹管,一段蒙上细纱蘸取釉浆,对准器坯应施釉(5)洒釉亦称洒彩。在坯体上先施一种釉,然后将另一种釉料洒散其上,使两种釉色产生网状交织、线面对比和方向变化的纹理。有全器洒釉,也有局部洒釉。洒釉瓷器吉州窑玳瑁釉盏(5)洒釉亦称洒彩。在坯体上先施一种釉,然后将另一种釉料洒散8、烧成工艺(1)瓷窑烧造瓷器的窑炉。早期并无专门的瓷窑,瓷器与陶器应为同窑烧造。瓷窑类型较多,按形制划分,有馒头窑、龙窑、阶级窑、葫芦窑和蛋形窑等,其中,馒头窑和龙窑是最常见的,也是延用时间最长的。按火焰走向划分,又有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和平焰窑等。8、烧成工艺(1)瓷窑馒头窑因火

22、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也有说因其外形近似馒头而得名。馒头窑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一般由窑门、火膛、窑室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北宋中期以后,北方开始以煤为主要燃料,火膛内增设了炉栅,炉栅下有落灰坑,并加强了通风设施。通常所说的馒头窑属于半倒焰、倒焰式窑炉。馒头窑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温性能较好,适于焙烧胎体较厚、高温下釉粘度较大的瓷器。但它升温和降温还是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并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易出次品。馒头窑因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也有馒头窑远景馒头窑远景馒头窑近景馒头窑近景馒头窑形制

23、之一辽龙泉务窑马蹄形窑馒头窑形制之一辽龙泉务窑马蹄形窑龙窑以粘土或砖坯、砖依倾斜的山坡建筑而成,因形如龙身而得名,是南方地区流行的瓷窑形制。可分为窑头、窑床和窑尾,具体由窑门、火膛、窑室和排烟孔等部分组成。根据火焰流动的方向,属于平焰窑。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龙窑以粘土或砖坯、砖依倾斜的山坡建筑而成,因形如龙身而得名,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龙窑剖面示意图龙窑剖面示意图龙窑龙窑阶级窑出现于明代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成,以

24、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窑室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各窑室依次相连,从下至上底部一室高于一室,形成层层阶级,故名阶级窑。阶级窑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能充分利用前一窑室的余热,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阶级窑出现于明代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成,以阶级窑结构示意图阶级窑结构示意图葫芦形窑清南窑笔记载:葫芦形窑“窑如卧地葫芦”,可见窑因其形状而得名。以砖坯或砖砌筑,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与地面有一定夹角,角度比龙窑小一些,一般为412。葫芦形窑也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进行了较大的改造,适合于烧造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的瓷器。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葫芦形窑,是1957年3月在福建南安石壁水库发掘的宋代葫芦形窑炉。而后主要在景德镇地区使用,至明末清初后室消失,发展演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