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_第1页
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_第2页
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_第3页
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_第4页
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摘要】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技术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今外科的主流,逐步日趋成熟,贯穿在对伤、病外科治疗的全过程。近年来,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技术逐步引入肛肠外科领域,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师的欢迎。文章对PPH及其改良术对肛肠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讨论。【关键词】PPH改良术肛肠疾病治疗随着PPH术在我国的临床广泛应用,它的适应证已有所拓展,并且在实践中对他的原有术式也进行了一些改良,使得PPH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现就近年来对PPH及其改良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PPH的治疗进展PPH对痔病的治疗PPH对痔病的治疗是在基于上述适应证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长期的临床

2、观察PPH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环形内痔脱垂和痔引起的出血效果明显;术后肛门部疼痛轻,时间短,远期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早。姚礼庆等使用PPH术治疗36例重度内痔,平均手术时间10min,术后平均住35d,6例术后第27d有便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2例术后当天无肛门疼痛。随访15个月效果良好。马富明等使用pph术治疗32例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手术时间平均25min。32例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住院16d,平均住院3.2d。术后尿潴留需导尿者5例(16%),术后肛门部灼痛8例(25%)。术后下腹部疼痛2例(6%),未经特殊处理648h后

3、自行缓解。术后肛门感觉异常10例(31%),其中肛门酸胀感6例,肛门重坠感3例,肛门麻木感1例。均未经特殊处理,术后4-10d自行缓解。PPH对其他肛肠疾病的治疗PPH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不仅对痔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直肠脱垂,便秘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价值。曾国祥使用PPH治疗36例直肠黏膜脱垂,10例早期患者均行单荷包缝合,切除黏膜宽度为2.23.2(平均2.7)cm,黏膜均完整,呈环状。有1例术后半年复发,并经排粪造影复查确诊。后期26例患者均作双荷包缝合,切除黏膜宽度为3.04.0cm(平均3.5cm),术后无一例复发。所有患者术后3648h排便,28例患者排便通畅,梗阻感消失;7例排

4、便改善,肛门坠胀感减轻。4例术后肛门口有刺痛,10例术后有中度疼痛,给予一般镇痛治疗后缓解;剩余22例仅有轻微疼痛,未作特殊处理。贺平等使用PPH治疗30例直肠前突,术后4d直肠指检前突消失,1个月后复查排粪造影显示无前突征象。30例随访36个月,治愈25例(83.3%),每日排便12次,每次排便不超过5min,明显好转5例(16.7%),23d日排便1次,症状明显改善。聂洁伟14使用PPH治疗28例出口梗阻型便秘,28例手术患者检查其切除的组织,其宽度均在4cm左右,黏膜都完整,呈环状,黏膜下均带有部分肌层。术中吻合完毕后,肛镜检查明显可见直肠黏膜均匀平坦,无松弛脱垂。手指按压直肠前壁,觉前

5、壁较紧张,凹陷深度明显减轻,前突宽度变短。2改良PPH术的治疗进展单纯PPH术的最佳适应证为环状脱垂III、”度内痔和反复出血的度内痔,但是在实际临床中,临床医生对它的原有术式进行了一些改良,不仅弥补了单纯PPH术的不足,拓宽了PPH术的手术适应范围,而且还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使得PPH在临床上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段石明等的改良方法是在使用PPH治疗痔病的同时对合并有外痔皮垂、血栓形成、肛瘘、息肉、肛乳头肥大的患者同时行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为1560min,平均20min。术后住院时间17d,平均3.5d。术后痔核回缩消退时间115d,平均5d。术后无肛门狭窄,无肛门失禁,无疼痛(疼痛指患者不能忍

6、受,需用镇痛剂)。随访1个月至2年,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陆庆革等使用良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痔30例,他们的改良方法是在治疗痔病的同时对较大血栓者,做纵形切口并剥离,外痔较大的做“V”形切口切除。对有肛门内括约肌痉挛严重的患者,行内括约肌切断术,并且他们也对荷包的缝合进行的改良,他们采用的改良PPH术与常规PPH术所不同的是:第1个荷包缝合距齿线3cm,第2个荷包在第1个荷包之下距齿线2cm处,并平行于齿线做第2个荷包缝合。结果改良组在术后疼痛、术中出血、术后肛缘水肿、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好于外剥内扎术组。庄华章等使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60例,他们的改良方法是在治疗痔病的同时对脱垂明显的

7、以1:1消痔灵液在3、7、11点吻合口上黏膜下注射固定,合并外痔的在外痔外呈“V”形剥离外痔至齿线处结扎并切除,剥离血栓,破坏静脉曲张减压,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创面。手术时间4060min,术后肛门疼痛轻微,无需镇痛剂;住院时间216d(平均6.5d)。术后随访214个月,本组无术后感染、出血、狭窄、瘘管形成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除2例因术后肛缘水肿、血栓形成不满意外,其余反应均较好,患者对此手术的总体满意率达96.6%。唐世佳等使用改良PPH术治疗环形混合痔50例,他们对术中荷包的缝合方法进行改良,采用“Z”字形折叠单荷包逢合技术,收效显著。手术要点:采用强生公司生产PPH0型痔吻合器,术中

8、使用2不吸收尼龙线于齿状线上约34cm处作直肠黏膜下单荷包缝合,于痔脱垂重或黏膜脱垂重或直肠前突侧行垂直进针“Z”字形折叠缝合,使该部分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折叠,以便多切,达到更理想的悬吊及提升肛垫效果,其余操作同PPH术常规操作。全组肛门收缩力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40例患者,所有患者无便频、便急、排便和排气辨别障碍,无梗阻感及下腹坠胀感,无漏稀便表现,大便13d排1次。无便血及大便形状改变,便时肛内无肿物脱出。术后1年随访36例患者,所有患者感觉良好,根据Williamms分级标准,肛门控便功能I级(完全自制)36例,无H级(排气失禁)无III级(偶尔漏稀便)无W级(经常漏稀便)及V级(经常漏稀便及成形便)病例。他们认为采用“Z”字形单荷包折叠缝合,具有较大的针对性、灵活性、可控性和合理性,切除直肠黏膜多于单荷包,又不强求双荷包之均匀,达到重处多切,轻处少切,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于女性伴直肠前突者,又更好地封闭和加固直肠前壁,改善排便功能。同时吻合口极少出血,肠腔平整光滑,对外痔有更好上提作用,并保持肛门功能完好。结语总之PPH及其改良术是适应痔的现代理论而产生的,从近期疗效看该术式确实优于传统术式,但由于其开展时间短,远期疗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