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22高考生物《常考实验技能》专题突破练_第1页
【试卷】2022高考生物《常考实验技能》专题突破练_第2页
【试卷】2022高考生物《常考实验技能》专题突破练_第3页
【试卷】2022高考生物《常考实验技能》专题突破练_第4页
【试卷】2022高考生物《常考实验技能》专题突破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9专题突破练1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实验探究的问题:1为证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L5%H2O2溶液加入2mL5%H2O2溶液25滴2%过氧化氢酶溶液5滴2%过氧化氢酶溶液3%NaOH溶液%HCl溶液4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上述实验设计中有两处不妥之处,请指出:_;_。2一般情况下,不能用过氧化氢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_。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实验来证明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请简单写出设计思路,也可用示意图表示。答案:1缺少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1号试

2、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_。2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合理即可。3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种可能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方案: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方案: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方案:若方案和方案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_。4在

3、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_等无关变量。答案:1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或探究高温能否使过氧化氢酶失活2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或高温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或高温既能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又能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3方案: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方案:高温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方案:高温既能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又能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4L3%的H2O2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高温使H2O2酶变性失活。方案: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高温使H2O2

4、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方案:若方案和方案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高温既能使H2O2酶变性失活,又能使H2O2全部分解。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温度为自变量,20293516请回答:1实验目的:_。2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A、B、C、D;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_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用_喷洒D组芹菜幼苗;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_,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讨论: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

5、的作用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2浓度为a、b、c的2,4-D溶液等量的蒸馏水株高3不能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或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没有抑制作用解析:1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结合表中实验结果记录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2不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步骤的安排上均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因变量是芹菜幼苗生长情况用平均株高表示,其他影响芹菜幼苗生

6、长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对照实验要求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的芹菜幼苗都应为多株,在处理实验结果时应计算每组幼苗的平均株高;实验中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的组别为实验组,而不用2,4-D溶液处理的组别为对照组;根据上述分析,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以体现平行可重复性原则,均分为4组,编号A、B、C、D;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实验组处理,用等量的蒸馏水喷洒D组芹菜幼苗对照组处理;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

7、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并比较各组的平均株高。3分析实验结果记录可知,各实验组的平均株高均大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中的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是促进作用或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没有抑制作用,因此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5豚鼠的野生型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

8、表:亲本组合F1类型及比例F2类型及比例灰色雌性白色雄性黑色雌性灰色雄性黑色灰色白色332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R、r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亲本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_,F2中r基因频率为_。2若豚鼠种群足够大,从F2代开始,每代淘汰掉种群中灰色雄豚鼠,照这样随机交配若干代,豚鼠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依据是_。3假如R、r分别被荧光蛋白标记为黄色、蓝色,实验发现F1中灰色雄性豚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没有检测到荧光标记,其原因可能是_。4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豚鼠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体色的豚鼠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

9、小组能否成功_,理由是_。答案:1XddXRY2/32是淘汰掉种群中灰色雄性豚鼠,种群d、r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种群发生进化3Y染色体所在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和Y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到细胞同一级4不能白豚鼠的基因型为dd_,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F1类型存在性别差异,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子二代中黑色灰色白色332,因此等位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亲本灰色雌性

10、豚鼠的基因型为DDXrXr,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dd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RXr黑色雌性、DdXrY灰色雄性,所以F2中r基因频率为2/3。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F2代开始,每代淘汰掉种群中灰色雄性豚鼠,使种群d、r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导致豚鼠种群发生进化。3假如R、r分别被荧光蛋白标记为黄色、蓝色,实验发现F1中灰色雄性豚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没有检测到荧光标记,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和Y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到细胞同一极。4由分析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dd_,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雌性

11、或雄性个体中出现。6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1材料和用具: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血糖测量仪等。2方法与步骤:将_若干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分别用血糖测量仪,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_,给乙组鼠注射_。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并记录两组鼠的血糖含量。3结果预测:_。4实验结论:_。答案:2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血糖浓度适量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等量的生理盐水3甲组鼠血糖浓度升高,乙组鼠血糖浓度维持稳定4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解析:1根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原

12、则,应选择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根据对照原则,将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由于是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因此需测定它们的血糖浓度。2根据对照、等量和单一变量的原则,由于是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因此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乙组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3由于是验证性实验,因此结果唯一,甲组注射了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会升高,乙组血糖浓度稳定。4实验结论与需要验证的结论应一致,即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7“苏丹红号”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用于汽车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全球

13、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它可能致癌的特性。请设计实验探究“苏丹红号”是否能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号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2实验方法步骤请简要写出:步骤1:选取_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_组,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饲养。步骤2:分类处理“”表示添加甲乙丙丁普通饲料苏丹红号溶液ABC等量清水步骤3:将四组大鼠置于_,分笼饲养,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记录。步骤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3实验结果

14、预测与分析:_至少写出三种情况。答案:2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四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肝癌发生率相同,说明“苏丹红号”不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肝癌发生率依次是丙乙甲丁,说明“苏丹红号”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率越高;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苏丹红号”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但跟剂量大小关系不大其他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也可解析:本题中的自变量为“苏丹红号”,设置三个浓度,实验需分四组。因对照组设置是必需的,结果是未知的,根据实验情况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预测结果。一般结果的预测分成

15、两类:一是不能诱导肝癌的发生;二是能诱导肝癌的发生,在这里又可分为多种不同浓度的“苏丹红号”诱导肝癌的发生结果不同的情况。8研究小组欲在室温下,研究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浸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时,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使溶液浓度发生变化,相对密度随之变化。取浸过植物组织的溶液一小滴,放回原浓度的溶液中,相对密度减小的液滴上浮;相对密度加大的液滴下沉;若液滴停止不动,这个溶液浓度近似于细胞液浓度。材料用具:菠菜叶片、15mL大试管4支、移液管2mL,、软木塞、小试管4支、钻孔器、牙签、1mol/L蔗糖溶液、次甲基蓝等。注:次甲基蓝的作用是为溶液染色,无其他影响

16、;浸入蔗糖溶液的叶圆片数40片为宜。请回答相关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将1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配成、L的蔗糖溶液各10mL,分别注入4支大试管中。用2mL移液管从大试管中各取2mL溶液,分别注入4支小试管中,编号14,并塞上软木塞。_,一段时间后,用牙签取次甲基蓝结晶少许,投入各小试管中,摇匀。用移液管从小试管中吸取蔗糖溶液,_。重复实验23次。2若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介于L的蔗糖浓度之间,请设计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记录表,并将结果、结论填入表格。3讨论:若根据2的实验结果没有找出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该如何继续完善实验_。答案:1用钻孔器钻取菠菜叶圆片若干,分别在各小试管中放入菠菜叶圆片40片,摇

17、动将之插入相对应浓度的大试管中部,慢慢放出,观察记录小液滴的流向2研究菠菜叶片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结论记录表试管浓度mol/L实验结果实验结论1号小液滴下沉小液滴上浮,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菠菜细胞液的浓度;小液滴下沉,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低于菠菜细胞液的浓度;本次实验没有找到菠菜叶片细胞液的浓度2号小液滴缓慢下沉3号小液滴缓慢上浮4号小液滴上浮3在L的蔗糖浓度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重复实验解析:1依实验原理,先配制一组具有梯度浓度差的蔗糖溶液,放入不同试管中备用,并取部分等量溶液放入不同小试管中供实验用;将数量和面积大小相等的叶片放入后,由于不同试管中的蔗糖浓度不同,叶片的叶肉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从而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或下降;加入次甲基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