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原名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中原名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中原名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中原名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中原名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2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A促成过渡时

3、期总路线的提出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3东汉时期,太学中“三奸”现象突出,即虚说妄言、抄袭成说、生搬硬套;与此同时,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当时A儒学的影响力减弱B太学的政治地位衰退C太学的学术性降低D察举制度的弊端暴露4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5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

4、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继昌隆机器丝厂6在近代思潮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报刊或者杂志。按创办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时务报、新青年、申报、民报B时务报、民报、申报、新青年C申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D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7以下关于台湾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 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ABCD817201721年,英国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进口印花棉布,并限制私人出售印花

5、棉布。议会甚至通过法律要求丧葬时使用羊毛裹尸布。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这说明A工业革命初见成效B国王真正统而不治C国内外市场刺激纺织业变革D新技术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9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10中世纪欧洲盛行封建制度,维系其封建关系的主要基础是A国王的权威B土地与契约C宗教与习俗D宗法与血缘1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

6、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分散的自然经济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12延续至20世纪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这反应了种姓制度:A成功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B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C适应了社会状况维持社会秩序D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 材料 战国初期,韩国“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导致国力贫弱。公元前355年,韩昭王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改革。申不害相韩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7、”,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作用。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

8、,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律学和书、算学可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国子学收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所学内容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官学无多大区别。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办学的指导思想。摘编自陆杰峰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晚清要推行教育现代化建设并取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而辛亥革命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很快被军阀混战所摧残。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更没能实施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构形成了实

9、施大规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改革开放3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初步打破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动力长期不足的僵滞局面。摘编自李春燕、杨天怡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两代教育制度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宋代教育制度出现的变化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旨有以下两点:1.明朝时是漕运带动了天

10、津的发展;2.清朝时解除了海运,这是关键词,还有就是“从海舶来”和“洋货街”,这可以体现出清朝解除海禁使海上运输贸易繁荣,这是清朝时天津商贸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管是漕运还是海运,都是水运,正是天津处于水路交通的便利位置,所以水运便利,不管是漕运还是水运都可以较好的发展,从而带动天津发展。材料中既讲了明朝时的状况,又讲了清朝时的状况,所以在做答时,就要将这两个方面涵盖进去.所以,只有D是比较全面的,相比之下ABC虽然都是正确的,但都是片面的,都不能全面的概括出材料所给的内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天津商贸发展2、D【答案解析】由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

11、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可以得出其强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应该要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共八大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相符,D符合题意;A与题干“三大改造后”的时间信息不符;三大改造后中国经济依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BC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的理解,结合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3、C【答案解析】据所学可知,太学是汉朝时期培养

12、人才的官立学校,但“三奸”现象突出,而“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太学的学术性降低”,C正确;材料“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太学的学术性降低”,但儒学的影响力并未减弱,A说法错误;材料“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可知, 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的政治地位,B错误;据所学可知,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D错误。4、A【答案解析】该评价认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专制制度,但对于整个封建制度没有触动,这个认知符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故选A项,排除D项;该评价是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不是对思想启蒙的评价,排除B项;该

13、评价主要是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弊端,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5、B【答案解析】根据“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结合所学,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官僚、买办、商人以入股形式筹集,但实行封建性质的官僚管理,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故B正确;A是洋务派的军用企业,由完全由政府主办,与商人无关,排除;CD属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由早期资本家自己管理,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准确解读,结合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6、C【答案解

14、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民报创刊与1905年;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因此C选项是正确排序,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排序错误,排除。7、A【答案解析】是康熙帝对收复台湾的描述;是对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描述;是在1993年汪辜会谈的描述;是对1945年收回台湾的描述,因此正确排序是,A正确,BCD排除。故选A。8、C【答案解析】据材料“17201721年”“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等信息可知,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使生产者加快速度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了纺织业技术的变革,故C选项正确

15、;这时期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统而不治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新技术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9、C【答案解析】材料中朱云治把资金投放于生产领域,进而使用佣工开采矿山,直接控制生产获取利润,具有工场手工业的某些形态,反映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C项;使用佣工经营说明具有工场手工业的某些形态,但不能说工场手工业发达,故A项错误;B项错在“普遍”一词;题干材料中没有明中期以前民营冶矿业的发展信息,不能推断出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排除D项。故选C。10、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国王和大封建主

16、的层层分封,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封主和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这一时期,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封建庄园盛行,农奴与领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明显。因此,维系中世纪欧洲封建关系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契约。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11、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因为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故答案为B项。西周时期属于集体耕作的方式,尚未出现分散的小农经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

17、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室日益腐败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D项错误。【答案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2、C【答案解析】据材料可知种姓制度随着社会变革而变化,即种姓制度适应了社会状况来维持社会制度,故选C;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种姓制度也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体现成功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故排除A;材料中无法体现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

18、能力,B错误;材料强调种姓制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反映社会状况,D与材料的意思刚好相反,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战国初期兼并战争加剧;法律和政令混乱;韩国国力弱小。(2)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稳定了韩国国内政局;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韩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韩国的国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任答3点)【答案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可归纳出法律和政令混乱;根据材料“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导致国力贫弱”可归纳出韩国国力弱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也是推动申不害改革的因素。(2)作用:根据材料“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

19、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进行归纳即可,注意不要照搬原材料。14、(1)相似之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学校招收学生都有资格限制;学校教育与仕进(或科举)结合紧密;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目的均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变化: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或平民化倾向增强);出现了书院。影响: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文化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培养的主要是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皇权。(2)特点: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近代化进程缓慢。意义: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索质;促进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1)相似之处:据材料“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 据材料“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可知,唐代和宋代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据材料“唐代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