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古诗词常见题材鉴赏分类讲练(六)借物抒怀类题材特征: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常见标志看标题以物象为题如小松、早梅;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如咏梅、题菊花;物象+吟为题如石灰吟;看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内容情感言志一一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志向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与豪情壮志。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操守不慕名利、不羡富贵、自甘寂寞,不愿媚俗,坚贞不屈,高洁脱俗,坚持个性,保持清白,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2、抒愤一感慨自身,倾吐心中不平之气。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谴责统治者或贪官污吏。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阐明事理。表达作者某种人生感悟或生活哲理。寄趣一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常见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教材链接陆游卜算子咏梅一、习题训练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 1-2 题。咏牡丹(其二)卞元亨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注】卞元亨。元末明初东
3、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邹先锋。枯枝指枯枝牡丹。故人还据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写松菊凋败景象,实为衬托牡丹的傲然挺立。B.第二句中的独字用得妙,写出诗人一个人在欣赏牡丹,体现出孤寂之感。C.这是一首借物咏怀之作,诗中借牡丹来抒发情感。D.咏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的物象都围绕着咏字来展开。2.根据诗人的经历,请说说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答案(1)B表现了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表达对妻子一
4、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与感激。【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独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故选B。(2)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自是枯枝存劲节描写的是枯枝牡丹坚劲的气节,表现了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依依唯恋故人还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故人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与感激。译文草堂前的松菊凋零破败,西园的枯枝牡丹却傲然挺立。是因为枯枝牡丹有坚劲的气节,只有依依不舍的等待着守边爱人的归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3-4 小题。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5、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注】省记,忆。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思,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霜栽;指野菊。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突出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有意识地避实就虚,不作平直语。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C.这首诗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4.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此句的妙处。(4 分)【答案】3.B 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
6、。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理解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李商隐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之炼句的能力。(
7、1)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本句意思是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这里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2)诗句中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运用这两个叠词写出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叠词的运用从外在环境写到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3)本诗是诗人李商隐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京兆府掾曹位卑职微,此期生活相当困窘。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唱,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所以此处微
8、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4)紧接着下文揭示了野菊的心境,所以此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还有本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写出了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只能发出细细的香味,内心悲苦,清泪涓涓,奠定全诗悲的感情基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 5-6小题。秋柳王士祯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注】白下门,指古都南京。黄骢曲,指黄骢叠,曲调名,相传唐太宗爱马死后,命人谱成此曲。乌夜村,晋代何准隐居之地,其女儿
9、后来成为晋穆帝的皇后。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开篇暗示昔日繁华兴盛的古都南京,转瞬之间,只剩下了西风残照,一片荒凉,美景不再。B.诗人选取残照白下门黄骢曲等意象以及运用销魂愁哀怨梦远等词语,隐含着对过往的感伤之情。C.诗歌借典故抒发了诗人爱而不得的惆怅,以及感叹荣华富贵的生活只能存在于梦中的无奈。D.这首诗境界优美,意韵含蓄,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感物兴情,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6.全诗以秋柳为题,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请对此作简要赏析。(4分)5.B B.抒发了诗人爱而不得的惆怅;以及感叹荣华富贵的生活只能存在于梦中的无奈错。
10、颈联借典故应是感喟美好事物盛衰无常,荣华富贵犹如浮云,抒发一种时过境迁之感。6.全诗写秋柳的摇落憔悴,从而感叹良辰易逝,美景难留首联点出了白下门销魂之处在于有秋柳颔联运用对比;春日里有燕子穿期其间的柳枝,到如今秋日也只能憔悴地在晚风里摇荡了;颈联、尾联写陌上、弄笛、玉关典故.抒发目睹秋柳衰败之态而引发朝代盛衰、时光消逝、流离漂泊等伤感之情。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78题。咏牡丹(宋)王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
11、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D.青春指美好的时光,青春恰自来是说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拥有了美好的时光。8.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7.D咏牡丹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本诗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苔主要运用拟人手法。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解析】7.D.春指美好的
12、时光理解错误。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故选D。8.咏牡丹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从实用的角度上赞美枣花和桑叶。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批判牡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这样形成实用与外表的强烈对比,突显对牡丹的鄙视。苔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苔花人的性情、品质,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 ,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二、课后
13、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小题。上礼部李侍郎白鹭刘长卿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注】翮(h)指鸟的翅膀。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尾联字面上是说如果有长风吹送,白鹭必能高飞远举,实际上另有深意。B颈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白鹭的心理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长空,一展风采。C.延颈写白鹭盼望诗人到来,寒孤二字透出久待不至的凄凉落寞。D.从题目看,这首诗是献给礼部李侍郎的诗;它既是咏物诗,又是自荐诗。2.咏物诗讲究粘脱。粘,即笔墨集中在写物上;脱,即离开此物而言它。一首好的咏物诗,应该是粘脱自如。请具
14、体分析本诗在这方面的特点。(4分)答案1.C本诗的粘是指对白鹭的描写。描写白鹭风姿幽雅,孤独久立河边的描写以及白鹭渴望振翅长空的心理描写;而脱是诗人的内心所想。本诗借咏白鹭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落寞,渴望有人赏识,以及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解析】(1)C.延颈写白鹭盼望诗人到来错。延颈写白鹭的顾盼之姿态。实际上是写诗人盼望赏识和推荐他的人到来。故选C。(2)本诗是咏物诗,又是自荐诗。从题目看,这首诗是献给礼部李侍郎的诗。首联,描写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等待人来的幽雅风姿。实际上是写自己拥有才华。颔联,写白鹭久待不至的落寞与孤独的困境,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了诗人怀
15、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之情。颈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白鹭的心理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长空,一展风采。幽姿闲自媚,诗人借助白鹭表现自我情怀,写白鹭悠闲自在自我欣赏,看出诗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苦闷孤寂。逸翮思一骋,本是表面写白鹭渴望飞翔,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希望有所作为,实现理想志向。尾联字面上是说白鹭如有长风凭借力,就能青云直上,高飞远举,实际上另有深意,表达了渴望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以及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青云直上的愿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
16、在草从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答案3. C4.诗人通过塑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小松,来寄托他对自身命运的惋叹,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的不满。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ABD.正确;C.有误,刺头的刺,一字干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画出来了。4.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把握。自
17、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小松树被掩没在深草里,但是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一个劲地向上冲刺,写出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讽喻,借物写人,通过塑造小松形象,来寄托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阅读古诗,回答 56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5
1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著,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B.额联境界忽然开阔,一片影万重云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小的孤雁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迷茫。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D.全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孤雁象征自己。诗人满篇都在写孤雁,无一字涉及自己,却暗示了自己报效朝廷的决心。6.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5.D6.衬托(反衬、对比),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
19、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译文离群的孤雁既不饮水也不啄食,边飞边叫的声音里饱含对同群伙伴的思念。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孤雁望断天涯,仿佛依稀看见伙伴们就在眼前;哀鸣不绝,好像愈发听到了同伴们的呼唤。野鸦完全不解孤雁的念群之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故选D。6.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坚持不懈。孤
20、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阅读古诗,完成题目。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注释】金粟桂花,这里指菊花在阳光下像桂花一样金黄艳丽。花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形象,作者往往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情达意。阅读诗歌,关联课内,完成下列表格。作品物特点技法志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还写了牡丹和菊。我的发现,三者都运用了 的手法。 表现作者虽处浊世,但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一棵小桃树小桃树虽长得猥琐,却在逆境中诞生和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一棵小桃树还写了环境、他人态度等。 。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 耐寒唯有东篱菊咏菊还写到 。 。答案荷/芭蕉/霜对比(衬托)表达作者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自己要像菊花一样,不畏严寒,耐得住苦难和风霜,坚韧顽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手车买卖合同书范本(含车辆交易运输保障)3篇
- 2025年度个人生活技能培训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房产抵押贷款中介服务合同(信用评估升级版)2篇
- 人防车位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车辆排放标准检测合同
- 2025年度特色小镇商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钢构工程装配式建筑劳务分包合同规范
- 2025版文化旅游项目土地使用权入股合同3篇
- 2025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模板(企业高管专用)3篇
- 2025-2030全球胆胰成像导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新生儿预防接种》课件
- 中国减肥连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含解析
- 2024年03月内蒙古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链家、贝壳专业租房协议、房屋租赁合同、房屋出租协议
- 2024年电力算力协同:需求、理念与关键技术报告-南网数研院(蔡田田)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涯发展报告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simotion轮切解决方案与应用手册
- DSC曲线反映PET得结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