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良的老师,就难以制止地要打定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学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扶助到有需要的挚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学识目标: 理解并掌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依次,并能正确计算。 才能目标: 能生动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依次,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生动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

2、教具打定: 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协助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留神表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 7 6 624 6 5 801 3 3 960 6 4 2、按要求连一连。 48 2 32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 160 2 240 5 的第一个数! 96 3 80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

3、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 402650398046804 2. 7204800672042306 3. 6003160402330501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苏教版?义务教导课程标准测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让学生在查看、对比、测量和动手操作的根基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矩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

4、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留神设计动手操作、独立斟酌、质疑问难、小组议论等学习形式来强化对周长的理解,让难点在不经意中获得突破。 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表达做数学、玩数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现探究过程。概括做到两个拓宽:拓宽周长概念的外延,拓宽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中尽力把绣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争、去辩,在悟中得法。教学思路:从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长概念+通过指和描理解周长概念十通过测量计算三角形和一般四边形的周长稳定周长概念并铺垫测量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不规矩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5、 课前活动:师生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 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学识,赋予?周长这一学识点以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撑,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也很轻易进入角色。此外,本节课把?周长?描述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简明易懂,充分表达了周长这一数学问题的现实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长。 (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赋予确认) (

6、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 评析:采用学生身边的、熟谙的或感兴趣的材料作为研究素材,巩固学习的亲切感。通过指、描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长,而多媒体的效果使周长是什么更加明显明朗。 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熟悉。 (1)(多媒体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板书:测量计算) 评析:多媒体的动态显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很快变成学生自觉探索的问题。 (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强调:全体边长的总和) 评析:通过练习获得测量计算平面图形

7、周长的一般方法,为探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奠定根基。 (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 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表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2)稳定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 评析:通过这一变式练习,使周长即一周的总长度得以稳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 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 评析:对周长的理解不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规矩平面图

8、形中,制止了学生生搬硬套,产生思维定势。把周长拓展到不规矩平面图形中,使学生对周长的熟悉更加深刻,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概括情境初步熟悉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朴的分数,知道分数各片面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对比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奇怪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熟悉几分之一。 2、对比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

9、具打定: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议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高兴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容许帮 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对比公允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

10、据学生实际处境引入1/2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热爱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手段,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假设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熟悉、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复后,教师给以断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进展的过程 透露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数家族的新挚友分数。板书课题:熟悉分数 二、熟悉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11、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片面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假设是B种处境,让学生讲,师补充;假设是A种处境,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彼此说说是怎样

12、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美丽。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熟悉了1/2,你还想熟悉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

13、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应。“怎样表示?为什么?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对比大小 四、延迟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片面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

14、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一致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屡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成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手段、课堂上学生的卓越表现是令人感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斟酌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拦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

15、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 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供给表现的机遇,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报告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进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心。 2、在教学中提防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举行“对比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揣摩1/ 3、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

16、供给试验材料,激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揣摩。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对比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进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朴的可能性学识,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17、,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确定,可能,不成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朴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根基上举行教学的。这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铺垫。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布局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识目标:体验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才能目标:体验试验的概括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朴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

18、进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才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学识与阅历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朴的可能性学识,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确定、可能、不成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朴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根基上举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管得对比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体验测验的概括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学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举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概括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确定

19、的抽象思维才能,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留神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紧密合作,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天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得以进一步进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片面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比高兴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布局

20、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识目标:体验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才能目标:体验试验的概括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朴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进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体验测验的概括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

21、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熟悉,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置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熟悉。这片面乘、除法计算依旧是小学生理应掌管和形成的根基学识和根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根基。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根本一致;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根基。 从本册开头引入小数的初步熟悉,内容对比简朴。此

22、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学识和问题,这片面学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朴的小数举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进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那么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置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供给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鉴别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才能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体验,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熟悉面积单位,掌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

23、的进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学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熟悉外,还安置了熟悉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概括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才能。 在统计学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朴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朴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置了一个单元,特意教学用所

24、学的乘除法计算学识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另一方面,安置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查看、推测、测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朴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朴的问题,培养学生查看、分析及推理的才能,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察觉、赏识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识和生活阅历,安置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才能。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举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

25、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熟悉简朴的小数小数片面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熟悉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熟悉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鉴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朴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熟悉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熟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举行简朴的单位换算;掌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

26、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朴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朴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体验从实际生活中察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察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查看、分析及推理的才能。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仰。 11养成专

27、心作业、书写感激的良好习惯。 教学措施: 1、提防培养学生生动的计算才能,进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熟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才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4、供给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提防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才能。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班级处境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根本学识、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确定的兴趣,

28、大片面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更加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对比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劳绩都不错,但是劳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全体处境,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表达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处境。因此对这些学生,理应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告成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后对除法学习的进一步拖展和延迟,是对除法意义的又一次认知,同时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根基。教材在编排上,提防安置查看和操作活动内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含义,余数的产生

29、是实际需要的,他与所分物体的多少和分成几份有重要的关系。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擅长提问题,有确定的解决问题的才能。 2、这节教材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能整除的除法竖式的.根基上举行教学的,他们已具有确定的学识根基,可以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使学生采纳新的学识。 3、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他们对余数的现实有感性的熟悉和阅历,但对余数产生的意义缺少深刻的数学斟酌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从现实的情景中,把有余数的这一数学现象剥离出来,结合现实背景来概括斟酌余数产生的意义以及和除法之间各片面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 熟悉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根基上

30、,掌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掌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实际背景,明白余数的意义并掌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专心查看、独立斟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和思维的灵巧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概括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朴的小数;感受对比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31、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朴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举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概括情境举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生动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举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概括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朴的分数;感受对比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朴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举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其次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朴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

32、形;通过查看、操作,熟悉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朴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熟悉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熟悉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举行简朴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朴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复简朴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朴试验全体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朴事情发生

33、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置“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供给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处境,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热爱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筹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

34、伴交流。 体验以上一系列查看、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阅历,能够运用所学学识和方法解决简朴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3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5人。其中1人为本学期插班生。从上学期的学习处境来看,大片面学生能够交好的采纳新学识,也有不少同学在应用题竞赛中获奖,但是个别同学根基差,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在概括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根基学识,要让学生在概

35、括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斟酌、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遇议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得志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察觉者的猛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供给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遇,从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估算测才能的培养,激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手段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激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体验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

36、的过程,对比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才能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供给的数学与生活精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查看现实生活,从中察觉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熟悉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片面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对比分

37、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奇怪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打定: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允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由于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

38、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持续熟悉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交流,表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39、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假设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表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假设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

40、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对比。 议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一致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方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稳

41、定应用 方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分外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嬉戏,你们敢采纳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彼此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方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对比: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42、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指点同学们留神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嬉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熟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根基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学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查看、操作、分析及语言

43、表达的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学打定:课件,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定 同学们,在学习新学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假设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熟悉倍的概念。 数一数 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协助! 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熟悉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 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

44、黑板上粘贴萝卜 假设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找准关系:用“倍举行语言表征。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呈现更简朴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6是2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熟悉,是两个量通过对比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45、2、进一步理解“倍。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在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以此来提问,假设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8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你察觉了什么?白萝卜有几个2根,它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4、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此时,胡萝卜有几根,现在红萝卜是白萝卜的几倍?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哦! 请生演示。 师:同样都是胡萝卜,都在和红萝卜来对比,红萝卜的根数没有变化,为什么倍数不一样呢?同学们想一

46、想。 生 师小结:由于胡萝卜的根数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我们比的标准发生变化,方才是2根胡萝卜一份,现在是3根一份,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管连除应用题的根本布局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生动应用所学学识的才能,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熟悉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

47、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 2变更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例如2 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学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允许用题的方法 出例如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斟酌议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48、如下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简记: 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要求每组多少人?务必先求出什么? 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教师提问:谁能回复第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复,出示线段图 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个问题? 结合学生议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务必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扶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报告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 453 每组有多

49、少人? 15人 45315人 其次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务必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 综合算式: 9023 326组 906 每组多少人? 15人 90615人 2查看对比,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查看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一致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其次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斟酌,掌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彼此

50、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议论 引导学生察觉: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举行逆运算,假设结果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一致,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 掌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教具打定: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

51、、出例如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表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表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务必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表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表示 表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

52、、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劳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根基上,掌管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举行简算 2运用学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 3运用查看、对比、议论、归纳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进展学生的规律思维才能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简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因

53、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 3604 26003 查看:这两道题有什么一致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师:我们在第五册学过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算法举行计算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同时举行口算练习 2口算: 950 1330 2320 2330 243 8601940 4210 1305 174 2501160 2240 1208 3602 订正时,学生陈述简算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如:3602看做36乘以2,得72,在后面加一个0就是72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4、 5:36024 1板书算式查看:例5和复习题对比,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 一致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板书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激发欲望,尝试练习 我们已学会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中呢?大家试试看 教师巡查,并出示不同竖式估计可能展现的处境如下 3师:这几种竖式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哪种方法更简便?经过议论使学生明确:第三种方法更好由于先去乘0前面的数,将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就简便了教师板书模范竖式 2教学例6:26530 1查看:与例5对比,有什么不同? 例5是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而例6是其次个因

55、数末尾有0 2类推练习 我们已经掌管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而这道题是其次个因数末尾有0,看谁能运用已学的学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试做,教师巡查: 教师巡查时,假设察觉以下写法: 可写在小投影片上,让同学议论并取得共识:其次个因数末尾有0时,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一个0,这样计算对比简便 3反应练习: 35024 7360 18650 3教学例 7:45020 1查看斟酌:例7与例5、例6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2这样的题怎样计算对比简便?请同学们阅读例7并完成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

56、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反应练习: 23040 15060 三、课堂总结 师生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写竖式时,先把什么数对齐? 把哪些数相乘? 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计算简便吗?计算不简便的,怎样算才简便? 2根据 2422528,6913897,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吗? 2224 1369 24022 690013 24220 69013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对比简便? 五、布置作业 124022 3880 28020 30530 2128的50倍是多少? 265个120是多少? 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小学三年

57、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概括情境合理举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才能。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设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打定多少顶帐篷? 2、

58、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以下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大量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举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表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

59、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举行对比: 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切实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此题的解决中是可以疏忽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根本一致。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正确,由于它更接近切实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

60、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根本方法举行计算。 2、面对概括情境举行估算 1再现问题: 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设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打定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议论: 组织学生议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中,将182 成160适合还是估成200适合?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举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