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面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间及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 ) A1648年内战结束 B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 C1649年共和国成立 D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参考答案:B2. 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参考答案:C3. 1937年12月和次年1月,负责民营厂矿内迁的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两次召集武汉各纱厂负责人开会,宣布武汉民营纱厂必须迁出纱锭5万
2、枚。其目的是A.打击地方军阔势力B.逐步侵蚀民营工C.扩大后方工业基础D.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据材料“1937年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宣布武汉民营纱厂必须迁出纱锭5万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为抗日战争需要扩大后方工业基础的目的,故C正确;打击地方军阀势力并不是抗战时期的主要任务,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国民政府逐步侵蚀民营工业,故B错误;“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也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历史特征,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37年”,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的主题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正确认识到抗日战争需要扩大后方工业基础,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3、。4.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参考答案: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解析: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即传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C项正确。A、D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
4、工业的产生,但是材料也并未体现。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的准确理解。5. 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 B C D参考答案:【答案】:C 【解析】: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6. 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
5、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参考答案:B7.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知,东汉时规定有亲属关系的不可同在一个地方做官,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即把地方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故A项错误;地方割据的根
6、源是地方的权力太过强大,故B项错误;避免血缘关系与地方政治结合妨碍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察举制的主要方式是地方官员按照考核推举,题目中并未涉及到,故D项错误。8. 史记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对其中的信息解读错误的是A.商朝已经开始使用筷子 B.先秦时代已使用簸箕装垃圾C.商朝手工业有象牙加工 D.箸、箕造字可能与竹子有关参考答案:B9. 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由此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以下言论体现该思潮的是A.“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B.“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英】大卫休谟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
7、之中”卢梭D.“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参考答案:B【详解】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这种观点体现的是反对理性的浪漫主义思潮,B正确;认识你自己就是要我们不断自省,了解、洞察内心深入的自我,体现出理性,不符合浪漫主义思潮的特点,排除A;“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即人生而自由,这是天赋人权,但是所谓的权利总是要对应同等的义务,否则别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所谓的义务或限制一面,就是所谓的“枷锁”,体现出理性,不符合浪漫主义思潮
8、的特点,排除C;“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鼓励人们运用理智,摆脱任何权威,强调理性,不符合浪漫主义思潮的特点,排除D。10.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苏联工业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生产资料公有制优越性的凸现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工业化迅速实现,从而减少了对外国机器的进口,故答案为C项。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
9、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排除A项;1937年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正在缓解,排除B项;机器进口量的大小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无关,排除D项。11.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 )A、北京到广州 B、扬州至杭州C、北京至杭州 D、杭州至广州参考答案:C12. 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A.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主张
10、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C.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中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这些信息可知,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讲到“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这就反映了列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故选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革命的阶段性问题,故可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月流血”事件说明了无产阶级已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故排除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爆发后,故可排除D。13. 下图为1931年10月5日?申报?刊登的“美丽牌”香烟广告该广告反映出当时A.民族工业发展困
11、难重重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C.时局变化影响商业营销策略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图片内容并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故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在19世纪90年代,故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D项。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所以图片上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局势”的内容,因此说时局的变化影响商业营销策略,故选C。14.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材料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A.以宗法
12、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儒家强调的习惯法适用于“君主与士人”,而习惯法的核心是宗法制,故A项正确。B项不适应于君主,C项和D项不适应于士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5. 1923年张君劢在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中说:“近三百年之欧洲,以信理智信物质之过度,极于欧战,乃成今日之大反动。吾国自海通以来,物质上以炮利船坚为政策,精神上以科学万能为信仰,以时考之,亦可谓物极将返矣。”从中可以看出张君劢 (
13、 ) 抨击科学万能 目睹一战有感而发 认为科学一无是处 认为人生的意义不能单纯依赖科学 A B C D参考答案:B略16. 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间世界六强粗钢产量表(单位:万吨)。年份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1929485.45733.9229.41621.0971.6979.11930576.44135.3228.91151.1944.4744.31931562.02636.2188.3836.9781.6528.61932592.71390.1239.8574.7563.8534.61933684.22360.5319.8758.6657.7713.71934969.32647.3
14、384.41188.6615.5899.219351252.03464.0470.41641.9627.71001.719361633.94853.4522.31917.5670.81197.419371769.15138.0580.11981.7791.81319.219381806.82880.5647.22265.6622.11056.519391879.24789.8669.62250.8794.21343.3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西欧经济直到二战前仍未复苏 B.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C.危机迫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 D.大萧条时苏联经济与欧美不同参考答案:D表格显示是1929-1939
15、年钢产量表,表格显示欧美国家产量明显不稳定,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苏联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苏联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故D正确;表格显示已经恢复,只是各国程度不同,故A错误;B中完全恢复说法绝对;C中苏联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点睛】表格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是以表格为呈现形式,通过定量分析数字或相关数值,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此类试题解题的方法一定要抓住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常用的解题方法有:1.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2.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3.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
16、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17.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参考答案:B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的信
17、息可得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故B项正确;方液仙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也不是国有企业,排除AD项;全行业公私合营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故C项错误。18. “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B.梭伦执政时期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保证贫困的公民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在此之前,雅典的公职人员没有薪金,一般民众根本没有经济条件担任公职。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执政时期19. “西
18、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人,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段话()A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B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C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D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意在考查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列强侵华的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而不是始于被迫开埠通商,故A项错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从材料“西方的市政
19、管理,经济模式的传人,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可知,这段话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故D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项为A项,原因是混淆了“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和中国近代化两个概念。20.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参考答案:B21.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
20、。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参考答案:A22. 1883年,英国驻华各口领事报告中说:“棉纱线消费的巨大增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仅上海邻近地区如此,全中国也都如此,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英国棉线出售,每一个商店的货架上都可看到英国棉线。”这一报告表明( )A.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B.全国传统纺织业受打击的程度相同C.民族纺纱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D.全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扩大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材料表明,当时洋纱在中国各地乃至农村畅销,说明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洋纱织布,A项正确。B项是
21、对材料的误读;C项与材料无关;鸦片战争后,先是纺织分离,后是耕织分离,从沿海通商口岸到内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项中“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表述错误。点睛:通过审读材料,材料中反复出现“线”字,可见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棉线”。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棉线的畅通无阻,直接表明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23.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材料二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材料三 两张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王安石
22、对商鞅哪一方面的什么观点?(2分)(2)材料二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有哪几个?(7分)(3)明显可以看出,材料三中左图到右图表明社会习俗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什么?(2分)(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有的能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请依据史实准确概括其主要表现。(4分)参考答案:(15分)(1)实施变法中的取信于民。(2分)(2)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2分)王安石的措施:通过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增加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加强军队力量,并改进取士之法选拔人才。(5分)(3)鲜卑人该穿汉族服装。(2分)(4)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封建化;孝文
23、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政权的封建化,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4分)24. 清代主流学术原为考据学,近代以后转变为讲求权宜救乱的经世致用之学。此转变之主因为何?A.反清复明思想复炽,学者转趋宋明理学以替代考据学B.内乱频作,外患亦接踵而至,经世致用思想随之代兴C.西方学术传入后,学者从学器到学制,考据学因而衰微D.统治者提倡师夷长技以自强,旧学为新时代士人所遗弃参考答案:BCD25.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A.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B.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
24、融入欧共体C.是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D.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从维护英国自身利益出发的,也就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A项正确。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更利于英国真正的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排除B。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更利于英国真正的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而不是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排除C。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对“孤立主义”的突破而不是继承和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6. 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爱国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参考答案:A27
25、. 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魏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比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参考答案:C28.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
26、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参考答案:B29.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这里所说的“内部力量”指的是A. 政治制度 B.经济实力 C. 科技力量 D. 文化参考答案:D30. 甲书说“宗教改革的主因是罗马教会本身的腐化。”乙书说“宗教改革起于马丁路德在1517年公开批评天主教会的腐化。”以下叙述较为合理的是A.甲着眼于远因,乙着眼于近因B.甲着眼于导火线因素,乙着眼于背景因素C.甲着眼于个人因素,乙着眼
27、于制度性因素D.甲着眼于表层因素,乙着眼于深层因素参考答案:A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材料二
28、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 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
29、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二)思想先行。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8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分)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4分)“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3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相同点:保留了血缘
30、社会。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8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意义:联邦共和政体的创立,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3)内涵: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2分)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2分)举例: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3分)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知识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关于“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在此之前中国社
31、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把握到“保留了血缘社会”即可。关于“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信息“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分别归纳、概括得出答案。(2)本问考查的是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表现及意义”要求,避免只回答一个方面。关于“表现”,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相关史实,围绕“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分权制衡机制”等展开即可。关于“意义”,即对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的认识,侧重于把握到“积极意义”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本问考查的是新中国经济转型相关知识点。
32、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要把握到“双重转型”的内涵,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包含“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两个方面。关于第二小问,要把握到“思想先行”的含义,即强调思想解放对经济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紧扣材料三时间,重点把握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作用。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概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概况及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HYPERLINK / t _blank 周世宗 HYPER
33、LINK / t _blank 柴荣(921959)在位期间,广泛收罗人才,推行改革: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运;裁汰僧尼停废寺院 3 万余所;军事上,整肃军纪,处决了临阵溃逃的禁军大将樊爱能、何徽以及中级将校 70 余人,裁汰老弱,选募壮勇,组成了精锐的中央禁军。周世宗还修订刑律,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征辽,收回 HYPERLINK / t _blank 燕云十六州中的 3 州,
34、五月间,乘胜进取幽州,突患重病,被迫班师,六月卒,年39 岁。 欧阳修评价说:“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 摘编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HYPERLINK / t _blank 周世宗 HYPERLINK / t _blank 柴荣改革的主要措施。(10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HYPERLINK / t _blank 周世宗改革的历史意义。(5分)参考答案:(1)政治:整顿吏治,提倡节俭。经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裁汰僧尼,减免租税。军事:严肃军纪,整顿军队。文化:修订历法,发展文化。(10分)(2)周世宗柴荣改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及成就,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 HYPERLINK / t _blank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5分)33.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实现教育的公平上有何贡献?(4分)(2)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公平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雪大世界工资协议书
- 农村装电梯分摊协议书
- 公司跟媒体签约协议书
- 2025年MS Office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
- 全方位解析22025年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
- 国考法律试题及答案
- 固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C++语言和软件工程结合试题及答案
- 法律综合性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专业的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氢能无人机项目可研报告范文参考
- 300B电子管技术参数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国家标准照度参考表
- 簧片落料弯曲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管道单线图符号说明
- 工业硅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 消防工程项目样板区、样板间方案
-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PPT课件
-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