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三幅作品都体现了A理性主义精神B现代主义精神C批判主义精神D现实主义精神2下表是美、德两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结构表(单位:%)。据此表可知1870年1890年1910年1930年第一产业美国52.245.134.924.9德国49.140.035.127.3第二产业美国23.526.329.229.5德国29.135.737.940.6第三产业美国24.328.435.945.4德国21.824.327.032.1A美德两国农业生产逐渐落后B就业结构与

3、生产力水平有关C德国的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D结构不合理将引发经济危机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4下列描述明显有思想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广东”B“洋务运动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危机”D“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与洋务运动有关”5王守仁在晚年将自己大半生的学术思想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

4、是格物。”由此可以推知其学术思想A深受佛家伦理的影响B摒弃格物致知的方法C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D具有经世致用的意涵6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71921年10月,苏俄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2-1924 年,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币值,规定工商业税额。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实现国家的工业化D重点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81978年3月,

5、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次大会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号召9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四幅图片的“握手”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一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图三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图四握手的主角是奥巴马和

6、胡锦涛,两人首次会面商讨的主题之一应该有金融危机10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一项是“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ABCD11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

7、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12梁启超在1902年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首次将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人;同盟会成员朱执信在1905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新青年从1918年的第五卷第五号开始,逐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并率先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上述史实表明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B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系统研究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D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

8、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 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

9、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

10、背景。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前期,由于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于是便出现了向人烟稀少的边远或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地区的“长时间,大规模”的流动现象,至鸦片战争前后,由内地诸省迁往边远省份人口总计有700万800万。同时,游民队伍也在与日俱增,不断扩大。嘉庆八年,滞留北京街头的“无业贫民”就有8万人之众。四川省“游民极多”,仅成都“每日清晨城门启后,四门进城者不下两万人”。苏北一带每到秋冬之际,“游民百十为群”,乞食四方。流民、游民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摘编自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材料二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

11、国失业现象愈发严重,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1861年至1920年掀起两次移民高潮,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有大约93%是熟练工人,85%的人年龄在14岁到44岁之间,并且以男子居多。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同时也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为拥有十分多样化的种族及民族。由于在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摘编自世界人口网美国人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

12、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中国与1920年前的美国人口增长最大的不同,并说明这种不同给两国带来的不同后果。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梅杜萨之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批判了法国政府的无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批判了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格尔尼卡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批判了法西斯和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三幅绘画都体现了批判主义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并非三者的共性,排除。故选C。2、B【答案解析】通过材料中美国和德国在三大产业

13、上的比例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B正确;农业就业人数减少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落后,排除A;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于美国不能说明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工业国家排除C;表格中时间范围,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中的信息,排除D。3、C【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

14、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4、C【答案解析】“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危机”认为鸦片战争引发了民族危机,是对鸦片战争的价值判断,故选C项;ABD项是客观描述,不带有思想价值判断,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5、A【答案解析】王守仁的“四句教”中频繁提及“善恶”,这一理念源自佛教,王守仁将其与“心”“良知”“格物”相结合,体现了佛教思想对其影响,A正确;“为善去恶是格物”说明其并未摒弃格物,排除B;“四句教”未提及天人关系,排除C;“善恶”“心”“良知”“格物”等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D。6、B【答案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

15、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7、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中“1921年”“1922

16、1924年”可知,当时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材料中“货币流通事务”“工商业税额”等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通过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选B;计划经济形成于斯大林时期,排除A;C项与新经济政策不符,也属于斯大林时期,排除;D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排除。【答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21年”“货币流通事务”“工商业税额”,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分析解答。8、C【答案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全国科学大会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思想,全国科学大会是改革的先声,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国家工作重心

17、转移,C项正确;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的标志,排除A项;高考制度的恢复于1977年,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故选C。9、B【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开始实现关系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B符合题意;图一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这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图三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这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不符合题意;图四握手的主角是奥巴马和胡锦涛,两人商讨的主题之一是金融危机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10、B【答案解析】中

18、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此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君民共治是主张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观点,发生在19世纪末;宣传科学与人权的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根据材料信息“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新文明之曙光”可知是指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发生在1917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真确的是,故选B。11、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由“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得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工厂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按时上班下班。所以钟表流行。所以选B。12、A【答案解析】据材料“梁启超在1902年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

19、同盟会成员朱执信在1905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新青年,逐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可知,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同盟会成员以及资产阶级激进派都在20世纪初期介绍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A正确;据所学可知,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者开始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各派别,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是保皇派、同盟会成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青年最初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这些资产阶级各派别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C错误;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文明,故D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

20、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增长;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曾造成大量失业;一度激化了社会矛盾。(2)相似: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市场作用;在所有制方面,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历史背景: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英国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打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答案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中“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

21、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 “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经济、结束滞胀、减轻财政负担和造成失业、激化社会矛盾等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2)相似:根据材料一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扩大公共品市场化”,“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材料二中“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两个方面,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历史背景:英国:根据材料一中“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及其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