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 教学目标: 1、熟悉圆,知道圆的各局部名称; 2、把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把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力量以及抽象概括力量。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爱上漂亮的圆,激发探究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把握圆的特征。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其次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觉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

2、师:刚刚发觉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方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圆,大家看:观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熟悉。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很多的数学学问,信任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沟通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教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

3、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教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留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其次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分。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方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4、? 可能: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对折、绽开、再对折、再绽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认真观看,你还发觉了什么? 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全部的直径、半径

5、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看得很认真也很会动脑筋,现在教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全部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三、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认真、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全部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四、画圆 师:答复得不错,现在教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承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

6、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议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洁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假如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觉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打算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方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五、总结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圆的熟悉,从圆桌到圆的各种学问还有什么学问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教师还有一个问题:谁

7、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一、长方体与正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根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存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预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预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

8、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外形,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提醒课题:“长方体的熟悉”。 2、引导学生熟悉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肯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肯定空间的物体的外形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

9、探究 1、出例如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看: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学具,答复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由于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留意要标准。)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依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 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 2、熟悉长方体各局部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准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

10、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相互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局部,加深印象。 3、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沟通。 学生四人一组争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争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 (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快速的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比拟哪一种方法好?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外形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 (还可以出示预先预备好的纸盒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体的一种特别状况,一般来说,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特别状况也可能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外形一样,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一样)来代替。(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一样这个特点) (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条棱的方法? 假如有学生是分组来数的,可以结合长方体铁丝框架数一数。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4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电脑显示棱的特点) (3)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快速数出来的?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一个长

12、方体的面可以分为3对,相对的面完全一样;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 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 5、熟悉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预备从哪几个方面进展讨论?想用哪些方法来讨论? (2)学生沟通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 (3)全班沟通。 6、争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

13、1)观看比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一样点?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别的长方体。由于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宽、高了,就叫做棱长。 (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7、小结: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第1011页的内容。 三、稳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结合第3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外形有什么特殊之处。 2、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 3、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认真观看后答复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一样

14、的长方形。 4、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推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学生相互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5、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长方体特征的顺口溜。大家可以轻声读读。 出示: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五、课外延长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爱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认真观看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爱的图案。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绽开图

15、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绽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熟悉。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存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学生每人预备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学生按小小组分别预备教科书14页思索题中所需的若干张硬纸(每种6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师:这节课,我们要连续讨论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看教科书3页,像例3那样,将有关的棱用红线描出,并根据例题所示的步骤进

16、展操作,得到正方体的绽开图。 2、把绽开图再复原成立体图,再进一步绽开、复原,让学生从绽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 3、让学生独立一剪,并在小组里沟通自己得到的绽开图,在沟通中熟悉不同的正方体绽开图,并思索绽开图中的各个面与原来各个面的关系。 4、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绽开图,先从自己的绽开图中找出长方体的3组相对的面,然后在其他同学的不同的绽开图中找。最终让学生观看相对的面在不同的绽开图上的分布状况,发觉其中的规律。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在观看绽开图的根底上,先在图中标注下面、后面、和左面,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将绽开图复原成立体图来检验。

17、 第2题 (1)出示各绽开图,引导学生先想像把绽开图复原成立体图的过程,再推断。 (2)把教科书117页的图形剪下来试着折一折从而验证自己从前的推断是否正确。 三、稳固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在认真观看绽开图的根底上(.)作出推断。对于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要说明理由,最终再进展操作验证。 2、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进展选择,再通过沟通让学生说明选择的依据。 四、思索题 让学生拿出预备好的硬纸,先启发学生思索: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要用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外形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操作。然后说说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提示大家留意什么? 六年

18、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引新: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日的内容教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 二、自学新课: 自学书本P19。并思索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倒数? 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 三、争论辨析: 1、什么叫倒数? 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 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 (1)两个数。 (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需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四、思索:0.2的倒数是多少? 五、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练习五38。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