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课件_第1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课件_第2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课件_第3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课件_第4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淄博七中 高一物理组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淄博七中 高一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

2、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二.教材意图分析1. 本章教材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的研究。牛顿运用其运动定律研究天体运动并结合开普勒定律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2.本章通过介绍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3.充

3、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4. 增进科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二.教材意图分析1. 本章教材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的5.注重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 领略前辈科学家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对未知的探索(黑洞)认识科学总是在探索更广泛适用的理论中发展体会名人名言的哲理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马克吐温、萧伯纳、梁启超6.正确评价经典力学,能够让学生知道科学成就总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原有科学理论的推翻,而是原有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新理论的一部分5.注重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

4、领略前辈科学家四、教科书关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线索和思路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规律的发现做出了什么贡献?根据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可以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 ( 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运动半径 )那么,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有什么规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分析出:。 (M为太阳质量)太阳与行星间的相互引力有什么规律? 由于以上F和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星体间相互引力规律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吗?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以下相同的规律: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G为引力常量。引力常量G的值等于多少?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G的值,这使得万有引力的定

5、量计算成为可能,我们能据此计算出星体质量四、教科书关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线索和思路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高考要求万有引力定律:二级要求环绕速度: 二级要求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一级要求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一级要求一般出选择题:例如2011年全国卷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A.0.1s B.25s C.0.5s D.1s高考要求万有引力定律:二级要求三. 课时分配建议(共11课时共计四周)1.行星的运动1课时2 太阳与行

6、星间的引力1+1课时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2+1课时5 宇宙航行2+1课时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课时复习评估1课时三. 课时分配建议(共11课时共计四周)1.行星的运动1课时四、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这一节是起始教材对全章起引领性的作用。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起铺垫性的作用。本节结论性的知识较少,但包含着的科学史料十分丰富。 教材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描述天体运动的 。四、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教学设计以问题探究与史料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探究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焦点探究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建立的过程。探究椭圆轨道特征探究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

7、物理意义教学设计以问题探究与史料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探究第二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本节属于科学过程教育的素材 ;是探究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教材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的;知识的逻辑结构是一种演绎推理的结构。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这节是对第二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外推,是第四节教材学习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内容的教学采用猜想、假设与验证相结合,将演绎推理与归纳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与实验的检验。处理方法:这两节内容结合起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演绎与推理、结论得出、检验论证等,是很好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所以我们打算在这里合起来上一节课,这样有利

8、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探究过程,第二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处理方法:这两节内容结合起来是一个2、探究设计(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是什么原因使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猜想与假设: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应该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r有关。 简化模型:行星轨道按照“圆”来处理。 演绎与推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开普勒定律进行计算 。结论的得出: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合理外推:(猜想)地球对月球的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力、太阳对行星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本源万有引力的检验:月-地检验得出结论: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最早证据(卡文迪许扭秤实验)2、探究设计(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是什么

9、原因使行第4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本节是属于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内容;使万有引力定律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通过教学使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教材的立意是使学生感受用物理理论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魅力,激发探究未知世界兴趣。 第4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本节是属于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内容;2、教学设计实验室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天体的质量预见并发现未知行星补充:冥王星为何出局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分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教学设计实验室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天体的质量预见并发现未知第五节 宇宙航行介绍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本节是航天部分的重要知识;三个宇宙速度重点理解第一宇宙

10、速度;通过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介绍激发学生科学献身精神; 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科普知识。第五节 宇宙航行介绍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2、教学设计(1)宇宙速度:引导学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物理意义,区别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2)在“梦想成真” 栏目里,简述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3)在“科学漫步”栏目里,介绍黑洞概念 ;(4)在“STS”栏目里,着重于展示航天事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各种航天器的介绍,补充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定量计算和分析了解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等。 2、教学设计(1)宇宙速度:引导学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第六节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本节是全章的终结性教材,属于介绍性质的教材;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与适用范围;引领学生思考科学的价值观;教材的立意是使学生了解近代物理知识第六节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本节是全章的终结性教材,属于介绍性质2、教学设计设计的思路按照物理学理论在三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进行。(1)从低速到高速的讨论中,介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知识;(2)在“科学漫步” 栏目里,介绍时间、空间都与运动状态有关;(3)在宏观与微观的介绍中,使学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