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省赛获奖_第1页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省赛获奖_第2页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省赛获奖_第3页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省赛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4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感情,体会杜甫晚年的心境。2、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点,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品味、合作探究、总结概括。2、适当点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入课(略)一、知人论世1、杜诗风格(前期与后期比较。略)2、写作背景(略)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体会情感。2、学生自由诵读,领会诗句意思。3、学生齐读,把握情感。4、抽生诵读,学生点评朗读的节奏、重音、停顿、情感的把握(教师点拨)。5、把

2、握内容,概括每联大意,明确感情基调。(大意、基调略)6、学生齐读,深化理解。三、合作探究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教师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言,相互间进行论辩、补充。讨论明确:前人的诗评对秋兴(其一)的结构和意境的整体把握不错,但把诗中情与景的关系割裂了。1、首联景象虽然萧森,但萧索中见富丽,这与杜甫前期的诗作不同;“凋伤”一词既用拟人手法,又浸透着诗人孤苦伤感的情绪。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景象,似乎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心头的郁闷之气。“波浪兼天涌”“风云接地阴”既点明时间地点,生动地描绘出

3、风云变幻的景象,又似乎形象地暗示了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从中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愁绪。小结:前四句既绘景,又叙事,更是抒情,属借景抒情,而不只是“起兴”。2、颈联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两幅形象的画面抒发思乡之情;尾联寓情于景,通过对白帝城的百姓赶制寒衣的情境的描写,让读者在苍茫的秋声中感受到诗人阴沉苍凉、漂泊孤寂心情。小结:后四句寓情于景,并不是直抒胸臆。3、总结:1、纵观全诗。诗人思归之心如此殷切,诚然与长期客居他乡有关,更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曲折表现。2全诗既因物托兴,又借景寄怀,情因境生,景因情活,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四、巩固迁移1、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诗人的心境,读出诗人的的思想情感。2、阅读登高,思考并分析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说明:1、这首诗应排两课时,对杜诗做个结,此教案主要展示了第二课时。2、作业只给学生提供了个思考及解答的角度,为下一课做点准备,不要求当堂完成。)教学后记:设计此教案是想通过诵读和品味,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领悟思想感情,赏析表达技巧。在把握内容、领悟情感上,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赏析表达技巧上,学生的表述有些词不达意,或浮在表面,没有深入一层思考。在下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