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CTA检查的技术_第1页
头部CTA检查的技术_第2页
头部CTA检查的技术_第3页
头部CTA检查的技术_第4页
头部CTA检查的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头部CTA检查技术第1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 头颅CTA检查技术CTA又称CT血管成像,是指从被检者的静脉中快速注入一种对比剂,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在血管(动脉及静脉)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值的时间内进行扫描,经工作站的后处理重建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头颅CT血管成像可以同时显示脑血管腔内、腔外和血管管壁病变,既可实现大范围血管又可实现小血管小分支的精细显像。目前,这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头颅血管疾病的诊断。第2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 适应症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第3页,共20页,2022年,5月2

2、0日,20点16分,星期三头部CTA检查评估患者检查前准备摆位固定参数设定检查中检查后图像后处理胶片制作第4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评 估 患 者 增强扫描不同于普通平扫,需要向患者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造影剂渗漏等不良反应。其中CTA检查使用造影剂剂量及注射速度均高于普通增强扫描(注射速度4ml/s),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大,所以检查前对患者的评估尤其重要。第5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评 估 患 者临床检查目的患者知情并同意检查了解病人有无碘造影剂禁忌症了解病人相关基础疾病了解病人相关既往病史第6页,共20

3、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查前准备确认患者评估患者现病情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安置留置针(18G20G,右侧肘正中静脉)向患者介绍简略流程及正常生理反应检测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正确连接高压注射器急救准备第7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3.检查前4h禁食、禁水。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

4、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第8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摆 位 固 定正确摆位检查患者被检部位有无异物头部固定叮嘱患者制动及应激手势最后确认第9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扫描方式:横断面螺旋扫描。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第10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从后床突下30mm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60mm。(建议范围颈2至颅顶)扫描机架

5、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扫描野(FOV)头颅扫描,采取大视野扫描。(视野用head即可)扫描层厚、层距:0.6251.25mm。(平扫正常头颅CT扫描即可)第11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参 数 设 定小剂量峰值测定法Test Bolus检测颈内动脉C: 4ml/s 15mlS: 4ml/s 20ml使用DynEva测出峰值时间设定增强延时:D=峰值时间+5s C: 4ml/s (DX4)mlS: 4ml/s 40ml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头)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相同准直、起始位、结束位碘对比剂:350以

6、上团注追踪法Bolus Tracking检测颈动脉分叉(C4水平),当颈动脉CT值达到150HU后自动触发启动扫描,扫描延时4秒。C: 4ml/s 50mlS: 4ml/s 50ml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头)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相同准直、起始位、结束位碘对比剂:350以上第12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 查 中 检查中密切注意患者情况、造影剂注射压力,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停止注射造影剂、停止扫描、询问患者情况,按应急方案处理。在患者没有不良反应且愿意继续检查的情况,可考虑继续检查。反之应终止检查,积极配合临床处理患者或送

7、急诊处理,待稳定后转入病房观察。 注:造影剂注射与扫描需同时启动第13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检 查 后 检查结束后,第一时间询问观察患者情况,确认患者没有不良反应后,除去高压注射器连接管,放患者下检查床,安排患者在观察区休息20分钟,无延时反应后取留置针,患者方可离开放射科。如有不良反应,按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处理。 嘱患者多喝水或有临床进行水化第14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图像后处理 后期处理都在工作站上进行,利用MPR、MIP、VRT、等工具处理图像。处理原则:整体到特写;带骨到去骨;全面到局部;突出重点;说明病变血管及其邻近结构关系。第15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多方法重建第16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星期三多角度重建第17页,共20页,2022年,5月20日,20点1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