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_第1页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_第2页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_第3页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_第4页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

2、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

3、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异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异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

4、殖秩序;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政府为代理人确立秩序;(2)反动统治:清政府日益反动孤立:对外投降出卖国家主权,沦为洋人走狗;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反动面目昭然若揭;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4)发展:民资初发;甲午战后列强投资;清政府放宽限制;维新变法的推动。 高一历史基础知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

5、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商办企业数量的增进和规模的扩大,并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A鸦片战争后,随着

6、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国初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

7、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等。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抗战时期: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惨苦的打击。 原因: A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B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

8、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进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原因: A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B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还不断增进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

9、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

10、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递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