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课件_第1页
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课件_第2页
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课件_第3页
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课件_第4页
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国际经济学汇率政策导言浮动汇率政策固定汇率政策中间选择的汇率政策国际货币合作与通货区小结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2导言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4导言本章研究有关汇率政策的理论问题,而不是汇率政策的实践货币主义:浮动汇率政策凯恩斯主义:固定汇率政策折衷论者:中间选择的汇率政策最适通货区理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导言本章研究有关汇率政策的理论问题,而不是汇率政策的实践第十20世纪50年代初期,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基本观点: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相比有三大优势:较高的市场效率获得较大的政策利益浮动汇率下的投机行为是有助于稳定汇率的积极力量浮动汇率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420世纪

2、50年代初期,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基本观点:浮浮动汇率的调整变量少于固定汇率的调整变量,这就意味着调整成本的差异:调整的信息成本;调整的执行成本;调整过程中的犯错成本浮动汇率的调整时间短于固定汇率的调整时间浮动汇率的调整方式优于固定汇率的调整方式自动与柔性的浮动汇率的调整结果优于固定汇率的调整结果促成比较利益的实现浮动汇率的市场效率第十章 汇率政策5浮动汇率的调整变量少于固定汇率的调整变量,这就意味着调整成本浮动汇率的政策利益独立的国内政策:经常项目差额模型的第一定理政策效应的放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政策偏好的自由选择政策纪律的强化增强经济的自由化第十章 汇率政策6浮动汇率的政策利益独立的

3、国内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8货币主义认为:投机者贱买贵卖: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入:从而提高价格在价格高的时候卖出:从而降低价格结论:有利于浮动汇率的稳定的积极力量,而不是破坏性的消极力量浮动汇率下的投机第十章 汇率政策7货币主义认为:浮动汇率下的投机第十章 汇率政策9 固定汇率政策干预主义认为:固定汇率下的不确定性小得多固定汇率下的投机行为才真正具有稳定汇率的作用,浮动汇率下的投机非理性预期导致不稳定浮动汇率下无价格纪律而言,而固定汇率下的价格纪律将对各国政府肆无忌惮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构成约束世界货币主义认为:汇率的变动会导致物价波动(通货膨胀),只有在人们存在货币幻觉时,才会产生支出转换效应由于存

4、在棘轮效应,使得汇率波动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第十章 汇率政策8 固定汇率政策干预主义认为:第十章 汇率政策10小结固定汇率制度比较适合小国开放经济小国经济内部调整成本低小国贸易依存度较高,不利于汇率频繁波动小国贸易伙伴固定,适合盯住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比较适合大国开放经济大国对外贸易多样化,很难选基准货币大国内部经济调整成本高贸易依存度相对低第十章 汇率政策9小结固定汇率制度比较适合小国开放经济第十章 汇率政策11中间选择的汇率政策固定汇率中的浮动因素可调整的汇率盯住政策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宽幅波动的汇率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有效汇率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10中间选择的汇率政策固定汇率中的浮动因素第十

5、章 汇率政策12固定汇率中的浮动因素有限浮动的固定汇率政策R($/ )1342月份2.022.001.98波幅第十章 汇率政策11固定汇率中的浮动因素有限浮动的固定汇率政策R($/ )13可调整的汇率盯住政策可调整的盯住汇率政策R($/ )1342月份2.022.001.98波幅波幅第十章 汇率政策12可调整的汇率盯住政策可调整的盯住汇率政策R($/ )134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R($/ )1342月份2.022.001.98波幅2.04第十章 汇率政策13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R($/ )1342月有效汇率政策盯住一揽子货币来稳定一国的有效汇率有效汇率的定义:一

6、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之双边或多边的汇率之贸易加权几何平均数。第十章 汇率政策14有效汇率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16阿罗不可能三角形:国际货币合作的目的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较为固定的汇率受到控制的资本流动自主的货币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15阿罗不可能三角形:国际货币合作的目的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较为固定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汇率联盟(Exchange-Rate Unions)名义汇率联盟(Pseudo Exchange-Rate Unions)货币一体化(Monetary Integration,也叫通货区)货币单一化(Monetary Unification)第十章 汇率政策16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汇率联盟(

7、Exchange-Rate Un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收益: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减少货币兑换与资本流动的交易费用实现国家与产业的规模经济成本:失去汇率调整宏观经济这一政策变量失去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十章 汇率政策17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收益:第十章 汇率政策19国际货币合作(通货区)的条件具有相近的通胀率具有较高程度的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小国产品差别化程度较高价格与工资都有较大的弹性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高较高程度的财政合作成员国的实际汇率是可变的政治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第十章 汇率政策18国际货币合作(通货区)的条件具有相近的通胀率第十章 汇率政策通货区模型两个国家A,B:PALA(YA,

8、IA) = MAPBLB(YB,IB) = MBIA = IB四个变量:IA ,IB , MA , MB第十章 汇率政策19通货区模型两个国家A,B:第十章 汇率政策21通货区固定汇率的决定两种制度安排:对称性的制度安排首先确定均衡利率,然后决定MA , MBIA = IBMA , MB非对称性的制度安排主导国(如A国)根据本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状况决定MA,然后决定均衡利率IA = IB,以及服从国的货币供应量MB: MA IA IBMB第十章 汇率政策20通货区固定汇率的决定两种制度安排:第十章 汇率政策22对称性的制度安排两国自然失业率相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共同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相交同一点

9、E0两国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不同,均衡利率无解:E0 点,B国承担U1 -U0 的失业 E1 点,B国承担通货膨胀I0UABBCE1E0U1U0第十章 汇率政策21对称性的制度安排两国自然失业率相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共同的对称性的制度安排3.两国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短期菲利普斯曲也完全相似,只是因为两国的货币存量不同,从而该曲线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位置有高低之别。均衡利率无解:E0 点,B国承担通货膨胀E1 点,A国承担U2 -U0 的失业OBIAU1U2U0E1E0第十章 汇率政策22对称性的制度安排3.两国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短期菲利非对称性的制度安排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有

10、可能由主导国承担,有可能由服从国来承担主导国的信用问题:欧盟的主导国为德国第十章 汇率政策23非对称性的制度安排第十章 汇率政策25通货区的贸易冲击贸易冲击代替货币冲击为了平衡贸易冲击,不能调整利率(保证均衡利率),从而导致真实经济冲击,引起经济危机第十章 汇率政策24通货区的贸易冲击第十章 汇率政策26经济一体化的局限宏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的败德行为微观领域的要素流动障碍:劳动要素流动:迁徙成本及他国就业的不确定性实际资本流动:沉淀成本与转换成本货币资产流动:资产组合因素的阻扰第十章 汇率政策25经济一体化的局限第十章 汇率政策27小结通货区是一种较高程度的国际货币合作形式通货区所需要的

11、条件比较高通货区存在相当大的不稳定性第十章 汇率政策26小结通货区是一种较高程度的国际货币合作形式第十章 汇率政策2第一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 第十章 汇率政策27第一章 第十章 汇率政策29导言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原理大国经济模型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28导言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30导言全部贸易理论基础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其一,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其二,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典贸易便最终确立起来。第十章 汇率政

12、策29导言全部贸易理论基础古典贸易理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1重商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贸易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提供国际收支顺差的机会。出口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并导致贵金属的流入。相反,进口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减少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这不仅会导致国内就业的下降,而且还会使贵金属流失。重商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产生上面想法的原因:把财富与金银等贵金属直接等同起来。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0重商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政策建议:国家应对出口与生产加以保护和奖励,而对进口则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加以限制,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重

13、商主义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的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成立;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博弈,即贸易一方的顺差必然要以另一方的逆差为代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1政策建议:国家应对出口与生产加以保护和奖励,而对进口则采取保由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创立前提假设:有两种商品:制成品M和初级产品X.有两个国家:W国,生产M有生产率优势;U国生产X有生产率优势。只有一种稀缺要素(劳动),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这意味着可以只用一个参数来概括生产技术,即劳动的“投入产出”系数。根据上述假定,我们可以得到

14、: , 即U国生产M产品的成本要绝对大于W国生产M产品的成本; , 即U国生产X产品的成本要绝对低于W国生产X产品的成本。贸易条件为 (对于U国来说),即以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绝对利益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2由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创立绝对利益论第十章 汇率政策34绝对利益论XM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图:A ZOJ P ECT I1 I0QM QX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图1-3-1第十章 汇率政策33绝对利益论XM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下图:A ZOJ P绝对利益论封闭经济下的均衡U国的生产均衡点在E点,在该点Px/Pm=Lx/Lm, 即边际生产率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

15、,因此作为社会福利象征的无差异曲线I0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整个经济处在其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雷托最优状态。开放经济下的均衡U国将获得一种有利的贸易条件(上图中的TP线)。这种贸易条件根源于U国在生产X商品时所具有的生产率方面的绝对优势。它决定了U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X商品,却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出售X,由此增加国民福利。同样W国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见,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 第十章 汇率政策34绝对利益论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第十章 汇率政策36比较利益原理斯密假定的放松绝对利益论中的假设:两个国家中各自有一个商品的生产率高于另一个国家。如U国生产X的成本绝对

16、低于W国; W国生产M的成本绝对低于U国。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参与贸易的双方往往其中一方同时在生产M和X两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这意味着斯密定理的失效,但贸易仍在进行,这是为什么呢?第十章 汇率政策35比较利益原理斯密假定的放松第十章 汇率政策37比较利益原理李嘉图假定和机会成本李嘉图假定:一国(如U) 生产两种商品(M和X)的绝对成本都要大于(或小于)另一国(如W).在上述假定下贸易依然进行,李嘉图认为这是机会成本在起作用。我们通过下表中的例子来说明。第十章 汇率政策36比较利益原理李嘉图假定和机会成本第十章 汇率政策38比较利益原理国家生产X的成本生产M的成本生产X的机会成本生产M的机

17、会成本U353/5个M 低5/3个X 高W232/3个M 高3/2个X 低(单位:小时劳动时间)从上表中可看出,U国生产X的机会成本比较低,W国生产M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如果这两个国家按照各自的比较利益进行专业化分工,那么他们都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福利的增进。第十章 汇率政策37比较利益原理国家生产X的成本生产M的成本生产X的机会成本生产比较利益原理李嘉图均衡 我们可以从下图的演变过程来看李嘉图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XMWUUO45UWWEuEu EwEwIwIwIuIu封闭经济均衡开放经济均衡图1-4-1第十章 汇率政策38比较利益原理李嘉图均衡XMWUUO45UWWEuE大国经济模

18、型大国经济模型的构造放松U为小国的假设,我们得到由两个济规模相当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其中U生产X有优势,W生产M有优势。大国经济模型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把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加而得到下图:第十章 汇率政策39大国经济模型大国经济模型的构造第十章 汇率政策41大国经济模型大国经济贸易模型XMHEGOIuIt图1-5-1H: 两国全部生产M时M的最大产量G: 两国全部生产X时X的最大产量EH: W国专业化生产M, U国两者都生产EG: 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两者都生产E: 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专业化生产M第十章 汇率政策40大国经济模型大国经济贸易模型XMHEGOIuIt图1-5-1大国

19、经济模型各种均衡状态的福利比较世界无差异曲线It相切于E,这表示U国与W国两国均实行专业化生产,X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就是U国的贸易条件)正好处在U国与W国的相对成本之间(即Iu)。由此,U国可以把X卖的贵些,而W国则可以买的便宜些。此时社会福利最大。相切于EG段,此时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两者都生产,这种情况与U为小国模型时基本相同。相切于EH段,此时W国专业化生产M, U国两者都生产,与上面结论完全相反。 第十章 汇率政策41大国经济模型各种均衡状态的福利比较第十章 汇率政策43第二章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国际经济学 华民 著第十章 汇率政策42第二章 第十章 汇率政策44导言封闭经济的均衡俄

20、林赫克歇尔模型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大国经济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43导言本章主要内容第十章 汇率政策45导言由斯密和李嘉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行为,以及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收入与福利。但是为什么要素生产率会有不同?最初回答是自然条件不同。后来有人认为是技术水平的差异。俄林和赫克歇尔的解释是,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国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奠定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第十章 汇率政策44导言由斯密和李嘉图建

21、立和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先简单介绍所需要的分析工具等产量线 比较有代表性的等产量线有以下三种:封闭经济的均衡KLKLKLX2X1X2X1X1X2(a)新古典(b)里昂惕夫(c)两种生产途径图2-2-1第十章 汇率政策45先简单介绍所需要的分析工具封闭经济的均衡KLKLKLX2X1封闭经济的均衡新古典等产线。是一条严格凸向原点且连续可导的光滑曲线。这表明在生产X和M这两种商品时,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里昂惕夫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L”形曲线。这表明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时不可连续替代。事实上只是一种固定搭配关系。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

22、线。它与里昂惕夫等产量线的性质非常相似。只不过它多了一种固定的搭配方式。第十章 汇率政策46封闭经济的均衡新古典等产线。是一条严格凸向原点且连续可导的光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 我们先以新古典等产量线为工具来研究这种均衡,其方法是将两个表示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一起置于一个埃奇沃思方框图中,这样我们得到下图:封闭经济的均衡KLAHJX2X1X3M1M2M3OXOMDF图2-2-2第十章 汇率政策47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封闭经济的均衡KLAHJX2X1封闭经济的均衡A点性质。在A点是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一个交点,其中X商品的产量为X2,而M商品的产量为M2。显然,当一个国家的资源这样配置时,其福利肯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为什么?)D点性质。整个经济的均衡出现在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上。显然,这是一个帕雷托有效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F点性质。与D点性质相同。区别仅在于对X与M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偏好不同。即消费者现在乐意多消费一些X商品,相对少消费一些M商品而已。 第十章 汇率政策48封闭经济的均衡A点性质。在A点是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一个交点封闭经济的均衡契约线的性质定义为帕雷托最优均衡的连线。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处在最有效的配置状态。契约线之所以凸向右下角并非偶然,它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X产业是属于劳动要素(L)密集型的,而M产业则是属于资本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