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报告_第1页
XX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报告_第2页
XX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报告_第3页
XX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报告_第4页
XX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县综治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方案概述1 HYPERLINK l bookmark23 o Current Document 1建设背景1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1 HYPERLINK l bookmark29 o Current Document 3方案定位2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1.4设计依据25需求分析41.5.1项

2、目视频资源整合共享需求45. 2业务需求分析55. 3技术需求分析12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15 HYPERLINK l bookmark117 o Current Document 1设计原则152设计思路16 HYPERLINK l bookmark127 o Current Document 2. 1云边融合构架,系统长效发展16 HYPERLINK l book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2.2.2物信数据融合,全面赋能应用17 HYPERLINK l bookmark135

3、o Current Document 2.2.3异构算法共存,算力灵活调度17 HYPERLINK l bookmark138 o Current Document 2.2.4架构全面解耦,持续发展生态18 HYPERLINK l bookmark144 o Current Document 3系统架构18 HYPERLINK l bookmark147 o Current Document 2.4数据架构21 HYPERLINK l bookmark150 o Current Document 5开放性设计23 HYPERLINK l bookmark153 o Current Docume

4、nt 2. 5. 1应用能力开放23 HYPERLINK l bookmark160 o Current Document 2. 5. 2平台服务开放23 HYPERLINK l bookmark169 o Current Document 2. 5. 3数据服务开放24 HYPERLINK l bookmark180 o Current Document 2. 5.4基础设施开放24 HYPERLINK l bookmark187 o Current Document 2. 6可靠性设计25 HYPERLINK l bookmark190 o Current Document 2. 6.1服

5、务的可靠性25 HYPERLINK l bookmark193 o Current Document 2. 6. 2智能分析任务调度的可靠性25 HYPERLINK l bookmark197 o Current Document 2. 6. 3数据资源的可靠性25 HYPERLINK l bookmark200 o Current Document 2.6.4计算存储资源的可靠性26 HYPERLINK l bookmark203 o Current Document 6. 5物联设备接入的可靠性26 HYPERLINK l bookmark20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

6、章综治平台设计28 HYPERLINK l bookmark209 o Current Document 1系统架构28 HYPERLINK l bookmark223 o Current Document 3.2应用设计302. 1通用应用设计303.2.2专用应用设计652. 3数据可视化应用78 HYPERLINK l bookmark571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监控及视频会议系统布建设计831设计彳既述831. 1 4. 1. 1系统结构图844. 2道路防控网典型布建场景错误!未定义书签。4. 2. 1重点道路交叉路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 2. 2 一般道路

7、交叉路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bookmark581 o Current Document 2. 3重点路段84 HYPERLINK l bookmark590 o Current Document 4. 3重点管控点典型布建场景854. 3.1重点单位出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 3.2学校出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 3. 3广场86 HYPERLINK l bookmark605 o Current Document 4. 3.4村委会门口86 HYPERLINK l bookmark613 o Current Document 4.3.5农村主要出入口87 HYP

8、ERLINK l bookmark622 o Current Document 4. 3. 6严管街面路面88 HYPERLINK l bookmark629 o Current Document 4. 3. 7互联网监控典型布建场景884.4视频通讯系统894. 4. 1概述89 HYPERLINK l bookmark655 o Current Document 4. 4. 2基本功能904. 4.3会议管理系统984. 4.4视频点播系统994. 5安全系统建设1024. 5. 1安全概述1024. 5. 2边界接入安全1034. 5.3系统访问安全1054. 5.4结构性安全1074.

9、 5. 5注册认证安全1095.6产品安全性1104.6备份系统建设110 HYPERLINK l bookmark68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指挥中心及机房设计1111 概述1115.2指挥中心及机房布置图1125.3指挥中心效果图1125.4机房设备布置图113第六章预算清单114第一章方案概述1.1建设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c 2014 ) 69号)和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中心、 公安部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

10、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 ) 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XX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 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解决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治 安防控、打击犯罪、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2018年7月20日XX县通 过XX县工作条例,明确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方式, 并明确了视频监控职能管理部门。为了加强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深度应用,明确 并规范视频图像信息接入与共享工作流程、工作范围、工作职责,XX县相应编 制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 信息接入与共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我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

11、接入与共 享工作。2019年1月,县政法委联合县发改委、县公安局联合印发XX县公 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落实国家发改委、中 央政法委、公安部相关文件要求。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XX县综治视频应用平台是XX县公共安全和管理智能视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治理,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的 建设紧紧围绕“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目标。根据中政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 作部署要求,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建立健全视频系 统建设、联网、运维、管理、应

12、用机制,深化社会治安防控和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依托XX县视频办视频云平台获取视频数据资源,对 接城市视频专网,围绕中政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9+X”数据标准规范,实 现图像摘要、分析、处理、识别、比对等智能研判应用功能。总体目标:在2020年底前,以视频大数据的采集、联网、整合、应用为主 线,以“一核三轴两体系(一核:视频资源云;三轴:社会治安视频应用平台、 城市管理视频应用平台、综治视频应用平台;两体系:综合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 体系)为主体,构建XX县新型智能化视频系统架构。以视频资源云为核心枢纽, 依托政法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面向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公共服务

13、等领 域提供多元化应用支撑,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 总体建设目标。本期目标:由县财政投资,县综治中心牵头,建设综治视频应用平台。以政 府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城市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围绕“违 法犯罪有效防控、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和安全隐患排查综治三大核心工作,构建 县、乡镇、村三级综治应用平台,强化综治信息化建设,实现“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单位包括县综治中心,2个镇,4个乡,63 个村(社区),建设内容涵盖应用设备、管理设备、转发设备、网络设备、后台 存储设备等。建设周期:本项目自财政资金落实后,建设周期

14、为6个月。1.3方案定位本方案主要面向政法委用户主导的县级综治中心项目。1.4设计依据本项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依据和技术标准、相关 研究成果、地方政策及指导性文件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依据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号);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年)(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央综治中心综治秘书室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发 改办高技2015 2056号)(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15、(GB/T 33200-2016)(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 31000-2015)(6)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 技2015996 号)(7)2016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区)项目申 报评选办法(中综委密电C 2016 ) 178号);(8)中央综治中心秘书室、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 于推进2016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申报示范城市(区)项目审 批工作的通知(中综委密电C 2016 ) 5号);(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

16、) 69号);(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综治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框架意见;(11)发改委等9部委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 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 996号);(12)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 见的通知(公通字2015) 4号);(13)山西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十三五规划;本项目建设的技术规范: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 669200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

17、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 / 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 03482004)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0)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I65 721996)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2004)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GB/T16858-1997)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范(YDN075-1998)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6677199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I7859-1 99

18、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388-2002B)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GA/T491 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2004)山西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临汾市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视频系统建设规划(2013-2016年) 实施方案全国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22公安部全国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安部公安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标准(公安部)国家颁布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1.5需求分析5. 1项目视频资源整合共享需求一是整合综治远程协调视讯联

19、动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和政法网音、视频的整 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三级音视频的联动,达到综治事项应急指挥和视讯远程 协调的目的。在市级综治信访中心,新建综治视频会议MCU平台,在各区综治中 心,配备视频接入网关,通过视频网关解决所有非国标接入的视频信息号,在街 镇综治信访中心,为每个镇街配备一个视频会议终端,通过安全边界接入系统接 入政法网,并为每个镇街配备电视墙,实现与会讨论各方视频沟通和数据共享的 同时,系统还集成了数据会议的功能,无需安装任何其他设备,电脑通过浏览器 即可访问数据会议系统,可实现文字交流、文档共享、文件传输、会议议程管理、 投票、电子白板等功能。二是重点整合视频资源的接入,

20、推进街道、乡镇、农村技防系统建设工作, 提升城乡治安和自我管理水平o综治信访中心作为政法委在基层单位综合治理最 小单位,清楚的掌握着社会治理的重难点信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本期侧重建 设县级接入平台,实现对乡镇、村(社区)视频资源的接入,6个乡镇和63个 村对接视频平台,实现基层视频数据整合,特别对重点综治部位的视频接入,如: 乡镇、村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人脸识别对重点人员进行掌控。重点实现乡镇、技 防村庄等居民技防工程建设工作。5. 2业务需求分析1.5.2.1增强基础管控能力,稳定社会治安形势治安防控业务开展的关键在于对各类治安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适时、客观、 准确地把握社会治安动向和发展趋

21、势,因地、因时、因情制宜作出决策,实现情 报与行动、基础与实战、打击与防控的快速转化和有机衔接,实现对重点场所、 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的立体化、分级化管控。全面掌控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建 筑物、重点场所、巡防力量等基础信息,是进行治安防控的必要手段。1.5.2.1.1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基础治安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人员信息掌握的不到位将会 对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建设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业务不同、面向对象不同,人 员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掌握人员基础信息为目的的实有人 口管理,以打击和监控为主要手段、以防范和主动性侦查为主要目的的特殊人群 /重点人员管控,及以重点青少年和上访人员为

22、对象、以引导、教育、矫正为目 的特定人员管服。实有人口管理实有人口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信息采集全面、准确、实时。在城镇化持续推进 的背景下,城市间人口流动加速,人户分离情况严重,实有人口管理面临严峻挑 战。一是当前实有人口相关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社区综治人员、网格员等通过人 工走访、户口登记等方式获取,人工采集频率偏低,上门采集数据常遭遇人不在 的情况,采集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此外,流动人口主动登记率低、离开时不主 动注销,这些都给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二是实有人口应用系统建设本身存在烟囱林立的情况,各类人口库的数据尚 未充分打通,相互之间的数据未能有效互通与及时转换。这些问题造成的结

23、果是实有人口信息普遍滞后,跟不上人员变化的速度,人 员底数不清、信息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现有的实有人口信息采集模式下,高 频率的全面采集核查难以实现,靠人工判断人口流入流出的方式准确性也不高, 迫切需要更智能化的手段辅助发现人员流入流出情况,实现更高效的实有人口信 息米集。特殊人群/重点人员管控特殊人群/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需要对辖区内的涉案重点关注人员、刑满释放 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病患者、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人员等 特殊人群/重点人员做到看护稳控。现阶段主要依靠定期上门调查、特种行业和 公共复杂场所摸排、群众举报等手段发现特殊人群/重点人员是否存在稳控风险。 这种人工模式对特

24、殊人群/重点人员的管理管控效率很低,难以及时掌握已纳入 列管范围的特殊人群/重点人员的轨迹、异常行为等动态信息,管理工作更多还 是集中在基础信息维护上。因此,迫切需要基于智能化手段对特殊人群/重点人 员进行身份识别、轨迹采集、行为分析,加强对列管特殊人群/重点人员实时动 态的掌控,辅助发现潜在风险,切实体现管控成效。(3)特定人员管服特定人员管服工作主要面向辖区内的重点青少年、上访人员等特定人群,需 要及时掌握该类群体的底数,做好教育帮扶和心理疏导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 罪和过激行为的发生。当前,此项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定期排查、群众上报的方式 获取相关信息,难以及时获取此类人员的实时轨迹以及异常

25、状况,同样需要借助 智能化的手段来开展全面的人员行为刻画,及时发现异常前兆与不良趋势的苗 头,以便进一步开展帮扶与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1.5.2.1.2 M点场所管理重点场所管理是治安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都是针对一定范围区域内的全 要素管控,在管控模式和管控手段上存在着较多领域交叉与共通点。其主要目的 是做好人、地、事、物、组织等基本要素的信息米集,及时发现并处理诱发违法 犯罪活动的相关因素,防患于未然。本方案重点场所管理主要是针对校园及周边 安全进行有效管控。在全国范围内,校园周边频发暴力、抢劫、交通事故等不和谐现象,已引发 社会对校园周边状况的广泛关注。校园及周边区域已浓缩成一个小型的

26、综合治理 场景,面临的安全环境较为复杂。一是校园本身是一个弱势群体较为密集的区域,尤其是中小学校,未成年人 集中,使得校园周边成为针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多发地,针对学生的暴力、抢劫、 性侵等恶性犯罪时常发生。二是目前许多校园周边的商业圈构成较为复杂,各类游摊小贩、旅店、网吧、 电子游戏厅、音像店、台球厅林立,复杂的周边环境为校园周边安全增添了极大 的安全隐患。要破局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需要以系统性思维对以校园为中心的周边区域 开展综合性整治,全面管控区域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各项要素,并能对 危险及时预警,确保校园周边安全。1.5.2.1.3人员密集区域态势管理近年来,我国公共场所因人口高度密

27、集而引发的群死群伤现象偶有发生。尤 为典型的如2014年末,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 伤。此类事件具有“窗口效应,易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公共场所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此类事件多发生于人流密集 的商场、广场,人员聚集程度愈高、人员密度愈大,则发生人员拥挤、踩踏导致 恶性群死群伤公共安全事件的概率就愈高。当前,主要还是通过加大人员密集区 域的周边警力,以警力换安全。一旦遇到节假日、大型活动,警力捉襟见肘。亟 需借助智能化手段,实现对人流量、人流密度以及人员流向的实时监测、精准预 测和及时预警,通过技术解放警力,实现更高效的人员密集区域治安管控。152.1.4群防

28、群治群防群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群防群治队 伍等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力量,促进相关社会组织在基层管理工作中充分发 挥作用。当前,由于信息化手段不足,群众上报事件的方式比较单一,如通过电 话上报,不够便利,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防群治的推 广。因此,需依托信息化技术,丰富群防群治手段,打通综治部门和群众之间的 信息渠道,使群众能够充分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1.5.2.2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智能治理能力公共安全的范畴极为广泛,除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还包括环境安全、生 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多个方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型公共安全问题也 呈现逐渐

29、增多的趋势,环境类、生产类、食品药品类安全事件均时有发生,多个 行业面临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面对严峻公共安全形势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各行业在加强安全事件事后处置 的同时,更应从源头上防控风险,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着力于安全风 险治理和隐患排查,构建更为完善的预警预防机制。1.5.2.2.1生产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围较广,需要对建筑工地等特定场所进行全方位、全天 候的安全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特定场所的基本状况及安全生产动态,并能够实 现发生事故告警联动,快速掌握事发地点动态图像和过往录像,以便应急救援及 责任追溯工作的开展,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的效率。1.5.2.2.2城市综合监管各重点行

30、业监管部门在进行涉及公共安全问题的监管过程中,普遍面临监管 战线长、内容多的问题。一是依靠监管人员经验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方式往往难 以发现潜在的隐患问题;二是通过人工方式难以对全场景或全产业链各环节实施 全面、实时的监督与检查,往往会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比如游街小贩的违章占 道、高层小区的高空抛物、马路上的窖井盖移位、小区内的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 地被非法占用、电瓶车非法进入电梯、垃圾分类监管等等。基于以上问题,在重点行业的公共安全问题监管过程中,迫切需要引入信息 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机器换人,早发现、早处置,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 中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同时能够对违法违规事件进行全面

31、分析,辅 助决策,提升行业违法违规整治水平。1.5.2.3贯彻情报导侦方针,升级打击犯罪模式随着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性日趋增大, 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数据交织混杂,犯罪分子的犯罪技能与犯罪模式亦发生 了颠覆式的变化,打击防范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侦查打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 的犯罪形势,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犯罪打击模式升级已成大势所趋。1.5.2.3.1案件侦查在侦查打击业务领域,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极大推动了传统侦查模式的改变。 “由人到案”的主动型侦查逐渐替代“由案到人”的被动型侦查,其更为强调的 是侦查力量的主动介入,实现对犯罪行为和趋势的预判、预警、预防。在主动

32、型 侦查的过程中,基于海量数据萃取所获得情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起到决定性作 用。虽然各地综治部门已在加大这方面能力的建设,但与实战要求相比仍存在一 定差距。一是数据整合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在技术高速发展与建设理念不断迭代的背 景下,早期公安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各业务部门建设的信息化系 统呈现烟囱式分布,系统间数据尚未充分融合。由于不同区域的业务系统承建厂 商不同,数据“一地一格式、“一地一标准”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使得数据的跨 区域、跨部门使用存在壁垒。亟需加强数据资源在统一标准规范下的共建共享, 为上层应用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二是上层应用智能化程度有待深化。现阶段,随着犯罪分子

33、受教育程度的提 高,反侦查意识的增强,犯罪隐蔽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侦查手段和 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特征、习性规律已悄然改变。传 统的人工获取情报并进行研判分析的方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犯罪形式的发展,需要 借助更智能化的工具和产品提升情报的获取能力,辅助决策。15232反恐维稳当前国际形式单边主义抬头,各类恐怖组织活动频繁,虽然我国社会治安工 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社会相对稳定,但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从近年来发生的恐怖 事件可以看出,恐怖袭击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部分周边地区,开始向内地转移。 同时,暴恐分子采用的手段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趋势,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多 变,活动方式

34、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面对这样的反恐形势和趋势,针对涉 恐涉稳人员的管控手段仍显不足,在公共场所、重点单位等复杂环境下的涉恐涉 稳可疑人员的有效辨别能力仍需加强。需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 加强对涉恐涉稳人员的监控和识别,切实做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确保涉恐涉 稳事件的有效预测和及时处置。1.5.2.4提高协同作战效率,构建指挥处置体系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对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提出 了极高要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指挥中心需要能够及时、高效决策,获取事发 地点、周边可调配资源、附近人力分布、事件现场任务执行情况等全局信息,协 调联动相关部门,实现业务指令的流转与分

35、发,并能对业务全流程进行事后追溯。 我国虽在各行业设立了为数众多的公共安全监管部门,但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 时,无论是垂直方向上单个行业内的跨部门指挥处置,还是跨行业的联合指挥处 置,都面临手段不完善、资源未共享、流程模糊等问题。一是事件受理、事件定位、现场监控等环节之间尚未有效联动,接处警、GIS、 视频监控等系统分屏展示。发生突发事件时,针对事发现场的定位以及现场情况 的实时监控常需要指挥中心人员在多屏之间进行手动切换,直接影响指挥调度效 率。二是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尚未充分打通,难以进行高效的信息交 互和资源共享,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资源整合及协同指挥难度大。三是跨行业、跨部门间的联合

36、处置业务流程与事后考核追溯流程相对模糊, 影响了多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效率。基于上述问题,亟需全面打通数据资源,实现事发地点、周边可调配资源、 附近人力分布等信息的“一屏尽显;构建可实现各行业之间协同处置的业务联 动平台,制定完善的业务与数据流转机制,并配套相应的过程监管流程与考核统 计手段,确保各行业、部门分工合作、职责明确,保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高效、 有序。1.5.2.5转换一元管理思维,建设服务民生渠道为了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需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促进政府机 关由传统的一元化管理职能向管理与服务功能并重、融合转化,真正做到以服务 民众为根本,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让群众得到

37、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实惠。为实现以上目标,一是需要解民之忧,急民之所急,化解困扰民众的矛盾纠 纷;二是要促成根本的、理念上的改变,想民众之所想,借助信息化技术,全方 位多角度地开展便民、利民工作。1.5.2.5.1矛盾化解矛盾调解工作就是要健全完善合理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发现并调解各 类矛盾纠纷,维持社会的良性动态平衡。我国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趋好,但 影响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农村土地征用纠纷、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企业改制 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影响社会稳定。目前, 矛盾纠纷调解主要依靠线下方式进行,调解方式不够灵活,遇到矛盾涉及多方、 矛盾双方或多方分布在不同城

38、市等情况时,矛盾调解难度大;调解过程不够规范, 重结果、重口头,且缺乏便利的工具对矛盾调解过程进行记录,导致后期无法作 为诉讼的证据。需拓展矛盾纠纷调解渠道,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多渠道调解, 并配置调解过程记录的有效工具,提升矛盾调解效率,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良性格局。1.5.2.5.2特定人员关怀特定人员关怀工作需要做到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独居老人等需关怀人员的 基础信息和异常状况。现阶段,需关怀人员信息主要通过人工定期排查、群众上 报的方式获取,对异常状况发现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排查周期的长短,难 以及时发现需要关怀异常状况的情况时有发生,

39、人员关怀落到实处并体现价值面 临挑战。需要通过智能化手段辅助发现特定人员的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让独居老人在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关怀。5. 3技术需求分析1.5.3.1强化视频联网整合,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各地早期投入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种类繁多、标准不一等历史问题,把 范围扩大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单位,视频系统设备技术参数不一、型号标准各异 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工作的推进。视 频联网工作的延缓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于视频的智能应用落地,对综合治理 工作的深化带来影响。因此,亟待形成视频图像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联 网整合的工作机制,搭建公共

40、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 互联互通和全面整合,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用,并 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 域的应用。1.5.3.2增强智能技术运用,提升应用建设成效综治的工作重心在基层,而各地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大都面临着人员少、任务 重、压力大的现实难题。亟需依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以视频智能分析为 代表的智能应用系统,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减负增效的实战工具,辅助识别消防 道堵塞、害井盖缺失、群租房、未戴安全帽施工等安全隐患;违章占道、违法排 污、违章停车、垃圾堆放、游摊小贩、店外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重点关注

41、 人员和车辆的实时跟踪、实时布控。与此同时,面对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不同 领域的业务需求,对智能算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多种算 法能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多部门算法能力共享、按需调用;实现算法与 算力解耦,同样的算法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资源上,同样的硬件资源可以运行 不同的算法,避免硬件绑定,保护用户投资;实现算法与服务解耦,不同厂家同 一类型的算法提供统一的接口,随着算法版本的升级不改变接口形式,避免因算 法版本变化或算法厂家变化而带来的应用对接变更。1.5.3.3加强数据治理融合,推进数据赋能业务城市管理过程中,综治、公安及其他委办局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数据,但是, 各部

42、门之间的数据尚未充分打通和融合,且各部门接入的数据质量层次不齐,缺 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因此,迫切需要有效治理并融合物联数据和业务数据,为业 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要保证物联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当前系统采集的物联数据存在以 下问题:一、时空信息异常,已建的车辆卡口、人脸卡口、视频点位普遍存在经 纬度异常问题,严重影响时空轨迹分析类应用;二、图片质量异常,采集的人脸 图片过暗、角度过大、图片大小为零等,导致图片无法进行分析建模;三、数据 重复采集问题,同一采集点位重复采集同一对象的动态数据,造成数据不好用。 因此,如何把杂乱的数据清洗干净,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尤为重 要。需要能够对各类

43、汇聚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及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的高效治 理。建立物信数据之间的有效关联。通过物联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充分融合, 充分发挥动态信息“鲜活”的优势以及静态信息“精准”的优势,更好地支撑上 层应用。(3)以物信数据融合为基础,结合实战应用需求,构建一批可用、好用的 业务模型。业务应用要深入,需要充分运用专家模型、知识图谱等手段,结合业 务场景,构建分析模型,持续为综治中心相关业务线条赋能,孵化符合实战需求 的应用。1.5.3.4完善运维服务体系,确保系统持续可用“重建轻维是各部门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物联系统有 别于一般的信息化系统,其应用成效极大依赖于物联前端的持续稳定运行

44、。综治 中心项目涉及公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面单位建设的各类物联前端, 类型复杂多样、设备数量庞大、建设分散、协议不统一,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 的难题。因此,需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供面向跨网域、跨层级 的各类IT资源、物联网资源的统一运维管理能力,实现各类资源的一体化监控、 告警、故障管理;还能够提供持续、全面的运维服务,及时解决设备故障,保障 系统持续的高质量运行。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设计原则XX县综治中心项目建设遵循“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 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城市管理和服 务的全局需求,体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

45、数字化、智能化领先水平。整体性以“兼容已有、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设计思路进行项目整体规划设计, 在系统架构、网络传输、点位布建、业务应用等方面,既要考虑已有资源接入和 兼容、又要运用成熟的先进技术满足本项目建设需求,还要为将来的扩容、扩展 和升级打下基础。开放性系统设计时,应采用业界主流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及标准协议, 充分考虑算法与算力解耦,数据与应用解耦,保证基础设施、数据、算法、应用 等各层能力的开放。先进性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架构和技术的先进性,确保选用的架构和技术符合未 来发展趋势,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使用价值,保障项目在十年内不 落后。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

46、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采 用国际或国内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设计一步到位,保 证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设计 中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以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主 流产品为核心设备,以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熟稳定,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实用性采用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和未来十年的功能需 要,项目建设必须突出实用性,鉴于系统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在建设中应以现 实需求为导向,以有效应用为核心,以技术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同步协调为保障, 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各级业务部门的需要。标准化系统建设必须

47、统一标准,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建设要求 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架构,整合已建和社会视频资源,在统一的 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构建全网各种设备接入、各子 系统互联互通、视频信息系统互联共享的系统。可扩展性系统总体结构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兼容不同厂商类型的产品,使整个 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并在设计 上留有冗余,以便于将来的系统应用扩展。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应具有容错措施,单点、局部设备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核心和关键设备采用冗余配置,以集群或热备方式运行,实现故障快速恢复。系 统选用设备应具有相

48、应资格的软件评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的测试,质量达标, 性能稳定,能够持续有效运行,满足城市管理7X24小时不间断持续运行的需要。2.2设计思路2. 1云边融合构架,系统长效发展以视频及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需要云计算的支撑,也需要边 缘计算的支撑,所以为保障系统的长效发展,应遵循云边融合的设计理念。边缘计算主要通过AI能力注入边缘节点,实现多维感知数据采集和前端智 能处理,使边缘节点具备更加精准的感知计算能力、更加敏捷的响应能力。而云计算则主要提供感知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和智能应用能 力,以及多维数据融合及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最终可以支撑预测预警、态势分 析等多维大数据分

49、析需求。2.2.2物信数据融合,全面赋能应用传统的视频建设应用比较单一,ai来了之后,视频中可以提取出来的价值 数据越来越多,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物联传感数据采集进来,视频及物联网相关的 价值数据在井喷。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应用,业务数据的种类和规模也在 不断增多。如何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孵化出新的价值的应用,为用户解决实际 问题,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构建数据资源池,将多种感知数据、业务数据融合起来,通过多 维数据的采集、视频图像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清洗、打标签、关联等等,构建 多种类型的主题库、专题库、搜索库、关系库等,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做相应的应 用,赋能各行各业。2.2.3异构

50、算法共存,算力灵活调度AI浪潮下的算法及芯片呈现多样化趋势,一方面涌现出很多人工智能算法 厂商,他们各有擅长但没有哪一家厂商的算法可以做到全面的、绝对的领先;另 一方面,人工智能芯片也在高速发展,芯片种类越来越多。这给系统的智能调度 带来了挑战,不但要求集成不同厂商算法,还要求兼容底层异构计算资源。所以, 对于多厂家多类型的算法、不同算法之间的协同、算法与设备之间的协同,需要 构建算法仓库体系,进行多算法统一管理调度。算法仓库应支持多种硬件环境,包括英伟达TX1、P4、P40、T4和国产的GPU 芯片,物理机、虚拟机、容器等运行环境。通过算法仓库,实现算法与硬件解耦, 实现算法与硬件之间的协同

51、。算法仓库应支持多种算法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基于调度能力,系统不再是单 一能力或固定能力,而是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来灵活地调配分析能力。比如,针 对某一路视频,通过算法任务调度,实现某一时刻分析人,另一时刻分析车。再 比如,通过算法任务调度,白天对A区域的视频进行结构化,晚上对B区域的视 频进行结构化。2.2.4架构全面解耦,持续发展生态作为一个较大的系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AI等多种技术及平台,不再 是某一厂家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系统的开放性设计、先进性设计非常重要, 保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未来多年的建设需要。因此,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开放解耦,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

52、)软件与硬件解耦:采用通用的CPU和GPU计算设备,支持软件定义计 算,同时支持计算和存储设备的云化部署,以及单独升级扩容,满足多样化软硬 件设备选型需求。(2)算法与算力解耦:基于算法仓库体系,统一算法模型规范以及服务接 口标准,广泛兼容多厂家、多版本智能算法,并支持TX1、P4、P40、国产芯片 等多种GPU芯片以及物理机、虚拟机、容器等多种部署方式,实现对AI资源的 统一管理及按需调度。(3)应用与数据解耦:基于数据资源池,推动多维数据的融合以及深度关 联分析,消除数据烟囱,并通过数据服务的方式赋能上层应用,最终实现应用的 百花齐放。2.3系统架构本系统遵循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

53、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GB/T28181-2016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33200-2016)相关要求,进行跨域联网,实现视频、图片、数据等资源的 互联共享,并在综治中心开展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复杂 社会条件下的社会综合治理实战能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中提到:“综治中 心国家级平台建议采取“1+2+X”的方式,1即“综治中心国家级公共安全 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简称为总平台,部署在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外网); 2即中央综治分平台和综治部分平台;X是其他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建设分平 台,总平台提供接口。本方案

54、参考“综治中心”国家级平台“一总两分”的模式进行建设,其中在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总平台)和综治平台(分平台),在 综治的视频专网和综治信息网分别建设综治平台(分平台)。行业专网电子政务外网视频专网/公安信息网安全网闸安全网闸图1.系统架构示意图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托于电子政务外网,可以在全市统一建设,或者市县 两级架构建设,汇聚全市一、二、三类点位资源的汇聚,并可基于权限按需共享 给相关部门。综治平台依托于电子政务外网,可以在全市统一建设,或者市、县两级架构 建设,面向本级政法部门用户和其他委办局、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人员提供各类 综治应用,并可分配相应权限给乡镇(街道)/村

55、(社区)级综治用户使用。综治平台系统依托于视频专网和综治信息网,在市、县两级建设(部分地区 可能会采用全市一级建设模式),面向本级综治部门提供各类通用应用和专业应 用。(1)综治应用针对各级综治部门工作职责侧重点的不同,设计面向市、区县/乡镇(街道)、 村(社区)三个层级的综治应用架构。视赚基础信息管理研判分析工伸办考核评价实有人口信息做人信息态骸析平制数 专咐核市通用应用网格化应用通用应用)综合执法-综合台理治安隐息Wfelfc 方人口管理违章占道识别F井盖异常识别 市场监管匚厂 民生服务一明区县乡镇(街道)视源础肽查传浦flj视BM惭视赚基础信息管理研判分析工伸办考核评价实有人口信息做人信

56、息态骸析平制数 专咐核市通用应用网格化应用通用应用)综合执法-综合台理治安隐息Wfelfc 方人口管理违章占道识别F井盖异常识别 市场监管匚厂 民生服务一明区县乡镇(街道)视源础肽查传浦flj视BM惭布控类I j ms 1轨愁WUlS人员哒统计分析类查询检索类fdS可视化人员* 点性索人车瘤分析j 丽*1R别消岫t占用颇锹评价G-llAniil IwjSbmM ;网格化应用BWBSWIl业务联动应用档案类一人一档车一档全M案rr业务联动通用应用-统计分析类查询检索类村(社区)布腰轨迹类人员独恤踪 全规律分析类r关系研判类昼伏夜出分析 出唧次分析落脚点分析时saat分析隐匿朝的牌分析车分析人车*

57、分析综奇台理综欲法L治安隐息信访唳 H实有人口唳逢章占岫别香井盖异常识别 =厂 民到艮务社会智能治理应用明厨亮灶放尽店人员病网格化应用基础信息管理实有人口值息阙床人群信息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业务联动应用业务联动:)群邸洽网瞬转处置图2.综治应用示意图村(社区)级应用主要给网格员及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人员使用,市、区 县、乡镇(街道)级应用主要给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综治领导单位使用。在 各级均会使用视频调阅、电子地图、基础信息管理等基础类应用,服务于各级综 治部门的共性职能。除共性基础应用外,在市级需使用研判分析、考核、工作督 办等应用,支撑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的整体研判以及对下级部门、周边相

58、关 部门的考核评价及工作督办;在区县/乡镇(街道)级在使用研判分析、考核、 工作督办等应用的同时,还需要使用包括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督、民生 服务等智能治理类应用,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等网格化类应用,以及大联动应 用,支撑各类事件处置信息的上下级互通;在村(社区)级需要使用包括综合治 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督、民生服务等智能治理类应用,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 等网格化类应用,以及大联动应用,为村(社区)综治部门和网格化管理员提供 智能的信息化手段,协助其高效实施各类综治工作。综治应用架构设计是从使用角度设计的。具体建设中,使用方和建设方可分 离。根据各地综治中心的建设情况,平台可在市、区县两

59、级级建设,或者全市统 一建设,并向下级部门开放应用使用权限,下级部门通过客户端进行访问和使用。2.4数据架构基于对应用架构和建设主体的分析,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综治视频专网和综 治信息公网,通过搭建物信融合数据资源平台,构建物信融合、按需汇聚的数据 架构。该平台是一套运用于多维数据汇聚、治理、分析及应用的平台,为数据工程 师提供一系列好用、易用的数据管理、开发与服务工具,帮助用户汇聚及管理各 类物联网数据、业务数据及互联网数据,打破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 数据资源治理和共享,为各实战应用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图3.数据架构示意从每个网络内部看,电子政务外网、综治视频专网、公安信

60、息网基于汇聚的 各类感知数据、业务数据,构建数仓库、搜索库、关系库、标签库、主题库、专 题库,分类存储数据,满足不同类型应用高效调用的需求。从横向网络之间看, 以电子政务外网和综治视频专网为主,结合互联网、公安信息网等多个网络产生 的多维感知数据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综治视频专网、公安信息网实现横向汇聚。 电子政务外网和综治视频专网侧重于各类感知数据、业务数据的接入、治理、存 储、解析、共享;公安信息网侧重治理和解析后数据的存储、关联、服务。从纵 向上下级部门之间看,上级部门按需汇聚下级部门的数据,并可通过跨区域、多 维度数据融合,生成新的数据,服务于本级应用,数据更加丰富;部分下级部门 无法获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