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2022年9月_第1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2022年9月_第2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2022年9月_第3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2022年9月_第4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2022年9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模型与复习策略 关于高考化学命题与评价要求一、为什么考(一核,高考的核心功能)1、立德树人 2、服务选拔 3、导向教学二、考什么(四层,考查的四个层次)1、考查必备知识 2、考查关键能力 3、考查学科素养 4、考查核心价值;三、怎么考(四翼,考查的四个要求) 1、基础性 2、综合性 3、应用性 4、创新性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试题分析01高考化学试题赏析“化工流程题”在高考中逐渐成为必考题型, 2道选择1道大题近三年山东卷工艺流程选择题(2022,山东,9)已知苯胺(液体)、苯

2、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山东,8)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1,山东,13) 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0,山东,8)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20,山东,9)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SiO2、Fe2O3和Al2O3)为

3、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2、Fe(OH)3和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均为一道实验流程,一道物质制备短小精悍,深度挖掘;能力体现,良好区分,小而精的典范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等基础知识的考查2020,山东,16操作线、产品线(2021,山东,17)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试剂线操作线、产品线杂质线操作线、产品线三个大型流程题均为物质的制备流程,虽然情境不同,流程图均是以操作线呈现的综合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4、,充分发挥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虽然题目形式类似,但每年都有创新。 是体现高考命题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最佳载体。试题评价0211山东省广饶一中理解与辨析能力 获取有关信息-流程图信息获取有关信息-表格信息获取有关信息-文字信息12归纳与论证能力 山东省广饶一中归纳总结规律13考查要求基础性 必备知识考查SiO2+6HF=2H+SiF62-+2H2O(3)SO42-浓度(以SO3%计)在一定范围时,石膏存在形式与温度、H3PO4浓度(以P2O5%计)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酸解后,在所得100、P2O5%为45的混合体系中,石膏存在形式为_(填化学式);洗涤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而

5、不使用水,原因是_,回收利用洗涤液X的操作单元是_;一定温度下,石膏存在形式与溶液中P2O5%和SO3%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条件能实现酸解所得石膏结晶转化的是_(填标号)。CaSO4 0.5H2O抑制CaSO4溶解酸解ADA65、P2O5%=15、SO3%=15 B80、P2O5%=10、SO3%=20C65、P2O5%=10、SO3%=30 D80、P2O5%=10、SO3%=10考查要求-创新性 DA图像由原来传统的纵坐标量随横坐标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改为坐标内面的分析(2022,山东,9)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

6、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查要求-创新性 从“相”的 角度对有机物的分离提纯进行了模型化认知,具有创新性,充分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16考查要求-综合性 多种思维方法综合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思维法形式综合图、文、表山东省广饶一中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物质结构模块考查的综合工艺流程综合考查工艺流程题型存在的意义学科价值: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废弃物or廉价矿石中提取有价值的元素)工艺流程图题考查模式备考策略03备考策略注重高频考点“工艺流程”试题中的高频考点包括:(1)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调pH除杂(2)“实验条件的选择(4) 分析流

7、程中某一操作目的、图表分析(3) 浸出或除杂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5) Ksp除杂或判断沉淀是否生成中的应用注重化工流程答题思路1.粗读题、得目的,标记有用信息,先问题后框图2.看箭头,析过程3.细分析,看措施,推用意,理关系4.填写答案注意精准和规范。 要引领学生建立思维意识,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全面而逻辑的审题、析题、解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流程题对高三备考的几点启示1.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把把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影响试题难度的三个因素:陌生度、繁复度、深刻度,无论从影响试题的因素,还是高考试题的形式,直面试题永远是第一步,阅读理解能力、吸收信息能

8、力、理解与辨析能力永远是第一能力。选题与讲题要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的,老师不仅要成为教的专家,更要成为导学的专家,所以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主动创新问题形式,激发学生精神,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 常态化讲题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千能力,万能力,读不懂题,啥能力也没有,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从思维的切入点审题开始,如实验题明确实验目的,从目的分析原理,围绕原理找解题的基本思路。为此备考中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原理分析、推理论证能力(2)灵活分析问题,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物质

9、结构2.必备知识发生了变化,复习备考要随之变化。元素化合物、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模块间的融合模块间的融合融合(1)一轮复习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建构,进行大单元备课特别是必修一知识零碎,不便记忆,况且现在的新高考试题注重了基础性考查的同时,更注重了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所以一轮复习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逻辑处理与整合,注重知识之间的前挂后连,从宏观、微观及符号表征角度去整体上立体地完善知识结构,对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优化与拓宽,对解答问题的模型进行构建。(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各地高考试题,寻找教学的落脚点俗话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老师只有多做高考题,多研究高频

10、考点,才能在教学中精准施教,有的放矢,认真研究新高考模式 ,分析命题趋势 调正自己的备考思路,以必备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谢谢大家!工艺流程题复习策略 目录/Contents0102工艺流程题命题过程工艺流程题复习策略怎么考?怎么做?01工艺流程题命题过程一、命题依据新高考评价体系1一核2 四层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什么考?考什么?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怎么考?3四翼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高考的核心功能高考的考查内容高考的考查要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明指出,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采用真实情境下的主题式教学,打破原有知识的孤立性

11、和零散性。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核心素养实际问题化学试题真实情境化学知识1.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2.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 3.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4.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二、命题原则 工艺流程题以简洁的工艺流程图再现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情境真实而有意义,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引导教学、选拔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大有裨益,充分显示了“一核”的引领功能,试题中也能充分体现“四层”“四翼”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也完全符合新高考的命题原则,使其成为高考中的“明星”题目。工艺流程题为

12、什么成为高考“明星”题目T真实化工生产实际流程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氧化还原计算信息提取分析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图表分析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情境知识能力素养工艺流程题的命题框架学科社会价值学科本质价值学科育人价值选取有引领作用的背景素材,再现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情境真实而有意义,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真问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秉承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

13、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向学生展现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以及严谨求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示化学在 新理论的创立、新材料的研制、新药物的合成、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成果,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科育人价值在精神品质方面的体现工艺流程 题化学视角看待问题 具备正确化学观念结构观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 变化观分类观科学价值观体会化学学科魅力 激发化学学习动力全方位发展学科价值观工业流程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化学语言与概念 典型无机物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综合考查必备知识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递变规律焙烧方程式、氧化还原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14、的书写等特别:抓守恒写方程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步骤分析、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排放物的无害处理)、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除杂净化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实验原理与方法考点几乎包罗高中所有主干知识图数信息(如Ksp的应用),条件选择与控制,结合氧化还原理论,四大平衡理论,电化学理论等考查,判断流程中残渣或废液的成分04探究与创新能力掌握基础知识辨析基本概念获取有关信息判断物质结构分析物质性质预测反应现象推测反应结果设计探究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评价探究方案识别有效证据科学推理论证处理转化数据归纳总结规律01理解与辨析能力02分析与推测能力03归纳与论证能力工艺流程综合考查关键能力真实

15、情境中流程的题头、题干、题尾都有获取到哪些信息?根据信息的分析推测提供什么试剂?除去相应杂质?净化除杂的方案设计等三、工艺流程题命题过程第一步:选取真实的情境素材先选取有引领作用的背景素材,再现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情境真实而有意义,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真问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启示我们:源于生产、情境新颖是本类试题的一大特色。情境载体涉及面广,以过渡金属元素考查居多,大都是我们平常没见过的。历年工艺流程考什么?年 份2021年20202019年卷 型 甲乙山东山东背景碘单质的工业制备高钛炉渣回收钛、铝、镁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红

16、矾钠黏土钒矿制备NH4VO3镍催化剂制备NiSO4晶体用软锰矿和BaS制备高纯MnCO3硼镁矿制备H3BO3和MgO重晶石制备立德粉天然锰矿制备MnSO4主要元素ITi Al MgCrVNiMnB、MgBa、SMn年 份2016年2017年2018年卷 型背景亚氯酸钠的合成-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钛酸亚铁制备锂电池电极料水泥中钙的测定铬铁矿制备重铬酸钾焦亚硫酸钠的合成闪锌矿制备锌氯酸钾制备碘酸钾主要元素Cl、S-VLi、Fe、TiCa、SiFe、CrSZnCl、I情境第二步:设计题干绘制流程图流程图的设计首先捕捉素材中与高中知识、素养、能力相关的内容。然后将与考查内容相关的关键流程、方法和技

17、术处理成清晰、简洁的流程图。但在设计流程时考虑到高中学生所学实际情况,对相关条件、步骤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保留了关键操作,给出了必要的物质信息。启示我们:题目虽新,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我们学过的内容。(2021全国乙卷)第三步:设置基础性为主的问题命题时,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素养要求以及高考对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所设计的问题,大多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启示我们:高考大题是完全可以得大部分分数的,要有信心。第四步:增强设问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该步骤紧扣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整合情境素材和考查内容,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综合多个模块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个别题目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以体现

18、高考的选拔功能。启示我们:一是有些题目需经过慎重的思考推理才能解答,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二是有些题目不会做实属正常,不要过于纠结影响心情。第五步:调整难度,设置分值试题初步命制完之后,要整体统筹,做到难度合理,区分度明显。试题难度调整可采取同类题目替换、信息提示、数据简化等方法。总之,此类试题的命制以真实、新颖的情境为素材,保证了命题的科学性;融合多种必备知识,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性设问的前提下,设置学科内综合的问题和关于新情境应用的问题,保证了设问的层次性;此外,在考查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新知识,展示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展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实现了围绕化学工艺流程进行多角

19、度、多层次、有梯度的考查。四、命题角度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物质提纯类工艺流程命题角度类型一: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类型一: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类型二:物质提纯类工艺流程类型二:物质提纯类工艺流程(1)原料的预处理(2)分离、提纯等基本操作(3)物质的转化原理(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5)物质成分的判断(滤渣、循环物质、母液等)(6)有关Ksp及含量测定等计算五、命题常考点02工艺流程题复习策略建模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模型构建工艺流程题的思维模型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知识体系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答题模板高考真题、模考强化训练题 头题 干题尾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杂质)、目的(目标产品)。 用框图形式将操作或物质转

20、化或分离提纯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根据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问。 试题结构1.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模型有关产品的分离、提纯操作物质的制备、除杂、净化矿物粉碎、焙烧、溶浸等加入试剂氧化或还原、调PH等 三路线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循环品结构模型原材料目标产品产品分离、提纯原材料的预处理、除杂、净化三阶段 典例分析原材料目标产品原材料预处理产品制备、除杂、净化产品的分离、提纯解题思维模型(1)审题头(抓化工生产的目的;抓原料、杂质、产品的成分。)(2)析流程( 抓三条思维主线) (3)重设问(带着设问针对性地看流程图)(结合信息:题干信息、补充信息、设问信息)2,构建工艺流程题的思维模型

21、 元素转化线(跟踪每种元素走向) 根据元素转化守恒思想,跟踪每种元素走向及其转化形式 ,目标元素肯定会走到最后,杂质元素在过程中一定要除去,不能放过每一种杂质元素。三条思维主线价态转变线(确定所加试剂作用) 根据分析元素的价态转变来判断所加试剂的目的,是提供酸碱介质还是调节pH,还是作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价态转变来判断反应类型,氧化还原还是非氧化还原,从而正确书写陌生方程式。实验操作线(确定除杂分离方法) 根据每一步操作目标物质的转化过程,分析杂质是用什么试剂,用什么方法除去,目标产物又是通过什么实验方法得到。思维建模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原材料原材料杂质目标产品原材料预处理产品制备、除杂、净化产品

22、的分离、提纯目标产品回答下列问题:除去碳和有机物 将 Fe2氧化为 Fe3 Al(OH)3、Fe(OH)3 7.0106 mol L1 除去Mn2 3.03.5 3.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知识体系必备知识储备1、学科思维 (1)元素化合物知识 工艺流程题的命制是以元素化合物为知识载体的,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及其转化过程,是学好化学工艺流程的必要前提条件。 (2)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知识 (3)实验物质分离提纯原理、操作知识 (4)有关溶度积、产率等计算 需学生平时自主温故 2、工程思维原料的预处理粉碎铁硼矿、充分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等 典例分析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Fe2+ VO

23、+MnO2 +2H+ = VO2+Mn2+H2OMn2 +Al3+和Fe3+Fe(OH)3NaAlO2+HCl+H2O=NaCl+Al(OH)3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典例分析典例分析除去碳和有机物 pH调控处理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 4.7pH8.1 典例分析(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_。(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6之间。4.7 将Fe2+氧化为Fe3+ 典例分析氧化溶液中的Fe2 使溶液中的Al3和Fe3变成Al(OH)3、Fe(OH)3沉淀,然后除去 (2)常见的操作与思考角度温度控制 低于40 ,TiO2

24、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典例分析产品的分离与提纯盐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 结晶法有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两种方法过滤固、液分离蒸馏液、液分离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金属的萃取与反萃取)金属的萃取与反萃取 萃取过程包括液相到液相、固体到液相、气相到液相三种传质过程。但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萃取通常仅指液-液萃取过程,而将固-液传质过程称为“浸取”,气-液传质过程称为“吸收”。 萃取法在有色金属湿

25、法冶金行业应用广泛,比如铜、锌、钴、镍、金、银、铂系金属、稀土等行业。 金属的萃取与反萃取是分离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过程可以达到使金属离子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具有简单、便于操作和周期短的特点。近几年常见于高考试卷的工艺流程综合题中,只有弄清其操作原理和溶质的来龙去脉,方能解答好这类题目。金属的萃取与反萃取一、萃取与反萃取的原理 1溶剂萃取简称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溶解度或者分配差异,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可将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 2反萃取和洗脱与萃取过程相反,用一定的酸、碱或盐溶液把金属从有机相中再次返回到水相中的过程。 例如:采用某萃取剂萃取水溶液中的

26、 Cu2+,萃取过程可以简单地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正反应为萃取过程。向反应体系中加稀硫酸,反应逆向移动,Cu2+被释放出来,萃取剂获得再生,可以重复使用,这个过程就是反萃取。二、萃取剂的类型 1中性萃取剂:如醇、酮、醚、酯、醛及烃类。 金属阳离子与萃取剂络合,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2酸性萃取剂:如羧酸、酸性磷酸酯(离子交换树脂)等。 金属阳离子与氢离子交换,如 3螯合萃取剂:有机物配位原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与金属阳离子生成具有螯环(闭合环状)的化合物,也是酸性的萃取剂,并释放出氢离子。如 三、“反萃取”应用 用反萃取法将碘单质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出来。 在“海带提碘”

27、的实验中,通常以 CCl4 为萃取剂对碘单质进行萃取、富集。那么,如何将碘单质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出来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反萃取法,具体步骤如下: 反萃取过程中,碘单质与浓 NaOH 溶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层加入 45%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说明】本试题是化工生产流程试题中非常经典的一道试题。废旧锂离子电池首先经过放电处理,负极的锂单质经过放电生成锂离子,向正极迁移镶嵌在正极的LiCoO2中。电池拆解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正极碱浸,将正极铝箔中的铝溶解生成NaAlO2,再经过过滤处理,滤液中是偏铝酸钠溶液,经过调pH值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滤渣的成分是L

28、iCoO2,酸浸时用稀硫酸和过氧化氢作用下,过氧化氢将LiCoO2中正三价钴还原为Co2+。过滤后滤液中有钴离子和锂离子。萃取时锂离子进入水相,钴离子进入有机相,再经过反萃取,将有机相中的钴离子重新转移至水相,这个过程就是反萃取的过程。经过反萃取进入水相的钴离子再经过沉钴生成碳酸钴。 试题中虽然没有对萃取和反萃取进行考查,但这是萃取和反萃取在高考中出现的经典案例。 【试题说明】本试题反应操作,这一步是利用有机溶剂RH进行萃取。萃取时,它能与铜离子生成金属螯合物,使铜被萃取,并析出氢离子。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u2+(水相)+2RH(有机相) CuR2(有机相)+2H+(水相) 所得的有机层溶

29、有CuR2。反应加稀硫酸,经过操作在强酸性介质中,上述反应向左进行,即螯合物的金属离子将会由有机相转入水相,有机相能获得再生,这叫“反萃取”反应,获得有机层和硫酸铜溶液。这一步就是反萃取。 Cu(NH3)42+2RH = CuR2+2NH4+2NH3 操作 目的条件控制 1.控制pH 1.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2.方法:加入能消耗H+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体系的环境氛围 1.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 2.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FeC

30、l3、AlCl3、MgCl2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 3.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 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为Fe3+ 绿色氧化剂H2O2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3.控制温度1.加热: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促进水解生成沉淀) 2.降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会溶解或分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3.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 4.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

31、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根据它们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4.趁热过滤1防止过滤一种晶体或杂质的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析出另一种晶体。 2.若首先析出的是产品,则防止降温时析出杂质而影响产品纯度(目的是提高产品纯度);若首先析出的是杂质,则防止产品在降温时结晶而损耗(目的减少产品的损耗) 3.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 操作 目的原料处理阶段 1.研磨、粉碎 喷洒1.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和接触机会,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利用率、浸取率的目的。2.增大接触面积的具体措施有:固体采用粉碎、研磨的方法;液体采用喷洒的方法;气体采用多孔分散器等。2.溶浸1.水浸:是

32、为了分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物质。2.酸浸:是为了溶解金属、金属氧化物、调节PH促进某离子的水解而转化为沉淀3.碱浸:是为了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溶解铝及其化合物、调节PH等。4.醇浸:为了提取有机物3.灼烧(煅烧、焙烧)指在高温下使固体原料分解、反应或改变结构。5.搅拌、加热加速溶解;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对于吸热反应,加热可同时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要避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过热分解。4.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答题模板 操作 目的条件控制 1.控制pH 1.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2.方法:加入能消耗H+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

33、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体系的环境氛围 1.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 2.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FeCl3、AlCl3、MgCl2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 3.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 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为Fe3+ 绿色氧化剂H2O2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3.控制温度1.加热: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促进水解生成沉淀) 2.降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会溶解或分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3.控制

34、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 4.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根据它们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4.趁热过滤1防止过滤一种晶体或杂质的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析出另一种晶体。 2.若首先析出的是产品,则防止降温时析出杂质而影响产品纯度(目的是提高产品纯度);若首先析出的是杂质,则防止产品在降温时结晶而损耗(目的减少产品的损耗) 3.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 操作 目的条件控制 1.控制pH 1.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2.方法:加入能消耗H+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体系的环境氛围 1.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 2.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FeCl3、AlCl3、MgCl2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 3.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 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为Fe3+ 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