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地名界线管理课件_第1页
区划地名界线管理课件_第2页
区划地名界线管理课件_第3页
区划地名界线管理课件_第4页
区划地名界线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划地名界线管理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 孙平2012年5月第二部分 地名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区划管理 第三部分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区划管理第一部分 行政区划管理 一、行政区划的含义与特性二、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三、行政区划工作任务与原则四、行政建制与行政机关的设置五、行政区域的调整六、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与更名七、省地县行政区划概述八、城市行政区划九、乡镇行政区划十、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十一、村(居)民委员会区划 二、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一)社会变革是行政区划变更的强大动力社会变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朝代的更替;二是同朝代内进行的大变革与改革。(二)行政区一般呈由少变多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县以上政

2、区的变化中,政区数量一般随时间推移呈增多趋势。唐太宗初分全国为10道,后增为15道,唐末达50道。元代开始设省仅11至12省,元末和明代设15省;清代先后增加到18省、22省;民国时达28省、35省。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省级单位29(含省、自治区、直辖市、筹备委员会)、地级单位242、县级单位2203,2011年省级单位34、地级单位333、县级单位2858。(三)生产力水平决定行政区密度与地位秦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要比秦岭、淮南以南的广大地区发达,所以在全国40余个郡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有30多郡;秦岭、淮河之南的广大地区仅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郡。到明朝时,全国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

3、却在南方,因此,全国13省中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占有9个。新中国成立后,沿海地区是全国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省级单位密度最大的地区。二、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四)行政建制地位呈下降趋势郡在秦朝为一级建制,实行郡县制,郡下辖县;到了汉朝,郡降为二级建制,郡上有州。州建制在西汉为中央派出机构,带有监察区性质;东汉的州由中央派出机构转为地方一级建制;唐朝下降为二级建制,州上有道;明、清时州下降到与县同级的地位;辛亥革命后废除州建制;现在的州只是作为民族型建制而存在。省在元朝成为一级建制,当初的省比现在省的范围大得多,设为11省;民国时期有35省;新中国成立后省上曾设大区,现有省、市、自治区等。县的

4、地位相对稳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的地位显然已逊色于县级市。(五)行政区划层次以三级为主秦至民国末的2100多年中,290年为二级制,占13.6%;610年为虚三级制,占28.7%;600年为实三级制,占28.2%;276年为三级、四级并存制,占13.0%;350年为多级制,占16.5%。目前,我国有省、地、县、乡四级,有的还要加上派出机构,达五级,从而使新中国的行政区划层次成为历史上最多的时期之一。但总体上我国各朝代行政区划层次以三级居多。三、行政区划工作任务与原则(二)行政区划变更的审批权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权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

5、制度。2、国务院的审批权限: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2.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3.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4.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5.行政公署的设立、撤销、更名、驻地迁移。3、省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1.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2.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3.区公所的

6、设立、撤销、更名和驻地的迁移。4、省以下政府的审批权限: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驻地的迁移,以及不涉及到乡、镇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准村(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更名、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驻地的迁移。(三)行政区划的原则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中,主要应坚持有利于国家行政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的原则。 四、行政建制与行政机关的设置(一)行政建制设置行政建制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国家划分出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并赋予一定的行政建制,以便分类设立行政机关进行管理

7、。设置行政建制是一种国家行为,需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行政建制的总体框架,在操作中还要制定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行政建制可划分为若干种类。按照行政级别划分,行政建制可分为高层建制,如省、直辖市;中层建制,如地级市、县;基层建制,如乡、镇。按照规范程度,行政建制可分为标准建制,如有省、县、乡;准建制,如地区、街道办事处。按照地域特征,行政建制可分为普通建制、城市建制、民族建制、特别建制。同时,还有综合分类,如高层普通建制、基层普通建制、高层民族建制、基层民族建制等。(二)行政机关设置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等,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全部机关,它是实现国

8、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这里所指的行政机关主要为地方行政机关,或者说是地方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四、行政建制与行政机关的设置行政机关的结构包括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各级行政机关的纵向结构形成阶梯金字塔式的组织形态。行政机关的横向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级不同地域行政机关的并列关系,如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均属此类;二是行政机关内部各同级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平等关系。(三)行政机关驻地的确定行政机关驻地的确定是行政区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行政机关驻地又称行政中心。不管何种政治制度的国家,一般来讲,行政中心的建立往往伴随着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行政中心主要指行政机关驻地,

9、而行政机关的设置伴随着其他国家机构的同时产生,所以行政机关驻地的确定应该从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构所构成的行政中心的大环境进行考虑。行政机关驻地的迁移,就是根据行政管理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将行政机关的办公设施及工作人员搬迁到另一地方,以建立新的行政中心。行政机关驻地的迁移,实际上就是重新确定行政机关驻地。五、行政区域的调整行政区域的调整,一是指行政区域界线的调整;二是行政单位隶属关系的变更。(一)行政管理与行政区域调整这里所谈行政管理,主要指地方行政机关或政府的行为,不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也不包括司法、监察机关的管理。1、行政利益关系与行政区域调整;2、政权建设与行政区域调整;3、经济管理

10、与行政区域调整;4、领导方法与行政区域调整。(二)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域调整1、经济区含义。经济区既不同于自然区,亦不同于行政区。自然区是指自然特征基本相似的自然地理单元(如江汉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等)。经济区则不同,它既不是上层建筑,也不是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而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按其目的要求,经济区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部门经济区,一类是综合经济区。经济区具有如下特性:客观性、有序性、向心性与开放性、渐变性、区域性。2、经济区对行政区域调整的影响。一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互适应;二是经济区对行政区域调整的影响随经济体制的变化而改变;三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统一应兼顾其他条件

11、。3、工程建设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一般由国家及各级地方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规划或计划进行布局,例如,交通建设及其他工程建设对行政区划影响。(三)社区与行政区域调整1、社区概述。社区是居住在一定的地域、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2、社区与行政区域调整。一是社区服务单元宜保持相对完整;二是社区对行政区域调整的影响在城市较农村更明显;三是社区对行政区域调整的影响具有综合性特点。六、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与更名(一)地名概述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构词普遍存在着名词加通名的形式。地名有多种分类,例如,按地名的地理属性分类,地名可分为自然地名

12、与人文地名;按地名体存在的形态分类,地名可分为面状地名、线状地名、点状地名;按地名存在与发生的时间分类,地名可分为古代名(1840年以前)、近代名(1840年1949年)、现代名(1949年至今),等等。(三)地名的特性地名有多种特性,如社会性、地域性、继承性、语言性、民族性、政治性、指代性等等。综合起来看,地名最突出的特性更多地表现在指代性、地域性、继承性方面。(四)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原则1、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2、有利于国家统一,以及主权和领土完整。3、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4、全国范围内的人民政府不驻在同一城镇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

13、其专名不应相同。一个县(市、区)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一个乡、镇内的村(居)民委员会名称,不应重名。上述不应重名范围内的地名避免使用同音字。5、避免使用生僻字。6、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7、使用规范的汉字或少数民族文字。六、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与更名8、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9、不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域专名;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亦不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专名。由于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1996年才发布,在此之前一些地方从扩大知名度出发,以各种名山等自然地理实体命名了一批地名。10、县、市、市辖区不以本辖区内人民政府非驻地村镇专名命名。1

14、1、乡、镇、街道办事处一般应以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居民点和街道办事处所在街巷名命名。(五)行政区划名称的更名原则1、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他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2、全国范围内的人民政府不驻在同一城镇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其专名相同的;一个县(市、区)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相同的;一个乡、镇内的村(居)民委员会名称相同的;上述不应重名范围内的地名有同音字的,均应更名。3、有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的应予更名。4、县、市、市辖区以本辖区内人民政府非驻地村镇专名命名的应予更名。5、乡、镇、街道

15、办事处不以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居民点和街道办事处所在街巷名命名的,一般也应更名。6、使用生僻字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7、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8、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9、需要更改的地名,应随着城乡发展的需要,逐步进行变更。八、城市行政区划(一)我国城市发展城市和市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互有区别的概念。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域,是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科技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地理概念。市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标准,按照有关行政法

16、规,经有关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审批而设置的城市行政区划建制单位。市是一个政治、行政、法律的概念。城市是设市的条件和基础,设市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保证和要求。我国的市制是清末仿效西方地方自治,从西方国家引入的。1909年初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决定在县以下的城、镇、乡分别建立自治分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市制,公布特别市组织法与市组织法。较早设立的市有广州、南昌、南京、汉口、太原、重庆、杭州、北平、上海、天津、昆明、西安等市;1930年后又设立了成都、贵阳、济南、长春、哈尔滨、厦门、长沙、沈阳等市。到1949年,全国共有133个市。新中国成立之后,市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国初

17、期,在改造原有城市的基础上恢复和设置了一批市,1952年底全国共有151个市,至1957年底全国有176个市。受“大跃进”政治气候的影响,1961年发展到208个市。后来由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压缩了市的数量,1965年底全国有168个市。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011年底,全国共有656个市,含4个直辖市、283个地级市、369个县级市。八、城市行政区划(二)城市行政建制的设置标准与依据1、解放前的设市标准。市的发展初期,各省设市的标准很不一致。1911年江苏省的江苏暂行市乡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市自治制施行细则;1928年,国民党政府

18、颁布的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1930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市组织法,同时废止先前的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1943年,民国政府对市组织法进行了修改。2、新中国的设市标准一是建国初期,中央原则规定: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市准予设市。1951年政务院在关于调整机构和紧缩编制的决定中,规定“凡人口在9万人以下,一般不设市”。1953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变大行政区辖市及专署辖市的决定规定:凡属数县以上范围的物资集散中心或工矿,国防要地或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有密切关系的专署辖市,可参照人口情况,改为省辖市。不属以上范围的及原为县城的专署辖市一律撤销。二是1955年颁布的设市标准。1955年颁布了关于

19、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市是属于省、自治区、自治州领导的行政单位,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聚居人口虽不足10万,但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者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确有必要时也可设置市的建制。规定20万人以上的市可设市辖区,从侧面明确了地级市的标准,从而将市分为直辖市(省级),设区市(地级),不设区的市(县级)3级。八、城市行政区划七是1999年的地改市标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要求逐步撤销地区建制,实行市带县体制。为了贯彻落实该意见,同年民政部制定了地改市标准,即地区所在的县级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

20、15万人(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不低于12万人),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不低于12万人(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不低于1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低于30%;财政总收入不低于1.5亿元。民政部强调,该标准只适用于地区建制调整工作。(三)城区行政建制的设置依据1、1954年依据。1954年国家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设置条件:10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10万人以下5万人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5万人口以下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

21、般不设街道办事处。2、1955年依据。195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规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市,如确有分设区的必要,可以设市辖区;人口在20万以下的市,一般不应设市辖区,分别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需要设市辖区的,也不应多设。3、1963年依据。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其中规定市的郊区为:当前城市建设所必须的地区;紧靠市区的职工聚居区;设在市区附近的必需的蔬菜等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无法从市区划出的插花性质的农业区;受地形限制,划归市比较有利的地区;群众经济生活与城市关系密切的地区。4、1986年依据。1986年国务

22、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九、乡镇行政区划(一)乡镇的设置标准1、乡的设置标准一是历史上乡的设置标准。西周时期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形成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结构,由此看来比现在乡制等级高。清宣统元年(1909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厢以外的市镇村庄屯集等,人口满5万以上为镇,不满5万的为乡。民国时期,1941年公布的乡(镇)组织暂行条例规定,615户为1甲,615甲为1保,615保为1乡,1乡约2163375户。二是新中国计划经

23、济时期乡的设置标准。解放初期,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区划单位有行政村和乡两种。华北区等为代表的各省平均行政村约1500人;中南区等为代表的如广东省,其乡的平均人口达13万人,全国乡镇大小悬殊。1955年,部分省区在对区乡行政区域调整中的标准大致为:一般平原地区以原来34个乡合并为1个乡,人口在1万1.5万人左右;丘陵地区一般以原来2个乡合并为1个乡,人口6千1万;山区或边远地区一般不动,个别的以2个乡合并为1个乡,人口2千3千人。1958年兴起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取代了乡的地位。从1958年到80年代初的20多年时间,我国农村实行公社制,其间有的省(区)又进行过撤区并社工作,公社规模大小很不一致。九

24、、乡镇行政区划三是改革开放后乡的设置标准。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乡规模“一般以原有公社的管理范围为基础,如原有公社范围过大的,也可适当划小。”到1984年底,全国新建84247个乡,其中小乡27690个。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逐步开始了撤区并乡工作,有的是整区改为乡;有的是几个小乡合并为一乡。而且乡、镇规模逐步趋同,此时的乡规模,从某种程度上讲已代表着乡镇规模。当然,镇的非农业人口比例及产业结构等方面仍然与乡有一定区别。四是湖北省的做法。我省在1987年撤区并乡中规定,平原湖区乡镇规模可为3万人左右,80平方公里;山

25、区的人口规模可适当减少。本来设想平原湖区交通便利,乡镇规模可能大一些;山区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其规模可能较小。实际情况出人意料,一些丘陵、山区乡镇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比预想的要大,主要是这些地方在乡(镇)与村民委员会之间设立了中间层次,如管理区等。一些大中城市附近及平原地区的乡镇规模反而较小,有的只二三十平方公里、一二万人,但这些乡镇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湖北省2000年开始进行全省性的撤并乡镇工作,具体标准为:全省乡镇平均人口4.5万人,面积200平方公里。县市管理幅度为9-13个乡镇。大县市所辖乡镇数可多一些。除神农架林区等特殊情况外,山区县市乡镇平均规模一般不少于3.5万

26、人;丘陵县市乡镇平均规模一般不少于4.5万人;平原县市乡镇平均规模一般在5万人以上。城关镇和区域中心镇的人口与国土面积一般应高于所在县市的平均水平。九、乡镇行政区划(二)镇的设置标准1、1955年的设镇标准。国务院于1955年发布了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明确集镇聚居人口2千以上方可设镇。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可以设镇;少数民族地区如有相当数量的工商业居民,聚居人口虽不及2千,确有必要时,亦得设置镇的建制。2、1963年的设镇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63年发布了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规定聚居人口在3千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或者聚居人口在2500人以上

27、不足3千,其中非农业人口占85%以上,方可设镇。强调镇应该是工商业和手工业相当集中,绝大多数居民从事这些行业。3、1984年的设镇标准。国务院于1984年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规定凡是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置镇的建制。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240号文,要求暂停撤乡设镇工作,至今还未

28、解冻,我省近年来,在局部地区开展了乡改镇工作。十、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一)民族型行政建制设置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讲,民族型行政建制的设置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与适当规范两大基本原则。民族建制与普通建制总体结构对应,就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上同下不同,如省辖自治州,地(市)辖自治县;下同上不同,下为县、上为自治州或盟,下为地(市)、上为自治区;上下均不同,内蒙古自治区辖盟,盟辖旗等等。这样,在总体结构上使民族建制的级别与行政区划总体层级相一致,同时又使民族建制单位在人口、面积规模上与同级普通建制单位相当,即达到适当规范的目的。(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的设置依据1、宪法依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29、通过的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由此可见,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区、州、县、乡四级,从而规定了新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框架。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决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1982年的宪法再次明确了上述有关规定,从而保证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建制设置在根本大法宪法中的地位。十、民族地区行政区划2、法规政策依据。1949年发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

30、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95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195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更改相当于区的民族自治区的指示,都对设立民族自治地区作了规定。3、198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当建立民族乡。民族乡可以在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建立,也可以在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建立。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之三十左右为宜;个别情况特殊的,可以低于这个比例。民族乡的名称,一般按照以地方名称加民

31、族名称确定。4、1984年发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依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包括一部分汉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居民区和城镇。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或者行政建制名称的顺序组成。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

32、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第二部分 地名管理第二部分 地名管理一、地名概述二、地名管理的内容三、地名命名更名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五、地名普查六、地名标准化七、地名文化化遗产保护二、地名管理的内容地名管理是地名工作的核心,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和地名工作的实践,地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统一管理地名的命名与更名。设立专门的地名管理机构,颁布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实施依法管理地名的命名更名。、对各类地名进行系统的标准化处理。进行地名的定名、正字、正音、正义,解决重名、方言土字、少数民族语地名规范化译写等技术处理,使之答到标准化要求。、推行地名书写、译写规范化。依据有关地名管理法规,指导社会各

33、方面用统一的标准书写、拼写、译写地名。、设置和管理地名标志。我省已普遍开展了各类地名设标工作。、开展地名信息服务。向社会提供标准地名资料,开展地名信息咨询服务。编纂出版地名录、地名图、地名词典、地名志等。6、建全地名档案。负责收集、整理地名资料,鉴定、保管地名档案,建立地名档案馆(室),以此为依托向社会提供地名资料,为地名工作提供依据。7、加强标准地名的监督使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地名工作的政策法规,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负责审查监督公开出版地图、书刊上地名的使用。8、组织开展地名学理论研究。三、地名命名更名(一)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1、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

34、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2、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3、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4、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5、避免使用生僻字。(二)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1、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2、不符合上述(一)条第3、4、5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3、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

35、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4、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三)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1、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2、国内外著名的或涉及两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3、边境地区涉及国界线走向和海上涉及岛屿归属界线以及载入边界条约和议定书中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居民地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4、在科学考察中,对国际公有领域新的地理实体命名,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5、各专业部门使

36、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在征得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由专业主管部门审批。6、城镇街道名称,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7、其他地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审批程序。8、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可以交地名机构或管理地名工作的单位承办,也可以交其他部门承办;其他部门承办的,应征求地名机构或管理地名工作单位的意见。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2005年,根据客观形势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民政部提出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用5年时间完成下列四个方面的专项事务。(一)地名规范专项事务。主要任务和要求是,制定完善地名管理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向社

37、会提供标准规范的地名信息。要把规范地名与保持地名的稳定性统一起来,在保持地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名的地方法规、规章和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地名服务管理法制化水平。(二)地名标志专项事务。主要任务和要求是,设置比较完善的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地名标牌的设置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节约实用、多功能、一体化地名标志形式,反对贪大求洋,铺张浪费。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地名标志维护管理制度,保证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地名标志发挥应有作用。(三)地名规划专项事务。主要任务和要求是,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

38、规划,着眼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依据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和地名规范,对城市未来需要的新地名进行前瞻性规划论证,编制地名命名更名规划,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城市地名规划的重点是各级建制市及县人民政府驻地镇,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其他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名规划的具体对象主要是行政区划名称以外的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居民区、街(路)巷、桥梁、标志性建筑物、自然景观等内容。(四)数字地名专项事务。主要任务和要求是,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在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地名网站、地名热线(问路电话)、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地名信

39、息化服务。通过5年的工作,我省已于2010年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今后要不断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地名公共服务,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五、地名普查(一)地名普查的含义地名普查就是为了了解地名的数量和地名的基本概况,按照严格规定的技术标准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一定的范围内地名开展的全面调查。(二)地名普查的主要特点1、涉及面特别广。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涉及自然界的各类自然地物,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工构筑形成的各类建筑物,也涉及因人为划分形成的各类地域范围或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地物进行修饰与改造后产生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各类地物,涵盖了自然产生及人类作用形成的所有可视

40、地理实体。2、溯及历史既往。地名普查不仅要调查从历史上沿用至今的地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增地名,也要调查历史上曾经出现,但当前已经消失的地名,要将每个地名的起源,演变过程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3、调查的指标特别多。地名普查的调查指标包括地名的读音、书写、别名、简称、类别名称、地理位置、地名的来历与含义,历史沿革等地名的基本属性,也包括区分不同地名类别,使用有不同的统计指标描述的地理实体概况。4、普查成果必须结合空间定位与文字描述。对地名的定位一般以坐标和和地图两者形式表示,其中地图是用以表示地理位置及地名与地物间,地名与地名间相互关系的最佳载体,离开地图,地名的定位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同

41、时,地名普查还必须用文字描述。5.进行标准化处理,确立唯一的标准名称。地名普查不仅要承担了调查地名的数量、地名的位置和地名的概况,同时,也要承担对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地名确定一个符合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大多数人使用习惯的标准写法。对重名同音的地名确定区分方案,并依法报政府审批成为标准名称的任务。五、地名普查(三)新中国地名普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地名普查。1、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名普查。这次普查的对象包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以上的行政区划和驻地名称,城市中的街巷名称,以及主要的山峰、河流、湖泊、岛屿等自然地理名称。普查的内容包括地名的来源、含义、历史变迁和地理位置等

42、。各级地名委员会对中国的各类地名进行了广泛深人的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了地名标准化和译写规范化的处理,并以各种形式将法定的标准地名予以公布。2、第二次地名普查。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要求用3年时间,在全国沿边沿海362个县(市、区)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由于二次地名普查起源于不同的社会基础,面对不同的工作需求,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因此,在普查范围、普查方法和具体做法上会有所不同。已经在沿海地名进行了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有些省区已经陆续推开,我省也对第二次地名普查进行了规划。六、地名标准化(一)地名标准化含义地名标准化,就是使地

43、名消除叫法和拼写上的分歧和混乱现象,逐步达到统一的进程。(二)地名标准化的原则1、地名的文字书写要符合正字、正音的规定;2、地名不应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带有民族歧视、妨碍民族团结、侮辱劳动人民以及其他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含义;3、地名的命名、更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履行法定手续;4、地名罗马字母拼写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5、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要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要求。(三)地名国际标准化地名国际标准化,就是指在国家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协议,使地球上及其他星球上的地名标准化,地理实体名称的书写形式一致。具体内容包括:1、在各国国内地名标准化的基础上,统一采用一种罗马字母拼写地名

44、,使地球和其他星球上地名的书写做到统一,即地名单一罗马化;2、不同书写形式的国家地名之间的相互译(转)写,要通过协商制定出有关国家都能接受的译(转)写方案。为了解决全世界地名书写的统一问题,1960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决定成立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负责研究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的问题。于1967年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以后每5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要求,各国都要建立地名管理机构,制订地名标准化原则,指导本国地名标准化工作。1977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柔案,并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七、地名

45、文化化遗产保护 (一)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1、地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地名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国千年以上的古县就有700多个,千年古镇1000多个,千年古城(都)300多个,古村落近10万余个,还有无数其他各类建筑和自然地理实体等,都伴随古老地名熠熠生辉。2、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是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传统人文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三是有利于全面推进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营造良好语言文字环境,为社会交往

46、、经济交流、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四是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民族尊严,建立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1、开展地名普查,挖掘地名资源;2、深化地名研究,丰富地名文化;3、加强地名保护,延续文化血脉。4、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地名文化;5、开展地名设标,推广标准地名;6、编制地名规划,完善地名体系;7、优化地名命名,提升文化品位;8、发挥地名作用,打造特色品牌。第三部分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第三部分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一、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概述二、边界纠纷的处理三、勘界四、联合检查五、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六、行政区域界线标

47、志物管理七、跨界生产、建设用地和资源使用管理的规定八、行政区域界线档案管理九、行政区域界线信息化管理十、平安边界线创建一、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概述(一)行政区域界线定义与分类行政区域界线,简称边界线,是毗邻行政区域之间的分界线。行政区域界线是国家依法实施分级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我国的行政区域界线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派出机构及自然、经济区域的管理范围界线不是行政区域界线。(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处理发生在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纠纷及开展行政区域界线其他日常管理活动,以达到

48、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稳定,推进边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调处边界争议阶段。全面勘界前的界线管理。2、全面勘界阶段。国务院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1996年8月颁布)国发(1996)32,之后开展了5年全面勘界。3、依法治界阶段。全面勘界工作结束后至今,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2002-5-23)为标志。(三)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目的、原则与方式界线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稳定,促进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界线管理的原则:1、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原则;2、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原则;3、有利于保护

49、、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原则;4、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互谅互让原则;5、维护行政区域界线严肃性、稳定性原则。界线管理的方式:分级负责,共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行政区域在国务院领导下,由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行政区域界线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毗邻的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一、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概述(四)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内容与职责划分界线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协议书,公布界线,实地界线认定,管理界桩及标志物,界线变更及勘界,跨界生产、建设管理,联检,档案管理,编制界线详图集,争议处理,创建平安边界,违规处

50、罚等12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民政部门是职能部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政府职责: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职责是:1、落实界线,执行协议书规定;2、公布界线;3、管理界桩;4、勘界;5、协商确定跨界资源管理、使用问题;6、建立联检制度,组织联检工作;7、处理边界纠纷问题;8、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事件;9、管界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10、建立健全协调处理机制。民政部门职责:民政部门是各级政府负责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具体为:1、承担政府有关职能的落实工作;2、标定界线实地位置;3、处理界线争议;4、管理界线标志物;5、管理档案

51、资料;6、编制详图;7、处罚违法违规行为;8、提供勘界成果;9、组织联合调研,通报情况。(五)界线管理经费解决渠道1、省级界线管理经费纳入省级政府财政预算;省级以下界线管理经费相应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2、中央财政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3、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勘界经费:省界中央财政负担,省内界线地方财政负担。 二、边界纠纷的处理(一)边界纠纷的定义与分类边界纠纷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或者跨界资源管理使用的范围与权属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与行政区域界线有关的争议。边界纠纷有两大要素:一是纠纷发生在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二是

52、与行政区域界线有关。边界纠纷分边界争议和边界资源纠纷两类。 (二)边界纠纷的实质边界纠纷的实质是资源权属争议,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与当地政府的全局意识有关,一般规律是经济越发达纠纷越少。边界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通过协商等和平方式处理。(三)边界争议及处理1、边界争议定义与分类边界争议是指省、县、之间,双方人民政府对毗邻行政区域界线的争议。分为两类,第一,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界线未经勘定)引发的争议;第二,因协议书附图与实地界线位置认定不一致(界线已经勘定)引发的争议。2、因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争议(界线已经勘定)的处理。(1)实地认定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第一,实地地

53、貌、地物发生变化;第二,界桩或者界线标志物发生移位或者丢失,实地认定错觉;第三,协议书附图与实地判位不一致;第四,技术人员判定差异。二、边界纠纷的处理(2)处理程序。第一,争议双方人民政府控制事态发展,稳定争议地区局势;第二,实地认定行政区域界线。争议双方民政部门能够认定一致的,由双方认定;争议双方认定不一致的,请上级民政部门予以确认;第三,形成认定记录。第四,上报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3)处理依据。第一,勘界协议书;第二,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第三,联检报告和管理协议。(4)几种处理形式。第一,文图不一致的,以图为准;第二,原图与复印图不一致的,以原图为准;第三,界桩实地

54、位置与成果表和登记表不一致的,以表为准;第四,实地位置与图上位置不一致的,以图上为准。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四) 边界资源纠纷及处理边界资源纠纷是指在边界附近地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跨界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资源管理使用范围权属不清而引发的争执,由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必要时,民政部门协助认定纠纷地区的行政区域界线并提供勘界有关资料。民政部门因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上的界线与实地认定不一致而引发的争议处理。三、勘界(一)定义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简称勘界,是指毗邻行政区人民政府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地划定行政区域界线,树立界桩,形成准确反映行政区

55、域界线走向的文件、资料和地形图,按照规定的程序将行政区域界线确定下来的过程。勘界是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全国全面勘界已经完成,本次培训所讲的是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局部勘界。(二)勘界有关情况我国行政区划历史悠久,但行政区划管理相当粗放,历代行政区域范围的表述主要基于自然地理实体的一些相对位置,没有准确记载行政区域界线的具体走向。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注重依法行政,要求有明确的行政区域范围。为了加强国家统一管理,从根本上防止边界争议的发生,国务院及民政部等部门逐步将勘界工作纳入议事日程。199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成立国务院勘界工作领导小组的通

56、知,决定成立国务院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基本方法是分级负责,分批实施。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2002年,我国完成了全面勘界工作。(三)勘界的原则勘界的基本思路,就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互谅互让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明确划定行政区域界线,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勘界不是重新调整行政区划,而是以行政区划的现状为基础,明确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位置,用法律的形式将省、县两级界线固定下来。三、勘界勘界的原则:1、已明确划定或者核定的边界线,按照有关文件、协议、地图核定边界

57、线。2、在国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经双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一致,并签定协议,无争议的界线,应予认定。3、未划分过边界线,但已形成传统习惯边界线的地段,以传统习惯边界线为基础确定边界线。4、未划分过边界线,传统习惯边界线粗略,实地不清的地段,应当选择能够反映行政区域实际管辖现状的地图为基础确定边界线。(四)勘界的程序勘界工作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1、准备阶段除必要的经费与物资准备之外,还需做好勘界人员业务培训、边界线的调查研究、联合勘界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2、实施阶段包括边界线的确定和边界线的实地勘测,其中还涉及到边界争议的处理。3、收尾阶段包括勘界成果的检查

58、验收、资料汇总、上报审批及归档,以及编制、出版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五)全省界线勘定工作1996-2002年,全面勘定了6条省界、37条市州界、158条县(市、区)界,总计长约16825公里的行政区域界线,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边界争议问题,结束了我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粗放的状态。通过勘界,核定了法定线,勘定了习惯线,解决了争议线,并在实地树立了界桩,形成了准确反映实际边界线走向的文件、资料和地形图,按照法定程序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确定下来。 四、联合检查(一)定义与组织领导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简称联检,是指毗邻的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对已经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问

59、题进行处理的一项法定工作制度。定时联检与随时联检:5年一轮,特殊情况随时检查。联检组织领导,省界由民政部统一部署,省级政府共同领导,双方民政厅组织实施,省级民政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县级民政部门成立工作组。县界由省民政厅部署,毗邻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实施。(二)联检目的和依据联检目的,通过联检明确法定界线实地位置, 强化保护界线标志意识, 保持界线标志完整清晰, 消除边界争议隐患,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社会稳定。联检依据,为毗邻双方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及其附图、附表,界桩登记表。(三)联检主要内容1、界线贯彻落实情况;2、界桩及其方位物变化和界桩的维护情况;3、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

60、物及与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有关的地物、地貌变化情况和组织修测情况;4、跨行政区域生产建设和管理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5.其他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有关的情况。(四)联检主要程序共3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1、部署任务;2、成立组织领导机构;3、制定实施方案并上报备案;4、联检宣传。第二,实地检查。1、对界桩及其方位物进行维护;2、对承载行政区域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物、地貌进行检查,修测地形图;3、发现并通知有关人民政府责成业务主管部门处理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而越界从事生产建设活动;4、确因生产建设需要局部变更行政区域界线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管理规定办理审批手续;5、其他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有关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