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领域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唐家业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学的整体发展观如何落实于领域互渗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2、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何应用于领域互渗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第一节 整体发展观与领域渗透策略 一、儿童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儿童的艺术生活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幼儿园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艺术教育领域内外不同领域的独立与交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地强调了要把教育与儿童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思想。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对照纲要的这一思想我们需要深化对艺术教育具体内涵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把儿童
2、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又要强调儿童各方面发展相互影响的必然性。 我们应该坚信:儿童在蕴含丰富审美刺激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够主动地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信息; 教师在儿童能够主动地观察、探索、模仿和表达,并主动地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共性。 创造艺术教育环境、组织艺术教育活动和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评价时,应当注意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尽可能避免主观、片面地去“设定”儿童发展需要的现象发生。 如:在艺术活动中,儿童既有通过探索获得知识的需要,也有通过练习获得技能的需要;既有通过模仿他人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需要,又有通过创造展现个性的需要。这些
3、需要的满足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整体性。 不应该人为地将学习知识技能与发展创造性对立起来,将展现个性与发展社会性对立起来,而应该支持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正当、积极的需要,并努力帮助儿童形成各种发展之间正向的支持性联系。 由于目前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把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使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纲要特别强调要避免这些消极现象。 如果不是“仅仅”,而是“既有又有”;不是“过分”,
4、而是“适度”;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在纲要中,不仅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强调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不仅强调要指导幼儿利用艺术活动及其产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而且强调“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虽然幼教工作者们已经对“综合”“整合”“渗透”等加强“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的教育教学策略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我们这一代幼教工作者是在分学科的教育、学习情境中成长起来
5、的,学科独立的知识技能结构、学科独立的价值体系对我们的影响还相当深。 最后,我们要把幼儿园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强调发挥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整体性积极影响,更有效地避免消极教育影响对儿童成长的危害性,又要强调教育影响整体有机作用规律的必然性。 纲要不仅强调教师应该相信儿童“需要”和“能够”主动地、整体地生活和学习,而且也强调教师必须遵照幼儿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学的整体发展观如何落实于领域互渗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2、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理
6、论如何应用于领域互渗的具体设计和实施。 为此,纲要具体指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消极影响是目前我们还来不及认真思考和认识到的。 由于社会生活是开放性的,儿童成长过程也是开放性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艺术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和消极人生观,教师自身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不甚完善的态度倾向和行为倾向等不可能不对儿童产生危害性的影响。 因此,纲要同时指出,教师的“言谈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
7、引导(负面的事件中也存在正面的教育价值,关键是教师能否认清价值的性质,能否把握时机进行正面的积极引导)”,对于儿童的发展欠缺要“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为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领域的艺术教育,在微观上的确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目标,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它在宏观上有着与整个幼儿教育完全一致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和实施纲要时,也许更应该强调:要把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努力研究各个微观的儿童艺术教育目标是怎样与总的儿童教育目标联系起来的。 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追求微观的艺术教育目标时,才可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偏离儿童
8、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的现象发生!四、艺术教育领域内外不同领域的独立与交融(一)从音乐活动切入看幼儿全面发展(二)从美术活动切入看幼儿全面发展 36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异常迅速。他们的感知力精细化、观察力深入化、记忆力持久化、思维力全面化、想像力丰富化。如为了使孩子们的听觉能发展更快,我们要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通过唱歌、讲故事等教学途径经常与他们进行口语交流;同时可以带孩子们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找声音,进行各种听力的游戏训练。因此,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开启儿童智力,在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 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方面,或在对幼儿的深层素质(包括智力)的滋养与开发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
9、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陶冶幼儿高尚道德情操,培养他们良好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21世纪教育的战略性思想和行动的建议时指出:“教育的使命,在于使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实行音乐教育改革,教师除了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外,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在开发智力时树立创新理念。 老师积极引导、亲切鼓励,让幼儿在一个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教师不能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程序,避免模式化滋生的这样的或那样的局限,努力以音乐教育创新作为幼儿智力开发的一个突破
10、口,勤于吸收其他学科教改前沿的优秀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幼儿教育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教学风格。 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表明,音乐教育往往是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幼儿感知,并引导他们想像丰富的音乐画面,从而行之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潜在智能。 为幼儿积极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使他们在获得安全感的背景下活跃思维,自信地参与活动,教师应多为幼儿考虑,设计活动时须适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的智力在明了易懂的音乐环境中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表现的冲动,让他们在适度愉快、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够有效地运用情境导入、游戏体验、示范讲解、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促使幼
11、儿在音乐基本素质、审美意识、情感体验、美术失赏等方面的注意、感受、理解、想像、表现等能力一一得到长足的进步。 同时,也需要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整体观,用真挚的情感去爱每一个幼儿,在创新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开启幼儿潜在智力,使他们通过接受音乐教育发展得比原来更加灵巧聪慧。 (二)从美术活动切入看幼儿全面发展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能调节情绪,表达思想,陶冶性情,培育开拓性、创造性思维,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表现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
12、意义重大的工作 。 纲要中提出了“感受与表现创造并重”的美术教育观。强调幼儿的美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快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学习纲要的同时,反思目前的美术教育现状,我们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如在美术表现、创造方面,仍然偏重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忽略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表现,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以“像不像”、“对不对”为评价标准,忽略幼儿对美术“美”的情感体会和表达、表现等。针对以上误区,我们 要研究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充分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
13、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运用各种形式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热情,以美术带动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概念界定1、美术:是以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指有组织的美术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日常美术活动。有组织的美术活动内容包括绘画、手工、欣赏三大部分。2、美术表现力:幼儿把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美的体验,经过想象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由表达,一种是创造性表达。表现力的核心是创造。 理论依据1、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纲要中,不仅强调了“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还强调了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 同进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
15、而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 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3、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处理好美术教育活动中知识、技能传授与能力、学习态度及个性
16、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寻求诱发幼儿对美的表现欲望、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通过研究探索幼儿美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及有效的方式方法。力求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美术表现,有效发展幼儿的创造表现能力,使美术教育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研究原则:1、发展性原则:幼儿美术发展过程和空间认知发展过程同样都遵循着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必须以幼儿的发展规律为依据,而幼儿绘画发展进程则是抽象象征写实。2、趣味性原则:幼儿美术教育内容应当是符合幼儿兴趣的、深受幼儿喜爱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是带有趣味的,寓教于乐之中。3、生活化原则: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运用教育内容应是生活化
17、、具体化、形象化,要将幼儿的学习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有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的内容:主要从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欣赏三个部分为切入口,组织幼儿审美感受与艺术表现创造为核心的美术活动。 小、中、大班各有侧重点: 小班主要以玩色为主,后期加入对线条的感知和操作,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中班以艺术造型的欣赏和表现创造为主,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表现创造的能力。 大班主要以美术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为主,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表现能力。研究的措施:1、创造感知“美”的环境(1)走进大自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
18、获取直接的体验。”因此我们要利用春游、散步等户外活动让幼儿走向大自然,亲切观察、感受大自然去发现,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兴奋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为表现美积累创作的原形。 设立“创作角”。在美术区域创设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多种美工活动材料,增加幼儿选择的机会,充分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允许鼓励他们大胆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现美、展示美、创造美,体现个性化。如室内外写生、棉签画、吹画、水粉画、刮蜡画、点画、砂纸画、印染、喷刷、泥塑、折剪等等。(3)营造“美”的语言环境。即上课时教师组织教学的语言。语言环境的提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19、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质环境的运用,其演示、说明,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传播媒体。教师要时刻不忘以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范例、美的动作以及美的活动方式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让审美情感教育贯穿活动是中,使幼儿从中受到高尚的、美的情感的陶冶。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策略。(1)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儿歌、游戏等形式。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力求将美术教育活动游戏化,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宽松、自由、和谐、开放的空间,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感受,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玩与学的统一。(2)适当的“示范”和“范例”:可用实物、艺术家的作品、儿童作品、一些能够激发美感适合
20、引导幼儿想象的等等。(3)除了正规的集体教学外,还应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如集体合作作画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还可以组织一些分组活动、分区活动、不同班混合分组活动、不同年龄的混合活动等,使幼儿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4)艺术教育是各教育领域之间的纽带,通过美术在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来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我们要对美术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创编,在内容的选择和创编过程中注重目标化、生活化、拓展化、生成化四个特色,将课堂教学的因素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劳动及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中去。 3、重视美术活动的评价。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
21、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不以成人的眼光进行评价,注重幼儿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密切家园配合,通过讲座、家园互动栏等的交流,增进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意识水平,改变家长的评价角度,共同培养幼儿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第二节 心理学理论与领域渗透策略 一、异质同构理论与类比联想策略二、迁移理论与经验得网状拓展策略 试谈异质同构理论在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中的组织与运用 异质同构是指各种形式结构能够引起主体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沟通性。情感通过形式表达,任何形式都蕴含着
22、特定的情感,而艺术教育正是利用人们的各种情感的真情表达形成构成一种美的表现。根据新纲要,关于幼儿教育知识观对课程影响的认识:相对独立领域的课程应充分挖掘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为了使主体对已有学习经验进行迁移,链接成新的艺术链条,建构完整的艺术网络,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发展变化规律,让知识、能力得到可持续地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尝试地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中剖析它们的内部结构层次,以情感、形式为两个构通领域,找准同构点与切入点,使主体的审美心理功能与作品审美特征之间开展全方位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艺术综合活动过程。于是我进行大胆尝试与探讨。 一、同构教材的搜集与
23、选择选择教材是进行同构活动的重要方面,而搜集则是同构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同构目标与内容,选择相关教材,或者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分析,确定同构目标。一般来说,不同的教材在实现同构目标方面各有侧重。形式同构一般以美术、音乐为核心教材,而内容情感同构一般以文字、美术为核心教材。确定核心教材有两条渠道:1从正在进行的各领域艺术教育中确定同构教材。例如:文学中正进行幽默情感的教育,选择的教材是野猫的城市(大班)、蛤蟆吃西瓜(小班)可以此为幽默情感的核心教材,去选择幽默美的乐曲和漫画的绘画进行情感的匹配。又如,在美术中进行色彩系列的教育,使可以色彩的创造和欣赏为核心,在文学中选择具有色彩内容的作品。如彩虹桥
24、、太阳七兄弟与其同构,再根据色彩的情感隐喻性选择音乐教材。2为完成特定的同构目标进行创编。这类情形多半是因为选不到比较典型的教材。如:为了情感同构的需要, 有时宜把对比性强烈的忧伤情感和快乐情感鲜明对比集中在同一教材中,形成三段体的情感结构,进行三者匹配。但在各领域的教育中又缺乏这一教材,这就需要独自进行选择与创编。如文学作品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就是为了把情感和结构综合起来进行匹配,才由老师根据歌词内容独立创编。它并不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它只是传递一种母子亲情。因此,我们选择了歌曲小树叶、乐曲挪威舞曲,并在美术内容方面添画有表情的树叶以及想象画秋天的树等幸福、伤亡、幸福的情感结构和
25、ABA作品的形式结构整合了同构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同构活动的类型与内容1以文学为欣赏对象、以音乐美术为背景的同构活动。(1)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如儿童欣赏文学作品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教师在低沉缓慢的音乐声伴奏下开始讲述,当讲到天冷了,树叶娃娃都不得不离开树妈妈飘走了,教师停止语流,唱起伤心的歌;间歇几秒钟后,录音机里传出欢乐的乐曲声,老师开始讲述春天的故事,当讲到树叶开始重新长出后,教师再次停止语流,唱起欢乐的歌。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教师的动情和音乐的悲剧效应,使幼儿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共鸣、识别更加深刻和强烈。2)以文学作为对象与美术、音乐、舞蹈的同构,使情感氛围更加强
26、烈。例如:我们在重新使用优秀传统教材三只蝴蝶时,侧重点由理性教育转向情感的陶冶。我们利用色彩、舞蹈、音乐和语词的结合,有意识地烘托情绪气氛,以蝴蝶和太阳的心灵美、色彩美、动作美高度整合的形象去打动幼儿的心灵。幼儿自始至终沐浴在情感的温泉之中,很容易感性地发现花和整体气氛的不和谐而产生批判的情绪倾向,获得与社会评价相吻合的认识经验及其情绪情感经验。 2以音乐为欣赏对象与文学美术的同构活动。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所激发的不可名状的内心体验变成可视性形象和语词形象,可以成为交流和识别的情感。如以欣赏乐曲圣母颂作为对象,以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作为旁白,伴以寒冷、黑暗的画面作为背景,让幼儿产生凄凉同情的音乐感受
27、。当一首思想情感不确定的乐曲与同一类型情感基调、不同题材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匹配之后,儿童听到某一乐曲时,就会产生情感的抽象,达到对音乐情感从感性到理性的感悟和迁移。3以音乐形象的创造为对象与文学美术的同构活动。(1)把韵律动作的创造用故事形象串连起来。如我们曾以小猫化妆的故事引导韵律创编活动的展开,老师首先选了一首乐句工整的曲子,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故事中说:“有只小猫要去参加舞会了,可她照照镜子,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漂亮,它心里真急,你们说它该怎么办呢?”小朋友立刻回答:“化妆就行了。”教师问:“怎么化妆 呢?怎么打扮自己呢?”有人提出系蝴蝶结,教师立刻肯定,让大家做系蝴蝶结的动作。,为
28、小猫打扮,于是儿童又想到要捋胡子、抹胭脂、照镜子等动作。儿童在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气氛中达到了创编的目标。(2)把舞蹈造型与观察、绘画、文学作品结合在一起,使造型丰富而具有感情。如讲有关花的故事和儿歌,将花人格化,画自己喜欢的花等。再组织儿童为花造型,花便有了生命,有了各种表情,姿态也各不相同。如有的用头作为花心,手作为花瓣;有的以头代替花心和花朵,以伸展的手表示花叶;还有的以身体为花茎,微微向一侧倾斜,双臂顺势伸向一侧,并含包双手手掌与头部组合成一大一小两朵花。当儿童的想象及其表现能力达到这一水平时,他们想与别人做得不一样的动作就会日益加强。4.以美术作为主要对象,与文学、音乐的同构。画中有
29、诗、有歌、有故事,画面就活起来了。美术活动与文学活动的结合,可以使儿童在美术欣赏中对画面形象和寓意的理解及其情绪体验找到细节描述的方式和所用词语的依托;音乐、文学与绘画结合,可以使儿童创作的画面富有重任力。在一次艺术综合活动中,我带领孩子画 “我自己”时,我让每个孩子带来一面镜子观察镜中的自己,并做出各种各样的滑稽表情,然后将这种表情做给大家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之后,我又教孩子们唱镜子里的我这首诙谐而又轻松的歌曲,孩子们在愉快而轻松的气氛中歌唱,又在开心的气氛中绘画,于是,所有快乐的情感便通过笔转到画面上。画面上的“我”一个个都是那么滑稽可爱,引人发笑。这次绘画活动也达到了很好的效
30、果。三、分析同构材料,确定活动目标把核心教材中能够同构的要素都梳理出来,分出主次。确定一次活动到底同构什么?然后去与其他教材匹配。如:我们再次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有两大同构要素:一是情感的对称性发展,以树叶妈妈为情感主线,构成了欢乐幸福伤心孤独欢乐幸福。二是这一情感变化正是构成了整体结构上的三段体,又可以与ABA结构匹配。由此为依据选择音乐、美术作品,在另一些作品里,又有其他的同构要素,如文学作品梨子小提琴是为进行优美情感教育而使用的教材,经分析作品发现,该作品充满美的憧憬,但是作品的结构并不典型,于是从情感相似性出发,选择乐曲梦幻和欣赏画午间森林,营造幽远的艺术氛围作为情感的匹配材料。四、根据同
31、构的设计切入点,建构活动过程在确定同构目标之后,就要考虑怎样呈现作品的同构点,使其凸现出来,一是向幼儿呈现审美特征,二是同构点排列顺序并一一同构形成活动过程。我们还是以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为例。该活动有两次同构目标。层次一:情感同构活动。(1)通过配乐童话,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学习用不同的 声音、表情表现歌曲中快乐与悲伤的情感。(3)在绘画中将快乐与悲伤的情感表现出来。 层次二:结构同构活动。 (1)在充分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让幼儿借助音乐、美术活动感受文学作品三段体的结构。 (2)初步感受乐曲挪威舞曲的性质,并借助身体动作模仿树的不同姿态,以分别与乐曲的A段、B段和A段(即第三段
32、)相匹配。 (3)用合印画来表现文学及音乐作品的A段和A段,用水彩画“秋天的树”来表现作品B段,并按ABA结构给自己的三幢作品排列顺序。 其中情感同构目标有三个层次:感受情感;识别情感类型;表现不同情感。 结构同构目标有:借助音乐美术的单轴对称结构即ABA结构,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相似结构;乐曲和韵律动作的ABA结构匹配;美术、音乐和文学作品三者之间的结构选择和匹配。根据两项同构目标活动安排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重点在情感同构,通过文学和音乐的结合导入,充分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随着欣赏童话唱歌讨论绘画观摩作品等过程使情感同构目标逐一得到落实。第二层次的结构同构中,通过寻找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的三段体结
33、构音乐与文学的匹配音乐与动作的匹配绘画与文学的匹配音乐、美术、文学三者的结构匹配等过程,使结构的同构目标得到落实。 本活动明显以文学中的情感线索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由文学为导入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儿童情感体验和对情感特征的识别。这是一个比较工整典型的同构活动。由此将会发现,我们所推出的许多活动的同构都有侧重点,或情感,或结构,或元素,或从文学导入,或从音乐导入,或从美术导入。无论是什么同构目标,无论从什么活动导入,大致都有三个大层次组成。在大层次中又有若干小层次,每个小层次都体现出特定同构点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或一个同构点的几个层次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三大层次是:(一)感受层次。感受和体验
34、同构点的特征全貌,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如讲述、音乐、绘画和动作参与等凸现作品的审美特征,引起儿童的感受。(二)选择、匹配、理解层次。在1种2种作品中取得经验后,用已知的观念或形象去匹配未知的相似形象,使已知与未知相互作用。(三)创编层次。包括隐喻和成品的创作以及艺术符号的互相转换。这一部分还包括对创作成品的观赏和评价,如哪一棵秋天的树最悲伤?哪一棵春天的树最快活?谁唱的歌听起来最伤心,好像都要哭了?谁唱的歌让人开心等。因为许多创编都是线性的,如说话、唱歌,都不能等大家创作结束再评价,所以一般都是边创作、边欣赏、边评论、边调整。绘画的评价既可以随时进行,也可以等大家的创作完成后集中进行。五、同构活
35、动的经验准备和时机同构活动中,对三种艺术形式共同审美要素的感受和沟通,必须在已知和未知材料中进行,必须让幼儿以某一领域的审美经验去同比和顺应其他领域的审美信息,为幼儿准备分领域的审美经验。做好同构活动的经验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从两个方面为幼儿做准备。一是在各领域的艺术活动中积累经验。二是从低一层次的单一要素的同构活动中取得经验。如在色彩、构图和文学作品同构之前,必须先进行旋律和线条的同构、诗歌和旋律的同构,在这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多因素的同构活动。 由此可见,适宜地掌握同构时机是十分必要的。在艺术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分领域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构课程是穿插在不同连接上进行的,不是什么活动
36、都必须进行同构,也不是什么同构都必须把三个领域硬拉在一起。我们还发现在每一同构活动之前,还有许多分领域的活动和低层次的同构活动。所以,必须从目标、材料、儿童的基础几方面考虑确定时机,其宗旨是使各领域的审美要素有机的综合,有助于幼儿再次与加工,使综合艺术教育课程达到整合性地发展,这就是课题研究之本意。 第二节 心理学理论与领域渗透策略 一、异质同构理论与类比联想策略二、迁移理论与经验的网状拓展策略 二、迁移理论与经验的网状拓展策略 音乐教学中的迁移策略一般心理学教科书把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先前的学习对新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这种学习迁移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
3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学习另一种外文;儿童在做语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 然而,从现在看来,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的这一定义并不能概括全部迁移现象。因为后继学习也可能对先前的学习发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也是一种学习的迁移。因而,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有前后之分,我们把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则为逆向迁移。上面所说的前一种迁移则为顺向迁移,后一种则为逆向迁移。学习间的影响也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则为负
38、迁移。从教育目标的观点着眼,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正迁移),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教学的效果也越好。这也是“为迁移而教”的原因和目的所在。 现在我就以我的中班音乐活动欢庆歌的设计来谈谈我是怎样运用迁移策略来教学的。 活动设计:欢庆歌 活动目标:略 材料准备:在磁性黑板上用乐谱符号表示的节奏型(彩色)老鼠、猫、牙齿、竖起大拇指的手(表示真棒)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拍节奏型(欢庆歌的节奏型)老师拍一个,幼儿拍一个 2将四个节奏型连起来拍,幼儿可以边拍手边用象声词将节奏型说出来。老师则借助黑板上的节奏型来指
39、挥 3教师边唱谱边轻轻拍黑板,幼儿跟着一起拍手、拍腿各一遍 二、熟悉歌词 1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在念的过程中逐一出示图片并贴在相应的节奏型下面,此时幼儿仔细听和看 2教师通过指导性的提问和图形来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3边拍节奏边念儿歌(拍腿、拍肩各一遍) 4教师指黑板,幼儿只念儿歌 三、唱歌词 1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范唱一遍 2幼儿跟着钢琴伴奏唱歌,可以拍腿或拍肩(2遍) 3幼儿在钢琴的伴奏下边唱边做动作 四、有感情的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节奏型的色彩、感受歌词中的欢乐气氛,从而有感情的唱歌曲 分析: 分析: 一)“先行组织者”是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学习之前的引导性材料,通
40、过呈现“组织者”,在先行者已知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学习者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增加新旧知识的辨别能力,为学习的迁移做好准备。 二)在学习心理学研究出的影响学习迁移条件中有这样几条:1、在学习内容或方法上,具有相同要素或类似活动的情况时,迁移容易发生;2、某些经验被普遍话后能够在遇到其他相近或类似情境时,正迁移容易发生;3、在曾经接受过学习方法训练的学习者身上,正迁移容易发生;4、在第一次学习过程中,学习掌握的程度越高,后继学习中的积极迁移越多。我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条件,才想到通过动作到语言来进行学习的迁移。这四种节奏型是我有目的的在平时的节奏游戏中玩过的,有的还作为一
41、些活动结束的信号来使用,可以说幼儿对此已相当熟悉了。 此外,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对幼儿进行先学会拍节奏型在根据节奏型来念儿歌的训练,这种训练也是结合游戏来进行的,这对幼儿语言和节奏感的发展很有帮助。再则,用节奏型将儿歌念出来和用动作拍出节奏型来具有相同的要素,那就是同一节奏型。一个是语言的维度,一个是动作的维度,但同样存在着学习的迁移。同时,我认为这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同化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学习迁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也是学习情境中最典型的迁移现象。它可在多种不同的抽象水平上发生,最典型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同化迁移是现象类比与本质类比。现象类比往往是在感性认识水平上进行的,幼儿在拍节奏
42、和念儿歌的过程中做出分析、比较从而知道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在此现象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整和、进行迁移。 三)动作到动作的迁移。这个迁移很容易实现,依然是手在动,依然是这个节奏型,只是所拍身体的部位由手换成了腿和肩。 四)图形到认知的迁移。视觉在音乐教育中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视觉的参与有助于节奏的感知。幼儿虽已会拍节奏型,但我给他们用图形画出节奏型后,这对他们来说有是一次新的学习了看图形来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这是对节奏的符号感知的一种学习。另外,视觉材料也有助于儿童的结构感知,比如我在第1、2小节下面放一张老鼠图片,3、4节下放一张猫抓住老鼠的图片,5、6节下放猫和手的图片,7、8节下放了牙齿的图片
43、。这些图片既是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也是帮助他们认识的歌曲结构。 五)利用“后继组织者”教学环节促进学习迁移。教师在教学中向幼儿提供了许多学习的策略,幼儿能否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的策略转化为自己“学习”的策略并在新的学习情况中主动利用这些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梅耶认为儿童认知策略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而学前期则是儿童策略学习的早期阶段,这时他们尚未掌握策略,即使自发地获得了某些简单的策略,但由于他们的反省认知能力尚未发展,因而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适当的应用这些策略。但是我认为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幼儿是能够对应用过的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的。在这里我也引用了“后继组织者”这个概念
44、,即指安排在新内容学习之后,帮助幼儿反思和评价所学策略及策略应用效果的教学环节。比如,我在节奏游戏中,当我将新的比较难的节奏拍出来后,我先是让幼儿用嘴巴把节奏型说出来,然后再通过语言到动作的迁移来帮助幼儿学习。当问题解决后,我会引导幼儿回忆是怎么学会拍的。经过几次这样的环节之后,当幼儿再玩节奏游戏时,他们已经能主运用这些策略来学习了。 六)我在设计中还试图通过彩色的节奏图形符号来渲染一种氛围,以此来感染幼儿、强化幼儿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不同的色彩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多彩的事物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种愉悦。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来感受作品,文学作品中有一种叫做“通感”的写作手法,我想在音乐作品
45、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概念去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情感的迁移吧!在设计和教学中,我试图让幼儿通过感受色彩给人的愉悦来帮助他们感受歌曲中的欢乐气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倾向与让幼儿学会唱,即倾向与一种技能方面的学习,对音乐作品本身关注的较少。所以,我认为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迁移对于理解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注重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目前,就我园的园本课
46、程为例,主题内容的选择基本上与纲要中的理念和要求相吻合。围绕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时事、文学作品等形成主题,然后再设计网络与教育教学活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幼儿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事物、兴趣需要等的不同,我们会发现最好的课程也有其不适合和不完善的一面,它需要老师不断的去调整、去补充,去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特定的需要灵活地组织实施。那么,究竟如何来确立一学期的主题内容呢,我们又是如何来进行选择和拓展的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主题内容的选择要有价值 通常我们在选择主题时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趣吗?有哪些教育价值?可提供给幼儿哪些学习经验?它的可行性、操作性如何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
47、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主题的内容。 1、抓住幼儿兴趣点形成主题内容。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产生出有意义的主题。如主题蚂蚁王国:蚂蚁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生物,随处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对于成人而言,他们也许毫不起眼,但是在幼儿的眼里,蚂蚁王国充满了值得探索的奥秘,他们甚至为之着迷。偶尔饭后散步,耳边传来孩子们的声音“老师,我发现这里有许多小蚂蚁!”“小蚂蚁正排着队在搬东西呢。”“我发现小蚂蚁的家了!”于是我们弯下腰来,和幼儿一起走进蚂蚁王国,带他们寻找和捕捉蚂蚁,用饼
48、干、糖果引诱蚂蚁,用小草、小棍去逗弄蚂蚁,他们神情专注,极其认真。由此我们认为,开展对蚂蚁的探索性活动能满足幼儿的探索的需要,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它成为了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 2、结合节日、季节形成主题内容。 在确定主题时,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节日和季节里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离“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还有一段时间,可粽子的芳香早已弥漫四周,幼儿对粽子、香袋、香包等传统习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主题香香甜甜的粽子就产生了,我们请奶奶老师来园讲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现场包粽子、做香包、挂香囊、灌鸭蛋。孩子们嘴里吃着粽子,脖子上套着同伴互送的香包,其乐融融。同样,“红红
49、的新年”、“热闹的元宵”、“圆圆的中秋节”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都相应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深深的中国情结。再有;一年四季,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春之声、秋之韵、顽皮一夏、寒冷的冬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感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3、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形成主题内容。 主题选择的内容应该是资源比较丰富,幼儿熟悉的、容易接触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这样,教师就容易利用这种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果活动内容跟幼儿生活相距甚远,没有一点经验,那就谈不上拓展经验和视野之谈了,就像噜啦啦这一主题,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玩水,他们对水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把它安排
50、在9月份,根据当时季节特点每个幼儿每天都要洗澡,而当我们把洗澡和玩水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幼儿一定会迫不及待的脱掉衣服,跳进浴缸搓着一个又一个的肥皂泡泡,在水中与玩具嬉戏,同时也做一回清洁大使。健康的主题,健康的想象,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健康的快乐。 4、以一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主题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孩子升入中大班后,规则的形成不再向小班一样需要老师不停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更主动更自觉地来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因此规则与标志这一主题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孕育而生了。在这一个主题中,老师带领幼儿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标志世界中,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描绘,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标志,主动感知了
51、解标志种类,与人们的关系,体会标志所蕴涵的规则,并为班级各区域活动的开展自己制订规则,达成共识。在设计和创作标志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建立了规则意识,感受到遵守规则给自己带来的便利,从而实现他律到自律的和谐。 5、把握当今社会热点事件形成主题内容。 孩子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通过现代媒体他们会引起一定的关注。如果把它作为主题不仅使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而且产生的效果也是其他主题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如:主题新房子老房子,那一阶段拆迁成为了热门话题,很多孩子亲身经历,不同的人文环境、生活方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房子的变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变化。再如,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
52、北京举行。“奥运会”这一体坛盛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将利用这次机会生成大型主题活动向幼儿介绍我们奥运会的主题、吉祥物,体育运动项目等,从而进一步升华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主题环保与我们同行、幸福江阴均抓住了当时的社会热点而形成,体现了时代感。二、主题内容的拓展要有提升 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拓展主题。在拓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要注重老师的支持帮助及引导作用。这时,我们拓展主题内容的途径可以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依托社区资源,拓展主题内容。 我园地理位置优越,菜场、超市、银行、步行街、小学、公园等均分布在我园附近。周
53、边的生活设施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能成为我们拓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例如主题我家和我家附近中,超市、菜场、邮局等都成为了孩子们探究的对象。其中超市是孩子们最感兴趣和最熟悉的地方。于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我们就因地制宜组织幼儿逛华联超市,活动也就从“我家和我家附近延伸拓展到了“超市”。 在超市中我们请部分幼儿参加购物活动,让他们体验生活,超市营业员还专门给小朋友开辟了一条收银通道,不厌其烦地为小顾客开单、找零,孩子们不仅做了一回小主人,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了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喜悦。另外,菜场是孩子们关注的另一焦点,在孩子们记录的“我家和我家附近有什么”这一调查表中,大部分幼儿都记录
54、到了菜场,于是一个有关“菜场”的活动又生成了,主题活动也再一次被拓展开。再如主题给你一封信等,社区的宝贵资源,极大的拓展了现有的主题教育内容,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并为孩子们今后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2、延伸区角游戏,拓展主题内容。 区角游戏既有可能是主题活动的序曲、也有可能是组成部分和延伸。在主题 背景下,幼儿生成的点比较多,兴趣指向性也有所不同,那么如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呢,我们把主题的内容延伸和拓展到区角游戏中。如:在把根留住主题背景下,孩子生成了许多点,如:“中国四大发明”“名胜古迹”“上下五千年文化”“西游记”等等,这些活动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内在价值和值得探索的空间,因此,区角游戏中,我们寻找到活动的切入点,在与幼儿共同的商讨中,“中国龙”“民族服饰秀”“戏剧大连唱”“小作坊”等区角游戏内容生成了。 。孩子们在自主游戏、操作、交往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积累了更多对中国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在主题氛围、人文环境等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文化归属感获得了提升。主题活动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把一日活动各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习更有效。 3、注入新鲜元素,拓展主题内容。 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当前孩子们的兴趣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合同
- 2024年深圳离婚后财产分配协议2篇
- 202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服务协议
- 2024年离婚协议书标准范本
- 2024有债权的离婚协议书特别强调债权债务处理与子女抚养权3篇
- 2024毛石石材出口退税购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基站配套设施租赁服务协议3篇
- 2024幼儿园幼儿教师聘任及服务协议3篇
- 2024旅行社与日式烧烤合作餐饮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加油站运营合作协议书3篇
- 数学-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五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 贝雷片-潮白新河钢栈桥及钢平台计算说明书
- VF程序设计知识要点
- 凯普21种基因型HPV分型与其它比较
- 小学数学小专题讲座《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堂PPT)
- 鸡场养殖情况记录登记表
- 高压配电柜系列产品出厂检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