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节腧穴总论课件_第1页
二章节腧穴总论课件_第2页
二章节腧穴总论课件_第3页
二章节腧穴总论课件_第4页
二章节腧穴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一、什么是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输”、“俞”三字相通,应用时各有所指。 腧穴指穴位的统称。 输穴指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 俞穴指五脏六腑的背俞穴。1二、腧穴的别名1.砭灸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2.节、会、气穴、气府、骨空内经3.孔穴甲乙经4.穴道太平圣惠方5.经穴金兰循经6.刺激点新编针灸学2三、腧穴的发展 腧穴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1.无定位、无定名阶段:2.定位、定名阶段:3.定位、定名、归经阶段:3四、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 内经为腧穴的

2、分类已奠定了基础,论及穴名约160个。 甲乙经共载腧穴349个。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有腧穴354穴。 针灸大成载有腧穴359个。 针灸逢源载有腧穴361个。 4 针灸大成正式将奇穴称为“经外奇穴”载有35穴。 类经图翼称为“奇俞”,载有84穴。 针灸集成汇聚了144个奇穴。 现代记载: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郝金凯 1962年 人卫版)载有经外穴588个。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篇)(郝金凯 1973年 人卫版)载有经外穴1007个现有奇穴:5881007159563.阿是穴: 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一类腧穴。 最早见于千金方。 玉龙经称“不定穴”。 医学纲目称“天应穴”。五、腧穴的命名7

3、1.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 指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出现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 2.相对特异性: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二)分部主治规律9 第三节 特定穴一、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点称号的腧穴。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一)五输穴1.五输穴命名的由来及含义 首见于灵枢 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10 所出为井: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 所溜为荥: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 所注为输: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

4、气渐盛,由此及彼的部位。 所行为经: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 所入为合:喻作水流由江河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112.分布特点(二)原穴、络穴(1)原穴的含义及分布特点: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六阳经中,原穴单独存在。 六阴经中,“以输代原”。 类经图翼:“阴经之输并于原。” 难经 六十二难:“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 12(2)络穴的含义及分布特点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 十二经脉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合称“十五络穴

5、”。(三)郄穴(1)含义: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13 (2)分布特点: 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临床上常用郄穴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14(2)募穴的含义及分布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于胸腹部,位置随脏腑高低而排列。有的分布在本经,有的分布在它经,大部分分布于任脉之上。16(五)下合穴 (1)含义: 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2)分布特点: 下肢膝关节附近。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 素问 咳论云:“治腑者治其合。17 (七)八脉交会穴 (1)含义: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

6、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首见于宋子华流注八穴,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一书中19 (2)分布特点: 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由于奇经八脉的经气与十二经脉的经气以八穴相通,故此八穴既能治疗奇经八脉的病证,又能治疗十二经脉的病证。 20(八)交会穴 (1)含义: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 (2)分布特点: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21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此法最早见于灵枢 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伸直,以中指为准)也是七尺五寸。 古今医统云:“盖必同其身体随在而分折之,固无肥瘦长短之差讹也。”2223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 2.活动标志: 指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24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