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常州市勤业中学 王敏2019.4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常州市勤业中学 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外关系 中国与外国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哪些考试要点属于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方面?哪些考试要点属于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方面?哪些考试要点属于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方面?哪些考试要点哪些考试要点属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方面?哪些考试要点属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方面?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作用、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2、四大发明及其影响等唐代的民族交往、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等哪些考试要点属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方面?哪些考试要点属于中国古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_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汉与匈奴: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举世闻名的万里_。西汉汉武帝为了夹击匈奴,派_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北魏_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_”。唐太宗派_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秦长城张骞孝文帝天可汗文成公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3、_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宋辽和战:1004年,辽进攻北宋,爆发澶州之战。 1005年,双方订立“_之盟”。 金的强大: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_,史称“靖康之变”。 宋金对峙:1140年,_抗金, 取得郾城大捷。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 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元朝时,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这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族。元朝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_学,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澶渊北宋岳飞回儒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宋辽和战:1004年,辽进攻北宋,爆发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明朝为了防范_骑兵南下侵扰,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花了近
4、二百年的时间修筑_。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定准噶尔部和_部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巩固西北边疆。与西藏的联系更加密切,册封_和班禅,设立_,制定“_”制度,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西北和东北设立_和参赞大臣,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举行_会盟,协调和发展与蒙古的关系,巩固了北部边防。在承德修建_和外八庙,加强了中央与少数民族联系。蒙古长城回达赖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将军多伦避暑山庄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明朝为了防范_骑兵南下侵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讨论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讨论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5、?秦汉:建立和初步巩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隋唐:进一步发展宋元:出现新变化明清:发展和巩固讨论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建立和初步巩固讨论2、你怎样看待 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讨论2、你怎样看待讨论2、你怎样看待 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坚持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讨论2、你怎样看待 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为祖国的发展作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_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域开通之后,丝绸之路随之贯通。它从_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直到_。 它是东
6、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例如_教东来。唐代与日本的交流盛况空前。日本共派13次_使,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玄宗时,_六次东渡日本,定居日本奈良,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唐太宗时,_西行天竺,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唐朝都城_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张骞长安欧洲佛遣唐鉴真玄奘长安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_出使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范围很广,东到朝鲜、_,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元朝时,意大利人_来到中国。回国后,他的口述被写成_,
7、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开辟_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发明的_和_,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我国发明的_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我国发明的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日本市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新航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范围很广,东到朝鲜、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4051433年,明政府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_”。 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_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_世纪。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
8、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但它不计经济效益,并造成大量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它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取宝非洲半个多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4051433年,明政府七次派郑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有 戚继光抗倭,抗击_侵略; _收复台湾,抗击荷兰侵略; 雅克萨反击战抗击_侵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在对_进行严格限制。它有防御_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限制了我国_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日本郑成功荷兰贸易西方殖民势力对外贸易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9、有日本郑概括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趋势。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讨论概括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趋势。讨论概括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趋势。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趋势:从开放走向闭关锁国认识:对外开放促进国家发展, 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坚持对外开放。 讨论概括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趋势。 趋势:从开放走向闭关锁国讨论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贯通。它的终点是 ( ) A、新疆 B、印度 C、非洲 D、欧洲 (出题者:刘一敬)练习D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练习D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辽 西夏 金 元 A、 B、 C、 D、C练习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C练习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
10、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 )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D练习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D练习 下列中国古代史的事件,不能反映 中外交往的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七下西洋 B练习 下列中国古代史的事件,不能反映 B练习下列事件,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A练习下列事件,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A练习 材料一 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番来往还互易船舶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
11、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 元史卷94 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怎样的政策?并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政策:采取开放的政策原因: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材料一 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番来政策:采取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境外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打一百棍),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货物车船并入官(官府没收)。予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举报者)充赏。 大明律 材料三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同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12、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根据材料指出,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根据材料三,说明其原因。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缎)变化:限制对外贸易原因:防止沿海居民与外国勾结, 形成海盗变化:限制对外贸易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境外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打一百棍),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货物车船并入官(官府没收)。予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举报者)充赏。 大明律 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台湾
13、外纪卷十二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 指出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明朝是否相似?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缎)匹、 材料五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同购)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函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六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分析,清朝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材料五
14、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原因:1、中国物产丰富 2、防御外来侵略 3、维护封建统治 4、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原因:1、中国物产丰富 材料七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数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根据材料七分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阻碍经济交流发展,人民生活日益窘迫 材料七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材料六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 材料六中的“时世”指什么?用史实说明,马克思的预言有没有实现?这给我们怎样的历史教训? 材料六趋势:中国古代社会走向衰落“时世”: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完成 了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屋定金合同样本
- 农业园区合作协议合同样本
- 农村家园租房合同样本
- 修理物品进口合同样本
- 2025合同条款如何优化以争取劳动者最大权益
- 上海小区停车合同标准文本
- 儿童画室合同样本
- 出售山羊养殖合同标准文本
- 健身店长劳务合同样本
- 科研伦理委员会工作总结与规章制度建设计划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人美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八年级全册
- 工地图文广告清单及报价(2家)
-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
- 智慧审计大数据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桥式起重机司机(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职校培训)
- DB3713-T 293-2023 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技术规范
- 科伦员工手册
- 战场态势认知理论与方法
- 学校食堂饮食保障供餐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