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永生平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咸平四年(1001年
2、),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流寓江淮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 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 ,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科举之路大中祥
3、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 ;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 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 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
4、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浪迹天涯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 ,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
5、赠。 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晓风残月图释褐为官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 ,授睦州团练推官 ,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 ,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 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转官辞世庆历三
6、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羁旅”之叹。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 ,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 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柳词内容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
7、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3、描写羁旅行役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
8、感人。4、其他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例如其戚氏一篇,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他在词中对自己的生平作了回顾,字里行间颇多感触,唱出了天涯沦落的不遇之士的悲音,被誉为离骚的遗风。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词本
9、来是从民间而来,敦煌曲子词,也多是民间词,到了文人手中后,渐渐被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对市民的生活相当了解,柳永表现女性生活、感情的词作,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但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又相当的典雅。羁旅行役词,多和怀才不遇、天涯沦落有关,这一类词抒发的是士不遇的感情,这本身就属于“雅”的范畴;在创作手法上,柳永还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词造句,无不体现了“雅”的特色,使其词呈现出雅俗并
10、陈的特色。抒情的自我化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采用的主要是“代言”的抒情模式;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采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其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尽情地抒发了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是这类作品的典型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
11、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定风波自春来不加掩饰地吐露了青年女子的生活愿望,写景状物,运用白描手法,描述十分精细。结构巧妙同时,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奉旨填词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
12、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眠花宿柳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用世之志 ,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白衣卿相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
13、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然而,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据传,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每年清明节,又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
14、室南渡。家庭成员祖父:柳崇,字子高,曾为沙县县丞,有威信,家训甚严 父亲:柳宜,字无疑,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任雷泽县令,官至工部侍郎。 叔父:柳宣、柳宏等五人,也皆有科第功名。长兄:柳三复,天禧二年王整榜进士。柳永兄弟三人均擅长诗文,号称“柳氏三绝”。仲兄:柳三接,与柳永同榜登第,官至都官员外郎。儿子:柳涚,字温之,庆历六年贾黯榜进士,官至大理寺丞。侄子:柳淇,熙宁八年曾作宋故郎中柳公墓志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最能体现全诗内容是哪一句?主旨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说作者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雾霭、柳、风、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情感画面一:别前不胜凄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画面二别时伤感茫然“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意象选择的特点,与作者感情有什么相似之处? 愁思绵长 愁思浓重 愁思无奈 画面三别后愁情满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