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盛唐气象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盛唐气象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盛唐气象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鼎盛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市的发展等一系列史实;知道唐朝时期与吐蕃等友好交往的史实;掌握唐朝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唐朝农业工具革新的理解,降低难度;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美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

2、程;通过对唐诗、书法和绘画的鉴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书法和绘画等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通过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史实,认识到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通过对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学习,认识到她为吐蕃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藏族人民的敬仰和怀念;通过对文学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的繁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

3、史实;唐诗。教学难点:曲辕犁和筒车的创新性;唐朝对边疆各民族所采取的民族政策和交往方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以及唐朝的书法和绘画成就。【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如图)唐史并不如烟是唐史专家曲昌春的呕心力作。该书全景再现了大唐帝国的鼎盛。“全盛”时期的经济成就有哪些?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并不如烟的历史。【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试着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学生回答: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

4、筒车。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同学们,关于唐朝时农具的改进,一个是曲辕犁,另一个是灌溉工具筒车。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讲解:生产工具的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使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使用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曲辕犁的重大改进体现在哪些方面?筒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加装了犁评,改进了犁壁。唐时犁壁呈

5、圆形,因此又称犁镜。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筒车是一种灌溉工具。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着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大型立轮安装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盛满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处于立轮的最高处,筒口下倾,筒中溪水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筒车的发明解决了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

6、灌溉问题。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使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唐朝的手工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概述唐朝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学生回答: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多媒体出示图片:唐朝穿裙衫的妇女(右图)教师讲解:这是唐朝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的一部分。该图取材于唐朝宫廷妇女生活。全卷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段

7、落,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宫廷贵妇蛾眉高髻,纱衫长裙,举步缓缓,悠闲自得的生活。这张图片展示的是最后一位妇女,她头插芍药花,身穿浅紫色裙衫,白地披肩上绣着彩色云鹤,从肩后向前胸垂落,左手拿着拂尘,正扭身戏弄爱犬。从这位妇女的裙衫可以看出,唐朝人喜欢穿色彩艳丽的丝绸衣服,说明当时的丝织业很发达。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材料二“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材料三“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教师讲解: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对唐朝青瓷和白瓷的描写。材料一写瓷声清脆,白胜霜雪。材料二说青瓷釉色晶莹如露水,色泽如千峰翠滴

8、。材料三说邢瓷类银、类雪,越瓷类玉、类冰。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商业的繁荣。请同学们一齐来朗诵关于唐朝商业描写的一段内容(教材第13页内容)。你能从中提炼出哪些重要知识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是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商业繁荣的第二个表现是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如长安,它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朝商业繁荣的第三个表现是长安的市、坊布局,市是商业区,坊是居民区。下面,我们以长安城为例,来具体看一下唐朝商业的发展情况。多媒体出示图片: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右

9、图)教师设问:同学们从图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长安城北面正中是宫城,皇帝、太子、嫔妃、宫女侍从居住在这里。宫城又名大内,犹如长安城的心脏。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又称子城,是唐代的行政中心。郭城又叫外城,有坚实厚重的夯土城墙和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东、西、南三面保卫着皇城和宫城。郭城内共有南北向街道十一条,东西向街道十四条。往来南面三门和贯通东西六门的六条街道,是宽阔的主干大街。除延平门至延兴门的东西大街宽55米以外,其余都在100米以上,尤其是城内的朱雀大街宽达155米,是今北京长安街的两倍。各街道两侧均设有排水沟,并植有槐树和榆树。纵横街道将城内划分为一百零八个长方块,由普通百

10、姓居住,叫做里坊。里坊的排列很规整,看上去像围棋的棋盘,如同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是一座宽容的城市,她以豪放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蓄的精神,吸引各国学者、官员、商人、僧侣接踵而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并非诗人编织的梦幻,大明宫内的麟德殿,曾宴请七十多个国家的客人,来唐的外国使者遍及欧、亚、非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百万人口的长安,长期居住的外国人达万人以上。教师指导学生画一张盛世经济繁荣的简图。要求:能正确体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即可。教师可挑选其中几张进行展示。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对比秦亡汉兴、隋亡唐兴,你从中得出了什么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

11、结:社会经济繁荣的前提是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的安定也有促进作用。二、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师讲解: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在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一部分虽然建立了地方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出示幻灯片: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呢?从幻灯片唐太宗的话中是否能得出结论呢?请同学们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是唐朝民族政策的一大特征。教师指

12、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学生回答,教师概括,唐朝时期,汉族和周边各族关系密切,唐王朝通过设置机构管理、册封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唐朝时有一个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和唐朝的关系不同,是哪个民族呢?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多媒体出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获中国旅游金途奖的图片: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以拉萨自然山川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讲述了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再现了文成公主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演绎出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传唱了汉藏和美的动人史诗。教师讲解: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3、,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是古羌族的一支。据考古材料证明,从大约5000年前起,吐蕃的先民就已经在青藏高原上劳动生息。大约6世纪时,吐蕃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其首领被称为“赞普”。7世纪前期,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第32代赞普。他“骁武多英略”,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先后征服了吐蕃的许多部落,统一了西藏地区,推动了吐蕃社会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更是促进了吐蕃在各方面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的青藏高原,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美丽故事。学生自由发挥。青海有一座日月山(今西宁市西南),据说文成公主在吐谷浑行馆休息时,向西眺望,看见了这座大山。她感到过了这座山,将是另

14、一番天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远在长安的唐太宗似乎早就料到她一定会如此,所以特地用黄金铸造了两个日月模型(也有说日月宝镜一面),远道飞马送来,让文成公主携带在身边,以解乡愁。从那个时候起,这座山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日月山”。现在山上有一座旧石碑,碑上历尽千年的“日月山”三个苍劲古老的大字还隐约可见。过了日月山有一条倒淌河,这条河与其他河不同,它自东向西流,注入青海湖,如今这个名字在中国地形图上还依然清晰可见。相传这条河原是向东流的,文成公主一行过了这条河后就进入了茫茫无际的大草原。思乡的公主向东回望,感到这一去不知何日才是归期,伤情之下忍不住失声痛哭。说来也怪,哭声似乎震撼了这条大河,竟使得河

15、水倒转,变为由东向西流,陪伴文成公主入藏,“倒淌河”也由此得名。教师讲解: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谷物种子和菜子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文成公主抵达拉萨时,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欢迎她的到来。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

16、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多媒体出示图片:大昭寺(右图)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大昭寺和松赞干布。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大昭寺位于今天拉萨旧城中心,始建于7世纪中期。据说大昭寺的基址是文成公主选定的。参加修建的工匠,除当地人民以外,还有文成公主从内地招来的,尺尊公主从尼婆罗招来的。大昭寺的建筑,既有中原的风格,又有天竺、尼婆罗的特点,是中外建筑

17、艺术的糅合。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媒体出示图片:(右图)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解读图片中话语的意思,这种关系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唐中宗时,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这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表明唐蕃关系日益密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媒体出示材料:盛唐时社会上流行“胡服”,于是“士女竞衣

18、胡服”,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流传至今的唐代绘画保留了许多妇女穿男装、胡服以及骑马、打马球的生动场景。唐代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样,主食以麦、粟、稻为主,间以多种杂粮。面食是最主要的食品,无论贵贱皆食之,以饼类样式最多,有汤饼、胡饼、蒸饼、煎饼、凡当饼、红绫馅饼、赍字五色饼等。唐朝人民已学会制作馒头,称之为钉坐、豆钉或曼头,多用于祭祀。主食中还有烧饼、寒具(馓子)、馄饨等。副食以葱、韭菜、蒜、姜、菠菜、竹笋、杏、梨、枣、瓜、葡萄等蔬果为主。肉食也很常见,尤其是富贵之家,以牛羊猪鸡为主,动物的下水、腑脏也开始被烹制成各种美味。蛤蜊、鳜鱼、虾、蟹等鱼类产品也进入饮食之列。调味佐料有盐、醋、酱、胡

19、椒、蔗糖等。教师:唐朝社会兼容并蓄,充满活力。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的表现。学生回答: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和弈棋等活动。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尚武风气盛行。教师小结:如此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开明友好的民族关系,使得文学艺术在此时也大放异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唐朝文人雅士的风采。四、多彩的文学艺术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多彩的文学艺术”一目下第一段内容,对唐诗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唐代文学以诗歌最为发达,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数量多,作者众,名家辈出,风格流派多样,艺术精粹。清朝康熙时编的

20、全唐诗收集了2300多位诗人的约5万首诗,这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在灿若繁星的唐诗名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三颗光彩夺目的明星。下面请同学们把教材上关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介绍详细地阅读一遍,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学生回答:(1)李白: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2)杜甫: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悲愤凄婉之情。(3)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唐诗的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各有特色,除了本身的性格、才学以外,主要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

21、有关,或者说他们的诗歌内容、格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比如李白的诗,尽管中间也有失意,有牢骚,有不满,但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特色。因此,豪迈、清新、飘逸、轻快是李白诗歌的特点。它反映的是唐朝鼎盛时期的一种社会心态。我们通过对这三个人的简单介绍,了解其诗歌特色的形成原因。出示幻灯片:通过材料比较说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1)李白的诗歌颂祖国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2)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人民生活困苦。唐朝时期诗歌辉煌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3)开明的政治、文化政策,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教师:诗歌仅仅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书画大家的风采。下面就请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