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针灸学课件_第1页
实用针灸学课件_第2页
实用针灸学课件_第3页
实用针灸学课件_第4页
实用针灸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针灸学 中医科针灸师 孙东升概 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针灸疗法的特点 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针灸学的发展筒史 针刺疗法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前身。艾灸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 1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内经,主要是灵枢,详细论述了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等,基本形成了针灸学的理论体系。难经论述奇经八脉和原气,提出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解释。针灸学的发展筒史 3针灸学理论体系

2、的发展时期 晋代皇甫谧编撰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较为完整的针灸专著。葛洪肘后备急方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 唐初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形成的开端。著有针方、针经钞、明堂人形图,备急于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有关针灸的著作,其中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五代至金元时期,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备急灸法促进了灸法的发展,针灸资生经收集了许多民间临床经验。金代何若愚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元代滑伯仁对经脉的循行及其相关腧穴进行考证,著十四经发挥。 明代有陈会的神应经、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3、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针灸学的发展筒史 4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衰退时期 清代针灸走向衰退。 5针灸学理论体系的繁荣时期 建国后针灸学术发展快。20世纪50年代成立中医院校、医院和研究机构,针灸学成为必修课程,针灸为必设科室。50年代前期主要是针灸学文献的整理,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进行了文献整理、临床疗效总结,井开展了实验研究,开始了针刺麻醉的研究与实践;7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治病机理和慎痛原理的研究,治疗病种不断扩大,针刺手法研究也有发展。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大约公6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和印度大陆;16世纪针灸传播到欧洲,其中法国为主要国家。1979年WHO向全世界推荐43

4、种病证应用针灸治疗,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应用针灸治病。刺 灸 法 总 论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刺法的概念 刺法,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 (主要是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最早的针具为“砭石”。针具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 密切的关系,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目前不锈 钢针具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针具的品种亦趋多样,如电针,光 针、磁针等亦相继问世并应用于临床。 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对刺法的论述精辟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 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

5、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针刺手 法奠定了基础。 唐宋以后,针经指南创立“针刺十四法”,神应经提出催气手法”,金针赋提出复式补泻手法,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对针刺手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的概念 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休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因艾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如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6、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均注重灸法的运用。 古人非常推祟应用化脓灸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现代灸法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隔物灸、实按灸(包括太乙神针灸,雷火神针灸等)、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刺法的量学要素 广义: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探度、具体手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及留针时间长短等环节。 狭义:指与毫针刺激量及效应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主要包括手法操作的强度和时间两大要素, 1.刺激强度 针刺刺激的强度是通过手法作用力的强弱而实现的。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得气为标志的,使针下产生得气的量小刺激强度是激发经气功能

7、的阈刺激量。针刺刺法与刺激强度的关系见表1。表1 刺法与刺激强度的关系表刺法情形刺激强度的关系表轻度中度重度针感柔和明显强烈捻角度9090-180180转频率60次/分60-90次/分90次/ 分提幅度0.3cm0.3-0.5cm0.5cm插频率60次/分60-90次/分90次/ 分 2.刺激时间 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的最佳时间参数。另外,在刺法的量学要素中,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及针刺治疗的时间间隔也不可忽视。 灸法的量学要素 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壮数、艾条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等。刺灸法各论第一节 毫针刺法 毫针的构造、规格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

8、柄、针尾。常用的毫针的规格见表2、3:表2 毫针的长度规格表寸0.51.01.52.03.0毫米1525405075表3 毫针的粗细规格表号数2830313234直径(mm)0.380.320.300.280.24第一节 毫针刺法 毫针的检查 重点3个部分:一是针尖要端正不偏,圆而不钝,无毛钩,尖中带圆,形如“松针”;二是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有弹性; 三是针根部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无剥蚀、伤痕。 毫针的保藏 针盒或针夹:底下垫消毒纱布;针管:底下垫消毒棉球。提倡“一人一套针”。毫针刺法的练习要领 1.指力练习 指力的练习,主要在纸垫上进行,以练习至针能灵活迅速刺入为度

9、。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 2手法练习 于法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可以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手法的练习。总的要求是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角度一致,快慢均匀;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频率快慢一致。 3自身练习 自身试针时,经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要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根据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虚实、病变探浅,及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规格适宜的针具。消毒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的消毒。体位的选择 选择体位原则: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

10、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患者不致疲劳。针刺的常用体位见表4:表4 针刺的常用体位及应用体 位适用部位仰 卧 位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侧 卧 位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俯 卧 位头项、脊背、腰骶、下肢背侧和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侧伏坐位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进 针 法 刺的作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刺入皮肤,行进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

11、进针,减少针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临床常用的进针手法见表5:表5 临床常用进针手法进针手法操作要领临床应用单手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多用于较短的进针夹持进针法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两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多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

12、刺入主要用于起脚松弛部位的腧穴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法将针先插入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 (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刺入(适用于肌肉较薄或内有重要脏器处腧穴)。 (3)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2深度 针刺的

13、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同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等因素。行针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要求: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直,方向。 2捻转法 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要求;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转。行针的辅助手法 1循法 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径,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催气、行气)。 2弹法 针刺后

14、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 振动的方法(催气、行气)。 3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措腹抵住针尾,用拇 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引柄的方法 (催气、加强针感传导和扩散)。行针的辅助手法 4摇法 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 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 应增强)。 6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 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得

15、气 概念: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得气的两个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如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二是医者指下的感觉,如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而 且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 不得气的原因有:取穴不准、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等。 可运用催气、候气方法促使得气。候气、催气、守气 候气 即使用静留针等待气至或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的方法。 催气 是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如刮动针柄、弹摇针柄、沿经循摄等法

16、都有催气的作用。 守气 即医者采取各种守气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 捻转补泻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顺时针用力为主),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逆时针用力为主),为泻法。 提插补泻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为泻法。 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

17、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出针。 烧山火 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先 浅后深,每层依次各作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九数,然后退至 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即将针按至深层留针。在 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治疗冷痹顽麻、虚寒 性疾病。 透天凉 方法是针刺入后直插深层,按深、中、浅的顺序,在每一层中 紧提慢按(或捻转泻法)六数,然后插针至探层,称为一度。如此 反复操作

18、数度,将针紧提至天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 吸补泻法中的泻法。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机体的体能状态、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针具及手法等因素。留针与出针 1留针法 静留针及动留针两种。 2出针法 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 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井随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 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 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针刺异常情况 1.晕针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 吐,多汗,心 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 倒在地

19、,唇甲青紫,二便失,脉微细欲绝。 处理:立即出针。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饮温水。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或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消除顾虑,采用卧,选穴宜少,手法要轻,精神专一,随时观察,防患于未然。针刺异常情况 2.滞针 现象:针捻转不动,提插、出针疼痛。 处理:循按或叩弹针柄,宣散气血,缓解肌肉的紧张。若因单方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针。针刺异常情况 3.弯针 现象:提插、捻转及出针,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顺着弯针方向起针。若由患者移动体位所致,令其慢慢恢复

20、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缓缓起针。 预防;注意进针手法,嘱患者保持适当体位,不得随意更动。针刺异常情况 4.断针 现象:针身折断,断端部分针身露于皮肤之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处理: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断端部分针身露于皮肤之外时,用镊子或手指起针;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着,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暴露,起出;断端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X线定位下手术取出。 预防:认真检查针具;进针时留部分针身在体外,避免过猛行针;嘱患者不得随意更动体位;及时、妥善处理弯针、滞针。针刺异常情况 5血肿 症状:针刺部位肿胀疼痛。 处理:先冷敷或加压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21、 预防:进针时避开血管,出针时立即用消毒赶干棉球按压针孔。第二节 灸 法 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第二节 灸 法 灸法的种类 (一)、艾灸 1、艾炷灸 (1)直接灸:疤痕灸、无疤痕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艾条灸 (1)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2)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3、温针灸 4、温灸器灸 (二)其他灸法 1、灯火灸 2、天灸艾 灸 艾柱灸 1直接灸 (1)瘢痕炎 涂大蒜汁于穴位皮肤置艾点艾施灸 燃尽后除灰易炷再灸至规定壮数(施灸时用手在腧穴周围轻 轻拍打以缓解疼痛)灸后1周化脓5-6周结痴脱落,瘢痕形成。治疗哮喘、肺痨、

22、瘰疬等慢性顽疾。 (2)无瘢痕灸 涂凡士林于穴位皮肤置艾点艾施灸 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易炷再灸至规定壮数皮肤出现 红晕而不起泡。适用一般虚寒性疾病。 2间接灸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腧穴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 法,又称隔物灸。如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 灸 艾条灸 1悬起灸 (1)温和灸 点燃距皮肤2-3cm对准患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潮红。 (2)雀啄灸 点燃在施灸部位的皮肤上方一上一下移动 而施灸。 (3)回旋灸 点燃在施灸部位的皮肤上方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2.实按灸 (1)太乙针灸 点燃7层布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7-10次。 治疗风

23、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2)雷火针灸是 施灸方法同“太乙针灸”。艾 灸 温针灸 刺入腧穴并得气后留针置艾绒(或小段艾条)于针尾 点燃施灸。 温灸器灸 将艾绒装入温灸器内点燃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 熨灸。适用于面积较大部位或畏惧灸者。其他灸法 灯火灸 灯心草一根麻油浸透点燃快速触碰穴位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即可。具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治疗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 天灸 选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 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常用的天灸用药有白芥子、蒜 泥、斑蝥等。灸法的注意事项 1施灸的先后顺序 凡灸当先阳后阴,先

24、上后下,先少后多。 2施灸的补泻方法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以火泻者,速吹其火。 3施灸的禁忌 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对颜面、五官、大血管及关节附近,不宜采用瘢痕灸。 4灸后的处理 (1)水疱 小的任其自然吸收;大的,刺破水疱放液,纱布包敷。 (2)化脓灸 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护灸疮,预防感染。第三节 拔罐法 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古称角法,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最初用于吸血排脓;火罐治疗和拔罐法不断改进,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罐的种类表6 罐的种类及优缺点罐优点缺点竹 罐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容易燥裂、漏气,吸

25、附力不大陶 罐吸附力大质地较重,易于摔碎、损坏玻璃罐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易破碎抽气罐使用方便,吸着力强,较安全,又不易破碎火力不够罐的吸附方法 1.火吸法 (1)闪火法 长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罐内绕1-3圈后退火迅速将罐子扣拔在应拔部位的皮肤上。 (2)投火法 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投入罐内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2.水吸法 竹罐漫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分钟镊子夹出竹罐甩出水液冷手巾轻按罐口快速吸拔在穴位皮肤上。 3.抽气吸法 将抽气罐紧扣在穴位上抽气吸住穴位。拔罐方法 1.留罐法 罐吸拔在体表留置10-15分钟起罐。一般疾病均可应用。 2.走罐法 在应拨部位皮肤或罐口涂润滑剂拔罐握

26、住罐子往返推动局部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起罐。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 3.闪罐法 将罐吸拔于穴位立即取下再拔反复多次皮肤潮红。拔罐方法 4.留针拔罐法 针刺得气后留针以针为中心的部位拔火罐留置10-15分钟起罐起针。 5.刺血拔罐法 消毒皮肤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出血拔罐并留置10-15分钟起罐。可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 拔罐的作用、起罐方法 拔罐的作用 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扶风散寒等作用。 起罐方法 一手夹住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边校压空气进入起罐。拔罐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2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3操作时迅速,吸拔有力

27、。 4注意不能灼伤或烫伤皮肤。 5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第四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 三棱针法 1操作方法 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2.适应范围 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具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 3.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点刺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 (3)注意体位,谨防晕针。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皮肤针法 1叩刺部位 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 2刺激强度与疗程 (1)轻刺 用力稍小,皮肤仅出现潮红、充血为度。适

28、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2)重剌 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3)中刺 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3操作 (1)叩刺 消毒皮肤,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剌耍准确,强度要均匀。 (2)滚刺 滚刺筒消毒,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皮肤针法 4适应范围 应用范围较广,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

29、、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5注意事项 (1)检察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 (3)局部如果有溃疡或者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 (4)叩刺如有出血,应预防感染。皮内针法 1.操作方法 (1)颗粒式皮内针 镊子夹住针柄,与经脉成“十”字沿皮下横向刺入穴位0.5-0.8cm,针柄留于皮外,胶布粘贴针柄固定。 (2)揿钉式皮内针 用镊子夹住针圈,直刺揿入穴位,胶布 固定。 2应用范围 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如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胆绞痛、腰痛、痹证、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小儿

30、遗尿、痛经、产后宫缩疼痛等。皮内针法 3注意事项 (1)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2)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3)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避免感染。电 针 法 1操作方法 (1)配穴处方 同针刺法。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经13对穴位为宜。 (2)电针方法 针刺得气留针电针输出置“零”位两根导线分接在身体同侧两个穴位针柄上打开电源选择波型慢慢调高所需输出量通电(时间一般在5-20分钟)。 2常用波型的作用 (1)疏密波 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

31、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2)断续波 提高肌肉组织特别是横纹肌的兴奋性。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 (3)连续波 调频连续波易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低频连续波,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等。电 针 法 3适应范围 各种痛证、痹证和心、胃、肠、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4注意事项 (1)电针刺激量较大,注意防止晕针。 (2)输出强度徐徐增强,防止肌肉强烈收缩而致疼痛、弯针或断针

32、。 (3)严禁跨身体两侧联接,特别是接近心脏、延髓、脊髓部位。 (4)注意应根据临床具体病种选择合适的电针波型,同时避免电针刺激产生耐受现象。穴位注射法 1概念 穴位注射法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 2操作方法 (1)穴位选择 以辨证取穴或压痛点为主,每次2-4穴。 (2)注射剂量 耳部0.1ml,头面部0.3-0.5ml,四肢部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 (3)操作 抽取药液消毒刺入穴位得气回抽无血注入药液。 (4)疗程 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

33、穴位注射法 3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 4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 5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药液不宜注人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童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4)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部位禁用。第五节 头针 概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 头针是在传统的头部经络理论和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

34、,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于头面。198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标准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分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共14条标准线。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1额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神志病。 2额旁1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心肺疾病。 3.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条长1寸的线。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4额旁3线 定位:在头前部,

35、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条1寸的线。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5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质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6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 主治: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疗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7顶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全线分为5等份,上

36、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5治疗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8 顶劳1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9顶旁2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穴。 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10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经神麻痹和口腔疾病。 11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穴与曲鬓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12 枕上正中

37、线 定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眼病、足癣等。标准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13 枕上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皮质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 14枕下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头针法的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治疗脑源 性疾病。头针的操作方法 1 进针 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针尖达到帽状髓膜下层,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 2 针刺手法 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

38、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快速捻转(每分钟200次左右)。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20-30分钟。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做被动活动),有助于提高疗效。 3起针 出针,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头针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刺激较强,注意预防晕针。 2.出针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以防出血。 3.中风患者,脑溢血急性期不宜用头针,脑血栓形成宜及早采用头针治疗。第六节 耳 针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 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 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

39、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 耳相联系。奇经八脉中阴骄、阳骄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 耳。故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脏腑的生理 活动、病理变化关系密切。第六节 耳 针 耳廓表面解剖 耳轮:耳廓卷曲的游离部分。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屏:耳廓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40、。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第六节 耳 针 耳穴的分布规律 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第六节 耳 针 表7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穴 名定 位主 治耳尖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失眠、多梦、戒断综合征、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疼痛、神经衰弱、假性近视、失眠胃耳轮角消失处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小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消化不良、

41、腹痛、腹胀、心动过速大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腹泻、便秘、咳嗽、牙痛、痤疮肾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肝耳甲艇的后下部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近视、单纯性青光眼脾耳甲腔的后上部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性眩晕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肺心、气管区周围处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三焦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

42、、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耳背沟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高血压、皮肤瘙痒症第六节 耳 针 耳穴的适应证 疼痛性疾病、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耳穴还可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耳针的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辨证选穴、按经络辨证选穴、按西医学理论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第六节 耳 针 耳针的操作方法 1毫针法 严格消毒(先碘酒,再酒精)。刺入23分,以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留针时间约1530分钟。 2电针法 选取1穴,接电针,刺激量宜小。 3埋针法 消毒严格,皮内

43、针埋入,并定时按压。 4 压丸法 王不留行籽、磁珠贴敷并按压。 5穴位注射法 每穴剂量控制在0.1-0.3ml之间。经 络 总 论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 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井;“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 支。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是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 出侧行,是经络的细小部分。经络纵横交惜,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的概念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运行气血、协调 阴阳,

44、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 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中医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气的概念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 1.经脉: (1)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主体)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于十二经脉) 2.络脉 (1)浮络 (2)孙络 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名称 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

45、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2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肢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其中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殊点: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十二经脉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腑阴阳经脉之

46、间形成6组表里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循行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十二经脉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法 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 奇经八脉 1奇经八的名称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47、、阳维脉、阴骄脉、阳骄脉共 8条。 2 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 “别道奇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 与奇恒之府的关系密切。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 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 “一源三歧”。 3奇经八脉的作用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五络脉 1十五络脉的概念 十二经脉和任、督脉二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 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 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

48、阴经别络走向阳经, 阳经别络走向阴经。 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 在头身部。 2十五络脉的作用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 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于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十二经别 1.十二经别的概念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寥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

49、有“六合”之称。 2十二经别的作用 (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3)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筋的概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十二皮部的概念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

50、街、四海 标本的概念及部位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 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原意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具体部位略。 根结的概念及部位 根结是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 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 即头、胸、腹部。“四根三结”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具体部位略。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标本、根结的意义 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对应关系;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

51、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离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的道理。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气街的概念和意义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具体为“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气街理论又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的规律,为临床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海的概念和意义 四诲即脑为髓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 第三

52、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 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经络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的传导功能。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 第三节 经

53、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的异常变化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2指导辩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辩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 3.指导针灸治疗 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腧 穴 总 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

54、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腧穴的发展概况 远古时代,当人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这种“以 痛为输“所认识的腧穴,既无定位,又无定名,是认识腧穴的最初 阶段。 内经记载经穴名约160个,针灸甲乙经载349个,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十四经发挥记载经穴亦为 354个,针灸大成记载经穴359个,针灸逢源定经穴名361 个,并延续至今。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

55、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所谓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规律 主要有

56、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1分经注治规律 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2分部主治规律 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泊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的概念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被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10类。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的分类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

57、穴,即井、荥、精、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 2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的分类 3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

58、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4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骄、阳骄、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学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粱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的分类 5.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 6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 7 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59、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的分类 8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盘、脉 、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9 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厅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10.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四种: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周身寸定位法和简便定位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

60、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临床常用的骨度分寸见表 8: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表8 常用骨度的分寸表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9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胸腹肋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9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两乳突之间8腰背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肘横纹(平肘尖)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