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

2、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A可能存在NaOHB可能存在Na2SO4C肯定不存在BaCl2D肯定只存在Na2CO3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稀释液体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固体

3、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D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5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C丙可能是碳或氧气D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6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

4、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7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仍是饱和溶液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D30时,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甲大于乙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N元素的化合价:C气体的密度:D金属活动性顺序:9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5、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D无法判断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12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 70% 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 CO2 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

6、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高温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填元素符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P点的含义_;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

7、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的方法。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用于蒸馒头的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两者可用_方法来区分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它的化学式为_,打开盛装料酒的瓶盖,会闻到气味,这是由于分子_豆浆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填序号)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许多家庭做饭用“煤”作燃料它是一种重要化石燃料煤属于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用水去灭火,这是利用了_ 原理灭火(填序号)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

8、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样用煤实在太浪费,要把煤进行综合利用,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气,这个过程属于_变化16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 “” 表示的物质属于_(选填序号)。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页岩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开采是正在研究的课题。分别写出甲烷、酒精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请在方框中画出该气体的收集装置图_。(要求:用集气瓶与其他仪器收集)1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

9、称是_。(2)若用 A 装置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_。(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 36%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4)图 F 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I、该装置右侧放的药品是_,左侧放的药品是_。II、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III、请简述使该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5)实验室用 100g 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充

10、分反应后生成 0.5mol 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

1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说明沉淀是碳酸钡,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详解】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说明沉淀是碳酸钡,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A、根据分析可知,可能有氢氧化钠,故选项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钠,不是可能,故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有氯化钡,故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

12、,故选项错误;故选:A。2、C【解析】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不会与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钙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中有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存在

13、也可能不存在;因此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详解】A、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故A错误;B、原固体粉末不一定含有碳酸钙,故B错误;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故C正确;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3、C【解析】A、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

14、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正确;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图示错误。D、稀释浓硫酸,为应防止酸液飞溅,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故选C。4、C【解析】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B、在溶剂质量不变时,增加溶质至不能再溶,不饱和溶液就变成饱和溶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蒸发溶剂至有少量溶质析出,不饱和溶液也就变成饱和溶液,所以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15、较大,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应该是甲乙,选项C错误;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就多。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加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之比,在此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变化,溶液质量增加。5、C【解析】根据各组内四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间发生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判断物质间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相符合的选项;丙与丁均能和其它的两种物质反应,所以可判断它们是氧气与碳,推断结论是否正确

16、可采用依据选项分析判断转化是否完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甲是一氧化碳时则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丁是碳,符合该转化过程;但当甲是二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丙是碳时,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该说法错误;B、当乙是二氧化碳时,丁是碳,丙是氧气,甲是一氧化碳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说法错误;C、当丙是碳时,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甲是二氧化碳可完成该转化;丙是氧气时,乙是二氧化碳,丁是一氧化碳,甲是碳可完成该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当丁是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无法与其它的两种物质反应,该转化无法完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D【解析】A、风能属清洁能源,正确;B、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17、正确;C、节约用水用电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正确;D、直接排放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故选D。7、B【解析】A、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的,错误;B、由图中可以看出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由图中可以看出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故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会有10g甲剩余,形成的是饱和溶液,错误;D、由图中可以看出3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如果要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甲只需要比乙更少的水就能达到饱和,故所需水的质量甲小于乙,错误。

18、故选B。8、D【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氨气中,氮元素显-3价,故选项错误。C、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D、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数轴表示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9、A【解析】

19、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前,因此刚开始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快,得到的氢气多,所以刚开始时,天平会偏向铁的一边;但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因此最终铁得到的氢气多,故最终天平会偏向锌的一边。故选:A。【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速率就越快;而对于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等的金属元素,等量的金属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得到的氢气反而越少。10、B【解析】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错误;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

20、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错误;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错误。故选B。11、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12、A【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A错误,但符合题意;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

21、粉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消失但氧原子经反应存在于二氧化碳中,并未消失,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O 【解析】通过图示可知,该反应描述的方程式为:。在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答案为:O、。14、(1) ;(2)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

22、62.5;(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降温结晶【解析】(1)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 P点的含义: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 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4)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且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23、降温时会结晶析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降温时几乎不结晶,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5、(1)加盐酸(加醋酸) (2)C2H5OH 不断运动(扩散)(3)B (4)不可再生 C 化学【解析】试题分析:(1)碳酸根离子遇到氢离子会产生气体,可以用盐酸或醋酸来区分;(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能闻到酒的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豆浆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B (4)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水去灭火,是将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考点: 物质的鉴别,营养素

24、;灭火原理。16、 2CO+2NON2+2CO2【解析】(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所表示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2CO2+N2。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CH4 + 2O2 CO2 + 2H2O; C2H5OH + 3O2 2CO2 + 3H2O; 或 【解析】(1)甲烷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 CO2 + 2H2O;酒精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2H5OH + 3O2 2CO2 + 3H2O;(2)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图为:,甲烷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图为:。【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8、试管 KCl、MnO2 B 2H2O22H2O+O2 不可靠 E 块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