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前 言2009年,是学院“四四二”战略夯实基础的一年,在学院变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编印了本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与申报学习手册。本手册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精品课程的概念、特征、建设背景,以及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建设精品课程。第二部分对2009年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了高职精品课程申报的关键成功因素。第三部分通过对外部环境分析和申报技巧的讲解,旨在使我院的精品课程申报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第四部分引入了当代精品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并分享了大量的案例,愿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从中得到启迪!精品课程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系统的课程建设,是优质课程资源。希望本手册能为
2、各分院(部)的精品课程建设乃至基于学院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整体课程改革提供有用的指导与服务。由于时间仓促,本手册有不妥之处,恳请交流指正。编 者2009年5月目 录前 言第一部分:精品课程概述11.1 概念11.2 特征11.3 背景1.3.1 教育部有关政策回顾1.3.2 学院战略1.4 为什么建设精品课程第二部分:精品课程评审2.1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1.1 本科2.1.2 高职2.2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简析2.2.1 本科2.2.2 高职2.3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四大变化及八大要点第三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申报3.1 外部环境分析3.1.1 国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
3、分析3.1.2 精品课程配额分析3.1.3 精品课程本科与高职比例变化分析3.2 精品课程建设申报3.2.1 建设思路3.2.2 精品课程申报表填写规范与技巧3.2.3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六大误区3.2.4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问答3.2.5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网站第四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新理念与案例4.1 精品课程建设新理念4.1.1 新理念介绍4.1.2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线路4.2 2008年部分国家精品课程案例4.2.1 课程门类构建学习领域的确定4.2.2 主题单元设计学习情境的确定4.3 他山之石深职院课程建设经验后 记第一部分:精品课程概述1.1 概 念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有关国
4、家精品课程评审文件中,将国家精品课程定义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经过长期精心打造而成的优质品牌课程。 1.2 特 征精品课程应具有髙水平、有特色、可示范、能推广、受重视五个特征。1、髙水平:精品课程的高水平是指教学水平达到“五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实践教学、一流的教学效果。髙水平是精品课程的主体,是基础条件。2、有特色:精品课程既不能只有髙水平而无特色,也不能只有特色而无髙水平,必须是既有髙水平又具有特色。特色是灵魂,是作为精品课程的必备的充分条件,而且要求特色必须贯穿精品课程建设的始终。3、可
5、示范:精品课程必须是先进的、优质的,在同类课程建设中,在一定范围内,它处于领先地位,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被社会认可。另外,精品课程的示范性,还在于广泛的适应性,其精华所在,并非课程建设中的某些具体做法,而是精心凝练、提升而成的课程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是精品课程的基本品格。4、能推广:精品课程必须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起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为便于推广,申报的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而且必须有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直接目的。5、受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
6、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各髙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釆取有效政策措施,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是重要保障条件。1.3 背 景1.3.1 教育部有关政策回顾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来,教学质量问题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作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六项重大工程之一,2003年,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工程”包括12项主要内容,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分步实施。其中“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7、高等学校名师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被确定为首期实施的四项内容。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决定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强调了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七个方面的工作。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
8、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
9、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1.3.2 学院战略“打造培养迅速满足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课改”胡院长在200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教学中心工作着眼于“应用型、国际化、高质量”的战略思想,以本科教育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毕业生在职场的表现来实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计划调整,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初步建立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 学院2009年工作要点随着由规模比拼向质量沉淀的转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由于竞争,我们必须做得越来越好!围绕“10年创办西安一流本科教育”的阶段目标
10、,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课程改革,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现代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造品牌、上系统、提素质的战略要求,是学院增强竞争优势、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核心。1.4为什么建设精品课程教育部意图:高质量1、共享优质资源,解决高教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高质量信息化上系统信息化上系统3、促进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高教中运用,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提素质国际化提素质国际化 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我院竞争力的核心:我院竞争力的核心:课程改革结 论: 精品课程建设符合利益相关者(董事会、教育部、客户学生)的需求; 精品课程建设是贯彻教育部精
11、神、落实学院发展战略的需要。 第二部分 精品课程评审2.1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1.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9)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
12、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
13、高。(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2评审指标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Mi)评分等级(Ki)ABCDE1.00.2教学队伍20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教师风范、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14、。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6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企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6分1-3教学改革与研究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8分教学内容20分2-1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
15、育教学的规律。10分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2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10分教学条件20分3-1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
16、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10分3-2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3-3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10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4-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8分4-2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效果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
17、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12分4-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教学效果20分5-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与声誉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4分5-2学生评教学生评价意见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应有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8分5-3录像资料评价课堂实录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
18、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8分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专家依据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所报特色及创新点打分。40分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30分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30分1 根据课程类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2.1.2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9)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09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
19、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2评审指标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 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评价等级ABCDE1.00.2一课程设置10分1-1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
20、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6二教学内容25分2-1内容选取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02-2内容组织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102-3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
21、课程教学需要。5三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3-1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3-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6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63-4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
22、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5四教学队伍20分4-1主讲教师师德、能力与水平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104-2教学队伍结构“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10五实践条件10分5-1校内实训条件设备与环境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
23、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65-2校外实习环境建设与利用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4六教学效果10分6-1教学评价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56-2社会评价社会认可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5特色及政策支持特色与创新50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502.2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简析2.2.1 本科评审指标简析2009年度国家精
24、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在2008年的基础上未作重大调整。对比历年评审指标,现从明确要求、指标发展变化两个方面对评审指标进行初浅解读,仅供参考。一、明确要求(一)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先导强调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二)以髙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保证对教师个体:要求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強、教学特色鲜明。对教学队伍整体:要求教学团队责任心強、团队结协作精神好、人员结构合理,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有效果。精品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2008年
25、新增“鼓励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2009年改为“鼓励有企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对教改教研: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教改且成效明显,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其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师德风貌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在国家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中,“教学队伍”的分数历年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都高居不下,且始终保持高度稳定。可见,形成精品课程,拥有一流的学者专家的教师梯队是关键。其中必须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学、帮的培养和教育,以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三)以
26、创新的教学内容为核心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课程内容设计:要恰当处理经典与现代关系,要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及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恰当处理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的关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组织安排: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有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关键问题,有52%的学生认为现行课程内容陈旧,有5
27、7%的学生人为高校教学方法单一。可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紧紧抓住这一问题,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四)以先进的教学条件为基础要求选用优秀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研究性和自主性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效果明显;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经常更新内容,实现有效共享、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五)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关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要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
28、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设计,要体现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恰当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学手段:恰当而又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协调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六)以有效的机制建设为动力政策支持:精品课程不是包装而成的,经过长期精心建设,在课程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水平,从而打造出优质品牌。这就要求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构建相应机制,鼓励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辐射共享:评选精品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优质教育资源能示范推广。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必须十分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教
29、学网络建设,确保优质课程资源辐射共享。(七)以突出的课程特色为灵魂国家精品课程的精髓在于“精品”。“精”就是指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的教育内容、精湛的教学艺术、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显著的教学绩效,意味着课程的高水平、高质量,“品”就是指有特色,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品牌课程的重要生成要素。在评价体系中,前者主要体现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中,后者主要体现在“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上。看一门课程是否是一流的,是否是示范性的,是否是精品,关键就在于“特色”二字,特色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它是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及课程教学上的突破,是独创性的成果,对同类课程
30、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加强课程特色建设,创造有品位的一流课程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同时我们要注意,“特色”不是空洞的,孤立存在的,它有广泛的载体,反映和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效果上。我们不仅要将“特色”建设作为一项实际工作来抓,还要将之作为一种思想贯穿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八)以高水平的教学效果为根本精品课程建设主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四个问题,其中“教得怎样”是最终结果。要求从校内外专家、校内督导组,本校学生以及课堂实录资料等三方面进行评价。精品课程的髙水平有特色可示范能推广,最终要以教学效
31、果为基础,要在优秀的教学效果上集中体现。 二、指标发展变化通过比较分析,2003-2009年历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不仅在评审说明、指标划分、主要观测点、评价标准上有区别,在各指标的权重分布上也存在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同时也说明评价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评审指标体系正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教育实践的深入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方向发展并逐步完善。(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稳中有变 纵观历年评审指标说明,在多数内容上都没有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但不能忽视在个别项目上也存在区别,具体体现在制定的理论依据、计分方式以及特别说明三个方面。 1.在精品课
32、程评审指标制定的理论依据上,从2007年开始,在原有直接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基础上,补充了与此依据密切相关的最新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这使评审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更加夯实、可靠,同时也说明国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这一举措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心和信念。 2.在精品课程评审计分方式上,2007年一改往年“综合评估始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30%”的比例,“综合评估”增加到80%,“特色
33、及政府支持”下降到20%。这从某方面也表明国家在重视各高校抓“课程特色”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精品课程中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的建设,毕竟一所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学校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3.在精品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上,2009年在以往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点新的改革方向:一是将2008年的“引导教师创新”明确为“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并提出“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在教学条件方面强调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建设;三是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强调了通过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完善和水平提高
34、。4.在精品课程评审特别说明上,只有2003、2004两年特别提出“核心指标”,并且明确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级以上(不含C级)”,但在20052008四年中并没有这一特殊说明,“核心指标”消失。(二)评审指标、主要观测点更加具体化,评价标准略有变化 1、评审指标划分上在六项一级指标中,只在“课程特色”一项有所变化,其划分更加具体。具体表现在,2003、2004年只有“课程特色”,20052007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政策支持” 一项,2008年起在“特色、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辐射共享”一项,并在二级指标中分别作为一项独立的指标出现,且相应的占有一定比重。这说明国家教育
35、部门已经意识到高校自身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决心。 在二级指标上,划分和表述更加具体。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除了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二级指标外,2006年以后又增加了“教学设计”,2008年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学设计”也是一种方法,它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等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形成教学方案,分析评价其结果并修改
36、方案的过程。因此,增加“教学设计”这一指标不仅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考核更加全面,而且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效果”方面,其二指标以及主要观测点的具体表述自2006年后较往年也有所变化,而且更加明确和具体,将笼统的“同行评价”具体化为“同行及校督导组评价”,同时将“校内外专家评价和声誉”表述为“校外专家和校内督导组评价和声誉”,评价主体更加清晰、明确。 2、在主要观测点的表述上 在“教学内容”的主要观测点中,2003、2004年的课程内容还比较笼统,2005年开始按照课程类型对课程内容细化分为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这表明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
37、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点与当前国家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主要观测点上,自2005年后就删除了“考试方法改革”这一点,在评价标准上更强调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评价标准上教师队伍二级指标“教师队伍结构”中,将2008年新增的“鼓励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参加教师团队”,变更为“鼓励有企业背景的专家参加教师团队”。教学内容中,课程内容设计分为三大块,首先提出总体要求,然后分两块对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目的上提出具体要求,强调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并重,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把教学内容安排与实践
38、教学两个二级指标合并为“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强调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中,二级指标教学设计的教育理念的表述改为“重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显得更为清晰。仍坚持将2005年方案“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改为“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考察教学手段中信息技术应用时,坚持把原“充分、恰当地使用改为“恰当、充分地使用”。说明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均强调要使用“恰当”,强调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教学效果指标中的课堂实录这个观测点的评估标准,自2005年开始变化很大,2004年为“仪态端庄、声音清晰、富有教
39、学激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髙、师生互动效果明显”,2008年改为“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2009年则改为“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从中可以看到评价标准正由外显标准向内隐标准转化,从而也反映出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三)精品课程评审体系各指标分值分布有变化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以上评审说明、评价指标划分、主要观测点以及评价标准上,其还更加明显的
40、反映在分值分布上。下图为一级指标的分值分布变化情况。2003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一级评价指标分值分布比较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特色2003年20222018201002004年20222018201002005年20251718201002006年20232415181002007年20271520181002008年20242018181002009年2020202020100可见,六项一级指标中,除“教学队伍”连续7年始终是20分保持不变之外,其余指标都有不同幅度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国家正在逐步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2
41、.2.2 高职评审指标简析2009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与2008年比,没有变化。但与2007年比较有很大变更。理念更准确、重点更突出、内涵更清晰、要求更具体。现就20082009年评审指标从三个方面作初浅剖析,供参考。一、评审指标的基本架构(一)指标体系的构成:评审指标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综合评审指标部分;二是特色与政策支持部分。(二)综合评审指标的构成:由6个一级指标、l5个二级指标、l5个主要观测点及相应的评审标准组成。(三)特色与政策支持部分的构成:由特色与创新点、政策支持两个指标组成。(四)20082009年评审指标与2007年评审指标比较:有以下不同之处:1、综合评审指标构
42、成的变更:增加一级指标“课程设置”,排序为指标体系之首,并分设了2个二级指标,强调了课程定位中的性质与作用,以及课程设计中的理念与思路;原一级指标“教学内容”的二级指标由2个增加为3个,分别为“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2、“主要观测点”及相应的“评审标准”的变更:“主要观测点”总数仍为15个,但其中有2个为新加的,3个基本未变,其它l0个都作了很大调整。与之相应的“评审标准”都有大的变更。原一级指标“教师队伍”的二级指标由3个减少为2个,将原二级指标“教学改革与实践”删除,其内容并入二级指标“师德、能力与水平”之中;原一级指标“实践条件”的2个二级指标改为“校内实训条件”及“校
43、外实习环境”,显得更为明确具体;原一级指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由4个”减少为2个,分别为“教学评价”与“社会评价”,既注重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的评价,又注重对社会认可度的考察。3、“课堂实录”的变更:2008年申报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4、评估指标赋分的变更。综合评估指标部分,因一级指标由5个调整为6个,赋分也作了相应调整。新增“课程设置”为10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仍为25分
44、;“教学队伍”由15分上调为20分;“实践条件”因涉及全校性,不宜作为一门课程的重点考察内容,故赋分由原20分下调为10分;“教学效果”因二级指标由4个减为2个,其中“课堂实录”已及另外,故赋分由原15分下调为10分。特色与政策支持部分,2007年的方案中两个指标分别为80分和20分,现调整为各50分。两大部分在总分100分中的比例也作了变更,2007年是综合评估指标部分占80分特色与政策支持部分占20分,2008年起调整为前者90分,后者10分。二、评审指标的制定依据20082009年制定的评审指标,全面贯彻高职教育方针,充分体现教育部教高2006年16号文件的基本要求,评审标准内容与高职人
45、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的指标内涵对接。主要应体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以下特色:(一)“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以此为依据确立课程定位与目标,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与行业、企业合作。(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带动功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应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
46、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教育部 2006年16号文件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前者工与学的结合是模块式的组合,后者工与学的结合则是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而后者
47、除此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全程式”工学结合是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探索,其主题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正因为这样,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等。(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建设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四)“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五)“多位一体”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应有集教学、
48、培训、职业鉴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或仿真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六)“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课程评价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任务的分析、课程门类设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质量确认,都应当实行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多方结合。三、评审指标的内涵浅析评审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对各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所提出的对应的“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所列内容,即是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应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在组织申报时,也必须把握其精神实质。20082009年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除教师队伍部分未作变更外,其它部分均按新评审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49、的主要观测点设计,其内容作了大幅度调整,填写时也必须将各小栏目涉及的主要观测点及其对应的“评审标准”理解清楚。现根据评审指标排列顺序,对各指标对应的“评审标准”的内涵,作如下初浅剖析:(一)课程设置主要考察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两部分。1、考察课程定位。一要依据本校办学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二要阐明本课程在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要从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中得以体现;三要准确理解课程定位与目标同整个专业的定位与目标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2、考察课程设计。主要
50、是要明确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要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二要坚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三要坚持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由对工作过程分析与教学过程分析两部组成,其基本模式是: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工作岗位,对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 经过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之后,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这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
51、程基础(开发平台),它是与本职业紧密联系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 依据行动体系,对相应学科体系的知识系统进行解构,并按行动体系要求对原相关知识系统进行重构,形成自身特有的学习领域,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设置),它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与工作任务相应的技能、知识、态度集成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选择学习情境。它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小型
52、”学习单元。四要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二)教学内容主要考察课程开发要素。包括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内容组织与安排的科学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先进性。1、考察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考察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一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内容;二要依据上述需要,选取融技能培养、知识传授、价值观(态度)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内容;三要注意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即教学内容既有基础学习领域、又有专业学习领域、还有拓展学习领域的要求。2、考察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主要考察课程内容排序标准。总的要求是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适应
5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一要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从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中整合、序化的知识,是在具体的情景中积累起来的,不只是关于具体操作的知识,而且是有关不同的劳动怎样与企业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它不是从学科知识中引导出来的第二手知识,而是依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将相应的学科体系知识进行解构、并按行动体系进行重构之后的、适应工作任务、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因此,它不是在原学科体系的框架下选取相关知识,再去寻求与相关职业结合,而是突破了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要科学设计
54、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合一”是一种优化两类(理论与实践)课型的整合模式。首先,它提出的课程能力目标是“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突出“先会”(懂做什么)这一实践能力培养,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跟进(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并适度讲授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会做得更好?),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课程整合的根本要求。其次,彻底重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空间设计,把课堂设在车间,或者说课堂按车间的要求布设。这样“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它具体的施教过程也完全是有机融合的,教师和学生
55、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有时先讲后做,有时先做后讲,边学边做,亦工亦学,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来讲,予以解决。应当说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与场地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是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的最佳模式。三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合理设计本课程的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体现校内、校内实训及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3、考察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考察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载体。一是教材及相关资料,具有齐备性、适用性、先进性、特色性;二是这些教材(含实训教材)及相关资料(含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导),强调要有行业企业专家或专
56、业人员参与;三是内容符合课程设计要求,能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网络教学环境4个部分。考察时要把握总体要求。概括起来是“先进、恰当、灵活、实效、共享”,即理念先进、方法恰当,运用灵活,讲求实效,注重共享。1、考察教学设计。一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课程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的要求,按照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模式;二是根据本课程特点,恰当采取体现工学结合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按上述要求开发设计的课程,应当充分体现高
57、职教育这“三性”特色,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它要求课程开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六个“融合”:一是学习与工作融合,二是学校与企业融合,三是教室与车间融合,四是学生与员工融合,五是教师与师傅融合,六是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2、考察教学方法。一是要以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选取恰当教学方法;二是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三是要按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阐明各种方法使用的目的、实施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考察教学手段。
58、一是要鼓励在课程建设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二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时,特别要体现恰当与充分,必须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中的有效性。如多媒体课件运用是要为贯彻先进教学理念服务,其核心是要体现教学过程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其作用要由直观展示,向内核揭示深化。4、考察网络教学环境。一是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架构合理,且能不断更新;二是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正常运行;三是要确保校内校外有效共享。(四)教学队伍主要是从课程主讲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及课程主讲教师团队整体的“双师结构”两个方面考察。1、考察主讲教师
59、。一是考察师德。要求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二是考察能力。要求执教能力強、教学效果好,教研教改能力强、参与和承担有项目,成果显著;三是考察水平。要求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技术服务项目,专业技术水平高,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2、考察教学队伍结构。一是结构合理。要求教学队伍组成中既有校内专任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二是比例恰当。要求:(l)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五)实践条件虽然这个指标的赋分已下调,但考察的内容分为校
60、内实训条件及校外实习环境,显得更明确、具体。1、考察校内实训条件。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采用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让学生在这种实训基地中得到训练,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良好教育环境的培训场所;二是实训基地要特别注重满足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这里提到的生产性实训,是相对于传统的消耗性实训而言的概念,可以有两种解读,(1)是指有企业参与、实行校企合作、能生产出有形或无形产品,(2)是指把企业真实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迁到校内实训场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并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操作过程完全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器械销售合同范例
- 保底提成条款合同模板
- 外卖车子出售合同范例
- 2024年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品牌授权与市场扩张
- 前期物业限期合同范例
- 农业企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 合作售房合同范例
- 临沂大学《形体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印花劳动合同范例
- 华莱士店面合同模板
- 浮点数运算方法
- YS/T 591-2006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
- 第9讲:为新中国而奋斗
- GB/T 31883-2015道路车辆牵引连接件、牵引杆孔、牵引座牵引销、连接钩及环形孔机械连接件使用磨损极限
- GB/T 23679-2009集装箱机械箱封
- GB/T 23505-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钻机和修井机
-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课件
-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练习题-含答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小主题我们的传统节日
- 各国美食英语介绍课件
- 《工业机器人》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